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有趣數學動態圖片
擴展閱讀
六人吃飯搞笑圖片大全 2025-07-25 10:21:56
比企谷八打圖片高清壁紙 2025-07-25 10:21:24
一鍵九宮格圖片軟體 2025-07-25 10:21:23

有趣數學動態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05 11:20:49

❶ 數學公式動態圖怎麼做

數學(mathematics或maths,來自希臘語,「máthēma」;經常被縮寫為「math」),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數學家和哲學家對數學的確切范圍和定義有一系列的看法。

❷ 數學上有哪些有趣的表情包

我覺得函數裡面的那些符號就挺像有意思的表情包的,還有每次期末考試的數學卷子也像,如果當年數學考這種題目那該多開心啊

❸ 有哪些趣味數學

1、一個人花8塊錢買了一隻雞,9塊錢賣掉了,然後他覺得不劃算,花10塊錢又買回來了,11塊賣給另外一個人。問他賺了多少
答案:2元
2、假設有一個池塘,裡面有無窮多的水。現有2個空水壺,容積分別為5升和6升。問題是如何只用這2個水壺從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
答案:先用5升壺裝滿後倒進6升壺里,在再將5升壺裝滿向6升壺里到,使6升壺裝滿為止,此時5升壺里還剩4升水,將6升壺里的水全部倒掉,將5升壺里剩下的4升水倒進6升壺里,此時6升壺里只有4升水,再將5升壺裝滿,向6升壺里到,使6升壺里裝滿為止,此時5升壺里就只剩下3升水了。
3、一個農夫帶著三隻兔到集市上去賣,每隻兔大概三四千克,但農夫的秤只能稱五千克以上,問他該如何稱量。
答案:先稱3隻,再拿下一隻,稱量後算差。
4、有隻猴子在樹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離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回家, 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饞,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蕉,問猴子最多能背回家幾根香蕉?
答案:25根,先背50根到25米處,這時,吃了25根,還有25根,放下。回頭再背剩下的50根,走到25米處時,又吃了25根,還有25根。再拿起地上的25根,一共50根,繼續往家走,一共25米,要吃25根,還剩25根到家。

5. 桌子上原來有12支點燃的蠟燭,先被風吹滅了3根,不久又一陣風吹滅了2根,最後桌子上還剩幾根蠟燭呢
解答:5根
6. 兄弟共有45元錢,如果老大增加2元錢,老二減少2元錢,老三增加到原來的2倍,老四減少到原來的1/2,這時候四人的錢同樣多,原來各有多少錢?
解:老大8 老二12 老三5 老四20
7.一根繩子兩個頭,三根半繩子有幾個頭?
解:8個頭,(半根繩子也是兩個頭)
33.一棟住宅樓,爺爺從一樓走到三樓要6分鍾,現在要到6樓,要走多少分鍾?
答:15分鍾
8. 24個人排成6列,要求5個人為一列,你知道應該怎樣來排列嗎? (一個六邊形)
9. 園新買回一批小玩具。如果按每組10個分,則少了2個;如果按每組12個分,則剛好分完,但卻少分一組。請你想一想,一共有這批玩具多少個?(這批玩具共48個)
10. 有一本書,兄弟兩個都想買。哥哥缺5元,弟弟只缺一分。但是兩人合買一本,錢仍然不夠。你知道這本書的價格嗎?他們又各有多少錢呢? (這本書的價格是5元。哥哥一分也沒有,弟弟有4.9元)
11. 有一家裡兄妹四個,他們4個人的年齡乘起來正好是14,你知道他們分別是多少歲嗎?(當然在這里歲數都是整數。) (14隻能分解為2和7,因此四個人的年紀分別為1,1,2,7,其中有一對為雙胞胎)
12.1根繩子對折,再對折,再第三次對折,然後從中間剪斷,共剪成多少段?
解:9段
13. 五條直線相交,最多能有多少個交點呢?
解:10個交點
14.員(打一數學名詞)——圓心
15.如果有5隻貓,同時吃5條魚,需要5分鍾時間才吃完。按同樣的速度,100隻貓同時吃掉100條魚,需要()分鍾時間。
解:5分鍾
16.在你面前有一條長長的階梯。如果你每步跨2階,那麼最後剩下1階,如果你每步跨3階,那麼你最後剩2階,如果你每步跨5階,那麼最後剩4階,如果你每步跨6階,那麼最後剩5階,只有當你每步跨7階時,最後才正好走完,一階不剩。請你算一算,這條階梯到底有多少階?
解:119階

17.司葯(打一數學名詞)——配方
18.招收演員(打一數學名詞)——補角
20.搬來數一數(打一數學名詞)——運算
21.你盼著我,我盼著你(打一數學名詞)——相等
22.北(打一數學名詞)——反比
23.從後面算起(打一數學名詞)——倒數
24.小小的房子(打一數學名詞)——區間
25.完全合算(打一數學名詞)——絕對值

❹ 數學上有哪些有趣的表情包

內容如下:

1、一些關於數學的表情包,如下圖試試。


❺ 小學四年級數學各種各樣的圖形旋轉、平移製成的美麗圖案有哪些

一、教學內容:
西師版小學數學二年級《平移和旋轉》。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並會直觀地進行區分。
2.使學生通過多媒體教學資源生動、形象的直觀演示,經歷觀察、操作、合作學習等活動,感知、了解、區分、判斷圖形的這兩種變換,在認識平移和旋轉現象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
3.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對旋轉與平移現象的探究活動,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對身邊與旋轉和平移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激發學習數學的熱情。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與操作,使學生初步感受物體旋轉與平移的特點。
2、教學難點:使學生初步理解物體旋轉與平移的特點,能夠正確判斷物體的運動方式。
四、教學流程:
(一)看一看、玩一玩——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
1.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到游樂園玩嗎?今天老師就要帶你們一起到游樂園去看一看。(課件出示動態的游樂園主題圖)看看我們的游樂園里都有哪些有趣的游樂項目?
生:蹺蹺板、摩天輪、風車、轉椅……
2. 感知現象
師:你想玩哪一個?它是怎樣運動的?用手來做一做。
生:我想玩摩天輪,它轉起來很刺激。
………
(二)分一分、說一說——構建平移和旋轉的概念
1.分一分,了解特徵
師:你能試著在小組中根據他們不同的運動分分類嗎?
(生獨立思考,然後在組內分類。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在黑板上貼出圖片。)
A學生可能將摩天輪、轉椅、風車分成一類。
B學生可能將小火車、纜車、滑梯分成一類。
C學生可能將鞦韆和蹺蹺板分成一類。
2.說一說,理解平移和旋轉的概念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麼分的,為什麼這樣分?
生:摩天輪、轉椅、風車分成一類, 因為他們都在轉。小火車、纜車、滑梯分成一類,因為他們都沒有轉圈。鞦韆和蹺蹺板分成一類,因為它們和那兩種的運動都不一樣。
師:像摩天輪、轉椅、風車這樣轉著圈的運動我們稱它為圓周運動。(課件演示,不動的中心點用紅色閃爍。板書:圓周運動) 整個轉椅、風車、摩天輪都在動嗎?有沒動的地方嗎?
通過課件的演示學生發現:中心的點沒有動。
師:原來他們都是在繞著一個點作圓周運動。(課件演示留下運動軌跡。)

師小結:像摩天輪、風車、轉椅這些,物體繞著中心的一個點進行圓周運動,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旋轉。(板書:旋轉)學生齊讀」旋轉」 。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旋轉現象?生自由發言,注意描述完整。「什麼時、誰在做什麼運動?」(學生舉例)
師:小火車、纜車、滑梯它們在運動時有什麼相同的地方?(課件演示留下運動軌跡。)
生:它們都在沿著直線運動。(師相機板書:直線移動)
師:方向改變了嗎?
生:沒變。(師板書:方向不變)
師小結:像小火車、纜車、滑滑梯這些,物體沿著直線移動,而且方向不變,我們就把這種現象叫做平移。(板書:平移)學生齊讀課題」平移」 。平移的時候改變的是物體的位置,不變的是物體的形狀和大小。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平移現象?(學生舉例)
師:現在讓我們看看鞦韆和蹺蹺板應該分在哪一類呢?在小組里討論討論。
學生在小組里交流,並說明理由。
師:如果用力盪,鞦韆會怎樣?(課件演示鞦韆擺動幾次後做圓周運動 )
師:現在你知道盪鞦韆是什麼現象了嗎?
生:旋轉。
師小結:鞦韆也是旋轉現象,它是繞著一個軸在旋轉。
師:蹺蹺板呢?如果將蹺蹺板升高會怎樣?(用課件演示蹺蹺板的運動)
生:觀察到它做旋轉運動。也是圍繞著一個點在旋轉。
小結:通過游樂項目的不同運動,使我們認識了平移和旋轉兩種現象。在游戲中使我們學到了知識。
(三)課堂活動
1.體驗旋轉與平移
師:通過我們的認識,你知道什麼是旋轉和平移了嗎?誰能用自己的身體做一下旋轉和平移動作。
可以自身旋轉,也可以向左、向右、向前、向後平移。
師:你們很會表現, 表演真好。
2.動手試一試
師提出要求,學生來完成。
(1)取一根線,一端拴住一顆鈕扣,用手拿著另一端作旋轉。
(2)用這顆鈕扣作平移運動。生按要求來做,挑個別學生來演示。
(3)師展示錯誤的平移方法。
師點明這是在做旋轉運動,因為有一個點固定不變,只不過是沒有旋轉夠一周,只旋轉了一點。
五、鞏固練習
1.哪些屬於旋轉現象,哪些屬於平移現象?
師:老師想考考大家,敢不敢來試一試。下面就請同學們聯想生活實際判斷下面哪些屬於旋轉現象,哪些屬於平移現象?
(1)課件出示:六幅圖(集體判斷)
(2)指名說一說:「什麼時、誰、在做什麼運動?」
學生回答:
(a)撥珠子時時,珠子在做平移運動
(b)進旋轉門時,旋轉門在做旋轉運動。
(c)工人叔叔在做木工時,刨子在做平移運動。
(d)乘坐觀光電梯時,觀光電梯在做平移運動。
(e)拉抽屜時,抽屜在做平移運動。
(f)鍾擺擺動時,鍾擺在做旋轉運動
評價:你表達得十分清楚。
2.完成書上第65頁3題。
生獨立完成,再挑學生來說一說。
3.試一試。
師:剛才幾道題大家做的不錯,這里有幾個小夥伴,他們也看到了一些生活中的現象,不知道是旋轉現象還是平移現象,你能幫幫他們嗎?
出示錄像。
六、美麗的圖形
師介紹通過旋轉和平移而得到的美麗的圖形。
七、課後小結:
這節課你們有什麼收獲?
師:同學們,許多數學知識的就來源於我們的生活中,只要大家用心觀察,一定能夠發現其中的奧秘,學到很多知識。
《旋轉和平移》教學反思
「旋轉與平移」是小學數學二年級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教材創設了許多情境,讓學生結合這些實例,感知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進而通過區分物體的旋轉和平移兩類運動,描述見過的旋轉或平移運動等學習活動。學生通過做一做、練一練、說一說等操作活動,獲得更多的體驗。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進行了如下的嘗試:
1、 通過多媒體教學資源生動、形象的直觀演示,展示孩子們嚮往的活動天地,喚醒孩子們的童真、童趣,激發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並讓學生用手來做一做,旋轉椅、纜車、摩天輪、蹺蹺板、滑滑梯等游樂設施的運動過程。初步感知旋轉和平移現象。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2、 在學生分類時,課件演示各種游戲設施留下的運動軌跡。使學生清楚的看到摩天輪、轉椅、風車都是在繞著一個點作圓周運動。小火車、纜車、滑梯都在沿著直線運動,而且方向不變。通過多媒體教學資源生動、形象的直觀演示,使學生分別找到了這些游戲設施共同的運動特點。進而使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了旋轉與平移的特點。
3、通過辨析旋轉和平移現象,尋找自己身邊的旋轉和平移現象,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這兩種運動現象的認識,體會平移和旋轉這兩種運動的不同特徵,感受它們的普遍存在。出示一些旋轉和平移的畫面,引導學生思考,判斷哪些運動是旋轉、哪些是平移,將判斷的結果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匯報; 再說說自己生活中見到過的旋轉和平移現象,然後全班交流,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
4、課堂活動中讓學生用肢體語言表示這兩種不同的運動現象,能夠使他們獲得感性認識,加深理解。
5、通過課件播放出旋轉和平移在生活中的應用,比如變幻成各種各樣美麗的圖案,冰上舞蹈等,讓孩子們在感受美的同時,體會到旋轉和平移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學習的興趣。

❻ 帶圖趣味數學問題,帶字的也行,要答案!

13個人頭,如果加上馬上的人是14個

新春快樂,順便採納哦!

❼ 來自一張動態圖,一個女的在黑板上寫了數學公式,然後擦掉上半部分就剩下i love you,這是什麼電影上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9I0fj3rZf8

K.will(金亨秀)—《Ineedyou》的MV大約1分55秒左右出現

❽ 生活中有趣的數學現象

寫作思路及要點:以生活中有趣的數學現象為題,圍繞其展開描寫,接著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觀點。

正文:

今天爸爸帶回了一瓶紅酒,透過酒瓶,能清晰地看見酒瓶內的紅酒色澤紅潤,光鮮亮麗,十分誘人。我看著它那光滑的的酒瓶,心想:不知道這個酒瓶有多大呢?要不是它不是規則的圖形,我早就算出來了。

我仔細的觀察著酒瓶,突然發現它的下半部分是圓柱形的,我欣喜若狂,這圓柱的體積可學過,這樣,酒瓶體積就好算了。我從櫃子里找出了一把30厘米的直尺,把尺子放在酒瓶的邊上,可是,一把尺子放上去,我就發現了問題。

這酒瓶的形狀不規則,但我也顧不了這么多了,量出了酒瓶下半部分圓柱形的高是25厘米,直徑是6厘米。緊接著,我又找來了紙和筆,拿起筆就在紙上演算起來,沒一會兒,我就把酒瓶下半部分的體積算了出來。

我看著酒瓶中的紅酒,把它倒來倒去,哎,就是這么一倒,酒瓶中的空氣從瓶頸處移到了瓶底,我看著它,猛然醒悟,原來把酒瓶倒過來,瓶頸處的空氣就會移到瓶底,形成一個規則的圓柱。

我又翻箱倒櫃找出了一個以前喝完紅酒的酒瓶,拿直尺一量,和爸爸帶回來的一瓶紅酒高和直徑一樣,我就拿來一支紅色蠟筆,用尺子在酒瓶瓶身和瓶頸處畫了一條線。

我又把畫了線的酒瓶拿進廚房灌了剛好到紅線的水,又用木塞子把瓶口塞住,把酒瓶倒了過來,果不其然,空餘部分到了瓶底,我用直尺量出了空餘部分的高是6厘米,又奮筆疾書,算出來了空餘部分的體積。再把水的體積和空餘部分的體積相加,就算出了酒瓶的體積。

生活中,處處留心皆學問,小小的一個紅酒瓶也有大大的學問,只要我們有一顆善於思考,樂於探究的心,生活中的數學世界就任你探求!

❾ 各種有趣的數學故事 不要太簡單,要卡通一點

1、泰勒斯的故事

泰勒斯看到人們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來告示上寫著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來測量金字塔的高度。於是就找法老。

法老問泰勒斯用什麼工具來量金字塔。泰勒斯說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邊,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樣長的時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長度和金字塔底面邊長的一半。

把這兩個長度加起來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頂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2、田忌賽馬

戰國時期,齊威王與大將田忌賽馬,齊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馬:上馬,中馬與下馬。比賽分三次進行,每賽馬以千金作賭。由於兩者的馬力相差無幾,而齊威王的馬分別比田忌的相應等級的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為田忌必輸無疑。

但是田忌採納了門客孫臏(著名軍事家)的意見,用下馬對齊威王的上馬,用上馬對齊威王的中馬,用中馬對齊威王的下馬,結果田忌以2比1勝齊威王而得千金。這是我國古代運用對策論思想解決問題的一個範例。

3、動物數學

動物學校舉辦兒歌比賽,大象老師做裁判。

小猴第一個舉手,開始朗誦:「進位加法我會算,數位對齊才能加。個位對齊個位加,滿十要向十位進。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數算得快又准。」

小猴剛說完,小狗又開始朗誦:「退位減法並不難,數位對齊才能減。個位數小不夠減,要向十位借個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後少個一。十位數字怎麼減,十位退一再去減。」

大家都為它們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師說:「它們的兒歌讓我們明白了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它們兩個都應該得冠軍,好不好?」大家同意並鼓掌祝賀它們。

4、0的故事

大約1500年前,歐洲的數學家們是不知道用「0」的。他們使用羅馬數字。羅馬數字是用幾個表示數的符號,按照一定規則,把它們組合起來表示不同的數目。在這種數字的運用里,不需要「0」這個數字。

而在當時,羅馬帝國有一位學者從印度記數法里發現了「0」這個符號。他發現,有了「0」,進行數學運算方便極了,他非常高興,還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紹。過了一段時間,這件事被當時的羅馬教皇知道了。

當時是歐洲的中世紀,教會的勢力非常大,羅馬教皇的權利更是遠遠超過皇帝。教皇非常惱怒,他斥責說,神聖的數是上帝創造的,在上帝創造的數里沒有「0」這個怪物,如今誰要把它給引進來,誰就是褻瀆上帝!

於是,教皇就下令,把這位學者抓了起來,並對他施加了酷刑,用夾子把他的十個手指頭緊緊夾注,使他兩手殘廢,讓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就這樣,「0」被那個愚昧、殘忍的羅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雖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羅馬的數學家們還是不管禁令,在數學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數學上的貢獻。後來「0」終於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而羅馬數字卻逐漸被淘汰了。

5、阿基米德的故事

阿基米德有許多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要算發現阿基米德定律的那個洗澡的故事了。

國王做了一頂金王冠,他懷疑工匠用銀子偷換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鑒定它是不是純金制的,且不能損壞王冠。

阿基米德捧著這頂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隨著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從桶邊溢出,阿基米德看到這個現象,頭腦中像閃過一道閃電,「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拿一塊金塊和一塊重量相等的銀塊,分別放入一個盛滿水的容器中,發現銀塊排出的水多得多。

於是阿基米德拿了與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塊,放入盛滿水的容器里,測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滿水的容器里,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樣,問題就解決了。隨著進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體力學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誕生了。

❿ 與數學有關的有趣的圖片


是平面還是立體能看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