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半長膠的特點及打法
半長膠是乒乓球拍所用膠皮,介於長膠與生膠之間,顆粒較短較粗,速度很快,接近於生膠的速度,攻擊力很強大,但是推球和攻球同樣具有長膠的下沉,當然同樣具有可以逆對方旋轉的長膠特性。
半長膠的顆粒高度和直徑比小於1。
2. 長膠知識
請看張曉蓬博士有關長膠的文章:
如何適應長膠(張曉蓬)
長齒膠皮擊球,球在空中運行和落在對方檯面後會呈現出與通常的正膠和反膠不太相同的特性,也就是說用相同的方法擊球,但接球方的感受與反膠和正膠打過來的球是不同的,這就造成許多業余愛好者在與長膠打法的人進行比賽時,總覺得自己的技術發揮不出來,看似很好打的球,卻常常失誤。有鑒於此,本文將向業余愛好者介紹一下長膠粒球拍擊打各種來球的一般性能,然後再說一下對付長膠常用技術的基本方法。
長膠擊球的性能
長膠在回擊各種來球時所表現出的性能與來球的性能、使用者的用力大小及用力方向有關,概括起來,有以下基本特點:
一、長膠在回擊下旋來球時,由於來球的旋轉方向對於擊球者而言是向上的,所以球在碰到長齒膠皮後,使得膠皮顆粒向上傾倒,如果在這種狀態下,使用長膠者用中等力量擊球,如使用拱、推、搓等技術,長膠的顆粒就有足夠的恢復原狀的時間。在這一恢復原狀的過程中,接觸球中部的膠粒給球的反作用力是大體上通過球心向前的,接觸球中上部膠粒的反作用力在向前的過程中,給球的中上部一定的摩擦力,兩種力量合在一起,總體上使球向前運動略帶向上旋轉。所以,長膠打過來的球此時基本沒有什麼原來的下旋球的成份,而更接近於略帶上旋的不轉球。如果長膠使用者發力擊打對方的下旋來球,由於球離拍的速度較快,膠粒沒有恢復原狀的時間,再加上一般長膠球拍的海綿都比較薄,彈力較小,當速度比較快的球撞到球拍上時,力量很容易透過海綿,傳遞到底板上,這時回球的性能近似於光板打過來的球,沒有什麼弧線。同時,球受到空氣的作用有飄動感。
二、長膠在回擊上旋來球時,反作用力的方向與回擊下旋來球時相反。當上旋來球碰在膠粒上時,如果球速不是很快,膠皮上的顆粒就有比較充裕的恢復時間。上旋來球給予球拍的力其方向是向下的,此時膠粒形成「退讓」之勢,向下傾倒。而其反作用力的方向是向前的,在膠粒恢復原狀的過程中,接觸球中下部的那部分膠粒會給球一個摩擦力,這個摩擦力除使球向前運動外,還會使球沿著原來的旋轉方向回到對方球台上。所以,當對方再回球時,就有下旋和下沉的感覺。長膠的這種性能,隨著來球的旋轉強度和速度的不同發生變化。一般來講,來球旋轉越強,速度越慢,這種下旋感覺越強烈。在實踐中,長膠在回擊高吊弧圈球時,這種性能體現得最明顯。反之,如果上旋來球的速度很快,如正手攻球和前沖弧圈球,長膠回擊過去的球略顯下沉,但下旋感覺不明顯。
三、長膠在回擊側旋很強的球時,膠粒會沿來球的旋轉方向呈現出傾倒的趨勢,給球的反作用力方向是向前同時帶有一定的側面磨擦,加之空氣的作用,此時回擊過去的球除保持一定的原有側旋性質外,還有較強的晃動感。在實踐中,這種球很容易使回球者由於對不準球,找不到合適的擊球點,而致回球失誤。
長膠球拍的弱點
一、擊球速度較慢。由於長膠膠皮一般較軟,顆粒在擊球時容易傾倒,並且海綿通常較薄、較軟,很難表現出較強的彈性勢能。這也就決定了長膠很難像正膠和反膠那樣打出速度非常快的球。特別是對於業余選手來講,由於用長膠發力擊球掌握起來本身難度就比較大,所以在實戰中就多採用借力球,依靠比較怪異的回球性能得分制勝。
二、製造旋轉能力不強。由於長膠在擊球時,膠粒缺少支撐力,球在膠皮表面容易產生滑動,再加上材料本身的磨擦系數不是很大,難以產生較強的摩擦力,所以就難以發力打出旋轉很強的球,而多半是借用對方來球的旋轉,體現自己的擊球旋轉特點。
三、回球性能比較固定。由於受到長膠製造材料的限制,長膠回球的旋轉、速度、弧線、力量等物理性能更多地受到來球性能的影響。通常來說,使用者較難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易更多地改變擊球的性能,像正膠和反膠那樣打出旋轉和速度變化多端的球。這樣就容易給對手提供機會,也就是說,對手根據自己前一板擊球的情況,比較容易決定下一板的擊球方法。如第一板發的是一個下旋長球,長膠回過來的球多半是速度不太快的略帶上旋的不轉球,這時對手可以根據自己的打法特點,來選擇進攻性技術,如拉球和攻球等,進行回擊。
四、技術種類比較單一。由於長膠擊球的難度相對於正膠和反膠來講比較大,所以,在實踐中長膠技術的運用也沒有反膠和正膠那麼靈活,尤其是主動進攻性技術更少,如正膠和反膠常用的拉、挑、帶、擺短、攻打弧圈球等技術就很少為長膠選手所運用。
回擊長膠常用技術的基本方法
一、回擊擋的方法
正、反手擋是長膠進攻型打法選手的常用技術之一。它主要運用於回擊對方攻球或前沖弧圈等速度比較快的來球時。此時的回球往往帶有一定的下沉,並且由於長膠的大多數反作用力通過球心,球在空中運行時,有一定的晃動感。球的速度前半段表現很快,也就是球脫拍的時間比較短,但過網以後的後半段運行速度則比較慢。在回擊這種球時,對於業余選手來講,可把它當作一般性的下旋球進行回擊。擊球的時間可適當晚一點,這樣有利於對准球。水平較高者可根據自己的戰術意圖和基本功的扎實程度選擇拉球或者搓球進行回擊。
二、回擊磕的方法
長膠運動員在回擊加轉弧圈球和正膠拉的小上旋時,常採用磕的技術。由於這項技術主要用於對付速度不是很快的上旋球,根據長膠擊球性能的基本原理,此時的回球一般帶有較強的下旋,球運行中的晃動感不大,速度比較慢,球落台後不太往前走,弧線中的打出距離較短。在回擊這種球時,建議業余愛好者多使用搓球。有一定手感的選手,可練習一板接觸球中下部往上提拉,也就是我們常講的「托」球技術。
三、回擊拱的方法
拱是長膠運動員對付一般下旋來球的技術,它帶有一定的進攻性。這種球一般具有上旋球的性質。球出手時的速度比較快,同時,由於磨擦較少,作用力通過球心的成分較多,球在空中有較強的晃動感。回擊時,要特別注意對准球,可適當放慢速度,不要被對手出手時的速度所迷惑,球過網後的速度會銳減。如果用正手攻球或拉球回擊,要注意不要拉手過大,收住手,用中等力量即可。反手位可直接用推擋或反手撥回擊。在站位上,不要向後退得太多,因為球在落台後的第二弧線運行距離是不會很長的。
四、回擊刮的方法
刮一般常被使用長膠的削球運動員的正手用來對付台內的下旋短球。在實戰中,削球運動員在接正手位短球時,使用這項技術最多。它具有一定的突然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說是長膠選手的「挑」的替代技術。由於用力方向帶有一定的側向的成分,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球的原有旋轉方向,回擊過去的球呈現出一定的上旋性質,並且帶有一定的晃動感。在回擊時,要適當地給上一點力量,使球有一定質量,讓削球運動員退下去,再運用拉攻或搓攻等對付削球的戰術。否則,削球運動員就會發揮攻球的威力,換板連續進攻,造成自己被動。基本攻稍差的業余選手,可適當放慢一點擊球速度,用推擋或中等力量的攻球,或者是正手帶進行回擊,但這時就要特別注意控制一下落點,最好能回到削球運動員的反手位或中路。
長膠秘笈!
作 者:張曉蓬
擋 從長膠運動員運用擋得時機和方法來看,擋更大程度上是屬於防守技術。擋球一般用來對付速度較快、沖力較大的來球,如正手扣殺、將沖弧圈球等。在這種情況下,由於來球的力量很大,長膠運動員很難自己打擊的速度,球在撞到拍上時,傾倒地膠粒在球反彈過程中,還來不及恢復原狀。這時,底板的作用明顯。由於底板的特性是摩擦力很小,難以形成切向的反作用力,更多感受的是沖力。在擋帶有強烈上旋地前沖弧圈球時,回球的上旋性質則不是非常明顯,一般多為弧圈比較平直的不轉球,有時略帶下「沉」。在回擊正手扣殺球時,由於來球主要表現的是向前的平動沖力,旋轉不強,給球板的壓力不大,同樣使回球不帶什麼旋轉,但下「沉」的程度要比擋前沖弧圈球大,同樣球的前進速度明顯減小,落後台第二弧度較高,弧度較大。在對付這種球時要注意身體的適當迎前,否則不容易找准合適的擊球時間。 在運用擋球時,板形控制對擊球的准確性影響非常大。盡管來球沖擊力較大,上旋較強,但由於長膠球板彈力較小,摩擦力小,在回擊這種球的板形上,就不能像正膠或反膠那樣適當前傾,否則就會打滑,使球過不了網。應該是使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如果來球力量非常大,要使球板稍後傾,接觸球稍厚一些,保證能「吃」上球,使球產生足夠過網的平動能量。在擊球點上,反手擋球,球板在胸部高度,擊球時球板要盡可能靠近身體,增加手上感覺得准確性;正手擋時,球板在腰部與胸部之間的高度較為合適,位置過高不容易借上來球的力量。在擊球部位上要保證能夠擊球的後中部,使反作用力盡可能多地通過球心,給予球足夠的撞擊力。在准備下一板擊球時,由於回去的球比較下「沉」,讓對方很難再發力回擊出弧線低、速度很快的球、這時,長膠選手重心就要適當前移,准備下一板轉攻或採用相持的辦法了。 在開始練習長膠擋球時,最好是採用多球「喂」球的辦法。這樣可以提高練習的密度。因為如果單球兩人對練,很難形成攻(拉)對擋得回合;在練習的內容安排上,要先練習擋中等力量的扣殺球,因為這種球作用球板上的因素比較單一,可以減少手上感覺得難度,更容易形成基本的功力定型。在此基礎上,再向單獨練習和對付難度較大的前沖弧圈球過渡,最終走到實戰運用的目的。 磕 長膠運動員反手在對付上旋球的過程中,由於膠皮所具有的特殊性能,大體上分化成兩種技術;一種是擋。這在前面我們已經講過;另一種就是礚。這時本文重點要說的內容。在實踐中,磕主要用來對付速度不是很快的上旋球,如加轉弧圈球,推擋球、上旋發球等。在擊球性能上,由於過來的球沖力不大,在作用於球拍時,齒粒變形後恢復原狀的程度比較充分,膠粒的作用明顯。同時,當較強的上旋球向後壓向膠粒時,由於長膠粒的傾倒,使支撐力有明顯得下降,球在球拍上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滑動,加上在球下部傾倒後的膠粒再恢復原狀時,其力量是順著來球的旋轉方向的,使回球不能像正膠和反膠那樣多數是反旋轉的球,而使球的下沉感很強,有時回擊的時候還有一定的下旋感覺。鑒於這種回球性能,在對付長膠磕過來的球時,我們可以把它簡單化,在判斷上,就當下旋球來處理,以免造成自己的混亂。 在運用磕時,球拍的起始位置在胸前,因為是對付速度比較慢地來球,伸手不要太早,當來球過網後,接近本方檯面中間時,出手一般比較合適。拍形保持垂直或略後仰,不能看來球很轉,就把拍形下壓,這樣會打「滑」的。接觸球的後中部,手臂向前下方用力。此時手腕一定要固定,向下用力一定要柔和一些,用力方法有點像正、反膠的減力擋。在擊球過程中,要帶一點摩擦,不能直接推出去,那樣對球就會失去控制,在磕的時候,擊球時間至關重要,在上升期擊球最為合適。因為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項以借力為主的技術,如果錯過了上升期,就很難借上力了,勉強把球弄過去,也失去了磕得意義,變成了別的什麼技術了。在身體控制上,在磕得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收腹、含胸。因為在一般情況下,磕過去的球運行距離是比較短的,可調節的范圍很小。這就要求身體和手上的控制要非常精細,不然的話,就會使球不過網,造成失誤。 在平時練習時,可以單球為主,輔以多球練習。一方練習磕,一方練習拉。為了增加回合,減少練習失誤,在磕過一板拉球後,陪練方在第二板可以適當減小點摩擦力量,把球「托」過去。長膠運動員擋一板過來,陪練方再拉,一直循環下去,也可以進行推磕對練;陪練方第一板推出,下一板可用搓球回擊磕過來的球,然後,長膠運動員再磕。當然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來練習接發球等其它環節中的磕。 拱 拱是長膠運動員對付下旋球的一項常用技術,也可以說是長膠運動員特有的技術,具有一定的進攻型技術的特點。在對付下旋球時,由於長膠的膠粒比較軟,摩擦力相對較小,球在球板上的支撐點讓運動員較難感受,所以,很難用正膠或反膠拉球的技術進攻下旋球,而長膠膠粒向側傾倒使球產生的反旋轉恰好可以用拱的技術來對付下旋球。長膠用拱擊球時,回過來的球一般不會帶有下旋,常常是接近不轉的上旋球。
3. 用長膠如何訓練推擋
長膠的性能和其他膠的性能不一樣,它的彈性很差,和乒乓球接觸點的面積較大,不容易控制球的落點和方向。至於推求的技巧和其他性能的膠板是不一樣的,正常膠板的推球是向前下壓的動作,而長膠的推球動作是向前略向上推擋。
4. 半長膠的介紹
半長膠是乒乓球拍所用膠皮,介於長膠與生膠之間,顆粒較短較粗,速度很快,接近於生膠的速度,攻擊力很強大,但是推球和攻球同樣具有長膠的下沉,當然同樣具有可以逆對方旋轉的長膠特性。
5. 乒乓球:長膠推檔到我的反手位置,球有些高,我推過去有落網了。應該怎樣接這種長膠推球呢
他打過來的,球多高、板多高送球一段就推過去了,他削過來的,搓的時候板子不要過分上揚,因為長膠不管怎樣打都不會製造出很強的下旋,控制長膠就是板型對的話推一板、搓一板他基本就不會打了。
6. 為什麼推出去的球帶下旋
你在推擋的過程中,肯定是球拍後仰,在球拍前推時,有下切的動作。這樣推出去的球是帶有下旋的,在對方推擋比較厲害的情況下,這是一種抑制對方的有效技術,使對方不能輕易發力推擋。
7. 乒乓球教學如何打長交
長膠旋轉變化雖多但基本上是被動變化 有一定規律可尋 ,長膠搓過來的球是上旋或者不轉球,接球的時候一定不能平搓;長膠推過來的時候是下旋,加轉搓和高調弧圈都可以對付, 另外 觀察對手站位如果對手站近台 那說明他只是利用轉不轉和節奏變化干擾你的進攻 那麼就需要調整板形迎上去進攻即可,
8. 我想練習打長膠,但是聽說長膠很難練,該怎麼辦
1、拉----磕練習:對方反膠連續近台拉沖,長膠磕。要求磕的要短、低、轉。先定點磕,有一定基本攻和手感後,可練習多點和不定點,這對雙方都是個很好的練習方法。
2、拉-----削練習:對方連續拉弧圈,而長膠練習削球。削球時先練習削下旋,再練削不轉和混合練習。由於長膠削球很穩,對方練習弧圈球也是個好方法。
3、拉----推擋練習:對方連續拉,長膠推擋,注意掌握好力量和板型。有一定基礎後可磕一般,再推一板交替。還可以練習減力、加力推擋,近台、中台推擋。
4、搓推(拉)-----磕(攻)拱練習:這是個復合練習。首先反膠推擋(拉),來球上旋,長膠磕(攻);磕(攻)回去的是下旋,反膠再搓,搓過來下旋;長膠再拱,拱過去是上旋;反膠再推(拉);如此循環。可通過交叉練習反復體會。這方雙方基本功的要求較高。
5、推---攻練習:長膠連續正手攻,反膠推擋。由於長膠攻球帶有下旋和下沉的特點,反膠推擋時要適當向前、向上多用力。
6、對攻練習:長膠連續攻,由於長膠攻球下旋;反膠連續拉。
7、有條件的最好結合多球練習。和對方輪換發多球。有些技術,比如攻下旋,彈擊,最好採用這種練習方法。
長膠與反膠練習需要理解以下幾點:
1、有的反膠認為與長膠練習會把手打壞,這完全是誤解。實際上與長膠練習有好處,比如長膠磕過去就是下旋,而且是上升期,反膠可以連續拉。反膠與反膠對練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所以要對你的陪練「洗腦」。練習是雙贏,如果他體會到了與長膠練習的好處,自然會樂意與你練習。現在我周圍的反膠都非常喜歡和我練習基本功。
2、練習要循序漸進,打好基本功,勿操之過急。先練簡單的磕,拱,再練復雜一些的攻、彈、拉等;先練單項技術,再練復合技術和戰術。
3、練習時要科學合理,切不可自創動作,好好潛水吧!由於長膠本身的特點,練習時要以培養手感和形成良好的動力定型為主。
4、最好找技術好並有耐心、願意練基本功的高手練。但如果長膠完全是初學,無任何基礎,不妨找一些低手或者老頭、老太太練習。他們首先願意與你練,這些人的興趣就在於鍛煉身體,當然了,揀球也是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嘛!再一個跟這些人練習沒有思想壓力,容易多了。
9. 長膠不是不讓用了嗎打乒乓球為什麼還有人用長膠啊
這是讓用的,只要符合規定:膠粒高度:1.2—1.7mm,套膠總厚度不超過4mm;單膠皮不超過2mm。
第一課 了解長膠
1 首先告訴自己,長膠只是另一種和反膠不一樣的乒乓球膠皮而已,有它自己的內在規律,並且這種規律同樣是穩定不變的。所以沒必要懼怕,人因為未知而恐懼,那麼讓我們進入長膠的世界來了解它吧。
2 什麼是長膠? 請自己/google一下,自我學習的過程對你的成長更為重要。
3 長膠的特性。
- 幾乎不能主動製造旋轉,但是可以利用你的旋轉。
- 逆旋轉特性,簡單來說,你過去的球是上旋,對方擋一板,過來的球就是下旋;你過去的球是下旋,對方搓一板或推一板過來的球就是上旋或者不轉。針對側旋同樣有這個特性
- 線路的特性,簡單來說,就是長膠過來的球會慢一些,並且容易下墜或不往前走,讓你有借不到力的感覺。另外如果帶有側旋,線路會在空中拐彎,更加難以處理,這就是所謂的『飄』
- 長膠由於顆粒較長,所以很難利用球板的力量來擊球(經常球板力量還沒到球上,球就被膠粒彈出去了)
4 長膠最怕什麼。
長膠和反膠一樣什麼都不怕,也什麼都怕。主要還是使用膠皮的人在起作用。
5 如果你理解了長膠、適應了長膠,那麼你一輩子都會適應,都不再會對長膠產生恐懼。
現實的說,經常有這種情況,你和長膠選手打球打了100局,1局都沒贏。但當你理解了長膠,適應了長膠,你又贏了長膠1局,那麼今後你1局都很難輸他了。
如果你能了解上面五點,並且對長膠已經有所了解的話,那麼恭喜你,第一課你通過了。
第二課 適應長膠
其實我也知道,光了解長膠而不適應長膠,是無法平和自己對長膠的心態的。這一系列文章的重點就在於這個適應長膠,因為筆者目前只能說基本做到了適應長膠,離擊破長膠、長膠剋星還有一定差距。
1 第一步先明確一個道理,萬事萬物,你都是從不理解到理解,這是一個必經的規律,是無法繞開的。
2 您打過檯球嗎?您還記得您第一次打檯球的情景嗎?如果不是運氣好,我猜您第一次擊球,肯定沒有把目標球擊入袋中,是嗎?那麼假如您一個人打檯球,您會採取什麼方法來把所有目標球都打入袋中呢?
我當時採取的是最笨但最有效的一個辦法,就是瞄準一個球,用很小的力量擊打,慢慢的把目標球往球袋附近打,不求一次進袋,但要保證每次目標球都比上一次離袋口更近了一點點。
那麼我們學習打長膠同樣可以這樣,讓長膠選手和你打球,你每次都發一個下旋球,記住是每次,那麼他長膠過來的球肯定不轉,或者上旋,你無需把這個球再打到對方球台上,你今天只需要證明你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只需要證明你發下旋,對方回過來的是上旋或者不轉就可以了。例如你把這個球打飛了,你推了一板發現上台了,例如你搓了一板發現出界了,等等。記住,你只需要證明這一點,無需打上台。多試幾個,你就發現這個球的效果和運動特點和你估計的一樣(不轉或者上旋),那麼恭喜你,至少你判斷對了。
然後接著發一個上旋球給對方,讓對方用長膠擋接過來,你一定要告訴你自己,這是下旋,你甚至無需接過去,只需要證明這個是下旋,當你很開心的發現你推了一板,發現下網,和你的判斷一樣的時候,恭喜你,你又判斷對了。
有人可能說了,這也太小兒科了,沒什麼用。 但我們必須先要學會基本的判斷,把這一步打扎實了,才能繼續往下。建議你發三局球給長膠選手,每次都去證明自己的判斷。犧牲三局球,換一個正確的判斷方法,提升自己的自信心,這還是很劃算的。畢竟,當你贏了長膠一次後,就很難再輸給他了。(例如你可以在前往球館的路上給自己說,我今天啥都不做,就是來看我是否能判斷正確長膠的,我不用接過去,我只需要判斷正確)
3 到了這一步,你應該能夠每次都判斷正確長膠選手接發球過來的是什麼旋轉了,如果你還判斷不清,請返回上一步。你甚至可以和長膠選手打三局球,你告訴自己這三局我一分都不想得,我只是想證明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即你只想把這個白球擊出去,壓根不考慮是否命中目標球。 然後下一步你就可以這樣訓練自己,發一個下旋,對方的回球過來後,你不管這個球有多低,對方的動作多麼像下旋,你閉著眼睛把球推過去;發一個上旋,對方擋過來後,你不管這個球有多高,看起來有多麼容易攻殺,你都閉著眼睛把球搓過去。採取同樣的辦法訓練,打三局,一分都不用得,就練這兩板球,發一個,對方接過來後,再接一個。
4 現在你至少可以和長膠選手打兩板球了,發一個球,接一個,對吧。 下面你要學著打3板,例如你發一個下旋,對方搓一板,你推一板,對方也推一板,這個時候你怎麼辦呢? 應該搓一板。(顯然你推過去的是不轉,根據逆旋轉特性,長膠推過來的是略帶下旋)。你就不停的練這三板,等三板沒問題了,那麼你可以開始打多板了。
5 現在你發現,你可以和長膠打三四板了,但大多了,旋轉又忘記了,不知道怎麼接了。那麼現在請放下你的球板,開始學會觀察長膠選手的打球。學會打十幾板都能准確判斷出長膠的旋轉。其實這和數學很相似,你搓球,長膠搓回,上旋。你推球,長膠推回,下旋。你再搓,對方再推回,上旋... ...
一定要學會觀察,學會判斷,這一步是適應長膠的最關鍵一步。因為打長膠每一次接球分兩個步驟,1 判斷旋轉 2 大腦判斷後,指揮手做動作。你要隨時注意你失誤的時候,是因為這兩步中的哪一步出了問題。其實打反膠也是一樣,先判斷再執行,只是你對反膠更加適應,平時打得更多,所以第一步判斷你做的太快,所以你忽略了。其實當你到了後期熟悉長膠的時候,這一步判斷也會很快的。
6 這個時候你應該可以和長膠打十幾板了,每個球。但只是當你發球的時候。長膠發球通常都是不轉,但水平高的長膠選手可以通過擊球的突然停止、很快的擊球、摩擦球造成一些線路的變化,和旋轉的微小變化,從而發出下旋、側旋。但這些旋轉都是很微弱的旋轉,大部分還是不轉。所以對方發球的時候,經常會故意做出摩擦球的動作欺騙你,你習慣了就會適應的。如果你可以實現,無論誰發球,你都可以清晰的判斷出每一板長膠的旋轉,和他相持十幾個回合。 那麼恭喜你,你現在適應長膠了。
課上到這里,大家應該至少能和長膠選手相持七八個回合了,如果達不到這一點,煩請返回第二課。
這個時候,就可以進一步的分析長膠了。為什麼頂級水平的選手不打長膠呢?無外乎下面幾個原因,
1 長膠無法給球比較快的速度,換句話說,就是力量很難給到球(因為膠粒長的緣故)。
2 長膠無法主動造旋轉,也就是無法主動摩擦球,製造弧線,所以發力的時候命中率比反膠要低。
你可以觀察到,業余的選手,幾乎不會用長膠進攻,命中率幾乎都不高,基本都是靠倒板,換到正膠、反膠來進攻。
那麼根據這兩點,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法,例如,每次和長膠交手,其實你都可以分析你失分的原因,並且把這失分的球再現,不停的再現,熟悉這個套路,從而把球打過去。舉個例子說吧,西毒王茵有時候也打長膠,他有一個球我見過很多次,先用正膠發一個側旋,你接過去之後,他倒板用長膠迅速擊打乒乓球的"正後部",此時乒乓球過來的弧線十分詭異,明顯看到有空中晃動的痕跡。打過來的球別說接過去,碰都碰不到。我聽到一些老年朋友介紹這個球,說這個球其實和排球的上手飄球是一個道理,長膠擊打正後方,借到你的側旋,造成飄和晃動的效果。
那麼如何練習接這個球呢?一句話,反復重現這個球,反復訓練自己接好這個球。
讓一個球友也發一個側旋,你接過去,讓球友模擬這個手法,擊打(肯定沒有西毒手法那麼好,但肯定也可以起到效果),然後你在對面反復接,反復判斷,肯定能夠熟悉這個球。或者你故意重現一些你失分的套路,自己告訴自己我一個月都不想贏你,我就是要把一些失分的套路反復練習,不光接過去,還要給你威脅。
這個時候肯定有人說了,為什麼長膠可以這樣練習呢?這是因為長膠的球速不快,完全是靠欺騙你的判斷來得分,所以你可以慢慢的來分析,平常就注意判斷,平時就盯著長膠選手的動作、比賽不停的看。而反膠則不一樣,你碰到一個高手沖你一板,無論你怎麼分析你還是接不住,因為球速快,別人靠的是旋轉的強度和速度得分,而不是欺騙你的判斷和詭異的弧線。所以你無法拆解為幾個小步驟,來分開訓練。並且這個東西,你不光可以自己練,就算是你看長膠選手打球,都可以起到訓練的效果。
如果你學會有針對性的練習你對長膠經常失分的套路,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有漁人之技了。
下面就可以靠這漁人之技滋生出各種各樣對付長膠的套路,例如,
1 發一個下旋,長膠過來的肯定是不轉或者上旋,這個時候沖對方的兩個角。
2 發一個上旋,長膠過來一般是下旋,這個時候掛高吊到對方兩個角。
這是兩個最基本的套路,如果你運用比較熟練,結合一定的搓球,就會給長膠帶來較大的威脅。在練習中,你也會更加適應長膠的弧線,增強你的自信心。
3 相持中尋找機會,這是一個高級套路,對付水平較高的長膠需要使用。因為一般的弧圈長膠是很喜歡的(除非你的旋轉特別強),但長膠自身較難控制球的弱點(很難製造弧線),對那些變化較多的球比較難處理。例如你可以搓過去,拉過去,推過去,放高球過去,假弧圈過去,你這樣的目的就在於抓住一個機會,這個機會就是長膠過來的不轉球或者速度較低的上旋球,然後你發力一板,解決戰斗。
zball左手橫握球板,弧圈結合快攻打法,相持能力極強,正手弧圈穩定落點刁鑽,發球很好。他對長膠的勝率可謂是相當的高,很多怪異無比的長膠手,到了他這里基本很難開胡。他對付長膠的策略,屬於容易理解並且相對容易模仿的一種,即是和長膠相持住,利用正手的前沖弧圈攻擊長膠的兩個大角,當長膠把弧圈卸過來後,他並不是基於繼續前沖,而是採取穩健的高質量的搓回,等待下一板不轉球或者上旋,來伺機發力。這需要很強的對長膠線路的理解能力,一般長膠過來的球有點飄,並且有時下墜,但zball一般退台一步,靠著超強防守能力把球穩穩的控住,最後用正手解決戰斗。
tips: 1 不要急於求成,自己控制局面,收發自如,長膠手絕對是心理素質超強的那種,所以如果你先亂了,那就甭打了
2 無論是進攻的弧圈還是相持中的搓、腿,都力求把球送到對方的底線。
讓我們不再怕長膠 第四課 長膠剋星
(更多精彩技術文章 請看 開球網 www.kaiqiu.net)
課上到這里,希望讀者能夠通過理論學習結合實際有針對性的訓練,能夠達到對長膠的充分適應,基本不用看對方的擊球動作,就可以通過球的線路來判斷球的旋轉和落點;並且對長膠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常用的套路。那麼我們下一步如何進行呢?
下一步要想更進一步的取得對長膠的優勢,加強自己的綜合實力是很必要的。我這里舉出幾個精英俱樂部長膠剋星,結合他們的打法,來做進一步的論述。大家對下面的剋星打法有興趣學習的,可以在俱樂部活動的時候,問問他們,做進一步的學習。
長膠剋星一 zball
10. 乒乓球的長膠如何接
長膠的發球與接發球
一、長膠的發球
(一)通常一般水平和初學長膠的選手,是發不出旋轉變化的球的,主要靠發球取得優勢的是:
1. 對方不懂長膠,使其回球失誤。 如:用長膠發球時,動作用力往下切,球在長膠粒未復原前就被擊出,所以球就不怎麼轉,這和反膠恰恰相反,所以如果你用平常接反膠下旋的方法去回這種球,就很容易出界。相同原因:如果用長膠發球時,動作用力往上摩擦,實際發出來的球,沒有習慣想像中那麼上旋,回接時就容易下網。所以一般水平的長膠發球時,出來的球旋轉幾乎一樣,與他的動作完全無關。
然而打乒乓球回接球完全是憑條件反射,所以對方一往下切,我們就會的去搓,於是就吃了球,改變這種日積月累養成的下意識是很困難的,但是如果改變接球想法就可以進行有效的調節,具體方法是:長膠發球時,動作用力往下切,你就當上旋接。細心的人就會問,那不是就下網了嗎?是的,如果你接球瞬間,蒙上眼睛去接,是會下網,但是,如果你看著接就不會了。因為:雖然你是當上旋接,但對方的下切動作會讓你在接球瞬間下意識略微向垂直方向調整,而且,對方切的越狠你的下意識反映就越明顯。這種下意識本能是任何人都無法控制的,所以必須通過你所能控制的想像中的判斷的上旋程度後調節的拍型,既對方下切越狠,你當球越上旋。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吃球。
相同的,如果用長膠發球時,動作用力往上摩擦,你推擋時當小下旋接。 對方用長膠用力發左右側旋,大家可以自己動腦筋想想,該怎麼回接?長膠高手如果對方輕力發球時,就要非常小心了。球會比通常想像中轉得多。
2.靠落點和速度的差異通常在對方對長膠有一定認識以後,就要以這種發球為主了,由於這種發球不是靠旋轉取得優勢,而是靠後面的回合變化取勝的,所以發球的主導思想是不能被對方直接發力進攻,為了保證這點就要求:站位近台,發球動作小,速度快,落點差異大。聲東擊西,忽遠忽近,注意觀察對方站位的破綻,才能取得好的實戰效果。
3.長膠高手的發球:長膠可以發出較轉的球,(當然長膠膠皮要干凈)只是很多人沒有正確掌握發球方法,長膠不同於反膠,所以摩擦方法不同,我所掌握的左右側旋發法是,輕力摩擦球的左側或右側,切忌不要用力量撞球,動作不易過大,對方會以為球不太轉而吃轉,另這種側旋球發得好,球會發飄並會拐彎。長膠能發出較強的下旋,這是我在實際比賽中遇到且驗證過的,我請教過對手,這種球是利用長膠根部摩擦產生下旋的,所以發球時,要求撞擊猛並迅速,觸球中部略偏下,擊球點略比網低,整個動作先向下後向上,出來的效果是長而飄且下旋,後來我也能發出下旋,但沒那個對手的下旋強,原因是我腕力使用不集中。
(二)發奔球 發奔球的目的是以變化牽制對方。短球發的再好,若千遍一律,對方也會找到規律,叭在前台有備無患。其用處有 ;
第一,這時用經常性的長、急球,破壞對方判斷,打亂對方的站位;
其二,也是實力強、善打對攻的選手,避免與對方在台內短球糾纏不休以對攻取得主動的戰術需要;
其三,經常可使對方猝不及防,直接得分;發正正手奔球,特別對善於側身弓的選手威脅更大。
核心:又「長」又「快」;一定要出奇制勝,出手快,旋轉強,有斜中、直落點的變化,否則等於送死。
要點 :1 向後引拍手位高(加大空間距離便於加速),拍頭向下;
2 手腕敲擊、彈擊(提高爆發力)
3 用球拍前端部位觸球中部(點擦球的中下部為下旋),可加快球的出手速度;
4 觸球點低(上旋幾乎與網高;下旋幾乎接近檯面),可保證球的反彈軌跡更多向前;觸球點越低,球體受力(合力)越大,速度更快;
5 重心下壓(重心的作用無論對發力、第一跳穩定性以及控制弧線是非常重要的,還可增加力量);
6 第一落點為己方檯面端線(其實只要彈切、摩擦到位,打此落點基本不會出台,放心用力發)。 發球要勤學苦練,如果你每次打兩個小時的球,那麼你至少練半個小時的發球,就是說每次要有半小時練習時間,並加強腕力鍛煉,久而久之,在練發球中,可以找到無窮的樂趣。
二、長膠的接發球
用長膠球拍接發球,比反膠要保險些,因為它不易吃轉。但這決不是說就無需依來球的不同旋轉調整拍形與發力方向了。來球上旋或側上旋,拍形應豎些,稍向下多用些力;來球下旋或側下旋,拍形應稍後仰,並略向前送。筆者是直握拍,在乒乓球的技術上,接發球一直是弱項。
我曾在球拍背面貼過正膠和生膠,當遇到發球好的對手時,為了避免反膠吃轉,就倒拍或以反面橫打的方法接發球。以後我改打長膠,在打球的過程中,感覺用長膠接發球有許多特點。
這其中經歷了兩個階段:
一是改用長膠後,在接發球時用輕擋 感覺很容易控制球,尤其長膠處理網前小球有優勢,對手用相似的動作發出側上側下或轉與不轉短球,只要來球的絕對旋轉不是特別強烈,用輕擋的方法接發球一般可以保證回球的質量,而且在拍形的調整上不怎麼需要特別下功夫。過去經常靠發球贏我的一些球友,甚至在與我交手時反而不怎麼發旋轉強的球,以避免長膠的借旋功能將旋轉又還給他,到頭來自己別扭,在這一階段,我初步嘗到了長膠接發球的甜頭。
二是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又逐漸發現了長膠接發球的缺點。主要是長膠不能象反膠那樣有效地主動製造旋轉,它的旋轉是根據來球的旋轉性質決定的,常呈現出反旋轉的特點,因此容易受制於對方。如以長膠的輕擋接發球方法為例,當對方發不太轉的球時,它回過去的球也不太轉,對方發加轉下旋球,回過去的球變為上旋,對方發不太轉的上旋球,回過去的球略帶下旋,以上三種回球的旋轉要麼不強要麼帶上旋,所以接發球質量稍差便會被攻。
說長膠的不吃轉,是指相對於反膠而言,當遇到對手發球的絕對轉速很大(這種球發球水平一般的人通常是發不出來的),用借力為主的輕擋接發球仍有可能吃發球。凡是對付長膠有經驗的選手,一般都注意發球後長膠接過來的第一板球旋轉有規律的特點進行搶攻,而且發加轉下旋球居多,利用長膠用較保守的方法接過來的球是上旋的特點,直接扣殺,在這種情況下長膠在接發球時如何抑制對方 的發球搶攻就顯得十分重要,它往往決定著每一局的勝負。
用進攻的方法接發球當然最好,從理論上分析,長膠不易吃轉的特性決定了它並不怎麼怕下旋球,從實踐中看,也有不少長膠選手較多地採用接發球搶攻的方法,如2002年巴西公開賽四分之一決賽日本的藤沼亞依勝金茂校的一場球,她接發球的主體手法就是長膠的反手攻。我現在的接發球與不同對手交手時是有區別的,開始階段先以輕擋接發球觀察效果,再配合以側旋推擋、拱、撇、 搓和削等方法。當對方發球搶攻成功率很高時,就多採用以自身發力為主的技術接發球,我覺得此時多一些冒險精神,很可能是最穩妥的做法。對不轉、一般的上旋和不很轉的下旋球,長膠在接發球時直接進攻都很容易掌握。
對加轉下旋球,我在應用拉接發球的過程中,感覺只要把注意力放在悉心體會動作的正確上面,出現失誤的可能性並不大,除非對方發上旋而你誤判為下旋。使用時的技術要點是用球拍接觸球的中下部,又「托」又提拉,發力宜「柔和」,直拍手腕靈活,反手應用時其動作軌跡是先略由左向右下方再向右前上方揮拍(以右手為例),手段較為隱蔽,起始動作很象准備削球,出手一瞬間變化快,效果更好。
筆者在使用這一技術接發球時,思想上並沒有一板打死對方的指望,但由於長膠明顯的攻球下沉特點極難適應,直接得分的機會還是不少的。拉接發球的缺點是長膠擊球速度慢,當遇到高水平選手時,容易被反拉,出現這種情況,就應十分注意落點,並略為增加發力程度。除了直接進攻外,還可以用側旋推擋的方法,其中推擠(由右向左摩擦球)一般長膠選手使用又較多,它需要稍發力,使用難度比輕擋稍大。
對下旋發球,長膠在反手位還可以使用拱的方法,即來球的高點期拍形與地面垂直或略向後仰向前發力推球,落點要求在對方底線。當對方對你的長膠接下旋發球的手法熟悉以後,適當用反膠擺短做一些配合效果更好。 對上旋發球,還可以磕,即於來球的上升期在台內向前下方做切的動作,回球比擋下旋強烈,但使用難度比擋略大。
對奔球還可以快帶,這是界於進攻與防守之間的一項中性技術,球速快,也有一定的下沉。對奔球來不及進攻和快帶時可用削和擋做過渡。
根據我用長膠接發球的體會,我認為長膠在接發球時,一是要注意進攻,二是要注意變化,這樣才能有效地抑制對方的發球搶攻,從而順利進入相持。
長膠比較怕不轉或略帶上旋的長而快至底線兩大角的球。因為稍控制不好就極易遭到強攻。所以回接一定要對自己要求高,在控制回接網前球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再考慮通過回對方兩底線長球,讓對方回球質量略低後,在控制網前小球。對於比較好回接的半長球和短球要盡量提高回球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