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跖骨在哪裡
跖骨是組成足底的小型長骨,相當於手的掌骨。介於跗骨與趾骨間,共5塊,由內側向外側依次為第1-5跖骨。跖骨近側為底,中部為體,遠側端為頭。
『貳』 跖骨在腳的哪個位置
連接腳指的骨頭,有5塊,自內向外分別是第一跖骨到第五跖骨
『叄』 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到底指的哪個位置呢
就是大母腳趾那根主骨頭,基底骨折就是全折了
『肆』 第五跖骨骨折,幫我看看片子
我不是醫生 但是我可以告訴你 如果你這個是關節,好了以後會「腫」變粗 我的中指打籃球只是脫臼,但是現在比另一隻手中指粗10% 如果是骨頭 那麼好了以後不能做劇烈運動
『伍』 左腳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看不懂拍的x片上骨折處。誰能幫我解釋下
1、我是放射科醫生,可以把X光片拍下後傳上來,我可以幫你看一下;
2、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很常見,在足扭傷的時候,第五跖骨基底部很容易骨折,這主要是跖跗背側韌帶牽拉所致的骨折。你可以自己在網路圖片下搜索「第五跖骨基底部 骨折」看一下。
3、需要固定和制動,如果骨折分離不明顯,可以不打石膏。聽骨科醫生的意見。
補充:哇,壓縮得也太小了嘛!這是一張左足的斜位片,第五跖骨基底部確實骨折了,不過並不嚴重。
『陸』 第五跖骨粗後和骰骨粗隆之間的筋疼
足部的基本結構、名稱及注意事項
每側足部有26塊骨,分為跗骨、跖骨和趾骨3組(圖1——1)。足部的關節多達數十個。
(一)足部的骨骼
1.跗骨 位於足的後半部,包括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第二楔骨、第三楔骨及骰骨,共7塊。
(1)跟骨 位於足部的後方下部,是足骨中最大的一塊骨,後端向下突出稱為跟骨結節。
(2)距骨 位於跟骨上方,高出其他的跗骨。
(3)楔骨 有3塊。第一換骨位於內側,第二楔骨位於中間,第三楔骨位於外側,分別位於舟骨與第—- 第五跖骨之間。
(4)骰骨 位於跟骨之前,足外側緣,其後方突起為骰骨。
(5)舟骨 位於距骨與3塊楔骨之間,內側有一向下方的圓形突起,稱舟骨粗隆或結節。
2.跖骨 位於足的中部,共5塊。由內向外,分別稱為第一跖骨、第二跖骨、第三跖骨、第四跖骨、第五跖骨。每塊跖骨又分為底(近足跟的一端)、體及頭(近足趾的一端)三部分。第一跖骨底下方有一跖骨粗隆,第五跖骨底外側有一乳狀突起稱為第五跖骨粗隆
(位於足外側中部)。
3.趾骨 共14塊。包括:
(1)拇趾2塊(近節趾骨、遠節趾骨)。
(2)第二至第五趾 各3節(分別稱為近節趾骨、中節趾骨、遠節趾骨)。每塊趾骨仍可分為底、體、頭3部分。
(二)足部可觸及的骨性標志
1.足內側 可觸及內踝、舟骨粗隆(約內踝前方2.5 cm處)、第一跖骨底部粗隆和第一跖骨小頭(圖1——2)。
2.足外側 可觸及外踝、第五跖骨底部粗隆和第五跖骨小頭(圖1——3)。
3.足底部 可觸及足跟下方的跟骨結節、第一至第五跖骨小頭及第一至第五跖骨基底膨大部等。
4.足背部 可觸及第二至第四跖骨基底部。
5.足弓 由跗骨和跖骨被韌帶、肌肉、筋膜牽拉形成一個凸向背面的弓,稱為足弓。主要的弓是內側的縱弓,由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構成。人站立時,足部僅以跟骨結節及第一、第五跖骨頭三處著地,共同承受全身的重量(圖1——4)。
(三)足部的關節
小腿的脛腓骨下端與距骨構成足部最大的關節——踝關節,也是足部最後面的關節。跗骨之間、跗骨與跖骨之間都形成關節。跖骨與趾骨之間形成跖趾關節,趾骨與趾骨之間又形成趾間關節。第二至第五趾,可稱為近節趾間關節與遠節趾間關節。無論關節大小、活動幅度及方向如何,其基本結構均應包括關節面、關節囊及關節腔 3部分,均有韌帶加強其穩定性。
(四)足的各局部名稱
足部是人體最下部的運動器官,針對足部反射區的定位及按摩方向的要求,須明確足部各局部的名稱和方位。
根據正常人體解剖學的規定:足趾為前方,足跟為後方;足拇趾一側為內惻,小趾一側為外惻;足底面為下,足背面為上,足底面又稱足的掌跖面;足背的後面與小腿相連接,足和小腿之間構成踝關節。
足的拇趾和其他足趾都有內側、外側、背面、底面、趾端、趾根等。足趾的背面有趾四,其底面又稱趾腹或趾端掌跖面。足的底面由前向後,分為掌跖前部、足心、足跟3部分。
『柒』 跖骨的基本解釋
辭海中的解釋,組成足底的小型長骨。相當於手的掌骨。介於跗骨與趾骨間。在人體中,每足有五塊,連於踇趾的稱第一跖骨,以下依次為第二至第五跖骨。
『捌』 第5跖骨基底骨折錯位能看出來嗎自己怎樣判斷近端和遠端分別是哪個部位
指導意見:
第5跖骨基底骨折錯位一般來說可以拍片看出來的
『玖』 第五拓骨是哪條骨頭
你問的可是第5跖骨。
第5跖骨就是你的每隻腳中部最外邊那一條骨。
『拾』 腳的第五拓骨在什麼位置
拓骨是足掌的骨頭,第五就是小腳趾的足掌骨,基底部就是根部,大概位置在腳掌的外側緣中段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