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花生花的結構示意圖中子葉在哪裡
花生屬於雙子葉植物,種子內有兩片子葉,子葉即花生仁
⑵ 什麼是花生子葉
子葉和胚乳都是種子的結構,種子根據有子葉數目和有無胚乳可以分為單子葉有胚乳種子如小麥水稻,單子葉無胚乳種子如慈菇,雙子有胚乳種子如蓖麻,雙子葉無胚乳種子如黃豆。子葉是和胚直接相連的,很好認,比如吃的黃豆的兩個豆瓣就是黃豆的子葉,胚乳的作用只是起提供種子萌發的營養,如果沒有胚乳那麼提供營養就由子葉提供。比如你吃的水稻小麥,食用部分就是胚乳。有胚乳種子的子葉都不發達,肉眼一般看不到,而無胚乳種子的子葉都相對很發達。單子葉植物主要都是有胚乳的,子葉不發達,肉眼看不到,而雙子葉植物區別子葉和胚乳也比較容易,因為子葉有兩個,能掰得下來,而胚乳是一個整體,分不開,另外,兩片子葉中間一般能看到很小的胚芽。
⑶ 花生種子結構圖是什麼各部分有什麼作用
花生種子由種皮、子葉、胚3部分組成。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它是下一代植物的原始體,由胚根、胚軸、胚芽、子葉四部分組成。
⑷ 花生種子的結構圖,要清楚和全面。(謝謝)
種子由種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組成,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它是下一代植物的原始體,由胚根、胚軸、胚芽、子葉四部分組成
⑸ 花生的結構解剖圖
花生的結構解剖圖如下:
花生種子包括種皮和胚兩部分。
種皮有紫、紫紅、褐紅、桃紅、粉紅等不同顏色,包在種子最外邊,主要起保護作用。
胚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兩片子葉。子葉貯藏著供胚發芽出地面形成植物體所需的脂肪、蛋白質和糖類等養分,子葉的重量約占種子的90%以上。
(5)花生的子葉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營養價值
花生中含有25%~35%的蛋白,主要有水溶性蛋白和鹽溶性蛋白,水溶性蛋白又稱為乳清蛋白,占花生蛋白的10%左右,鹽溶性蛋白占花生蛋白的90%。
鹽溶性蛋白主要包括花生球蛋白和伴花生球蛋白,花生球蛋白是由兩個亞基組成的二聚體,伴生花生球蛋白由6到7個亞基組成。花生中的蛋白與動物性蛋白營養差異不大,而且不含膽固醇,花生蛋白的花生蛋白的生物價為58,蛋白效價為1.7,其營養價值在植物性蛋白質中僅次於大豆蛋白。
花生果實還含脂肪、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B6、維生素E、維生素K,以及礦物質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含有8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飽和脂肪酸,含卵磷脂、膽鹼、胡蘿卜素、粗纖維等物質。花生含有一般雜糧少有的膽鹼、卵磷脂,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記憶力,可益智、抗衰老、延壽。
⑹ 花生的什麼部位是子葉
花生為圓錐根系,入土可達2米,但主要分布在地面下30厘米左右的耕作層中。 根上著生直徑1~3毫米的豇豆族根瘤菌。主莖直立,綠色,有的品種帶有不同深淺的花青素,中上部呈稜角狀,中空。主莖高度因品種和栽培條件而異,高的可達1米以上。主莖上生第1次分枝,其與主莖的角度因品種類型而異,約30°~90°。通常直立型花生主莖高於分枝,匍匐型或半蔓型則分枝比主莖長。1次分枝上著生2次分枝和花序。葉互生, 為4小葉偶數羽狀復葉,某些品種也可見多小葉的畸形葉,有葉柄和托葉,小葉片橢圓、長橢圓、倒卵和寬倒卵形,也有細長披針形小葉,葉面較光滑,葉背略顯灰色,主脈明顯,有茸毛,葉柄和小葉基部都有葉枕,可以感受光線的刺激而使葉枕薄壁細胞的膨壓發生變化,導致小葉晝開夜閉,閉合時葉柄下垂。
總狀花序,每個花序一般可著生4~7朵花,多的可達10朵以上而形成長花枝,蝶形花,橙黃色,旗瓣上帶有深淺程度不同的紫紅色條紋。雄蕊10個,2個退化,8個具有花葯。柱頭羽毛狀,子房基部有子房柄,受精後一群能分生的細胞迅速分裂,約經3~6天伸長形成綠色帶紫的棍狀物,稱果針,一般長10~15厘米。有時可見花萼管基部套在果針梢端上,頂著受精後已凋萎的花器。這時子房位於果針的梢端,外有若干層細胞的帽狀物保護。花生開花後會開始生長紅紫色頭尖尖像氣根一樣的子房柄,其伸入土中尖端會形成乳白色小小的豆莢(花生豆莢),果針伸長後向地生長,將子房送入土中,達到一定深度後,子房開始向水平方向生長發育而形成莢果。這時需要黑暗條件。莢果本身也有一定的吸收功能,其發育所需要的鈣質,都由莢果直接從土壤中吸收。果針入土的難易與花在植株上著生的位置有關。開花部位過高,或因莖枝過於纖弱,遇風雨時易變動位置,因而影響果針向地的角度,入土較難。匍匐型花生的果針由於距離土面近,角度適宜,入土結莢率最高。直立或叢生型花生如莖枝節間短,近主莖基部多分枝且能連續開花的,才有較高的入土結莢率。
莢果果殼堅硬,成熟後不開裂,室間無橫隔而有縊縮(果腰)。每個莢果有2~6粒種子,以2粒居多,多呈普通型、斧頭型、葫蘆型或繭形。 每莢3粒以上種子的莢果多呈曲棍形或串珠型。 百粒重一般50~200克。果殼表面有網路狀脈紋。種子三角形、桃形、圓柱形或橢圓形,一般底端鈍圓或略平,梢端胚根突出。種皮有白、粉紅、紅、紅褐、紫、紅白或紫白相間等不同顏色。子葉占種子總重量的90%以上。胚芽隱藏在兩片肥厚的子葉中間,由主芽和兩個子葉節側芽組成。
⑺ 花生結構模式圖
圖中1子葉,2胚芽,3胚軸,4胚根,5種皮,1子葉中儲存有營養物質,種子萌發首先是吸水膨脹,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 胚芽 胚軸.其次隨著種子吸水膨脹,直至露白,呼吸作用逐步加強,需要吸收大量的氧氣.胚根發育,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故選:A
⑻ 怎麼分辨花生種子的種皮,子葉,胚根,胚芽,胚軸
看下面的圖。
花生是雙子葉植物,兩瓣花生就是它的子葉。頂部的小尖是它的胚根。胚根裡面,朝向內部的小芽是它的胚芽。在胚根與胚芽之間的部分(不太明顯),就是它的胚軸了。
⑼ 花生的結構圖詳細是什麼
花生的結構圖詳細是:種皮和胚組成,胚由胚芽、胚軸、胚根、子葉組成。花生的果實分為大中小三種,形狀有串珠形和長棍形等,果皮裡面一般都具有兩粒以上的種子。而且,花生仁是由種皮、子葉和胚這三個結構組成,表皮的顏色為淺紅色,它的內部是兩片子葉形狀,是象牙白色的。
花生開花授粉後,果針迅速縱向伸長,它先向上生長,幾天後,子房柄下垂於地面。在延伸過程中,子房柄表皮細胞木質化,逐漸形成一頂硬幅,保護幼嫩的果針入土。當果針入土達2~8厘米時,子房開始橫卧,肥大變白,體表生出密密的茸毛,可以直接吸收水分和各種無機鹽等,供自己生長發育所需。靠近子房柄的第一顆種子首先形成,相繼形成第二、第三顆。表皮逐漸皺縮,莢果逐漸成熟。
⑽ 花生是植物的哪個部位
花生是植物的莢果,也就是它的種子,在花生生長的過程中,它的莢果會漸漸的變大,莢果裡面就是它的種子,也就是我們平時吃的部分。它的莢果完全成熟之後表皮會變的堅硬,這個時候就可以進行採收了,它的種子90%以上的重量都是它的子葉,裡面有豐富的營養物質。
花生是豆科落花生屬的1種,俗稱花生和黃花生。該屬約20餘種。一般認為,花生原產秘魯和巴西,在秘魯沿海地帶史前廢墟中發現大量古代花生,可追溯到至少公元前500年,且美洲最早古籍之一《巴西志》即已明確記錄,古印第安人稱之為「安胡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