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糖尿病飲食動態圖片
擴展閱讀
男人抹口紅圖片大全 2025-05-13 20:13:46
電腦列印圖片調方向 2025-05-13 20:03:39

糖尿病飲食動態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4-13 15:46:57

A. 血糖高和糖尿病有什麼區別

測量血糖對於很多人來說比較方便,家裡有血糖儀也可以隨時在家測量血糖。有些葯店也會隔斷時間免費測量血糖,想要了解自己的血糖值也變得較為簡單。有時候測量血糖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血糖會偏高。其實,高血糖並不等於糖尿病。


在糖尿病前期這個階段,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把握好機會控制好血糖,才有可能避免糖尿病的發生。中國目前有一億多人處在糖尿病前期這個階段,如果您不想被糖尿病困擾終生,就要把握好時機,讓自己的血糖恢復到正常水平。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講解健康知識的王桂真,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這方面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需要的他們吧,謝謝了!

B. 糖尿病健康飲食的相關問題

⑴補硒治療糖尿病
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其治療的過程是長久而又繁雜的。糖尿病的治療重在日常的保養及飲食的注重。那麼糖尿病飲食方面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硒作為人體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對糖尿病有著極其重要的治療作用。硒最重要的生物學功能是抗氧化,消除自由基,補充適當的硒有助於改善胰島素自由基防禦系統和內分泌細胞的代謝功能,這為預防糖尿病並發症發生提供了新依據。另外,硒也可以通過改善糖尿病血液粘滯性增高狀態,延緩糖尿病並發症發生,改善糖尿病預後。
硒是構成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島β細胞氧化破壞,使其功能正常,促進糖份代謝、降低血糖和尿糖。
此外,硒除了產生胰島素樣作用以外,還有與胰島素協同的作用,這使得硒在糖尿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更為引人注目。
因此,糖尿病人日常補硒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硒的食物,如魚、香菇、芝麻、大蒜、芥菜等。
⑵糖尿病與苦蕎
糖尿病 現代臨床醫學觀察表明,苦蕎麥面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強人體免疫力、療胃疾、除濕解毒、治腎炎、蝕體內惡肉的功效,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中風、胃病患者都有輔助治療作用。這些作用都與苦蕎麥中含有的營養成分有關與苦蕎。
苦蕎--七大營養素完全集於一身,不是葯,不是保健品,是能當飯吃的食品,卻有著卓越的營養保健價值和非凡的食療功效。它不屬禾本科,而屬蓼科,與人們所熟悉的「何首烏、大黃」等是親兄弟,是國際糧農組織公認的優秀糧葯兼用糧種,是我國葯食同源文化的典型體現。苦蕎被譽為「五穀之王」,三降食品(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出產於高寒山區,綠色天然,純凈無染。
苦蕎,早在公元前五世紀的《神農書》上就有記載:說「苦蕎乃五穀雜糧之王也」。它僅生長在我國西南等少數高寒山區,在國外種植產量很低或營養與葯用價值遠不及我國,所以說它很珍奇。在重植的過程中不能施農葯化肥,用上農葯和化肥反而會減產甚至絕收,所以苦蕎從本質上是拒絕農葯和化肥的,這就保證了它的純綠色。 苦蕎,屬於粗糧食系列,而且是「五穀雜糧之王」, 它含有大量、均衡、全面的人體必須的營養成份(生物類黃酮、蛋白質、脂肪、澱粉、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被稱為植物黃金。
苦蕎能抗菌消炎,有「消炎糧食」的美稱。
苦蕎有通便排毒的功效,民間又稱其為「凈腸草」
苦蕎又是自然界中甚少的葯食兩用作物:
據《本草綱目》記載:苦蕎味苦,性平寒,能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利耳目,煉五臟渣穢; 在《千金要方》、《中葯大辭典》及相關文獻中對苦蕎都有記載:可安神、活氣血、降氣寬腸、清熱腫風痛、祛積化滯、清腸、潤腸、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過敏、強心、減肥、美容等功效。
特別是獨特成份——苦蕎黃酮,功效非常獨特,能有效地預防和調理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統及呼吸系統疾病,效果顯著,同時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主要成份是蘆丁,又名維生素P。其主要功效是:軟化血管,改善微循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拔毒生肌、有降血糖、尿糖、血脂、益氣提神、加強胰島素外周作用。而蘆丁在其它穀物中幾乎沒有!
苦蕎的獨特活性成份——苦蕎黃酮是一種具有多樣生物活性較復雜的復合性物質,主要成份 有槲皮素、蘆丁、坎菲醇、桑色素,其中蘆丁佔80%,這種天然組合的比例更有協同效應,更易被人體吸收。它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抗栓塞、改善微循環,能有效降低微血管脆性和滲透性,有預防大腦微血管出血和維護眼循環的作用,四大生理活性:
1.活血化瘀、降低膽固醇, 苦蕎黃酮對冠心病、心腦血管和周圍血管病,均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其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的有效率達88%。
2.殺菌、抑菌,0.08%的苦蕎溶液可在8小時內殺滅大腸桿菌、枯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殺滅率達85%,可殺滅體內有害細菌,可預防調節腸胃炎症。
3.抗氧化、防癌,苦蕎黃酮可防止油脂自動氧化。另外可抑治癌細胞的激活,防止腫瘤的增生,達到防癌的作用。
4.抗胰島素抵抗因子, 苦蕎黃酮可有效對抗「胰島素抵抗因子」,提高細胞、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加強細胞組織的自我修復能力,從而達到對糖尿病的雙向調節作用,即能使高的血糖降低,低的血糖升高,正常的血糖不變。真正達到綠色、安全地預防和控製糖尿病及其並發症,是天然的植物胰島素。
⒀糖尿病與桑葉

糖尿病 現代臨床醫學研究表明,桑葉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具有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延緩衰老等多種保健功效 。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都有輔助治療作用。這些作用都與桑葉中含有的活性成分有關與桑葉。
桑葉---衛生部批準的葯食兩用原料。《本草綱目》記載:桑葉「汁煎代茗,能止消渴」。在1963年Shart等就首次報道了桑葉水提取液的降血糖作用。桑葉黃酮類和多糖類化合物對α- 葡萄糖苷酶及豬胰液α- 澱粉酶均有抑製作用,其抑製作用顯著高於黃酮類和多糖類化合物單獨作用時的抑製作用,說明二者結合使用在降血糖方面具有協同作用。
《葯典》要求桑葉原料為「經霜」者,近代名醫張山雷亦認為:桑葉以老而經霜者為佳。有人曾對不同生長期的桑葉進行了研究,發現晚秋和霜後入冬時的桑葉有效物質含量明顯較高。採摘新鮮桑葉通過傳統煎煮方法或家庭煲葯法食用,在一定溫度下會破壞桑葉中的降糖成分的活性,並且味道苦澀。因此,現代研究採用凍干工藝加工桑葉——凍干桑葉,在低溫狀態下進行乾燥加工,桑葉的體積、形狀幾乎不變,保持桑葉原來的生物結構,減少對桑葉降糖成分的破壞。
桑葉中含有豐富的降糖成分(多糖、黃酮和生物鹼類成分DNJ)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持胰島素β細胞的結構完整,維持生理功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並阻止並發症的發生;並且能起到降低血糖、血脂和升高胰島素水平的作用機制,促進胰島素分泌和修復胰島β細胞。
桑葉中的多糖、黃酮和生物鹼類成分能夠抑制血糖上升,使血糖指數達到一種平穩狀態。在血糖維持正常且穩定的情況下,可在醫師的指導下根據具體情況酌減少原用降糖葯的劑量,以減少葯物不良反應。桑葉中的總黃酮有護肝作用,長期飲用可減輕口服降糖葯對肝臟產生損害。
⒁不同糖尿病人的健康飲食
①一般病情
1.蜂膠:蜂膠具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效果,可以增強體力,增強免疫力,能對抗因糖尿病引起的傷口不易癒合和潰瘍症狀。不過央視2台報道中國本來只有300噸蜂膠,但每年賣的蜂膠有1000噸,700噸其實是樹膠,因此要仔細辨別選擇。
2.蝦青素軟膠囊:蝦青素作為一種迄今為止最強的一種抗氧化劑,可以有效的抑制胰島素抵抗,和促進胰島恢復正常,讓胰島自身分泌胰島素,同時能夠防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促進高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因此也可較好防止中等和微小動脈的硬化,所以對防治糖尿病的並發症有較好的效果。
3.南瓜籽油:德國營養學家經過長達8年的研究發現南瓜籽油有獨特的營養和功效: 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B-Sitostesin和亞麻油酸等,能有效處理人體內脂肪、膽固醇、對防止動脈硬化,糖尿病有很好的療效。
4.所有天然抗氧化的保健品長期服用對糖尿病都有好處。
②腎病損害後
糖尿病人如果出現了腎臟損害:由於絕大部分葯物以及代謝產物都是經過腎臟代謝排出的,因此,如果出現了腎臟的嚴重損害,大家記住了:所有的豆類都不要吃了!因為這些植物蛋白過多會加重腎臟代謝的負擔,原則是少量優質蛋白低鹽飲食。
③肝臟損害後
由於像二甲雙胍等一些化學葯物可能會導致肝臟損害,如果出現了肝臟的損害,這些經過肝臟代謝的葯物都盡量不要吃了,不然,糖尿病還沒有治好,結果肝臟的不可逆損害出現了,因此可以服用一些抗氧化的保健品或者食品,保護肝臟的細胞膜、和線粒體以及DNA不受損害。
所以說糖尿病人的飲食吃什麼好?不能一概而論,在疾病的不同階段應該有不同的飲食,所以說糖尿病人的飲食是一個動態變化著的問題,尤其請家中有糖尿病的家屬們要注意。
4.吸收負離子治療糖尿病

在高血糖狀態下,因多元醇代謝的亢進、葡萄糖的自身氧化,氧化磷酸化等引起活性氧自由基過量產生,自由基是在生物體內搶奪電子的物質,從醫學上來講,電子被搶奪是萬病之源。負離子 帶有負電位。即有多餘的電子,電子補充給自由基後,自由基被還原消除了自由基,而自身轉變為了氧分子。同時,負離子能夠直接消除活性氧自由基,抑制脂質的氧化等,也能改善SOD酶活性,調節植物神經系統,改善體內酸性物質,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改善細胞內糖代謝等,對糖尿病的治療非常有益。

C. 糖尿病人該怎麼吃怎麼運動才能降血糖求解

糖尿病患者接受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和中等阻力訓練。這兩種運動形式的結合可以發揮更好的降血糖作用,並獲得更大的代謝改善。例如,增加身體對脂肪和葡萄糖的利用,從而有效降低血脂、血糖等水平。抗阻訓練是在克服外界阻力的條件下,人體骨骼肌的一種主動運動。阻力的大小取決於克服阻力以完成運動的個體肌肉力量。

例如,年輕的糖尿病朋友可以增加運動量,老年糖尿病朋友,主要是跑步,感覺有點累更好,在禁食狀態下,人體的血糖水平相對較低。如果你不吃東西就運動,很容易引起低血糖。當低血糖發生在人體時,對於保護機制,血糖會反向上升,這將導致血糖波動。有些患者急於降低血糖,希望通過運動盡快降低血糖,從而增加運動強度和時間。事實上,這不會降低血糖,但會影響健康。

最後,關於以上都說運動可以降血糖糖尿病人應該怎麼運動的問題,今天就分析到這里。

D. 糖尿病應該注意什麼

糖尿病患者應該注意什麼?當然首重血糖。因為嚴重的高血糖會引發急性並發症,而長期的高血糖則會導致慢性並發症。所以,血糖的穩定是所有糖尿病的首重。那血糖不穩定的成因有什麼?又怎麼辦呢?一起來看看專家怎麼說的吧!

孫蘇欣教授:血糖不穩定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最主要的原因來自於患者自身,如運動、飲食、作息等問題,血糖的波動與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著密切的關系。

另外就是心理因素。情緒與心理因素的影響,特別是焦慮、抑鬱等大喜大悲式的強烈精神刺激,都會使人體會分泌一些會升高血糖的激素,這時需要更多的胰島素來對抗。而糖尿病患者的胰島功能是有缺陷的,患者們沒有辦法通過有缺陷的胰島功能來對抗。

第三個原因是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調節能力差。人的肝臟、腎臟、肌肉組織和脂肪組織等都具有自我調節的能力。如肝臟,人攝入食物之後,一部分轉化為能量被消化掉,一部分被肝臟以肝糖原的形式儲存起來。當人不吃東西的時候,肝臟會釋放肝糖原滿足人體所需,讓人不至於處於低血糖狀態。

自我調節能力差還有可能是因為出現了自主神經病變。自主神經病變,顧名思義不是由我們主觀意識控制的神經,它平時主要的工作就是讓人體像精密儀器一樣互相協調。血糖高了,胰島素分泌多增加;血糖低了,肝糖原釋放增加,讓血糖保持一個動態的平衡。但糖尿病患者出現自主神經病變後,自我調節的能力變差了,再也無法保持血糖的動態平衡,所以也就不難理解血糖會忽高忽低。

總的來說,血糖波動大不外乎患者自身問題、心理情緒影響和自我調節能力差等因素。針對不同的血糖波動原因,要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總的來說是盡量保持規律的飲食運動和保持心態的平和。

E. 糖尿病人吃什麼好

1.糖尿病人吃粗糧好,比如玉米、蕎麥、燕麥、薏米、黑米、紅豆等。粗糧適合與細糧搭配吃,比例為1:3或1:4比較好。粗糧雖然比細糧升糖慢,但也不可以大量吃,否則一樣會升高血糖,長期大量吃還會造成營養不良。

2.糖尿病人吃薯類好,比如土豆、紫薯、山葯、蓮藕、芋頭等。有人可能就要反駁了,這樣塊莖類食物澱粉含量那麼高,糖尿病人不適合吃才對。其實,塊莖類食物要當作主食來吃,這樣你就會發現,它們不僅不升糖,還能穩糖,並且吃了後肚子不那麼容易餓。

3.糖尿病人吃綠葉蔬菜好,如西藍花、萵筍、空心菜、莧菜、油菜、韭菜等,它們都好有控糖成分,而熱量又低,即便多吃點也不怕。


膳食纖維可以減緩腸道吸收糖和脂肪的速度,避免餐後血糖和血脂快速升高,從而減緩胰腺和肝臟壓力。並且,由於膳食纖維可以讓身體緩慢吸收血糖,平穩血糖同時最大化的利用食物營養,避免發生低血糖狀況。

身體需要的三大供能營養素不可或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都是人體重要的營養。

蛋白質來源是魚、肉、蛋、奶和豆製品,其中魚肉是最容易被分解吸收的肉類,蛋白質含量高,而且富含優質脂肪酸,對保護心血管幫助代謝有益,建議多吃。

F. 糖尿病人吃什麼好

得了糖尿病,大家對於飲食會非常擔心,總是關心吃什麼好、吃什麼不好。糖友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畢竟生活方式的改變對於糖尿病的控制相當重要。

但是僅僅知道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也只是明白了皮毛。糖友膳食模式的改變應該是一個整體,需要具體情況具體看待,而不是簡單粗暴的用能不能吃來解釋。

舉個例子,大家普遍覺得:糖友不能吃甜食,但是當運動完或空腹時間過長,感覺有點低血糖了,甜食是很快能夠讓糖友身體恢復的食物,這個時候它要比粗雜糧管用多了,不是嗎?

所以,本文給大家講解的糖尿病飲食也是一個體系化的飲食方式,希望看完以後你能從「能不能吃」這樣的誤區中走出來,轉變為「我整體怎麼搭配才合理」。當然,有些食物也是需要大家警惕的哦。

關鍵詞1:食物多樣化

人體需要40多種營養素,100多種的保健成分。吃的種類足夠多,才越能攝入更多的營養素,對糖友健康也更有利。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我們應該每天攝入至少12種,每周至少25種左右的食物。

其中包含:谷薯類、肉蛋奶豆類及其製品、蔬菜、水果、堅果種子、優質的油脂等。

關鍵詞2:均衡膳食

這個意思是飲食中吃進去的食物營養素比例應該盡可能地接近我們人體需要的模式,比如對於糖友,我們建議:

碳水:蛋白質:脂肪的比例分別為45%-60%、15-20%、25-35%。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每天推薦膳食纖維攝入量:10-14g/1000kcal。

具體怎麼理解呢?比如一個糖友每天需要的熱量是1500kcal,則他每天需要的碳水、蛋白質、脂肪的量分別為:187-243g/d、56-75g/d、33-50g/d,膳食纖維是15-21g/d。

我相信很多人都擔心碳水超標,畢竟它對血糖的影響最大。萬一碳水超了,有辦法知道嗎?當然,測一下血糖的波動情況,大概率就可以知道,因此對於糖友,血糖的每天監測特別重要。

關鍵詞3:適量而止

這個意思是說,當我們做到食物多樣化、均衡膳食,也一定要注意總量,當熱量超標,引起身體的超重甚至肥胖,對於身體的代謝和糖尿病是非常無益的。

更別說很多糖友本身已經是超重或者肥胖狀態了。

關鍵詞4:少量多餐

糖友最怕的是血糖的波動起伏,這樣時間長了很容易引起一些並發症。為了避免餐後血糖水平過高,減輕胰島細胞負擔,並且避免葯物作用高峰時出現低血糖症狀,我們建議糖友少量多餐,能夠在三餐之間進行加餐。比如上午10:00或下午3:00-4:00。

關鍵詞5:限鹽限油

糖友除了控制血糖,也要警惕血壓和血脂,因此高油、高鈉的食物要限制攝入。

高鈉食品:味精、醬油、調味醬、腌製品等。

高油食物:煎炸、膨化類食物。如燒烤、炸薯條等。

關鍵詞6:改變烹飪方式

食物的烹飪方式,尤其是主食對於血糖影響比較大。比如:黏稠多水的米飯要比硬度大的秘方升糖指數高;

碾磨後的穀物雜糧升糖指數也要比完整的顆粒升糖指數高。所以食物的生熟、軟硬、稀稠、顆粒大小等決定了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

一般煮的越久、顆粒越小、水分越多,升糖指數就越高。所以我們在做主食的時候注意:盡量保證完整顆粒、水少點、硬一點、粗細搭配。

除此以外,多放點醋,將主食蔬菜、肉一起吃,都可以降低升糖指數。

以下食物需警惕(高熱量、高升糖指數):

1、 酒。不推薦飲酒,首先會增加熱量攝入,其次空腹飲酒還可能引發低血糖。

2、 含有精製糖的食物,如甜飲料。添加糖含量非常高,且升糖指數高,很容易引起血糖波動,還有葡萄糖、葡萄糖漿、麥芽糖、綿白糖等的食物。

3、 甜味劑。沒有證據表明攝入糖醇會降低血糖、能量攝入。

4、 精白米粥/白面饅頭/白麵包/白面條/油條/土豆泥/即食燕麥粥等。

5、 一些水果。如蜜餞、葡萄乾等。

當然,在選擇的時候,我們也要參考血糖負荷GL,因為有些食物比如西瓜,雖然升糖指數高,但是每100g所含的碳水很低,大概吃2斤才和吃半碗米飯對血糖影響一樣,因此比起種類,吃的量更加重要。再提醒一點,食物的升糖情況也是因人而異,所以動態監測還是相當重要的。

好了,通過監測+良好的生活方式,相信你對於血糖會有更強的掌控感,生活質量也能提升不少。

G. 糖尿病老人可以吃麵包嗎

隨著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簡單方便的麵包更符合人們早餐的習慣。但對於患有糖尿病的老人來說,在飲食上就有顧慮了,擔心不能吃麵包,那你覺得糖尿病老人可以吃麵包嗎?

一般來說,很多人覺得糖尿病老人不能吃麵包,他們自己也擔心吃完之後血糖升高而不敢吃麵包。其實,糖尿病老人是可以吃麵包的,但是需要慎重選擇。選擇之前,我們需要知道一個概念GI值。GI值,全稱「The Glycemic Index」,中文:升糖指數。糖尿病患者需選擇低GI的食物,這樣有利於控制血糖水平。不同的麵包有不同的GI值,而糖尿病患者吃麵包應該選擇低GI值的食物。

其次,建議糖尿病老人選擇升糖指數低的全麥混合麵包。全麥混合麵包的升糖指數比常吃的饅頭(GI值88)、米飯(83.2)、烙餅(79)、大米粥(69)、小米粥(61)低得多,堪比蕎麥面饅頭(66.7)、玉米糝粥(51.8)。

再者,選擇加油少的麵包。為了增加麵包的風味,麵包中會添加很多的糖,在面團發酵過程中,酵母本身可以將麥芽糖和蔗糖水解成單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面團的體積增大,產生乙醇、乳酸等,即提高了麵包的特有風味,也分解了添加的蔗糖。但市售的麵包,為了提高口感,還添加和組合了不同比例和成分的黃油、奶油、乳酪、火腿、芝士等。在不同種類的麵包中,這些麵包油脂的比例差別很大。

總之,麵包通常都是麵粉製作而成,加入黃油或奶油等輔助的糕點,在做麵包的時候會增加一定的美味,提高口感,但是很容易會導致高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盡量還是少吃。麵包和饅頭都是麵粉製作而成,饅頭雖然沒有添加任何的添加劑,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但是如果單一吃饅頭,營養成分比較少,最好均衡營養和其他食物一起食用。

H. 糖尿病患者不吃主食行嗎

有些人認為,主食吃多了血糖會升高,不吃主食能夠比較有效地控製糖尿病或使血糖水平相對穩定。這種想法是很不正確的,原因是:

(1)葡萄糖是體內能量的主要來源 若不吃主食,或進食過少,葡萄糖來源缺乏,脂肪消耗增多,容易出現酮尿。

(2)不吃主食也可以出現高血糖 不吃主食,機體就要動員蛋白質、脂肪,轉化為葡萄糖以補充血糖的不足。長此以往,病人體質下降,形體消瘦,抵抗力減弱,很容易出現各種並發症。

I. 查出孕期高血糖,孕婦餐後兩小時血糖高怎麼辦,孕婦高血糖飲食禁忌有哪些

血糖高了對寶寶有害!下面是一個令人痛心的故事:

在B超室外的走廊上,突然一個大肚子孕婦跑到我跟前,緊緊拉住我的雙手非常焦急的對我說:大夫,救救我的孩子吧,救救吧!我一聽此話,趕緊安排她坐下。

她情緒非常激動的說,她今年36歲,十年前已經順利生育過一個孩子,這次懷孕,一直也很順利,孕期特別能吃、能尿,也容易餓,飲食沒有禁忌,不但自己長的胖,肚子也特別大,認為很正常,想到寶寶長得大還非常開心呢,現在已經孕39周了,一直沒有做過產檢,三天前感覺胎兒動的不歡了,昨天一天都沒有動,今天來醫 院B超檢查胎兒已經沒有胎心,讓我一定救救這個孩子。拿過B超單一看,胎心已經消失。事已至此,回天無術了,一條鮮活的小生命還沒來及離開「宮殿」,更沒來及睜開眼睛,就這樣犧牲了……

在懷孕期間,一些婦女出現高血糖。這種情況被稱為孕婦血糖高或妊娠尿糖病。孕婦血糖高通常發生在妊娠24周至28周之間。孕婦餐後2小時正常血糖值一般規定不得超過11.1mmol/L,根據疾 病控制和預防的數據,在美國,估計有百分之2到百分之10的孕婦會發生這種情況。如果你在懷孕期間患上孕婦血糖高,並不意味著你在懷孕前或懷孕後會患上尿糖病。但是妊娠期尿糖病確實會增加你將來患2型尿糖病的風險。如果管理不善,還會增加孩子患尿糖病的風險,並增加您和寶寶在懷孕和分娩期間發生並發症的風險。孕婦餐後兩小時血糖高怎麼辦?在歐美等國大多數產科醫生建議:通過hicibi降低空腹血糖、改進血糖控制、機體保持葡萄糖平衡,促進熱量消耗。減少熱量吸收,降低升糖指數,減少澱粉、糖、脂肪的轉化糖原儲存!血糖恢復正常! 避免發生妊娠尿糖病或血糖上升風險!(孕婦餐後兩小時血糖高怎麼辦,孕婦高血糖3大飲食禁忌,糖媽媽不可不知!)

其實妊娠高血糖並不可怕,只要注意和預防,科學理性的對待,相信每個孕媽都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值內,注意孕期飲食,調整好心態,按照我上面分享的飲食原則,寶媽不用為吃什麼發愁,另外還要定期復查,一直到指標下降順利生產之後才可以安心。NA(孕婦餐後兩小時血糖高怎麼辦,孕婦高血糖3大飲食禁忌,糖媽媽不可不知!)


J. 得了糖尿病3年、5年和10年,會發生哪些並發症,如何做到早發現

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造成的並發症。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生,涉及的因素比較多,但是首要的因素就是患者血糖的水平。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在兩三年之內就可能發生慢性並發症,如果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有可能終身都不發生並發症。在我印象當中,宋美齡好像就有糖尿病,由於血糖一直得到良好的控制,宋美齡活過了100歲!

所以題主提出的三年五年十年會出現什麼並發症,這個還真的就不好說,完全取決於患者的血糖水平如何。



糖尿病慢性並發症早期症狀往往不明顯,一旦出現明顯症狀,器官功能已經出現不可逆的損傷。所以重在預防以及早期發現。預防其實就是要注意嚴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治療包括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葯物治療,血糖檢測和糖尿病教育五項措施,只要執行到位,大多數糖尿病人的血糖都難有效降低控制,也就能有效避免並發症發生。同時注意定期體檢,可以發現隱匿期的糖尿病並發症,及早干預,能挽救器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