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丑書才是書法,你認同嗎
有人說“丑書”是真正的書法藝術,是一種百年以後才會被大家覺得美的真書法,也有人說“丑書”就是江湖書法家的江湖騙術,你們覺得呢?
沃興華,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擅長行草。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和國際性的重大展覽並獲獎。當初他是筆者很崇拜的一個書法先生,經常的看他的書法視頻講座,很受啟發。
2. 在當今書法界,為什麼「丑書」越來越盛行
越來越盛行?這個真沒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相比前幾年的群魔亂舞,這兩年來無論是出鏡率還是話題性,“丑書”都少了很多。
如果問曾經盛行的原因,那麼只有一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鄭重聲明:本文用圖來源於網路,且圖文無關。
我是酺客,文化領域創作者,如果您覺得我的答案幫到了您,歡迎點贊、評論、轉發或關注。
3. 丑書真的好醜啊,這能算書法么
什麼是書法?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更是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
那麼什麼是丑書呢?丑書一詞更多的應該是部分人對超出自己審美習慣以外的書法藝術的一種貶稱!
其實,丑與不醜肯定是相對的。丑與不醜的標準是什麼?誰來制定標准?如何精確界定?就書法來說,不管是草、隸楷、行還是甲骨文、大篆、小篆,不管是鍾張還是羲獻,不管是唐宋還是明清,書法藝術的風格發展都是非常豐富和變化之大的,每一次書法變革肯定都是褒貶不一的。如果每個人都固守傳統,那麼今天還會異彩紛呈么?如果我們動不動就把不符合自己審美觀點(習慣或者偏好)的東西簡單粗暴地當作丑,那麼對於被貶為「丑」的一方來說,另一方又何嘗不是「丑」的了呢?
就拿繪畫來說,我們的中國畫有工筆和寫意之分。眾所周知,工筆比較工整、細膩、相對寫實,而寫意比較粗獷、概括甚至抽象。那麼能簡單粗暴地就把工筆定義為美把寫意定義為丑嗎?如果是那些水平很差的初學者畫的工筆就都是美的?……
如是,書法本身就也不是純粹具象的載體,而當你非要用具象的標准去限定的時候,那就只能是以似誰誰誰(似王羲之蘭亭序?似孫過庭書譜?似米芾……)去衡量了!但是,請別忘了「似我者死」!
4. 丑書是書法創新還是落後,你怎麼看待丑書
書法創新的前提必須以書法技巧為基礎,規范漢字為載體,而不是那種嘩眾取寵的行為去冠以書法創新名義。
5. 朱之文寫書法被稱為「丑書」,一幅賣20萬,為什麼這么值錢呢
想必「大衣哥」朱之文現在已經是家喻戶曉了,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歌手,在2011年參加《星光大道》獲得了年度總決賽第五名的好成績,之後又以一首牽動人心的《我要回家》亮相了2012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可謂是一時風光無限啊。
當然,我們還是要相信「大衣哥」,他本無意,也抑制不了市場對他及其一切行為的炒作,但還是希望大衣哥正如他的書法中寫道的那樣「做好人,唱好歌」「保持本色,為大家唱好歌」,其他的容易被市場誤解的東西,盡量不要去觸碰。
6. 近來書法界出現大量丑書、怪書,這樣不寫端正的字好嗎
這樣不寫端正的字當然不好了,而且對社會、對後世的影響都非常的惡略。其實從書法的發展歷史來看,也有過很多不寫端正字的人,也有很多的書法作品不是用端正的字寫的。不過那些不寫端正字的人以及那些書法作品與這些丑書、怪書有著本質的區別,兩者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上面,不具有任何的可比性。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對書法進行藝術創作、創新要講究方式、方法,而不是用奇怪的方式來博出位,這樣只能成為書法界的毒瘤。其實歷史上很多藝術創作的先驅創作的作品都不被當時的社會所接受,但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便慢慢的接受了那樣的創新。但是那些用吼叫、注射器、頭發等物品創作出來的作品則與歷史的發展明顯相悖,註定會被歷史淘汰的。
7. 書法界的「丑書書法派」是什麼派,為何叫丑書
丑書之所以能夠流行,不醜難搞定"特等獎",是 面對急劇發展的現代社會,人們心理的焦慮不安,探索,彷徨,掙扎。甚至不顧吃相很難看,急功近利的心態突顯。以丑為美,指鹿為馬,說你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行也不行,看你服不服。根源在於中國書協。書協是丑書的保護傘,書協是丑書的根據地,書協是丑書的俱樂部,書協是丑書的引路人。
丑書流行,是當今所謂「流行書風」的一種表現形式,恬不知恥,迎合了社會的嬉皮士心態,各種炒作,與沿街叫賣黃賭毒無異,嚴重誤導和愚弄了普世的價值觀。其背後有著更為復雜的社會和現實的動因。歸結一句話,都是功利和利益惹的禍。
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不僅可以讓人看到其布局、形體之美,可以讓人看到落筆之蒼勁、運筆之流暢,可以讓人感受到其書寫時的酣暢淋漓和盪氣回腸,還可以讓人在腦海中聯想起所描述的畫面來。此乃書法的真諦。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承載、傳遞和延續著中華文明不斷向前發展的歷史重任,也是東方文明的典範。
8. 丑字草書寫法是什麼
丑字的草書寫法如下圖所示:
一、丑的釋義
1、地支的第二位。
2、醜陋;不好看(跟「美」相對)。
3、叫人厭惡或瞧不起的。
二、組詞
醜行、丑話、露醜、丑劇、丟丑等。
(8)丑書法的動態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一、醜行 [ chǒu xíng ]
丑惡的行為。
二、丑話 [ chǒu huà ]
1、粗俗難聽的話。
2、指不中聽的話(多帶有提醒、警告的意思)。
三、露醜 [ lòu chǒu ]
出醜;丟丑。
四、丑劇 [ chǒu jù ]
指具有戲劇性的丑惡的事件。
五、丟丑 [ diū chǒu ]
丟臉。
9. 什麼樣的書法算丑書
脫離了書法的章法規范,而又沒有大眾審美需求,不被大眾認識或人為製造的變形字就是丑書,這種所謂的字與傳統文化和大眾審美理念背道而馳,是個別人以創新為名,以扭曲的心態,以無知和膚淺的大腦,為滿足自我所製造的另類字元,而又往往以大眾不懂藝術為托詞進行掩蓋,無論丑書還是荒唐的亂書,它已完全不屬於書法的范疇了
10. 他們的字很醜,為什麼被稱為書法大家
徐生翁、謝無量、吳丈蜀他們的字很醜,為什麼被稱為書法大家?
一點號晉堂書法
書法和寫字不同,寫字要求美觀工整,書法更注重內在美,講究精神文化內涵。以人為喻,好字是帥哥美女,只要好看就達標;好書法要求品行高尚,學識超眾,外貌不佳無傷大雅,品貌兼優更好(就像王羲之的書法)。有些風格的書法作品,不符合常規的審美習慣,外形顯得很醜,但格調很高,充滿內美。如魏碑中的龍門二十品、石門銘和魏晉殘紙等,雖然外貌丑拙,但格調高古,比館閣體顯得自然而有味道。
《石門頌》
《張遷碑》
《魏晉殘紙》
《龍門造像》
《石門銘》
以上這些書法名作,雖然字形顯得比較丑,但自然、高古、渾朴的氣質後世難以企及。
清代館閣體小楷
清代館閣體小楷,字形工整的如同印刷體鉛字一樣,毫無生氣。
以貌取人是膚淺的,以「貌」判別是否是書法更顯得無知,這是宋代大文豪大書法家蘇軾說的。下面我就介紹三位字形很「丑」的書法大家,來說明判斷書法好壞的標准不是字形的美醜。
一、入選《二十世紀書法經典》叢書的徐生翁
徐生翁(1875~19XX),早年姓李,名徐,號生翁。中年以李生翁書署,晚年始復姓徐,仍號生翁。浙江紹興人。曾任浙江省文史館館員。一生以鬻書畫為生,生活清寒而狷介自適,數十年足不出紹興,不求聞達,以布衣終天年。書法精楷、隸,由顏真卿入手,上溯晉魏漢秦,尤得力於北朝碑版,所作古樸無華而有奇逸矯縱之氣,時人號為「孩兒體」。《美術叢刊》《中國書法》有專題介紹。他的書法入編《二十世紀書法經典——徐生翁》卷。徐生翁先生是我國近代被人們公認的異軍突起、風格獨特的藝術家。
他的字結體奇崛、生拙古辣,有時看上去好像完全放棄了用筆,但別具情趣。他的字一直不為別人稱道,但的確是格調高古。有人稱道他的小幅作品,這是因為一些小幅作品他還注意通常意義上的審美習慣,而大部分創作,則不受任何約束。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結體奇崛、生拙古辣,由北碑出,又不受北碑的制約,全然一派獨往獨來的狂放形象。
二、二十世紀十大書家謝無量
謝無量(18XX--19XX),字仲清,四川樂至縣人。謝無量年方二十,已有盛名,為四川存古學堂監督。先後擔任過《京報》主筆、孫中山先生大本營秘書長、參議長、黃埔軍校教習等職。孫中山應該不會選一個不會寫字的人當秘書長吧。
謝無量不以書家自居,初亦不以書家名,但有眼力的人知道,謝無量乃藏龍卧虎,不是一般俗家俗字所可比肩的。民國第一大書法家於右任先生曾說,謝無量的書法「筆挾元氣,風骨蒼潤,韻余於筆,我自愧弗如。」 學王羲之的書法大家沈尹默先生也曾贊曰:「無量書法,上溯魏晉之雅健,下啟一代之雄風,筆力扛鼎,奇麗清新。」
謝先生的字由絢爛歸於平淡,看上去稚拙,實則博大精深,背後有一般人不易企及的學養支撐著,故與俗書無緣。
謝無量書法取法魏晉,碑帖兼融,而又並不主宗一碑一帖者。他拋開了書法純文人化取向,而是兼采漢魏碑刻及民間殘紙意趣,以求其風骨兼備。謝無量書法打破了帖學的文野之別,擴大了帖學的取徑范圍,從而一掃明清文人書風末流的酸腐和孱弱,透露出一種清健率朴之美。
謝無量被書法界公推為二十世紀十大書家之一,確系名至實歸。
三、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二屆理事吳丈蜀
吳丈蜀(1919—2006),當代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大家,四川瀘洲人。曾任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書法報》社社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二屆理事,湖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曾先後在四川、上海、香港等地賣文鬻字,40年代以書法出名,那時候的人比現在人們的人文素養好,應該不會買副丑書掛在家中惡心自己吧!
吳丈蜀書法作品有著書卷氣,將廣泛而深厚的學養滲入到自己的書法中去。吳丈蜀擅行書,所作蕭疏勁逸、質朴率真。其書法用筆結體,上取漢魏碑刻之渾淪大氣,下取諸家簡牘之瀟灑神韻,以碑意化入行草,古拙蒼勁,格逸趣高,無絲毫纖弱柔媚之態。吳丈蜀書法以拙寓巧,以朴寓華,似拙非拙,似朴非朴,富有神韻天趣而蘊含風神獨絕之美。
吳丈蜀《蘭亭序》
美術理論家魯慕迅曾以《千古兩蘭亭》為題介紹吳丈蜀所書的《蘭亭序》,並稱吳丈蜀的書法為「文人書」,日本也有人稱吳丈蜀為「文人書道大家」。
以上三人都不是高官,徐生翁貧困潦倒一生,謝無量雖然是國民黨早期的高官,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成了平頭老百姓,在二十世紀末被評為本世紀書法大家,應當沒有人為的吹捧因素,吳丈蜀第一次參加國展差點落選。他們在書壇享有盛名是實至名歸。。
好書法有的不入俗人眼,欣賞書法需要一定的美學修養,特別是風格質朴、野逸的書法,可能不合有些人的胃口,但你不能因此而稱它是丑書,就像你不喜歡吃螃蟹,無法改變螃蟹是美味這一事實一樣。如果你覺得館閣體最好,那你的欣賞水平有待提高,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館閣體不是書法,是寫字。近年來,許多人說八十年代以前的老一輩書法家寫的如何如何好看等等,徐生翁、謝無量讀書學習的時代在清末,而且他們二位學識淵博,吳丈蜀讀書於民國,因知識淵博,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他們學的都是傳統知識、傳統書法,你也認為寫得還不如小學生嗎?
你評價一個小學生的字說寫得漂亮,這對他是贊揚,因為小學生書寫水平再高,一般都處於實用的寫字階段,寫字的要求就是美觀工整;你評價一個書法大家的字說寫得很漂亮,這不是一句贊揚的話,你的所謂的贊揚,讓行家聽了覺得這位書法家的水平還處於把字寫的工整美觀這一初級階段,他不是書法家而是寫字匠。
書法的欣賞需要一定的文化美學修養,不懂欣賞就多看多聽,不要隨便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