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敬禮手勢的來歷
軍禮的由來
軍禮,是軍隊中使用的嚴肅禮節.當今世界各國的軍禮,其由來有兩種傳說.
一種傳說,英國軍隊奮力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後,女王為凱旋歸來的將士舉行了一次壯觀的祝捷大會.在會上,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親自為有功的將士頒發獎品.當時,為了維護女王的尊嚴,特別規定將士領獎時,要用手遮蔽眼部,不得對女王平視.這一動作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軍禮.
另一種傳說,嚴肅的軍禮來自中古情場.歐洲中古時代,一個公主若下嫁給一位勇敢的武士,而武士要得到公主,就免不了要在公主面前刀光劍影一番.比武之前,武士們必需列隊在公主的寶座前走過.為了示意自己被公主的美麗所暈眩,都將手舉起蓋在眼前.漸漸地,這個動作演變成了當今的軍禮.
軍禮的演變
古羅馬的帝國騎士在相遇時,有舉起盔甲上的面甲的傳統。據說這是為了表示敬意和騎士精神;同時,還可向同伴顯示臉部,以免被誤殺。到中世紀 ,西歐的武士都丟掉了面甲,舉面甲的傳統也就演變為脫下頭盔或帽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後,其軍隊為簡便起見,正式把脫帽致禮的傳統改為用手接觸帽檐或一束頭發(在不戴帽時)。
英國軍人敬禮時手心外翻 ,表示手中沒有武器;而且雙腳並攏,成立正姿勢,表示軍人氣魄。
由於行禮主要是為了表示敬意,因而在實行軍銜後,便由同時相互舉手改為下級向上級首先敬禮 , 爾後上級還禮。
目前世界各國軍隊的軍禮動作雖各有不同,但舉手接觸帽檐這一點卻大多是一致的。
Ⅱ 敬禮的標准姿勢是怎麼樣的
少先隊員敬禮標准姿勢:
敬禮是一個少先隊員必須掌握的東西,首先敬禮之前,必須立正。
第一動:右手五指並攏無縫,手臂漸漸地向前抬至與肩的高度,掌心對著自己。
第二動:右肘開始慢慢地彎曲,手腕不能旋轉或其他的彎曲變化。右手向額頭上方移動,速度要合適,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臂膀向右前方抬起,成敬禮動作。
此時右手拇指關節應該對准身體的中線,大約據額頭一拳的距離,掌心偏向左下方。大臂向右約45度,向上約45度,這樣既保證手的高度,而且還可以不擋住自己的臉。接著就是按著相同路線收回,禮畢。
軍禮的由來
軍禮,是軍隊中使用的嚴肅禮節。當今世界各國的軍禮,其由來有兩種傳說:
一種傳說,英國軍隊奮力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後,女王為凱旋歸來的將士舉行了一次壯觀的祝捷大會。在會上,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親自為有功的將士頒發獎品。
當時,為了維護女王的尊嚴,特別規定將士領獎時,要用手遮蔽眼部,不得對女王平視。這一動作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軍禮。
Ⅲ 敬禮的標准姿勢
敬禮是一種禮儀,分為舉手禮、注目禮、舉槍禮和少先隊禮等。表示尊敬,用於書信結尾表示尊敬,對人恭敬,以禮相待。
一、舉手禮。
口令:敬禮、禮畢。 動作要領:聽到「敬禮」的口令後,上體正直,右手取捷徑迅速抬起,五指並攏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約2厘米處(戴無檐帽或不戴軍帽時微接太陽穴,與眉同高),手心向下,微向外張(約20度),
手腕不得彎曲,右大臂略平,與兩肩略成一線,同時注視受禮者。 聽到「禮畢」的口令,將手放下,成立正姿勢。
二、注目禮。
口令:敬禮、禮畢。 動作要領:面向受禮者成立正姿勢,同時注視受禮者,並目迎目送(右、左轉頭角度不超過45度)。 聽到「禮畢」的口令,將頭轉正,恢復立正姿勢。
三、舉槍禮(用於閱兵式或者執行儀仗任務)。
口令:向右看——敬禮、禮畢。 動作要領:聽到「向右看——敬禮」的口令後,右手將槍提到胸前,槍身垂直並對正衣扣線,槍面向後,離身體約10厘米,槍口(半自動步槍準星護圈)與眼同高,大臂輕貼右脅;
同時左手接握表尺上方(持半自動步搶時虎口對准槍面並與標尺上沿取齊),小臂略平,大臂輕貼左脅;同時轉頭向右注視受禮者,並目迎目送(右、左轉頭角度不超過45度)。 聽到「禮畢」的口令將頭轉正,右手將槍放下,使托前踵(半自動步槍槍托底板)輕輕著地,同時左手放下,成持槍立正姿勢。
四、單個軍人敬禮。
動作要領:
單個軍人在距受禮者5—7步處,行舉手禮或注目禮。徒手或者背槍時,停止間,應當面向受禮者立正,行舉手禮,待受禮者還禮後禮畢;
行進間(跑步時換齊步),轉頭向受禮者行舉手禮(手不隨頭轉動),並繼續行進,左手仍自然擺動,待受禮者還禮後禮畢。
Ⅳ 敬禮的正確手勢是什麼
小學生敬禮姿勢動作是:
第一步:右手五指並攏,直臂向前抬至與肩同高,掌心向左。
第二步:右肘開始彎曲,腕不能有旋轉或彎曲變化。右手向額頭上方移動,成敬禮動作。此時,右手拇指距額頭一拳,掌心相左前下方。注意胳膊不能擋住臉。
敬禮的時候除了右臂,從頭到腳的其他任何一個部位、甚至一個關節都不能動。在敬隊禮時,把右手高舉過頭時,彷佛有個聲音在耳邊:「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那麼,敬的隊禮也一定會更加規范。禮畢時,按敬禮的相反動作還原。
少先隊員應敬隊禮?
少先隊活動儀式上要敬隊禮;隊日活動儀式、新隊員入隊儀式、升國旗儀式、少先隊檢閱儀式、少年先鋒崗儀式;在重要的少先隊集會上要敬隊禮;為來賓和英雄模範人物敬獻紅領巾後、接受品(牌)前向發獎人敬禮。平時,少先隊員遇到老師、長輩也應敬隊禮。但手中持有物品時,可不行隊禮,而行鞠躬禮。
Ⅳ 敬禮手勢怎麼畫
敬禮的手勢怎麼畫?你可以拍一張照片,然後進行臨摹,這樣就可以畫了。
Ⅵ 敬禮這個手勢是怎麼來的
漳吊鉤囟啥大中古
Ⅶ 怎樣畫小學生敬禮的手勢圖片
網路下敬禮圖片照著畫就可以了,小學生不需要那麼標准
Ⅷ 軍人如何敬禮才是標準的敬禮姿勢
軍人如何敬禮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中有明確規定
《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第二十二條 敬禮、禮畢和單個軍人敬禮
敬禮分為舉手禮、注目禮和舉槍禮。
(一)敬禮
1、舉手禮
口令:敬禮。
要領:上體正直,右手取捷徑迅速抬起,五指並攏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約2厘米處(戴卷檐帽、無檐帽或者不戴軍帽時微接太陽穴,約與眉同高),手心向下,微向外張(約20度),手腕不得彎曲,右大臂略平,與兩肩略成一線,同時注視受禮者。
2、注目禮
要領:面向受禮者成立正姿勢,同時注視受禮者,並目迎目送,右、左轉頭角度不超過45度。
3、舉槍禮
舉槍禮用於閱兵式或者執行儀仗任務。
口令:向右看——敬禮。
要領:右手將槍提到胸前,槍身垂直並對正衣扣線,槍面向後,離身體約10厘米,槍口與眼同高,大臂輕貼右脅;同時左手接握表尺上方,小臂略平,大臂輕貼左脅;同時轉頭向右注視受禮者,並目迎目送,右、左轉頭角度不超過45度。
(二)禮畢
口令:禮畢。
要領:行舉手禮者,將手放下;行注目禮者,將頭轉正;行舉槍禮者,將頭轉正,右手將槍放下,使托前踵輕輕著地,同時左手放下,成持槍立正姿勢。
(三)單個軍人敬禮
要領:單個軍人在距受禮者5—7步處,行舉手禮或者注目禮。
徒手或者背槍時,停止間,應當面向受禮者立正,行舉手禮,待受禮者還禮後禮畢;行進間(跑步時換齊步),轉頭向受禮者行舉手禮,並繼續行進,左臂仍自然擺動,待受禮者還禮後禮畢。
攜帶武器(除背槍)等不便行舉手禮時,不論停止間或者行進間,均行注目禮,待受禮者還禮後禮畢。
拓展資料
《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稱為三大條令,也被統稱為「共同條令」。
中國人民解放軍「共同條令」,以法規的形式規定了軍隊日常活動,包括建立正規的戰備、訓練、工作、生活秩序等最基本的行為規范。三部條令互相補充、共同形成相對完整的規范體系。
《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是全軍建立和維護良好的內外關系以及正規的內部秩序,履行職責,培養優良作風和進行行政管理的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是全軍維護紀律、實施獎懲的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是全軍隊列訓練和隊列生活的依據。共同條令不僅規范了軍人的行為模式,而且規范了軍人行為的法律後果。在眾多的軍事法規中,共同條令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基本法規,是保障我軍各項法規貫徹執行的法規。
Ⅸ 敬禮姿勢是什麼
1、在軍禮徒手敬禮都是五隻手指,立正右手的手掌攤平,手心微微向內中指微觸眉梢。
2、如果只是敬禮(比如說學校的升旗或是軍隊等等),還是以五指禮為主;若是穿著童軍制服、童軍與童軍間、童軍活動或聚會場合,應行三指禮。
Ⅹ 升國旗敬禮正確姿勢
右手。
升國旗行少先隊隊禮要立正站直,右手五指並攏,手腕自然挺直,前肘彎曲,掌心向里,經前胸高舉頭上,距前額上一拳。掌心向左前,升國旗時注視國旗,表情莊重嚴肅。敬禮至少敬兩秒。
在升國旗、出退隊旗、入隊、接受檢閱、交接隊旗隊時行禮,除哀悼先烈外,少先隊員戴紅領巾時不敬鞠躬禮。在行走時不敬隊禮。雙方敬還禮的次序為:敬禮,還禮,還禮畢,敬禮畢。
(10)敬禮手勢圖片動態圖擴展閱讀:
升國旗時應注意:
1、不管手頭有什麼事情,都要對國旗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軍人行軍禮)。
2、強調升旗活動的庄嚴性。
3、加強紀律性。
4、開展圍繞熱愛五星紅旗的教育活動。
護旗手升旗儀式展旗
要領:當聽到國歌響起時,護旗手手動升旗,當國旗升至適當高度時,旗手抓住旗角向斜上方將國旗展開,手臂略停後,迅速恢復成立正姿勢。
擎旗手做到擎旗,撒旗,收旗動作優美,護旗手需要做到扶旗動作勻稱有力度,精神飽滿。
國歌演奏一遍標准時間為46秒-47秒,在這恆定的時間內,要確保國旗勻速與國歌同步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