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宮頸宮頸的構成
宮頸主要由宮頸陰道部和宮頸陰道上部構成,具體構成如下:
部位劃分:
- 宮頸陰道部:這是突出進入陰道的部分。
- 宮頸陰道上部:位於陰道穹隆之上。
管腔結構:
- 宮頸的中央是一個梭形管腔,稱為宮頸管。其上端通過宮頸內口與子宮腔相連,下端通過宮頸外口通向陰道。
形態變化:
- 未生育女性的宮頸外口通常是圓形。
- 生育過的女性宮頸外口則呈現橫裂形。
壁層結構:
- 黏膜層:宮頸管黏膜覆蓋著分泌黏液的單層柱狀上皮,形成腺樣隱窩,即子宮頸腺。
- 肌層:構成宮頸壁的主要部分。
- 外膜層:位於肌層外側。
上皮移形帶:
- 在管內膜表面和腺體柱狀上皮下方,存在儲備細胞,具有增生和分化為柱狀上皮或化生為鱗狀上皮的能力,這部分區域稱為宮頸上皮移形帶或轉化區。
鱗狀上皮覆蓋:
- 宮頸外口至陰道穹隆部分覆蓋著復層鱗狀上皮。
血供和神經:
- 宮頸的血供應主要來自子宮動脈的下支。
- 宮頸的神經主要源自骶前神經叢,形成骨盆神經叢。
綜上所述,宮頸是一個結構復雜且功能重要的女性生殖器官,其構成涉及多個層次和區域。
② 正常的宮頸和陰 道到底長啥樣醫生說我的不正常……
早安,親愛的讀者們~讓我們一起探索女性私密部位的秘密。最近,我在樹洞里發現了一篇令人好奇的投稿,關於宮頸和陰道的不解之處。為此,我特別邀請了婦科專家翁小姨,來為我們揭曉這些疑惑:宮頸為何會歪斜?陰道口的正常范圍是多少?產後分泌物多正常嗎?產後康復項目是否必要?下面,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
宮頸與陰道:構造與生理
女性的內生殖系統包括陰道、子宮、輸卵管和卵巢,其中,子宮分為子宮頸和宮體。子宮頸,通常被稱為宮頸,呈圓柱形,位於子宮下部,連接宮體和陰道。青春期前,宮頸與宮體的比例為2:1,生育期變為1:2,絕經後則接近1:1。成年女性的宮頸管長度約為2.5到3厘米。宮頸可分為上下兩部分,下部約1/3伸入陰道,而上部的2/3則在陰道之上,與子宮主韌帶相連。實際上,大部分女性的宮頸並非完全對稱,輕微的偏移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宮頸位置異常
宮頸的偏斜並非病態,它可能只是因為我們身體的自然變異。然而,如果出現發育異常,如單角子宮或殘角子宮,會導致宮頸形態異常。子宮肌瘤,特別是宮頸位置的肌瘤,或炎症如宮頸囊腫和柱狀上皮移位,也可能引起宮頸位置改變。這些情況通常在肌瘤剔除或炎症控制後恢復。
產後宮頸與陰道的變化
分娩時,宮頸口可能因擴張而出現裂傷,影響其形狀,這在產後一周內會逐漸癒合。如果裂傷嚴重,可能需要手術修復。此外,陰道口的大小會因生育和年齡等因素而變化,非生育或剖宮產的女性也會經歷自然的鬆弛過程。產後6周內,這些變化被視為恢復期,而非異常。
判定異常的標准
判斷這些症狀是否異常的關鍵在於時間與症狀。產後6周後,如果宮頸位置異常或陰道鬆弛影響到生活質量,且伴隨有異常分泌物或症狀,才可能需要醫療干預。分泌物過多在產褥期是正常現象,但如果持續異常或伴有不適,應及時就醫。
產後康復與咨詢
產後康復項目應在42天後進行專業評估,如果當地醫院未提供,也可以尋求專業機構指導。對於任何疑慮,與醫生溝通是避免誤解和誤診的明智選擇。保持對身體變化的了解,才是健康生活的關鍵。
早安,讓我們一起關注女性健康,迎接美好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