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嬰兒腎在哪個位置圖片
擴展閱讀
葯粉5克是多少圖片 2025-07-10 22:57:08
製作拼接圖片的軟體 2025-07-10 22:57:08

嬰兒腎在哪個位置圖片

發布時間: 2025-07-10 13:00:20

㈠ 小兒年齡越小,腎臟相對越大,故小兒腹部觸診時容易捫及腎臟的年齡是

【答案】:A
小兒年齡越小,腎臟相對越大。嬰兒期腎臟位置較低,下級位於髂嵴以下平第4腰椎,2歲以後才達髂嵴以上,故2歲以內小兒腹部觸診時容易捫及。
【該題針對「基礎知識-小兒泌尿系統解剖生理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㈡ 兒童腎臟有哪些解剖生理特點

新生兒在出生後腎臟代替胎盤而成為維持內環境穩定的主要器官,但其生理功能還不夠成熟,儲備功能差,一般1~1歲半時達成人水平。 下面就跟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兒童腎臟有哪些解剖生理特點?
小兒年齡愈小,腎臟相對愈大。嬰兒腰部較短,腎臟較大,故腎臟下端可到髂嵴之下,一般位於第四腰椎水平,2歲以內的健康兒的腎臟(特別是右腎)容易捫及,雖然與成人相比,小兒腎臟相對大且重,但是由腎小球和腎小管組成的腎單位發育尚不成熟。一旦小兒患腎臟病後或在其他緊急情況下,腎臟損害較嚴重,腎功能較易產生不適應現象,出現明顯的腎功能衰竭。6個月以內小兒腎臟對水、鈉的調節功能遠比成人差,常可因某些因素引起脫水、酸中毒及水腫。一般成人靜脈滴注含鈉鹽溶液後,尿量很快增加,在二、三小時內即可將過量的水排泄出體外。若相似比例的含鈉鹽溶液給嬰兒靜脈滴注,則尿量增加很少,將過量的液體排泄出來的時間要比成人長3~4倍。所以,當小兒供水過多過急時,嬰兒腎臟不能更好地使尿液稀釋,相應地排尿增加,小兒就會發生水腫。在靜脈輸液時必須予以注意。小兒患有某些疾病時,如嘔吐、不能進食進水、腹瀉、出汗過多,體內水、鈉不足、腎臟不能有效地使尿液濃縮、相應地排尿減少,保留體內的水、鈉,造成小兒脫水和酸中毒。因此,應及時地、足夠地補充水、鈉,常用方法是口服補液和靜脈輸液。
以上就是倍領安全小編為您介紹兒童腎臟有哪些解剖生理特點的內容,本網兒童安全教育知識庫中還有很多關於兒童安全方面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關注本網的內容,以便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