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從手掌看健康
手診,聽起來很玄,看個手掌就能知道健康狀況?據統計,觀手知病符合率高達80%! 男看左手 女看右手 誠實的手掌讓你早日發現疾病 感冒發燒的小病人會有感覺,但重大疾病卻往往是悄悄來臨,等你有明顯不適的感覺時已經太晚了。一般人在身體無任何症狀時不會去做檢查,手掌的變化是客觀的,手診給予的是健康提示,許多病人早期未出現症狀時,手上可有表現,可早發現、早診斷、早預防、早治療。 提前告之:手診手療非萬能 手診手療主要用於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目前對於胰腺、血液病、甲狀腺疾病尚沒發現規律。而且手診手療和西醫、中醫各有長短,無法互相取代,結合使用效果最好。 [推薦方法]可先通過手診法觀察手掌的位和相,來發現身體疾病,接著通過西醫對症狀、體征、輔助檢查等方法確診病情,再通過中醫、西醫和手療的治療方法結合治療疾病。 通過觀察手掌的氣、色、形態來判斷身體的健康情況 ●氣色形態手診的判斷標准: 1.紅潤光澤———正常,身體機能良好 2.暗而枯槁———無氣,機體免疫力差 3.過分紅潤光澤———血脂、血糖、血黏度偏高。 ●「位」上的色的代表病症: 1.白色———代表炎症 2.紅色———代表重的炎症或出血點 3.青色———表示循環不良 4.棕色———表示陳舊性或慢性疾病 5.黑色———代表危重症 位——對應各個臟器 實踐中發現,雖然作為普通人無法看到自己或別人的內臟,但其在手上的反應區是有共同的規律性的,人體各臟器在手上是有反應區的(參看配圖),這就是「氣色形態手診手療法」中所說的「位」的概念,和我們生活中的足診足療有點相似。 這個「位」講求精準,是以中指為坐標區分的,如鼻的手診部位在中指與手掌交界中點的略下方。初學者可以以中指為起點,從上往下記,沿著中指向下逐個部位記憶,其規律與人體真實的解剖位置相似。 什麼是手療 手療就是通過對特定部位進行物理刺激,部位上會出現不同的氣、色、形態變化,隨著氣、色、形態變化和進一步的刺激,身體狀況會逐步改善。 健體——每日拍掌一刻鍾 【方法】牙簽、筆頭等作為刺激物,或左右手交互刺激;全掌刺激則以雙掌用力拍打、拍紅。 【部位選擇】一般單種疾病或疼痛性疾病,可選擇刺激手掌上與之對應的部位,多種疾病則整掌刺激。 【時間】每次15-30分鍾 【原理】通過對手上特定位置一定的刺激,會出現不同的氣色形態的變化,身體狀況也會逐步改善,身體得到良性調整。 【適合】所有位置上內臟及器官的慢性疾病、急性疾病,均可以手治作為輔助治療方式,將有助於康復,尤其對疼痛性疾病的緩解作用明顯。 【提示】健康處紅色會半小時內消退,有病處會出現青紫、裂口、冒油、出白粉等情況。 【禁忌】手部有外傷、皮膚病、各種嚴重出血的病人、冠心病、心衰,及婦女妊娠、月經期不宜。 【注意】1.持之以恆,日久效果會明顯。 2.只作為輔助治療,須根據需要與其它醫學方法並用。 觀手看病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事情: 注意一:自然光線下 物理學里光決定色,氣色形態手診手療以察色為主要內容,因此對光線要求很高,提倡「自然側光」,黃燈、日光燈都不適合。自然是指被診者的手在診察時不要被外界影響,不要手握東西、洗手、過大溫差等。 注意二:男左女右,手要自然放鬆 男看左手、女看右手,他們手掌的「位」與臟器對應中的區別在男性前列腺的位置對應在女性右手為子宮。診察時還不用過分緊張用力,大致與胸平,隨意放置在光線佳的地方。 [小編推薦]無論人體哪個部位的青筋異常暴鼓,都是人體病態的反應。大家可以互相參照,提早發現疾病,早日就醫!
⑵ 健脾最強的穴位是什麼
最強的健脾大補穴——太白穴!輸、原一體,補後天之本的特效穴!
太白穴,太同大,是廣大,高大的意思,白代表肺金,也有明亮的意思,太白穴是脾經的原穴,從五行上看,脾屬土,所以脾經又稱土經,作為脾經上的穴位,太白穴也屬土,說到太白穴的位置你肯定不陌生,它的位置也很好找,將一隻腳擱在另一隻腳上,就會看到腳部的中心有一條橢圓形的弧線,這就是足弓,這個弧形的起始點就是太白穴所在的位置,也就是金氣開始顯現的地方。
補脾其實很簡單,不用買多貴的葯,只需太白一個穴位就能達到效果,太白穴是脾經的原穴,原血相當於進入肺臟的那個關口,如果你想補脾了,只有打通太白穴這個關口。營養物質才能補得進去。很多脾虛的症狀如夜裡睡覺流口水,舌頭兩邊有齒痕,吃完東西腹脹,消化不良,手腳冰涼,女性崩漏,月經淋漓不盡,都是脾的運化能力差造成的。盡管脾虛的症狀很多,但多揉太白穴全都可以防治。
那麼怎麼用太白穴來補脾呢?
取一些三七粉貼在兩側的太白穴上,外面覆蓋一層紗布,再用醫用膠布固定,貼12個小時後取下,然後休息12個小時,再貼新的,白天或者夜晚貼都可以,你也可以每天按摩太白穴100下,力度以您可以承受為准。
太白穴對脾系統的保健非常的關鍵,按揉、艾灸,或是用葯物外敷此穴,對脾虛引起的食慾不振、渾身乏力、犯困、水腫、腹瀉、腹脹、大便稀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艾絨艾灸,都很好理解,操作起來也簡單,用葯物外敷怎麼做呢?把人參切成片貼於太白穴處,再用醫用紗布和醫用膠布固定,每次貼12小時後取下,隔天貼一次就可以,請注意是兩側太白穴都要貼。
人參得坤土之精,而太白穴為土穴,以土補土,補脾益肝,效果特別好。
凡是,脾經經過的位置發生了病變,脾臟本身出現了問題,或者是24節氣變化而產生的毛病,都可以通過處理太白穴來治療,無論是實是虛是煩事雜,太白穴通通可以處理。
而處理的方法有很多種,您可以在坐著或者躺著的時候,用腳上的關節,去撞擊太白穴,也可以用小保健錘敲打。
按揉太白穴,治療脾胃疾病
太白穴為脾經原土穴,善治療脾胃病,具有健脾益氣、理氣和胃、降逆止嘔、祛濕止瀉、消食化滯、通腑泄熱之功效,主治胃痛、嘔吐、腹脹、泄瀉、腸鳴、飢不欲食、痢疾、便秘等。
針灸太白穴,緩解各種疼痛
太白穴不僅是足太陰脾經「脈氣所發」的輸穴,還是脾經的原穴,輸、原一體的太白穴有「培土」「滋生萬物」的功效,他對於脾臟異常所產生的疾病和與脾相關的其他四臟的疾患有著非常廣泛的治療效用。是補人體後天的特效穴。,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痹痛之功,主治腳氣、體重節痛、痿證等,如《針灸大成》雲:「太白主膝股腫,酸轉筋。」此外,本穴具有健脾化痰、活血通脈之功,用於治療心痛脈緩、胸脅脹痛等。
太白穴在腳掌前面,最大的作用就是治療腳掌疼痛,很多女性逛街一逛幾個小時,碩果累累的同時,也會發現腳部疼痛的厲害,回到家裡第一件事就是脫掉鞋子捏腳,其實這個時候刺激太白穴,效果特別好,刺激這個穴位的時候,最好的方法不是用手去按摩,而是脫掉鞋襪,將腳立起,用另一隻腳的後跟來踩踏。
按揉太白穴,雙向調節血糖
太白是脾經的原穴,揉太白還可調節血糖,治療糖尿病,就拿調節血糖指數來說,它具有雙向調節的作用,血糖高的可以通過調節此穴讓它下降,血糖低的可通過此穴使之上升
⑶ 治病養生的優先順序:1.養脾胃;2.補氣血;3.去濕氣;4.補腎
養生的目的其實很明確,就是讓人健康長壽。很多病人和學生經常問我,養生應從哪方面入手呢?我反問他們:「你們說老人與年輕人有什麼區別?」
我們現在看一看,人體衰老主要表現在什麼地方:頭發或白或枯,視力聽力記憶力下降,肌膚干皺不潤,無光澤,牙齒脫落,反應遲鈍,行動遲緩,肌肉鬆軟,消化吸收能力差,動易氣短,大小便不固,膽小怕事,喜安靜,易骨折,性功能減退,生殖能力喪失,抵抗力下降等。整體形象:精氣神不足!
一、中醫養生就是養腎和脾胃
4
四則,腎在色為黑
黑色養腎。中國民間有「逢黑必補」的說法,認為黑色食物有防衰老、保健、益壽、防病、治病、烏發美容等獨特功效,其實就是黑色入腎的體現。
養腎,可多吃些黑色的食物,比如黑豆、黑芝麻、黑棗 、黑米、黑木耳類黑五類食品等。再如中葯里黑色的多有補腎斂腎之效,如熟地、桑葚、鹿角膠、制何首烏等。另外,黑巧克力亦有養腎之功。現代研究認為其能抗氧化,大概亦是養腎之功效表現吧。且認為巧克力越黑,可可含量越高,其抗氧化作用也越強,尤其珍貴的是完全無糖的純可可棒。
另外,在歐洲超市裡有賣黑莓、藍莓、 覆盆子等做的果汁飲品,其色黑,其味甘,有不錯的補腎效果。
烏骨雞其骨色黑,入腎,用烏骨雞燉湯,最能補益腎精。古有成葯烏雞白鳳丸,即有養腎調經之效。
養腎之法極多,以上不過略舉其要。
再有:久睡會消耗腎中精氣,故養腎需忌久睡;亥時睡覺可養腎;齒為骨之餘,健齒可養腎;腎其華在發,故養發可養腎;腎在竅為耳及二陰,平時搓耳或按摩陰囊及睾丸周圍,即有養腎之功;怡養心神可使心火不妄動,則腎精自安;精血同源、肝腎同源,精血相互轉化,傷血即傷精、傷肝即傷腎;腎主水而水性寒,寒又會傷腎,故養腎需保暖防寒;如此等等,都是養腎之方法之一。若以中醫之理推而廣之,則其中皆有深義。
⑷ 五臟有病,「手」先知,出現哪幾個異常,及時檢查切莫拖延
手是人的生命的「第二張臉」,小小的一雙手掌,會「泄露」你身體健康的秘密,尤其是五臟的健康,一旦出現問題,手上會先出現「異常」, 五臟有病,「手」先知,如果你出現以下異常,要引起重視!
手心發黃:小心脾胃疾病。手心位置,是中焦的顯示區,中焦是食道、胃、肝、膽等所在的位置。如果手掌心發黃,說明脾胃出現了問題,需注意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