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提琴梁祝是用什麼調拉的
節選版的梁祝是g大調。26分鍾完全版的梁祝,難度是很高的,跟老師一對一學習,一般要8到10年才能學到。
㈡ 中國畫的韻律感與畫面的什麼密切相關
節奏韻律意境情感古人就有「詩、歌、舞」三位一體。而詩本身便是用來吟唱的,音律暗自和詩歌呼應。中國畫藉助它極強的直觀性,它畫畫中所表現出的線條疏密,筆墨的濃淡干濕,輕重緩急,猶如音樂的旋律,故中國詩、畫中所昭示的節奏音律美則不足為奇。用於吟唱的詩的音律、節奏分明。詩中平仄、押韻等都是為了聲調的節奏富於變化而又和諧,造成一種韻律美。詩篇章或簡或繁,與音律的急與緩有辯證的統一關系。故仕途失意的柳永,沉溺於煙花柳巷,以為歌妓寫詩為主,而歌妓也以能得柳永之吟唱為榮。樂曲的有序、和諧在詩中也同樣可見。例如豪放派詩人蘇軾《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詩句鏗鏘有力,節奏急速,猶如風卷落葉,富有韻律美。同古樂旋律分明,節奏湍急的《十面埋伏》韻律有相同之感。而詩、歌的意境相同,更能使人感到詩中有歌,歌中有詩。有的詩篇恬淡,筆力輕柔,詞氣安和。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眾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及和靖先生:「疏枝橫斜水清淺,清香暗浮月昏黃。」構造出古典主義的逍遙林下,淡遠的無煙火氣、葷腥味,而音樂藝術流露出的情緒情感,往往也塑造出類似的情感、意境。中國傳統二胡獨奏《二泉映月》那如泣的旋律,為我們也構造一幅月光朦朧、泉水清洌、湖光月影,交相輝映,寧靜而淡遠,毫無塵世紛雜,喧囂的意境來。詩如同一首樂感、思戀和苦楚壓得腰彎背斷。如杜甫《三吏》《三別》等。譬如《石豪吏》中:「吏乎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守鄴城,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夜久語聲絕,如聞幽煙……」。詞中描繪了一幅顛沛流離,家散人亡的悲圖,所展現出戰亂中勞動人民沉重苦楚,震撼人心,正應了張養浩:「亡,百姓苦。興,百姓苦」這種凝重,悲痛苦楚之情,在音樂中更隨處可見,舉世聞名的《梁祝》,一曲凄美的愛情絕唱,不單單反映的是梁祝的悲劇,它更具有廣博的社會性,千餘年來梁祝的悲劇在歷史長河中時有時發生,《孔雀東南飛》就是最好的例證。音樂中抒發的凝重,深厚的情感,和詞有異曲同工之妙。更兼詞中對情的闡發最高境界是緘默,用語言不能表達的情感才是至沉至厚的。正如辛棄疾《丑奴兒》中:「少年不知愁滋味,欲語還休,欲語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陶淵明也道:「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而濟慈對音樂的評價是:「聽得見的音樂真美,但那聽不見的更美」。無獨有偶也就出現了「大音若稀」的觀點。白居易也評價音樂:「此時無聲勝有聲,解識無聲弦指妙」。無聲的緘默是音樂情感的最真摯的宣洩,所以詩樂相通,詩具有音樂美。
作為視覺藝術的繪畫,最初的壁畫、岩畫、彩陶圖案中所反映的內容大量都是舞蹈形象。後來繪畫成熟後,在它的畫面中所形成的塊、面結構,以及它的點、線、面的關系及墨色濃、淡、干、濕,構圖中的稀疏,緊密都富有節奏,韻律感。往往一幅中國畫作品,或給人流暢、如高山流水,或給人以生澀,嗚咽難語之感。如齊白石小品《青蛙圖》中塑造出初夏溪水清澈,流淌不息,蝌蚪歡快自如游弋於水中,而兩只青蛙靜卧一旁,縱觀其變,整幅畫作洋溢著明快、輕松之感。圖中水波的線,與兩只青蛙所形成的點,及青蛙所形成的面有機結合,形成鮮明對比,節奏、韻律和諧,恰如一首歡快的小曲,述說恬美的小河一角那明亮、歡快的景色。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藝術間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之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作為國粹的中國詩、畫、樂也將會愈之成為一整體,並隨中國文化的發展而發展,不斷吸收新鮮血液而發展壯大。
㈢ 《《穿越之美滿梁祝》水墨畫》最新txt全集下載
《穿越之美滿梁祝》水墨畫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二年後*********************************
錢塘道上兩匹馬飛快的跑過,捲起一陣塵土。路人紛紛避讓,又同時對馬上兩人連連行「注目禮」。
兩人策馬一路狂行終於在尼山書院門口停下。兩人剛剛下馬書院門口就傳出一陣笑聲:「哈哈哈......凌雲你可終算回來了,你要再不回來我可要派人去催了。」不錯這兩人便是凌雲與他的書童阿言。凌雲與阿言趕忙對來人施禮,:「山長,真是抱歉凌雲因私事耽誤書院工作,還請山長多多包涵.」王世玉搖搖手:「 無妨,無妨,書院工作我讓子俊代替了,現在你回來了子俊也可專心教書了」。「真是勞煩陳夫子」。「說的不錯,來我們進去再說」。山長王世玉拍拍凌雲肩膀 ,「今晚為你設了接風宴,我們倆要好好的喝一杯」。「好今晚我要和山長不醉不歸」。
風塵僕僕的凌雲剛回到居住的「聽風居」,阿言便推門進來,「公子,我准備了熱水您快去洗洗吧,晚上還要去赴宴呢。」凌雲動手整整衣衫,抬頭對阿言到:「阿言你也是,奔波……
㈣ 求高考語文萬能結尾開頭,能得高分的
高中語文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提取碼:1234
簡介:高中語文優質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校合集。
㈤ 《愛情佳話:水繪仙侶之梁祝》最新txt全集下載
愛情佳話:水繪仙侶之梁祝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背景:樓台水榭製作:水墨紙本規格:27*27人物:梁祝
一、失魂引
原來,如此愛你,動情回眸
淚,紛飛了蝶翼
打開時光的隧道
長也愛情,寬也愛情
我們,著一對輕靈的蝶翼
柔情處,飛舞
草橋亭畔,柳剪相思
不求今生,只求來世
二、水繪園
江南三月,鳥語花香
你裹一襲英裝
紙墨間,裊裊而來
花樣的年華,展一席憂思
讀你,萬般繾綣
凝眸,是你的柔情
含羞翹首,心弦扣動
一顰一笑,眉也清,目也秀
桃花含情,掬來滿樹春風
盈盈,一水間
古亭,雕梁畫鳳
漫溢萬種風情
我怎能不為那一影桃紅,動容?
窈窕的心事
疊翠欲滴
青燈掩卷,紅塵如煙
我願是你桃花扇上嫣然的詩句
笛音里,旖旎
花間,月影朦朧
靈犀的畫面
鴛鴦戲水,錦鯉洄遊
水繪園,小徑香幽
情意滋生溫暖
動詞點燃了,內心的愛慕
掌心微涼,心緒沸騰
問世間情為何物?
生死盟,似夢似幻
身著水紅嫁衣,心在荒冢
直等天荒地老
化蝶,翩躚
三、水雅清音
愛情,總有別離
山道彎彎,九曲回腸……
以上
㈥ 蘇大寶的人物經歷
(「我為自己找到了一個能將自身所有特長融於一體的藝術表現形式。」——蘇大寶)
蘇大寶出生在湘西北雪峰下,那裡盛產黃金,提煉黃金時會產生很多沙子,沙堆是他孩童時的樂園。
蘇大寶自小喜歡藝術,書法上也有一定造詣。19歲離開家鄉考學來到北京。他做過影視演員,從事過曲藝表演,做過職業魔術師,之後又經營了自己的文化公司。2004年,他偶然在網上看到弗蘭克·庫科的作品《創世記》,有如魔術般變幻的沙子讓他傾倒,他立刻找來玻璃板與沙子比劃。在當時的環境下,沙畫並不被人所知,更談不上有市場了,所以暫時將興趣擱淺。這一擱淺就是兩年多時間,直到2006年,朋友的活動上因為找不到國外的沙畫師,蘇大寶滿口答應並信心十足的接下了這場活動,潛意識里對他難度並不大,於是蘇大寶開始了第一次沙畫表演的嘗試。沒有工具,全靠自己DIY,憑著第一直覺琢磨了四天終於把沙盤做好了;沙子也是從工地上抓來的,蘇大寶把它反復淘洗干凈,炒干,再染成金黃色。
一把金色的沙子在他手中產生了魔力:灑下第一把是寫意的水墨畫,在上面畫兩下就成了光影和沙粒間呈現出的奇妙效果。雖然是第一次嘗試,但因為有著扎實的書法繪畫基礎,再加上良好的藝術感覺,居然做得像模像樣。十天後,蘇大寶帶著它的新創意上台了。
表演時間不長,只有3分鍾,但大獲成功。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打開了新穎藝術的演出市場,他開始了專業的沙畫表演。
回憶起當初發現這門藝術時的情景,蘇大寶仍然感觸頗深,他說:我為自己找到了一個能將自身所有特長融於一體的藝術創作形式,非常激動,而且我深信,通過這種形式將會改變我的人生。
後來證實了這一點,蘇大寶為沙畫藝術在中國的發展開拓了廣闊的市場。 ——蘇大寶大膽提出「中國沙畫」。
剛剛開始走上沙畫之路時,有來自全國各方面的聲音,其中包括贊美、驚嘆、質疑、批判,有一種聲音讓蘇大寶如醍醐灌頂,那就是沙畫沒有中國自己的特色,僅僅停留在模仿階段而已,新鮮勁兒一過便會沒落。
沙畫從國外引進,畢竟是一個舶來品,蘇大寶在第一次表演過後,便有意識的開始區別國外沙畫的風格。
「沙畫是一種新奇的創作形式,更重要的是作品的創意與內涵。」這是蘇大寶對這項「流動藝術」的理解。「國外的沙畫多注重故事情節,畫面處理得比較理性,個別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畫面的連貫性確實做到了極致。如果只是學習別人,那麼很難形成自己的風格,而中國畫的意境又是外國人很難復制和超越的,所以我想突出沙畫的中國意境。 」蘇大寶說。
利用沙子的多寡,營造出光影暈染的效果與中國傳統水墨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於是,蘇大寶提出了「中國沙畫」的新概念。
中國人要創作屬於自己的東西。《蘇大寶中國沙畫系列小品》一系列具有中國傳統寫意畫風格的沙畫作品便是一次大膽的嘗試,用沙子表現了寫意畫酣暢淋漓的快感,畫面又很有意境,代表了中國沙畫的真正誕生。雖然也有一些批評的聲音,認為違背了沙畫表現的規律,但大部分觀眾非常欣賞蘇大寶自信灑脫、隨意而富有詩意的畫面,因此,蘇大寶更加堅定的走自己的中國風格路線。 蘇大寶認為,中國沙畫一定是傳遞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的。
作品《梁祝》、《古韻千秋》、《滿江紅》、《二泉映月》、《故鄉山川》、《中國詩詞系列——50首》等,真實的反映了蘇大寶的創作思維和方向。
繼《和諧頌》之後,蘇大寶又連續創作了一系列中國沙畫小品,配上代表東方原汁原味的背景音樂,在文藝界颳起了一縷清風,來自藝術各界的精英對蘇大寶大膽的創新發自內心的認可,國外媒體廣泛關注,CCTV等外宣頻道也開始面向全世界報道。蘇大寶為自己的這一準確定位感到高興,因為通過沙畫這一載體對傳遞中國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
蘇大寶說,中國沙畫一定是傳遞中國文化和藝術的,那樣才能長久。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所以沙畫在中國發展是得天獨厚的。
後來,蘇大寶創作了很多代表中國文化的沙畫經典之作:如《梁祝》、《古韻千秋》、《二泉映月》、《船歌》、《十送紅軍》、《生命的列車》、《故鄉山川》、《彩雲之南》等等。致力於將中國文化的諸多元素融入到沙畫當中,追求意境的變化與連貫,更注重意境美與氣韻美。由於有著頗深書法功底,蘇大寶還自然將拳頭當作毛筆,在沙盤上龍飛鳳舞,讓沙畫既有了詩的流動美,也有了書法的表現力。
大畫家范曾談中國畫之美有一標准,即「以詩為魂,以書為骨」。詩是美的意境,是高的境界,是深的思想。書就是書法,是功力。如果一幅中國畫能同時具備這二者便是優秀的作品。
蘇大寶先生認為這一標准也適合沙畫。沙畫若有詩的意境美、書法的表現力,那麼作品一定是優美的、感人的,其與中國的寫意畫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沙畫具有流動的特性。欣賞一組連貫變幻,圖意並茂,行雲流水的作品,便是在詩中舞蹈,其中感受非「震撼」二字難以言表。 2004年,蘇大寶將國外的沙畫藝術引入中國,潛心研究,不斷的進行沙畫藝術實踐,積極推動了中國沙畫藝術事業的發展。2006年,中國沙畫開始被媒體關注。從此,一把沙子讓他風靡全國,成為所有媒體追逐的焦點。2009年,蘇大寶被評為中國年度藝術人物獎,這無疑是對他藝術嘗試的肯定。
六年過去了,蘇大寶仍然堅守在這個崗位上,樂此不疲,創新作品,研究新課題,將沙畫拓展到其他領域的應用,並努力挖掘並賦予其深刻的文化內涵。
蘇大寶作為中國沙畫的開創者與引領者,談起了沙畫在中國未來的發展。
他說:中國沙畫相對其他藝術門類還非常年輕,很高興涌現出一批熱衷沙畫藝術的創作者,他們活躍在各自的舞台上,以此謀生,創造價值。隨著創作者團隊的壯大,以及創作者思想、修養、素質的提高,必會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相信,沙畫發祥於國外,但一定會在中國發揚光大。 「希望沙畫走進百姓生活 。沙畫藝術成就了我個人事業和理想,我也應該成就更多的人。」——蘇大寶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沙畫。蘇大寶說,自從沙畫走紅之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向他請教,他也收了不少學生。他每次都是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傳授給別人,甚至毫不忌諱的在電視上介紹自己感悟出來的技法。這么做的目的是,更好地促進這門藝術的傳播和發展。
蘇大寶說,現在國內親眼見過沙畫表演的觀眾仍然非常少,大多數人都是通過視頻來了解這門藝術的。但是,沙畫真的是一門非常震撼的藝術,它不應該是神秘和高高在上的藝術,而應該走到老百姓的生活當中,讓老百姓能夠體會到這門藝術的魅力。「現在有很多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特別是一些學習藝術的大學生,他們都想學習沙畫表演,我覺得這也是個好現象,沙畫藝術成就了我個人事業和理想。我也應該成就更多的人。 」蘇大寶說,他非常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沙畫。 偌大的舞台上,一張古色古香的玻璃案幾,一束柔和溫暖的燈光,一段動人的旋律,誰想到這樣的組合在蘇大寶手裡卻能碰撞出魔術般的精彩。他的道具,僅僅是一把金黃色的沙子。
輕輕一揮手,一米見方的案幾上劃過一道道弧線,沙子洋洋灑灑地鋪滿玻璃板。手掌與手指並用,灑、抹、點、挑等幾個動作完成後,原本散亂的沙子神奇地在眼前變換畫面:梁山伯與祝英台相約共賞牡丹,促膝長談,你有情我有意,不料此刻音樂陡轉,一雙強有力的手毫不留情地抹去二人花前月下的甜蜜,一切戛然而止。再轉眼。梁山伯與祝英台已天地相隔,戀愛成空,雙雙化作蝴蝶再續前緣。生動的場景猶如幻燈片般閃現,與音樂的起伏配合得天衣無縫,令人嘆為觀止。之前誰也沒想到,這柔軟的細沙,卻有著如此觸動人心的穿透力。
「沙畫是一種新奇的創作形式,但更重要的是作品的創意與內涵。」這是蘇大寶對這項「流動藝術」的理解。國外的沙畫多注重故事情節,畫面處理得比較理性,其實利用沙子的多寡,可以營造出深淺的效果,再用手指在適當的地方畫龍點睛,與中國傳統水墨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於是,蘇大寶提出「中國沙畫」與「寫意沙畫」的新概念。
「我的沙畫追求意境的變化與連貫,多是感性的。外國人畫蘋果叫靜物,我們中國人畫梅叫傲雪,畫獅叫雄風,因此我的作品更重意境與美與氣韻美。」蘇大寶如是說。由於有書法基礎,蘇大寶還自然將拳頭邊緣當作毛筆,在沙畫中加入類似書法筆法的字體,讓沙畫既有了詩的流動美,也有了書法的表現力。
就這樣,蘇大寶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沙畫藝術家。他利用這項舶來品,向外國人傳遞中國傳統文化,讓人震撼。「我見過許多領導、企業家和知名人士,他們都會被一把細沙感染,露出孩提時的純真,忘卻身份與年紀。」不曾想到,一把細小的沙子,卻能繪出別樣的人生。 篩沙:篩至極細
洗沙:多次洗凈
染沙:染成金黃
撒沙:聲光結合
畫沙:勾勒局部 廣州日報記者:沙畫與傳統藝術有何本質區別?
蘇大寶:曾經就有愛好者問過我,他說沙畫是一種瞬間藝術,不具有收藏價值。但是我卻不同意他的觀點,我認為沙畫的價值在於創新不在於收藏。藝術越來越多元化,我們不能再用老眼光,我認為沙畫是文化與高科技手段相結合的產物。它集繪畫、音樂、表演為一體,是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
廣州日報記者:你如何看待中國沙畫和外國沙畫的區別,它有什麼特點,如何看待目前的中國沙畫界?
蘇大寶:雖然我對外國的沙畫界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看過很多外國的沙畫作品,就區別而言,外國沙畫講邏輯、重故事情節,中國沙畫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重意境。
廣州日報記者:以後在推進沙畫這種藝術形式的發展方面有沒有什麼打算,以及學習藝術的感悟和體會?
蘇大寶:這9年,我拍過戲,從事過曲藝、舞台藝術表演,做過文化公司的老闆,現在研究沙畫藝術。不管是哪樣,我都可以做到很專業的程度。學習藝術不能只為了掌握技法而滿足,更重要的是能從藝術中領悟學習的方法,用藝術的方法感悟生活,指導學習。
(作者:孫凝異、趙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