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淋巴瘤都長在什麼位置
淋巴瘤在人體上的發生部位非常多,除頭發、指甲等見不到淋巴瘤,其它部位均可出現,最常見於淺表部位淋巴瘤。淋巴瘤最典型表現是淺表部位淋巴結無痛性、進行性腫大,表面光滑,質地較韌,觸之觸感類似於乒乓球或者像鼻尖的硬度,以頸部和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最常見,腋窩、腹股溝淋巴結次之。
也有患者以深部淋巴結腫大為主要表現,比如縱隔、腹腔、盆腔淋巴結腫大,上述部位淋巴結腫大起病較為隱匿,發現的時候淋巴結腫大都比較明顯或者融合成團塊。縱隔、腹膜後腸系膜發生淋巴瘤較多,患者早期表現是無痛性淋巴結腫大。淋巴系統以外的淋巴瘤,胃腸道淋巴瘤的表現類似於胃癌、腸癌,可以出現腹痛、胃腸道潰瘍、出血、梗阻、壓迫等症狀。如果侵襲顱腦,可以出現頭痛、視物模糊、言語障礙、意識不清、性格改變等,部分軀體和肢體感覺及運動障礙甚至癱瘓。淋巴瘤侵襲骨髓還可以出現骨痛、骨折,侵襲鼻咽部可以出現鼻塞、流涕、鼻出血等類似於鼻咽癌表現。
『貳』 頸部淋巴結位置在哪些
頸部淋巴結位置 在臨床上,淺表淋巴結腫大很常見,正常人有時在頸部(包括頜下)、腋下、腹股溝可捫及淋巴結,但正常淋巴結質地軟,表面光滑,無壓痛,可以滑動。直徑一般在0.5cm以下, 頸部淋巴結一般可捫及2個左右,頸部可捫及1~2個。判斷淋巴結腫大的性質時,一定要動態觀察,重視一段時間內淋巴結變化,否則容易漏診誤診一些早期病變,尤其是頸部淋巴結腫大,為局部淋巴結中最常見和最重要的部位,一般有以下的原因: (1) 急慢性炎症:最常見的有扁桃體炎、牙齦炎、咽炎、中耳炎等炎症引起, 頸部淋巴結成中等度腫大,質地軟,無粘連,不融合,急性期可有疼痛及壓痛,—般可找到原發病灶,經敏感抗菌葯物治療後多能縮小。 (2) 淋巴結核:頸部淋巴結位置最常發生的部位為頜下和頸前三角沿胸鎖乳突肌前沿,早期呈一股淋巴結腫大,可成串或散在發生,無粘連,如果病情惡化,則淋巴結繼續增大,可粘連融合,以後可液化,可破潰,流出乾酪樣物,這時多數伴有結核毒性症狀,抗結核治療後能縮小、消失。 (3)淋巴結轉移癌或惡性淋巴瘤:鼻咽癌、口腔癌(唇、舌、頰或牙齦癌)、上頜竇癌、甲狀腺癌、咽喉癌可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左側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多見於胃癌、肝癌、胰腺癌、結腸或直腸癌轉移;右側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多為支氣管肺癌和食道癌轉移;惡性淋巴瘤也好發於頸部淋巴結。淋巴結質地硬,邊沿不清,無疼痛,亦無壓痛,可與皮膚及其它組織粘連,固定,可彼此融合,隨病情發展進行性增大和數目增多。 關於頸部淋巴結位置的問題綜上所述,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尤其是經抗菌葯物治療無效,更應積極尋找病因,必要時行淋巴結病理活檢,早日做作出針對性治療。特別要注意有「廣東癌」之稱的鼻咽癌,在廣東珠三角及兩廣西江流域一帶年發生率最高達:男性58.6/10萬人口,女性22.8/10萬人口,占惡性腫瘤之首,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率高,頸部腫塊首發症狀的佔40%,初診時上頸部有腫塊的達60~80%,本病對放療、化療都比較敏感,早發現早治療效果好,切莫大意耽誤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