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西省有什麼名勝古跡
世界最大銅像關公銅像
在關公故里運城常平,有一座巨型關公銅像,成為關帝文化景區的一大亮點。這座關公銅像是世界最大的一塑,塑造共用銅料500餘噸、鋼材2000餘噸、混凝土1.8萬余噸,銅像總高61米,寓意關公享年61歲;底座高19米,寓意關公在家鄉生活了19年。
世界最古老的木塔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坐落於山西省北部應縣縣城佛宮寺內的應縣木塔,又名釋迦塔,據傳由赫赫有名的遼懿皇後倡建,目的是彰顯其一門三後、一家三王的累世功勛和祈禱親人。
這是世界上僅存的千年全木古塔,也是世界最高的木建築,塔高67.13米,堪與一座22層的現代大樓比肩。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整個塔體自重約5700噸,用材約3500立方米,但全部採用榫鉚連接法,未用一顆鐵釘,創下千年不倒的奇跡,被譽為天下第一木塔。
世界最大黃色瀑布壺口瀑布
黃河壺口瀑布位於山西省吉縣西部南村坡下,總面積100平方千米。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壺口瀑布氣勢恢宏;而到了冬季,整個水面全部冰凍,結出罕見的巨大冰瀑。
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平遙縣內,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漢族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平遙古城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縣城之一。
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雲岡石窟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最大最古老的九龍壁大同九龍壁
九龍壁是影壁的一種,是漢族傳統建築中用於遮擋視線的牆壁。山西大同影壁位於大同市區東街路南,建於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
世界僅存的唐代木建築佛光寺
佛光寺大殿並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卻被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因為它打破了日本學者的斷言:在中國大地上沒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結構建築。現為中國現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結構建築(僅次於五台縣的南禪寺)。
世界最大的皇家祠堂晉祠
晉祠,原為晉王祠,為紀念晉(汾)王及母後邑姜而興建。位於山西太原市西南懸瓮山麓的晉水之濱,祠內有幾十座古建築,環境幽雅舒適,風景優美秀麗,極具漢族文化特色,素以雄偉的建築群、高超的塑像藝術聞名於世。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築、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建築、園林、雕刻藝術中心。難老泉、侍女像、聖母像被譽為「晉祠三絕」。
世界三大大佛之首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約20公里處,屬太原市晉源區管轄。蒙山大佛始鑿於北齊高洋帝天保二年(551),距今已有1400多年,其開鑿時間比四川樂山大佛早162年,可謂歷史久遠;蒙山大佛鑿刻時,「夜則以火照作,寒則以湯為泥」,費時25載,佛像高63米,比以往西方所說「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大佛高10米,可謂規模宏偉,堪稱天下第一佛。
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五台山
五台山(MountWutai)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境內,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世界最大最古老的金屬製品黃河鐵牛
永濟市博物館在蒲津渡遺址上發掘出的,出土鐵牛有四尊、鐵人四個、兩座鐵山、一組七星鐵柱和三個土石夯堆。黃河鐵牛的出土,是建國以來我國首次發現黃河古渡口遺址,四尊鐵牛也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重量最重(每尊45t~72t)、歷史最久、工藝水平最高的珍貴文物,在國內外極為罕見。
2. 山西交城在哪
交 城 縣
交城縣位於省城西南,呂梁山東側,太原盆地西緣,北枕呂梁,南帶汾河,東據太原,西臨方山、離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面積1508平方公里,現轄6鎮9鄉,人口35.58萬,縣政府駐城關鎮。
交城春秋屬晉 ,戰國屬趙 ,隋因縣治居汾孔二河相交處,故名交城(故治於今太原古交)。唐天授年間移置今縣址,歷代縣名未改。1958年並入汾陽縣,翌年恢復交城縣建制至今。
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平川僅有東南部一隅 ,面積約 150平方公里,海拔在800米以下,是太原盆地的一部分。西北部山區,山高林密,多為混合林。主要山峰北有關帝山、鐵史溝山岩、三座崖、狐爺山;西有長樹山、骨脊山、寺溝崖等,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其中關帝山2830米為最高。惠家莊東 5公里,東西葫蘆河之間的三座崖,地勢高峻險陡,明末交城山起義軍的根據地就設在這里,1664年李自成東渡黃河,在這里與交城軍會師,以此為基地,破汾州、陷河曲、戰靜樂,攻太原,俘晉王朱求佳。位於古洞道東 6公里處的狐爺山,因為晉文公外祖父晉大夫狐突並二子狐毛狐偃葬地而得名 。境內主要河流有文峪河及其支流窯兒河( 四道川)、中西河 、西葫蘆河 、東葫蘆河和西冶河等。該縣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年均溫度10度,一月均溫--6度,七月均溫24度,年降雨量500毫米,無霜期180天。
全縣現有耕地 24.27 萬畝,農作物以小麥、穀子、高梁、玉米、水稻、薯類、豆類、棉花為主。
該縣礦藏資源有煤、鐵、石棉等。工業主要有機械、皮革、紡織、化工、採煤、冶金、建材、電力、食品加工、造紙等行業。其中傳統的皮毛業蜚聲中外,梅花板手遠銷歐美等國。
交城縣交通尚稱方便,太原至軍渡干線公路和開柵至方山、開柵至九里灣等省級公路貫穿全縣,另有縣級和鄉鎮級公路多條,連接各鄉鎮。西部山區交通不便,運輸仍靠馱運維持。
名勝古跡有石壁山中的玄中寺 ,建於北魏延興二年 ,歷史上曇鸞、道綽和善導三位有名法師曾於此宜揚凈土宗佛學,為唐代全國三大戒壇之一。這里翠峰古剎相映,溪流潺潺,幽美的風景吸引著大量中外遊客。卦山位於縣城西南三公里處,是該縣主要風景區,山中天寧寺建於唐貞觀六年,周圍群山環抱,古樹掩映,寺內大殿中院唐柏二株,二人環抱,高約七丈,廟宇建築宏偉,雕刻玲瓏、工藝精巧、奇花異草、引人入勝。
3. 山西省有什麼名勝古跡
卦山
卦山,是融自然風光和千年古剎為一體的三晉著名旅遊景點。它以山形卦象、古柏參天、寺宇巍峨、華嚴道場而早在唐代就聞名遐邇。宋代著名書畫家米芾將它躋身於三山五嶽的行列,稱譽為「第一山」。
清代,曾有人將「黃山之松、卦山之柏、雲棲之竹」列為華夏樹木奇觀。卦山古柏紮根於懸崖絕壁,鑽岩抱石,姿態各異,著名的有龍抓柏、牛頭柏、連理柏、文武柏等,惟妙惟肖、情趣盎然,古往今來流傳有許多神秘美妙的神話傳說。
天寧寺創建於唐貞觀元年(627年),是卦山諸多寺廟中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相傳中國佛教華嚴宗初祖法順(亦稱杜順)(557-640)曾在此山講經說法而建寺,又因為有太原節度使李說夫婦的捐助擴建而成為唐代華嚴宗巨剎。明清時代,又增建了聖母廟、卦山書院、朱公祠等,殿堂樓閣,鱗次櫛比,成為規模宏偉的古建築群。卦山天寧寺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西省德育基地。
白塔
白塔 在山西太谷縣城內西南隅普慈寺內。寺址原為白塔村,北齊時徙縣址於此。寺創於晉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原名無邊寺,北宋治平年間重修,改額「普慈寺」。北宋元佑五年(1090年)續修,寺中建塔,高聳凌空,頂有尊勝石幢,堊久而白色不減,俗稱白塔。元明清各代屢經修補。現除白塔為宋代遺物外,其他如樂樓、大殿、廂房、配殿、藏經閣等,雕刻華麗,彩繪鮮艷,皆為清代建築。塔平面八角形,七層,高50米,每層有出檐及平座,檐座之下皆有斗拱,各層拱券門洞與檐外相通,並雕有假門窗。塔內底層為小形方室,有磴道可上,二層以上中空,安有樓板及木梯,供人登臨。此制是唐塔中空到宋塔實心的一種過渡形式。塔身白色,外觀樓閣式,氣勢壯觀,瑰麗精緻,數十里外可見。
光化寺
光化寺 在山西太谷縣城西南7公里白城鎮。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大興佛剎時創建,名隆興寺,宋真宗趙恆寓此,偶見龍像,於咸平十年(999年)敕命重修,改額「光化聖寺」。至元代寺宇頹敗,泰定三年(1326年)重建;明清兩代又幾次修葺,保留至今。大雄寶殿結構壯觀,瑰麗嚴整,殿身寬五間,進深四間,八架櫞,單檐九脊頂。前檐走廊一間,殿內僅施後槽二金柱,大梁與乳大金柱上相交,兩山丁碩大,檐頭斗拱簡潔疏朗,駝峰、角背、蜀柱以及梁枋規制等方面,還保留宋、金手法,是研究宋、金時代建築向元代發展變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清真古寺
在山西太原市解放南路東側。建於唐貞年間,現存為明代 遺構。門前牌樓一座,橫匾「清真古寺」。大殿為磚木混合結構,檐柱砌 入牆內,殿內為阿拉伯式裝飾,圓柱挖槽迭楞,彩繪施瀝粉貼金,富麗堂皇。周圍木壁上刻有阿拉伯文《可蘭經》第二十九、三十本中經文數段,雕刻精細工整。院內有明代建築省心楓樓,重檐歇山頂,檐桷輝飛,彩色熠熠。左右碑亭對峙,亭內碑刻為黃庭草書,元趙孟俯和清初傅青主觀後 題銘,字體勁秀,筆力挺拔.還有明方孝孺等人榜題和清劉石安書「心修忠孝, 志義齊仁」八個大字,書法皆佳。
綿山
亦名綿上,後因春秋晉國介之推攜母隱居被焚又稱介山。它地處汾河之陰,距介休市區20公里,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對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條支脈。山光水色、文物勝跡、佛寺神廟、革命遺址集於一體,是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歷史文化名山。
綿山之所以享譽海內外,千百年來登臨者絡繹不絕,在於它步步有景,景景有典。欏嚴會、李姑岩、蜂房泉、天橋、朱家凹、抱腹岩、蜂房泉、銀公洞等數以百計的天然岩洞堪稱奇觀。抱腹岩之「腹」大,抱二百餘間殿宇、館舍及一兩萬名遊人於「腹」內,容兩千年歷史文明於其間,堪稱天下第一岩。兔、鹿橋、天橋、古雲梯、鐵索嶺、懾神崖等險道驚魂懾魄,令人贊嘆叫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所述「綿山石桐水」千回百轉,飛流激盪,形成了五龍瀑、水簾洞等形態各異的瀑布群體。大小蜂房泉數百個懸垂的天然石乳,「乳汁」清洌甘甜,如珍珠斷線,滴落有聲。此山此水即使在名聲顯赫的三山五嶽也難尋難覓。全國柏樹之冠——秦代古柏以及龍柏、虎柏、兔柏、鹿柏和原始柏林,組成了一個仙境般的「柏樹王國」。天下名碑一一《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和宋、金、元等歷代碑刻,以及雲峰寺石佛殿、馬鳴菩薩殿、明王殿和天橋須彌殿、五龍峰五龍寺的大量宋代之前及宋、元、明雕塑異彩紛呈,頗具文物價值。東漢古剎鐵瓦寺、三國曹魏抱腹寺、北魏鸞公岩和唐代回鑾寺等諸多寺院,以及建築面積為三萬多平米的天下第一觀---大羅宮,寺廟的古老、眾多和宏偉也為其它名山所不可比擬。以上奇岩、險道、秀水、古柏、唐碑、宋塑、名剎、巨宮和真神介之推、真佛空王佛,以及流傳千年而不衰的寒食清明習俗,組成了綿山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使人因目不暇接、思緒萬千而留連忘返。
喬家大院
地處美麗而富饒的山西晉中盆地,位於祁縣城東北12公里處的喬家堡村,距省會太原50公里,與祁縣著名的中華周易宮、延壽寺、九溝風景區、渠家大院、明清街巷、長裕川等景點形成一日游格局。
喬家大院是祁縣喬家「在中堂」的宅院,「在中堂」是聞名海內外的商業資本家喬家第三代喬致庸的堂名。
喬家大院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後又在清同治、光緒年間及民國初年多次增修,時間雖跨越了兩個世紀,卻保持了建築風格的渾然天成。喬家大院佔地8724.8平方米,由6幢大院19個小院共313間房屋組成。從高處俯瞰,整體為雙喜字型布局,城堡式建築。四周高達10餘米的全封閉水靡磚牆內,院與院相銜,屋與屋相接,鱗次櫛比的懸山頂、歇山頂、硬山頂、卷棚頂及平面頂上,都有通道與堞牆相連。全院以一條平直甬道將6幢大院分隔兩旁,院中有院,院內有園。四合院、穿心院、偏心院、角道院、套院,其門窗、橡檐、階石、欄桿等,無不造型精巧,匠心獨具。院內磚雕,俯仰可觀,脊雕、壁雕、屏雕、欄雕……以人物典故、花卉鳥獸、琴棋書畫為題材,各具風采。
1986年,祁縣將有大院辟為祁縣民俗博物館,以歲時節令、衣食住行、婚喪禮儀、農商活動為主題的42個展室,2000餘件展品,較系統地反映了明清時期山西晉中一帶的民間風俗。
喬家大院已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山西省十佳旅遊景點之一。已接待國內外遊客500萬人次,有50多部電影、電視劇來大院拍攝、選景。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主演、紅極一時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就是喬家大院拍攝的。
平遙古城
位置: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距省城太原100公里
平遙古城1986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目前全縣境內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90處。其文物古跡之多,價值之高,內容之豐富,為全國縣級城市中所罕見。在這座古城的珍貴文物中,有建於北漢天會七年(963年)的鎮國寺萬佛殿;有始建於北齊武平二年(571年)的雙林寺;有始建於唐顯慶二年(657年)的清虛觀;有建於北漢天會七年(963年)的文廟大成殿;也有建於清康熙十年(1671年)的惠濟橋。
平遙稱古陶地,是帝堯的封地。平遙古城原為夯土城垣,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前827年~前782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也於軍事防禦的需要,在原西周舊城埂的基礎上擴建為今天的磚石城牆。
平遙古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現存最為完整的明清且城。它是中國漢民族中原地區古縣城的典型代表。由於縣城的建立,到清道光三年(1823年),在平遙古城內誕生了全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日升昌」的創立,在中國古近代金融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它標志著中國近代性質的新型金融業,在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商業和金融肌體中然生成。
迄今為止,這座城市的城牆、街道、民居、店鋪、廟宇等建築,仍然基本完好,原來的建築格局與風貌特色大體未動。城內及近郊古建築中的珍品,也大多保存完好,它們同屬平遙古城現存歷史文物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們同為研究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建築、藝術等方面歷史發展的活標本。
平遙縣城牆。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周長6.4公里,是山西現存歷史較早、規模最大的 一座城城牆。明、清兩代都有補修,但基本上還是明初的形制和構造。城為方形,牆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磚砌,牆上築的垛口,牆外有護城河,深廣各4米。城周辟門六道,東西各二,南北各一。東西詐外又築以瓮城,以利防守。城牆上原有料敵台樓九 十西座,城門上原建城樓,四角處還有角樓,已大多殘壞,唯城牆依然如故。城內街道、市樓、商店等還保留原有形制。是研究我國明代縣城建置 的實物資料。位於太原市西南的平遙縣是全國僅存的4座完整古城之一。該景點完整無損,並於牆內建築渾於一體,具有旅遊和鑒賞價值。古城南與介休市 接壤,北於祁縣相鄰,是大運公路必經之地,交通十分便利,古城內各種服務齊備,各種名吃、店鋪獨具特色,城外賓館、酒家、商場一應具全。 平遙牛肉以其純、真、鮮美名揚神洲。
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把平遙古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報告以對平遙古城的評語為:
「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的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平遙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徵,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雙林寺
位置:位於平遙古城西南6公里的橋頭村。
雙林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寺,寺中的唐槐、宋碑、明鍾、彩塑以及古代建築都是稀世珍寶,其中尤以彩塑藝術聞名於世。
雙林寺原名中都寺。中都寺建於何時,至今尚難確考。據寺內現存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姑姑之碑》所記:「中都寺重修於北齊武平二年(571年)。」僅就此推算距今也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宋代,取佛經「雙林入滅」之說,中都寺改名雙林寺。
雙林寺坐北朝南,唐群佔地面積約15000平方米,禪院在東,寺院居西。10座殿宇組成三進院落。中軸線前端的天王殿重修於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前院有釋迦殿、羅漢殿、閻羅殿、武聖殿和土地殿。中院為大雄寶殿、千佛殿和菩薩殿,其中大雄寶殿是明初在焚毀的7層樓閣台基上重修的。後院是重建於明正德年間(1506年~1521年)的五楹娘娘殿和貞義祠。雙林寺現存彩塑2056尊,大者丈余,小者尺許,它們形神兼備,藝術價值極高,是我國元、明彩塑的精華。
雙林寺於1965年5月24日被列為山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8月7日雙林寺彩塑藝術館正式成立;1988年1月13日雙林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次大會通過決議,將「平遙古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雙林寺為其中一項。
杏花村
地址:山西汾陽縣城北15公里。
有古井一口,俗稱神井。古井上有一亭,名申明亭。據古碑文記載,井水「味如醴,甘馨清洌」,取水釀酒,馥郁芬芳,為汾酒和竹葉青酒的水源。杏花村釀酒始於北魏,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歷代文人墨客,題詩刻碑,盛贊佳釀.神化傳說中的「醉仙居」酒店,最為人樂道。
祁縣九溝風景旅遊區
九溝風景區位於祁縣東觀鎮西南10公里處,緊靠208國道西側,北距太原市50餘公里;風景區佔有土地面積一千餘畝,水域面積500畝,位居於平遙古城、祁縣古城、喬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等觀光性景點的中心地帶。
九溝風景區歷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觀薈萃,距此一公里的梁村古人類遺址是省級文物保護區,唐代詩人王維、溫庭筠、明代小說家羅貫中均出生於景區周邊村莊。此處也是子洪口戰略要地,史書記載,宋代名將楊延昭的兵寨就設在九溝南一公里處的洛陽村。明末名人傅山、顧彥武等曾著詩贊美此處的秀麗景色。
則天廟
則天廟又名則天聖母廟,位於文水縣城北5公里,南徐村北面。它西傍呂梁山,東靠文峪河,是一處山青水秀的名勝古跡。307國道從山下穿過,東距則天廟數十來,地勢平坦,交通方便,從山西省會太原乘車南行60公里便可到達。
則天廟是唐代女皇武則天的寺廟,佔地2.6萬平方米。從中軸線上看有山門,雕像,舞台,正殿;兩翼殿宇有鍾鼓樓,碑廊,配殿,偏殿;雕像兩邊分別是豐碑和升仙太子碑、八角迴音亭等;院內柳樹成蔭,花草遍地。
則天廟以武則天女皇的特定身份和它本身的文物價值 名揚中外,是全國惟一的一座女皇主廟宇。1996年12月,被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則天廟正殿是廟內建築的中心。它原建於唐代,現存結構是金皇統五年(1145年)重建的,但在殿內與頂部仍保存了一對唐代金柱與部分唐瓦唐磚。殿內梁架建造中,採用了三角形組合與杠桿原理分散了頂部對大梁的壓力,故大梁跨度很大,經800多年承受壓力而未見彎曲,整座建築被專家評為唐宋建築中的傑作。
北武當山
北武當山,位於山西省呂梁地區方山縣境內,古稱龍王山,又名真武山,明代修復玄天大殿後,根據非玄武不足以當之之意,更名為武當山,因位於北方,故改稱北武當山。這里既有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觀,又有歷史久遠的人文景觀,是我國北方著名的道教聖地。1990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務局批准為道教活動場所,1994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我。
北武當山原是「五里土路五里沙,五里石階往上爬」。現公路早已開通,乘車可達萬神廟,上山石階有1455級,險峻處均置有鐵索扶手。此山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其自然景觀奇峻秀麗,素有「春粉、夏綠、秋紅、冬白」之譽,加上陡峭險峻的石階、古老恢宏的廟宇,可謂集「雄、奇、險、秀」於一體。
萬為奇異壯觀的是,千姿百態的古松和天然雕飾的怪石,如:仙人指路松、擎天探海松、鴛鴦松、龜蛇頭智、古猿望日、石豬受難……個個形態逼真、栩栩如生。峰頂建有真武廟,據古碑記載,創建於唐時,重修於明季,山上我個大小廟宇有道教活動,鼎盛時期在明、清兩代,每逢農歷三月初一至初三,是古廟會期,屆時香煙繚繞,遊人雲集。
北武當山道觀現有道人十多個,觀內存有泥塑、壁畫、石碑等文物,具有珍貴的歷史研究價值。當代文人學者登臨此山,無不題詞作畫;香客遊人游歷此山,無不流連忘返。
娘子關
娘子關。位於陽泉市東約40公里處,地勢險要, 為三晉門戶和交通咽喉,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相傳唐初李淵的三女兒平陽公主曾頌兵駐守,遂攻故名「葦澤關」為今名「娘子關」。娘子關口,山地雄山戰,水流回溢,瀑布飛濺,實融自然、人文風景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娘子關風景交通十分便利,東有陽泉市直線通往景區的旅遊班車,西有河北井經縣(距景區30餘公里)開經景區的公共汽車。娘子關附近的餐飲、住宿及其它各項設施已有一定規模、各項服務周到。條件、環境舒適、是客人旅遊觀光的理想勝地。 該風景區的主要旅遊景點有:柏井古城、唐代瓷窯、瀑布等。
娘子關
娘子關 原名葦澤關。在山西平定縣城北45公里處, 是長城著名關隘,出入山西的咽喉。隋開皇時曾置葦澤縣,後廢。相傳唐太宗之妹平陽公主統領娘子軍駐此設防,故名。 現存關城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所築,有關門兩座,中為居民區。外城門為磚券門洞,上有平台,似為檢閱兵士和瞭望故情之用,觀城門下為磚券,上為門樓,築構甚堅固。關城兩翼之長城依山勢蜿蜒,成為晉冀間天然屏障。關城北側桃河,水流湍急,南接山嶺,逶迤相連。 石太線順山峽蜿蜒鋪設,每當行車至此,臨窗北眺,不遠處隘聳峙,飛瀑奔瀉,散縷似珠,蔚為壯觀,谷稱水簾洞 。 明王世貞有「噴玉高從西極下,擘崖雄自巨靈來」句贊譽此景。
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 在山西吉縣城西南25公里黃河之中。此地兩岸夾山,河底石岩上沖刷成一巨溝,寬達30米,深約50米,滾滾黃水奔流至此,倒懸傾注,若奔馬直入河溝,波浪翻滾,驚濤怒吼,震聲數里可聞。其形如巨壺沸騰,故名。春秋季節水清之時,陽光直射,彩虹隨波濤飛舞,景色奇麗。明陳維藩《壺口秋風》詩有「秋風捲起千層浪,晚日迎來萬丈紅」句,可謂真實寫照。
廣勝寺
廣勝寺 在山西洪洞縣東北17公里霍山南麓,霍泉發源地, 寺 區古柏蒼翠,源 流清澈,山青水秀。東漢建和元年(公元147年) 創建,初名俱盧舍寺,唐代改稱今名。大歷四年(769年)重修。 元大德七年(1303年)地震毀壞,隨後重建。明、清補葺, 始 成現狀。分上下兩寺和水神廟共三處。上寺在霍山巔, 翠柏環抱, 古塔聳峙,琉璃構件金碧輝煌。下寺在山麓,隨地形起伏而建, 高 低錯落,層迭有致,是一組富於變化的寺廟建築群。 水神廟在下寺 西側,僅一牆之隔,廟內主殿奉明應王, 其中元代戲劇壁畫國內外 享有盛名。廟前源頭,碧波盪漾,景色幽美。
廣勝上寺
廣勝上寺 在山西洪洞縣城東北17公里霍山巔。由山門, 飛虹 塔、彌陀殿、大雄寶殿、毗盧殿、觀音殿、地藏殿及廂房、廊廡等 組成。創始於漢,屢經興廢重修,現存為明代重建遺物, 形制結 構仍具元代風格。山門內為塔院,飛虹塔矗立其中, 向後為彌陀殿 五間,內施六根大斜梁,減少兩縫梁架,在結構上有獨到之處。 殿 內奉彌陀、觀音、大勢至西方三聖,工藝甚佳 。 東壁及扇牆上滿 繪壁畫,內容為三世佛及諸菩薩眾。 金皇統間平水版大藏經原存於 此,後移北京圖書館。大雄寶殿五間、懸山式, 殿內木雕神龕及佛 像,或剔透玲瓏,或豐滿圓潤,工藝俱佳。毗盧殿五間, 廡殿式, 殿內兩山施大爬梁,結構奇特, 是元代建築藝術富有成就的實例, 該殿裝修上木雕樓花是明代小木作中的精品。殿內奉毗盧、 阿閃、 彌陀三佛及脅待菩薩、護法金剛等像,沿壁木雕龕閣, 內供鐵鑄佛 像三十五尊。四周壁畫,以後壁十二圓覺技藝最佳。
廣勝下寺
廣勝下寺 在山西洪洞縣城東北17公里霍山之麓。由山門、 前殿、後殿、垛殿等建築組成。山門高聳,三間見方, 單檐歇山頂, 前後檐加出雨搭,又似重檐樓閣,是一座很別致的元代建築。 前殿 五開間,懸山式,殿內僅用兩根柱子,梁架施大爬梁承, 形如人字 柁架,構造奇特,設計精巧。 後殿建於至大二年(1309年), 七間單檐,懸山架,殿內塑三世佛及文殊、普賢二菩薩,均屬元作。 殿內上壁滿繪壁畫,1928年被盜賣出國, 藏於美國堪薩斯城納 爾納藝術館,殘存於山牆上部16平方米的畫面,內容為善財童子 五十三參,畫工精細,色彩富麗,為建殿時的作品。 兩垛殿至正五年(1345年)建,前檐插廊,兩山山標甚大,懸魚惹草秀麗。
飛虹塔
飛虹塔 大山西洪洞縣城東北17公里廣勝上寺。塔身琉璃鑲嵌, 俗稱琉璃塔。始建於漢,屢經重修,現存為明嘉靖六年(1527 年)重建, 天啟二年(1622年)底層增建圍廊塔平面八角形, 十三級,高47.31米。塔身青磚砌成,各層皆有出檐,全身用黃 綠藍三彩琉璃裝飾,一二三層最為精緻,檐下有斗拱、倚柱、佛像、菩薩、金剛、花卉、盤龍、鳥獸等各種構件和圖案,捏制精巧, 彩繪鮮麗,至今色澤如新。塔中空,有踏道翻轉,可攀登而上, 設計十分巧妙,為我國琉璃塔中的代表作。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年)臨汾盆地八級地震,此塔安然無恙。
掛甲山石刻
掛甲山石刻 在山西吉縣城南里許掛甲山。此地背依錦屏山, 面 臨清水河,楊柳夾崖,拱橋如虹,景色優美。據縣志記載, 唐尉遲 敬德出征寓此,曾在錦屏已掛甲,更名掛甲出, 也有傳說唐太宗與 秦瓊奔赴長安,曾掛甲山巔,故名。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 在山腳石崖上雕造佛像五區,每區二至三龕,龕人火焰式, 龕內內 多為一佛二菩薩,龕為座為覆蓮瓣束腰須彌狀,菩薩脅侍兩側。 其 中卧佛一龕,右手托腮,左膝徽曲,造型生動,神態自如。 雕造手 法剔地突起與線雕相結合,與其他石窟中圓雕相較,別具一格
千佛洞
千佛洞 俗名佛洞廟。 在山西鄉寧縣城東5公里營里村縣岩上, 呂梁山南端。山上,呂梁山南端。山上樹木茂密,花香撲鼻, 在叢 林山花之中,突出巨石一方,長寬高各20米, 體積近800立方 米,佛洞即開鑿於巨石之腰。洞高3.1米,寬深各4.5米, 四壁 滿雕神龕及佛像,刀法簡練,姿態莊重,局部後代繪有壁畫, 內容 為佛傳故事,窟頂雕出藻井圖案,按其造像風格, 應是隋唐作品。 洞前寺宇兩進院落為明清建築,有山門、廂房、配殿、獻殿等, 巨 石位居最後,千佛洞 則成為寺後佛堂。寺宇規模不大,布局嚴謹, 殿堂結構簡潔,形制典雅,與四周山石樹木相互輝映、 頗富雅趣。 寺內石碑,載信徒禮佛盛況及寺宇重修經過。
明代臨獄
明代臨獄 在山西洪洞縣城內。建於明代, 據傳京劇《玉堂春》 的蘇三曾在此監禁過,俗稱蘇三監獄。臨獄有兩道門, 兩層圍牆, 牆垣高聳。內有若干窯洞式牢以及囚犯的水井、水槽等。 後院門首 掛有虎頭牌,是關押犯和判為死囚犯的牢房, 蘇三就關在此院院窯 洞內。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明代監獄, 其布局和形制是研究封建社 會官衙監獄規制的重要資料。後被毀,1984年夏原重建。
小西天
小西天位於山西省隰縣城西鳳凰山頂。明崇禎二年(1629年)東明禪師創建,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寺院原名千佛庵,因大雄寶殿內有佛千尊而得名。後因重門額題「道入西天」,又為區別城南另一年明代寺院「大西天」而更名小西天。
小西天由三組建築物構成,摩雲閣建在鳳凰山之鳳頭上,中院建於鳳背,大雄寶殿與延伸的山頭合為鳳尾,加上溝兩帝的山翼為鳳之雙翅,遠觀之,儼然一展翅欲飛的鳳凰。
小西天以明代的彩色懸塑藝術而聞名,其精華保存雄寶殿。殿內彩塑滿布,除佛壇上的五尊主佛外,牆壁、檁柱、屋椽上都塑著數以千計的彩塑。這些彩塑造型生動、姿態各異,多而不亂、繁而為雜,高者達3米多,小者僅有拇指大小。全堂彩塑是我國少見的彩塑藝術群塑,具膛可估量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更為珍貴的是殿內梁架上的彩繪--用瀝粉貼金製作的近似宮廷規制的龍鳳和璽,這種彩繪藝術屬皇家彩繪,造價昂貴,在此偏遠山區發現,實為罕見。1977年~1993年,黨和政府對寺院進行了大規模修繕。1996年12月25日,小西天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徐州呂梁風景區哪裡最好玩
摘要 一、卦山
5. 交城卦山的具體位置和景區電話
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西北方向1KM
6. 怎樣看八卦圖
太極八卦圖,z以同圓內的圓心為界,cd畫出相等的兩個陰陽表示萬物相互關系。陰魚用黑色,zl陽魚用白色,eac這是白天與黑夜的表示法。陽魚的頭部有個陰眼,zk陰魚的頭部有個陽眼,dqw表示萬物都在相互轉化,dw互相滲透,cmo陰中有陽,wa陽中有陰,cg陰陽相合,g{相生相剋,pch即現代哲學中和矛盾對立統一規律表示法。以圓心可分為四份定為四象。四象為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四象表述空間的東西南北,y時間的春夏秋冬。任何一組矛盾加中心,qv就構成為三才。古代哲學認為天、地、人為三才,agl又在四象的學說基礎上,dsr更進一層,pi又增加了陽明、厥陽兩面項,kq它與四象組成六合之說。四象若加圓心就構成五行之說,eh南方為火,ti北方為水,h東方為木,kgv西方為金,x中間為土。六合加圓心稱為七星。四象通過「一分為二」的切分,gs又構成八卦圖,fv先天八卦方位表示為:乾南、坤北、離東、坎西,uv震東北,fxy兌東南,w巽西南,b艮西北。八卦加軸心稱之為九宮。配九宮數為乾九,cx坤一,e巽二,h兌四,pc艮六,xe震八,xny離三,s坎七,i中央為五。
八卦圖最早出自伏羲所創的先天八卦(大概起始於5千多年前)其用陰爻和陽爻的組合來闡述天地中八種最原始的物質。後世道教將伏羲供奉為神。後天八卦出自周文王,ur其後天八卦只是和伏羲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其含義不變。直至孔子創立儒家,wy將周文王的易經收錄為儒家經典(也就是儒家教科書)。漢朝時道家更由易經中的陰陽、八卦、五行等創出了無數的術數。--《周易》中用的八種基本圖形,xk亦稱八卦,ssv用「-」和「--」符號組成。
名稱是:
乾(qián)乾為天卦像:上乾下乾純陽卦;
乾卦陽剛,id剛健,iph自強不息。乾六爻皆盈滴,ti故肥園,jf圓滿、亭通,ova成功、重大。但剛多易折,q含欠安之像。人物表示為上級、領導、當官的,vn執法者,g有錢而富貴者,ub司機。
坤(kūn)坤為地卦像:上坤下坤純陰卦;
坤卦明柔,srq地道賢生;厚載萬物,nf運行不息而前進無疆,sm有順暢之像。坤六爻皆虛,qu斷有破裂之像,zwf明暗、陷害、靜止,op測出行不走,{dm行人不歸。人物表示小人(由天大地小而取)。
震(zhèn)震為雷卦像:上震下震八純卦;
震卦重雷交疊,相與往來,xqc震而動起出。震動,vh震驚鳴叫,suq驚惕,up再三思考,qs好動。建功立業,uat聲名大振。森林,gm樹林。八純卦,q吉順而有波折,wb肝旺易怒,dq驚恐,or肝病,gjf抽筋,{bm傷脾胃。
巽(xùn)巽為風卦像:上巽下巽八純卦;
巽卦「柔而又柔,v前風往而後風復興,ro相隨不息,ks柔和如春風,k隨風而順。」巽順,os順從,h進入而下伏。重巽申令,nc氣功,em雙床雙桌相並連,ft作生意可獲三倍之利,oq頭發稀少,b草木叢生。活躍,dt坐不住,whv靜不下來,zt測事比和吉。肝膽疾病,y坐骨神經痛,z股部疼痛,gi風濕中風,j脾胃欠佳。
坎(kǎn)坎為水卦像:重坎八純卦;
坎卦為二坎相重,z陽陷陰中,ls險陷之意,w險上加險,dwv重重險難,son天險,jzo地險。險陽失道,i淵深不測,sv水道彎曲,spr人生歷程曲折坎坷。絕顛聰明,fwu「心誠行有功」。比和卦,agl謀事順暢可成,dsr但內中有波折。腎,pi泌尿系統疾病,kq血病,eh婦科病,ti視力差,h心臟病。
離(lí)離為火卦像:重離八純卦;
離卦離明兩重,kgv光明絢麗,x火性炎上,gs依附團結。離散,fv離開,uv分離。凡八純卦互為依託幫助,fxy但又具同性相斥之性。雖比和,w但內有沖突,b謀事可成,cx卻有周折,e目疾,j心臟疾病,qt高血壓,z肺虛症。
艮(gèn)艮為山卦像:上艮下艮八純卦;
艮卦山外有山,tut山相連。不動,zo靜止,k停止,whd克制,{q沉穩、穩定,p止其所欲,tin重擔。兩桌、兩床相連,kto上下鋪位,j床上、桌下。測外出,t不能出行,qw行人不歸。癌症,gk青春痘,rp痧菲子,rfo腫瘤,vs瘡塊,vr脾胃病,ui腎病,ff結石症。
兌(ì)兌為澤卦像:上兌下兌八純卦;
兌卦喜悅可見,o快樂照臨人,rmv口若懸河,vv善言喜說,bx高興,xs沼澤地,gq洞穴,ek廢穴,zg敗壁破宅,hdf坑窪地,uki縱橫溝渠。測事如意悅心。口疾,wfe氣管疾病,z肺疾,wr麻臉,sy肝膽疾症,y股疼,cq血光災,{te作手術。
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qio以推測自然和社會的變化。認為陰、陽兩種勢力的相互作用是產生萬物的根源,ozm乾、坤兩卦則在「八卦」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先天八卦圖與前二個後天八卦圖在方位上有區別.我們現在一般地說是用後天八卦。
有很多好奇者都看過太極八卦圖,但不一定了解。這里就簡單的介紹一下,使你有一個初步
的認識。太極八卦圖,以同圓內的圓心為界,畫出相等的兩個陰陽表示萬物相互關系。陰魚用黑色,陽魚用白色,這是白天與黑夜的表示法。陽魚的頭部有個陰眼,陰魚的頭部有個陽眼,表示萬物都在相互轉化,互相滲透,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相合,相生相剋,即現代哲學中和矛盾對立統一規律表示法。以圓心可分為四份定為四象。四象為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四象表述空間的東西南北,時間的春夏秋冬。任何一組矛盾加中心,就構成為三才。古代哲學認為天、地、人為三才,又在四象的學說基礎上,更進一層,又增加了陽明、厥陽兩面項,它與四象組成六合之說。四象若加圓心就構成五行之說,南方為火,北方為水,東方為木,西方為金,中間為土。六合加圓心稱為七星。四象通過「一分為二」的切分,又構成八卦圖,先天八卦方位表示為:乾南、坤北、離東、坎西,震東北,兌東南,巽西南,艮西北。八卦加軸心稱之為九宮。配九宮數為乾九,坤一,巽二,兌四,艮六,震八,離三,坎七,中央為五。
八卦圖最早出自伏羲所創的先天八卦(大概起始於5千多年前)其用陰爻和陽爻的組合來闡
述天地中八種最原始的物質。後世道教將伏羲供奉為神。後天八卦出自周文王,其後天八卦只是和伏羲的先天八卦位置不同。其含義不變。直至孔子創立儒家,將周文王的易經收錄為儒家經典(也就是儒家教科書)。漢朝時道家更由易經中的陰陽、八卦、五行等創出了無數的術數。
是:
乾(qián)乾為天卦像:上乾下乾純陽卦;乾卦陽剛,剛健,自強不息。乾六爻皆盈滴,故
坤(kūn)坤為地卦像:上坤下坤純陰卦;坤卦明柔,地道賢生;厚載萬物,運行不息而前
進無疆,有順暢之像。坤六爻皆虛,斷有破裂之像,明暗、陷害、靜止,測出行不走,行人不歸。人物表示小人(由天大地小而取)。
震(zhèn)震為雷卦像:上震下震八純卦;震卦重雷交疊,相與往來,震而動起出。震動,
震驚鳴叫,驚惕,再三思考,好動。建功立業,聲名大振。森林,樹林。八純卦,吉順而有波折,肝旺易怒,驚恐,肝病,抽筋,傷脾胃。
息,柔和如春風,隨風而順。」巽順,順從,進入而下伏。重巽申令,氣功,雙床雙桌相並連,作生意可獲三倍之利,頭發稀少,草木叢生。活躍,坐不住,靜不下來,測事比和吉。肝膽疾病,坐骨神經痛,股部疼痛,風濕中風,脾胃欠佳。
坎(kǎn)坎為水卦像:重坎八純卦;坎卦為二坎相重,陽陷陰中,險陷之意,險上加險,重重險難,天險,地險。險陽失道,i淵深不測,水道彎曲,人生歷程曲折坎坷。絕顛聰明,「心
誠行有功」。比和卦,謀事順暢可成,但內中有波折。腎,泌尿系統疾病,血病,婦科病,視力差,心臟病。
離(lí)離為火卦像:重離八純卦;離卦離明兩重,光明絢麗,火性炎上,依附團結。離
艮(gèn)艮為山卦像:上艮下艮八純卦;艮卦山外有山,山相連。不動,靜止,停止,克
制,沉穩、穩定,止其所欲,重擔。兩桌、兩床相連,上下鋪位,床上、桌下。測外出,不能出行,行人不歸。癌症,青春痘,痧菲子,腫瘤,瘡塊,脾胃病,腎病,結石症。
兌(ì)兌為澤卦像:上兌下兌八純卦;兌卦喜悅可見,快樂照臨人,口若懸河,善言喜
說,高興,沼澤地,洞穴,廢穴,敗壁破宅,坑窪地,縱橫溝渠。測事如意悅心。口疾,氣管疾病,肺疾,麻臉,肝膽疾症,股疼,血光災,作手術。
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以推測自然和社會的變化。認為陰、
陽兩種勢力的相互作用是產生萬物的根源,乾、坤兩卦則在「八卦」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7. 財神位在什麼方位,怎麼看財神在哪個方位
提起財神位在什麼方位,大家都知道,有人問怎麼看財神在哪個方位,另外,還有人想問請風水高人看一下房屋的財位、煞位在什麼位置,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財神爺應該擺放在哪個位置?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怎麼看財神在哪個方位,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財神位在什麼方位
1、財神位在什麼方位:怎麼看財神在哪個方位
2、財神位在什麼方位:請風水高人看一下房屋的財位、煞位在什麼位置
財位實際上分成二種:一是個人財位,二是住宅財位。
住宅財位是以整個房屋為中心,財位好壞影響整個家庭的財運。確定此財位不必分析個人命局。確定住宅財位有二種方法:
(1)「八宅派」確定住宅財位:財神放在哪個方位。
是以「八宅派」來確定住宅財位,所謂「八宅」實際上有房屋坐向都沒有脫離這八個卦位。八是指八卦位置,宅是指房屋。
關於八宅的運算方法,很多書中都以房屋的大門與八個卦位關系來確定,筆者認為這種方法有不妥之處,特別對一些城市中的單元套房,房屋大門實際上只是代表一個進出口,卻不能代表房屋的坐向和採光與納氣,因此,我建議仍然以房屋的坐山來確定八宅,八宅與九宮的關系仍然以坐山起伏位。
八宅,就是房屋所坐的八個卦山,「八宅派」的風水理論,都是以房屋所坐的八個卦山卦名來命名房屋。例如,某房屋坐子山午向,子在北方屬坎,坎卦管壬、子、癸三山,是指坐這三個方位上的房屋,坐這三方位的房屋都算坎宅。現在我們已經明白什麼是八宅,接下來我們進一步論述八宅與游年的關系。什麼位置是財神位。
年,是「八宅派」風水理論的核心內容,也就是運用「八宅派」風水理論判斷風水吉凶重要的依據。游年實際上是八種不同吉與凶氣的遊星:財神放在什麼位置最招財。
四吉:生氣、延年、天醫、伏位。
四凶:絕命、禍害、五、六殺。
「八宅派」風水理論就是這上面這幾外吉凶星依據一定的規律分別飛布在房屋的八個數位。
八宅派確定「財位」在生氣、延年、天醫的方位,例如,震宅房屋的財位在東南巽宮和南方離宮以及北方坎宮。
(2)飛星派確定住宅「財位」方法:
風水學上有:山管人丁水管財。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泄露了風水的。自風水學性質分析,看「財位」的基本原則是看水。水動山靜,住宅中屬水的流動性質的東西有池、魚池、水箱(魚缸)、洗衣機、自來水、冷氣孔、門路、窗戶、空缺處、凹處等,凡是透光的流動的,低窪之處都算水。財神朝哪個方向最招財。
玄空學的「水」,在每一座住宅,每一個元運,都有不同的變化,並不是永恆不變的。運用玄空飛星來確定住宅「財位」,一般都是以住宅飛星盤上向盤當旺或未來當旺之星所在的方位為財位。財神爺放在客廳哪裡。
例如:下元七運巽山乾向下卦,飛星盤如下:
財神爺應該擺放在哪個位置?
向盤旺星「七」在巽,「八」未來當旺之星在中宮,此二星所在的方位為房屋的財位。
運用玄空飛星方法來確定住宅的「財位」,除了以向盤當旺和未來當旺之星所在的方位來確定外,還可以運用飛星組合含義來確定財位,不過這些飛星(包括山星、向星、運星)五行組合,具有連續相生和飛星組合含義有現體出一種富裕的特徵。財神爺擺放的位置圖。
例如,六八、七八、六二、七二,這些飛星當旺之時組合的含義是:富近陶朱,斷是堅金遇土。
再例:下元七運:午山子向下卦,飛星盤
現在我們以山盤當旺或次旺來確定住宅財位。山盤旺星「7」到向方坎宮,次旺之星「8」到西南坤宮。坤宮山向二星組合:八與六,八白土生六白金。其組合含義是:堅金遇土,富近陶朱。這個方位可以作為住宅山盤的財位。財神擺放東南西北哪個方向。
下面,筆者列出一些具有連續相生,而且飛星組合又能體現出,財富的信息不同飛星組合:財神坐向方位。
(1)2、8組合含義:「巨人艮坤,田連阡陌」。財神面向哪個方位好。
(2)2、1、6,2、1、7組合含義:「水復生金,定主田莊之富」。
(3)8、2、9組合含義:「天市合丙坤,富堪敵國」。財神位置。
(4)68、78、62、72組合含義:「富近陶朱,斷是堅金遇土」。
另外如:16、17、13、14、29、31、39、41、43、49、66、67、76、86、87、99等組合,若當元得運,不但旺人丁,而且還富貴。
(3)八宅法與玄空飛星綜合確定財位:
運用二種不同方法來做同一件事情,主要是求取同步信息。如果運用八宅法與玄空飛星法綜合確定財位是共同性,那麼這個財位力量很強,如果有存在差異,這個財位相對來說力量衰弱。如:下元七運,巽山乾向下卦飛星盤:
八宅法一般以天醫、生氣、延年為財位。東方震宮延年,南方離宮天醫,北方坎宮生氣。這三個方位是以「八宅派」理論巽宅的財位。屬龍的財神爺放哪個方向招財。
玄空飛星法一般是以向盤的旺星或次旺之星所方位,或者山盤旺星以及次旺之星所在的宮位的飛星組合含義有體現出富裕的信息為財位。
向盤旺星「7」飛到巽宮,次旺之星「8」到中宮。
山盤旺星「7」飛到乾宮,「7」為先天火,和九紫火組合,7與9組合並為火,旺星變質,不能為財位,次旺之星「8」到兌宮,八白土克一白水,亦不能為財位。現在只剩下巽宮和中宮為房屋的財位。現在財神在什麼位置。
通過八宅法與玄空飛星法都沒尋到共同的財位。說明此房屋的財位力量很弱。一般碰到這種情況,筆者是以玄空向盤旺星作為房屋財位,比較附合財物流動性質。
確定個人財位的方法:財神爺擺放在什麼位置。
個人財位,一般都在個人卧室內和個人辦公室內確定某個地方,其確定個人財位的方法和確定住宅財位方法一樣,當確定出卧室或個人辦公室內某個方位是財位後,再分析個人命局,判斷個人財位的真假。例如:某房屋子山午向飛星盤如下:財神爺東南西北哪個方向。
星盤上,向盤當旺之星到坐方位,次旺之星「8」到坤宮,坤宮六八組合,八白艮土生六白金,可以作為此房屋的財位。坤宮在八宅盤為絕位,說明此財位不是很強。財神掛在什麼位置。
山盤的次旺之星「8」到離宮,離宮飛星六八組合,土金相生,同時又是八宅盤上延年吉位,此方位財星較強旺,但大家必須注意一下,此財位是飛星盤上的山盤旺星,顯然可以作為房屋財位,但財位布局和向盤財位布局截然不同,向盤財位見水發財,山盤財位見水損丁或不體健康,因此初學風水的學員,千萬不要在財位上按書安置其他物品。
現在,我們明白房屋財位,在南方和西坤宮,也就說房屋中各個卧室的財位均在南方離宮西南坤宮(因個各卧室的坐向,都以主房為主,因此飛星盤和八宅盤相同)。既然我們知道個人卧室的財位,要如何判斷此財位是否真假呢?主要分析個人的命局。財神前面放什麼最旺財。
大家都知道,一卦管三山,也就是說離宮財位有三個山分別是丙、午、丁。坤宮財位也分別有三個山未、坤、申。這二個財位佔了二個天乾和三個地支。這二天乾和三個地支中,若其中一個干支是宅主命局中的財星或用神,此財位為個人的真財位,如果日主有力,能勝任財星,如與命局相配,更是景上添花。的風水財運方向。
殺劫日才招財爺放在店哪個位置好。
乾造:戊申、癸亥、壬辰、丁未
日主壬水生逢亥月得令,同時又通年日地支申辰中氣有力,在天幹上有月干癸水劫財扶助,日主旺強,取年干戊土殺星克制日主為用神。月干癸水與年干戌癸相合,難以為日主所用,時干丁火財星與日主相合,可以取為日主的用神。南方財神位置在哪裡好。
子山午向,離宮午位和坤宮未方財位是這個命局的真財星,身強能勝任財星,此財星又是命局用神,可謂一舉雙得,必然能填補命局不足,達到宅命相配。財神擺供一般擺幾樣。
如果財位的二十山干支不是宅主命局的財星或用神可稱為假財位。假財位雖然沒有真財位發揮的力量大,但只要通過妥當布局增強財星的力量。使財位能發揮活力,必然能增強命主的財運。
以上就是與怎麼看財神在哪個方位相關內容,是關於怎麼看財神在哪個方位的分享。看完財神位在什麼方位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8. 住宅的財位在哪個方位
你好,恕我不懂風水,簡單的說,普通住宅的財位都在正南方,很多人喜歡養魚,這個說法的確是有,但是據我所知,家裡如果人氣旺,財氣旺的話,就沒有必要養魚,因為人旺,財旺的家裡,養魚會養不活,所以還不如不養。如果說真的想在家裡財位放些東西的話,最好是桃木系列的催財東西,有個大錢幣桃木八卦鏡,我不太清楚這個東西哪有,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找找看,希望我所知道的能幫到你。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