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單刀赴會動態圖片
擴展閱讀
男人適合的頭像圖片 2025-08-27 20:33:49
頭進草叢的搞笑圖片 2025-08-27 20:29:24

單刀赴會動態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02 13:39:28

1. 讀完《三國演義》你有哪些收獲

談及《三國演義》,不少人的印象里都是諸葛亮的謀略,關羽的忠誠和張飛的勇猛,卻很少有人想過,他們創造出如此輝煌的豐功偉績的背後,是一顆堅持自己的理想、有著崇高的志向的火熱的心。

諸葛亮卧居山野,出身平民,因為有了平定天下,一展宏圖的志向,所以能不出茅廬而知天下事;劉備當初只是一個沒落的中山靖王的後裔,因為有了廣招賢才、使天下太平、重振漢室的崇高理想,最終成就了一番輝煌的事業;關羽當初只是一個小小的弓箭手,因為有了掃平天下的志向,成就了一番讓後人景仰的傳奇,最終成為了五虎大將之一。

在這些三國風雲人物的燦爛的光環背後,誰又能想到劉關張三兄弟辭官歸隱的孤獨失落的背影?誰又能想到劉備懷才不遇、四處碰壁的失落與孤獨?為什麼他們能從失敗的泥潭裡跌倒後又爬起,是因為當初他們有著遠大的志向與堅定的信念,成為黑暗的道路上遠處亮著的一盞明燈,指引著他們前進。其實出身的卑微,數次的失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否有遠大的志向,能否有崇高的信念,這才是決定成功的必備因素。有了遠大的志向,我們才會有奮斗的目標,成功的動力。試想,一個沒有志向、沒有理想的人,就像一艘沒有羅盤的航船,永遠也到達不了成功的彼岸。

年齡與出身,並不能決定什麼,遠大的志向能使一個人的心永遠年輕。「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無論身在何處,身處何時,我們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志向與理想。就讓我們現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吧!

2. 三國演義的所有章回目錄

一、1-20回

2、三顧茅廬

劉備聽說諸葛亮很有才識,帶著禮物到隆中卧龍崗去請他出山輔佐。這天恰巧諸葛亮不在,只能失望而回。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准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

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

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的。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3、火燒赤壁

曹操率領大軍佔領荊州,雖然威震四海,勢如破竹,但是卻十分驕傲,警惕性不高,認為孫劉聯軍不堪一擊,一舉就可以擊破。

所以,曹操對孫劉聯盟估計不足.而孫劉聯軍水陸兩軍人馬不足五萬,雖然力量弱小,但是上下軍民團結一心,所以士氣大增,並在周瑜的正確指揮和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幫助下,找到對方的弱點。

11月,曹操率領10萬大軍,進攻劉備。周瑜、黃蓋等人發現連環船有不易躲避火燒的致命弱點,決定利用火攻。

江南每年在12月有幾天是反常吹東南風;為方便放火,周瑜、黃蓋使出「苦肉計」,曹操蒙騙上當。而聯軍充分利用了有利的條件,所以贏得勝利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赤壁之戰,曹操的所有水軍全部喪失,而劉備、孫權在赤壁之戰後實力大大增強,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統一中國的機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國演義

3. 天天象棋306關怎麼過 三國演義下單刀赴會動態圖

下棋步驟:兵三進一,馬5退7,炮五平四,車6平5,車一平四,將6平5,車五進二,馬7進5,車五進三,將5平4,車四退一,將4退1,兵八平七,將4退1,車四平六,士5進4,車五進三。
天天象棋306關怎麼過 三國演義下單刀赴會動態圖http://news.4399.com/ttxq/cgms/sgyyx/m/638073.html

4. 單刀會的作品賞析

《單刀會》劇情是:三國時,魯肅為了索還荊州,請關羽赴宴,暗中設下埋伏,並請關羽故人司馬徽前來陪宴勸酒,司馬徽拒絕,並告誡魯肅不可魯莽行事。關羽接到請書後明知是計,仍舊帶周倉一人單刀赴會,關平、關興帶大軍在江邊接應。席間二人言辭交鋒,魯肅不能取勝。關羽智勇雙全,震住魯肅,令他不敢動用埋伏的軍士,最後安然返回。
《單刀會》不像關漢卿其它雜劇那樣在關目設置上注重情節的曲折多變,追求波瀾起伏、跌宕生姿,而是注重抒情寫意,在烘托渲染、鋪墊蓄勢中展現人物性格,抒發了一種強悍豪邁的激情。
一般的雜劇,往往是寫出一個曲折的激變過程,在動態中,在情節的發展演進中展示人物性格。《單刀會》卻比較獨特,戲劇場面過去一半而主要人物還未出場,情節也幾乎沒有進展。 第一折寫魯肅定計索還荊州,請來喬公商議。喬公出場後所唱,首先是對漢家天下衰亡表示哀惋感嘆,繼之以八支曲辭和對白表現他對魯肅計策的批評。其中提到曹操計降關羽的失敗,禮贊關羽的所向無敵,這是初步描繪關羽形象:
〔金盞兒〕他上陣處赤力力三綹美髯飄,雄赳赳一支虎軀搖,恰便似六丁神簇捧定一個活神道。那敵軍若是見了,唬的他七魄散、五魂消。你則索多披上幾副甲,剩穿上幾層袍。便有百萬軍,當不住他不刺刺千里追風騎,你便有千員將,閃不過明明偃月三停刀。
不僅勾勒出關羽威武雄偉的形象特徵,而且寫出了關羽豪邁雍容的大將風度和精神氣概。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徵「三綹美髯」和「一丈虎軀」,作動態摹寫,而不是靜態描繪,這樣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就是一個有著虎虎生氣的聲容俱肖的活人。
第二折寫魯肅拜訪司馬徽,繼續商議索取荊州,再次受到反對。劇作家通過司馬徽的唱白繼續寫關羽的精神氣概,把第一折里已描繪出的英雄畫像再施以濃墨重彩,把第一折中所表達的激情和意興進一步加深和強化。司馬徽是隱居修道之人,他與關羽曾有一面之交,作為關羽的朋友,他的禮贊顯得更具體,更切實。作為「傲殺人間萬戶侯」的隱士,他對魯肅的調侃嘲諷,別具幽默風趣。本來,一個險惡的陰謀正在醞釀,一場危機即將來臨,可是緊張的氣氛卻被輕松的諧謔沖淡,被已經籠罩舞台的呼之欲出的關羽形象沖淡了。「他圓睜開丹鳳睜,輕舒出捉將手。他將那卧蠶眉緊皺,五雲山烈火難收。他若是玉山低趄,你則安排著走。他若是寶劍離匣,你則准備著頭,枉送了你那八十一座軍州。」這是司馬徽在魯肅說完「我便索取荊州有何妨」之後唱出的。曲辭以輕松幽默的語言描摹關羽發怒時的情態以及可能招致的人亡地失的嚴重後果,警告魯肅不可輕舉妄動。雖多有誇飾之詞,卻很符合人物的個性特徵,所以神情畢肖。第一折著重寫了關羽的威猛,戰場上的萬夫不當之勇;第二折則著重寫了關羽性情暴烈,尊前筵上的「不中撩鬥」。這比第一折所進行遠距離的觀照和概括更進了一步,是從相知較深的朋友的角度進行比較細致的具體描摹。前兩折是對關羽作的側面的間接描寫,為關羽的正式出場作了充分的鋪墊。
第三折寫關羽毅然接受魯肅邀請,決定單刀赴會。首先,以他上場後的道白和四支曲辭,揭示出他那豐富的不同於一般猛將武夫的內心世界。他緬懷楚漢相爭的歷史,述說天下三分的現實,追思先人功業,感慨萬端。此折的主要事件是關羽接受「請書」。通過他所唱的八支曲辭及對白,表現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決心,抒發了臨危不懼的豪邁情懷。關羽對他面臨的局勢有清醒的估計,有相應的對策:「你道是先下手強,後下手殃。我一隻手揝住寶帶,臂展猿猱,劍制秋霜。」他單刀赴會的決心和勇氣不僅來自對蜀漢事業的忠誠,也來自他的謀略和膽識。
第四折寫關羽在單刀會上的斗爭,是全劇高潮。這才開始正面描寫關羽與魯肅之間的戲劇沖突,直接表現關羽的大智大勇的英雄氣概。可是,在關羽和魯肅面對面的沖突即將揭開之前,劇作家卻再次延緩情節,再次不惜篇幅展示主人公的內心世界。讓關羽在赴會途中,面對滔滔江水,觸景生情,坦露襟懷:
〔新水令〕大江東去浪千疊,引著這數十人,駕著這小舟一葉,又不比九重龍鳳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烈,我覷這單刀會似賽村社。(雲)好一派江景也呵!
〔駐馬聽〕水涌山疊,年少周郎何處也?不覺的灰飛煙滅!可憐黃蓋轉傷嗟,破曹的檣櫓一時絕,鏖兵的江水猶然熱,好教我情慘切!(雲)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盡的英雄血!
在關羽眼中,這似闖虎狼之穴的單刀會不過是鄉村社日的迎神賽會罷了!這是刻畫劇中人物的現實感受,進而又著力刻畫人物的歷史感受、展示人物更為豐富的內心世界。劇作家盡情地揮灑筆墨,讓他的主人公那麼深情地去追憶、去緬懷,去尋覓歷史的變遷,從而把關羽的思想性格揭示得更為深刻。其實,這大段的抒情,與其說是關羽「多情」,毋寧說是關漢卿自己「多情」,是劇作家本人在抒發自己的感情,「以意興之所至為之」,「但摹寫其胸中之感想與時代之情狀」(王國維《宋元戲曲史》)。因此,於面對面沖突到來之前,看似「閑筆」,卻甚致力。 《單刀會》情節結構方面的這種特點,與它很強的抒情性的特點正相適應。可以看出,《單刀會》的主旨不是要再現一個「有一定長度」的故事,也不是要刻畫發展的、復雜的人物性格,而是要抒發某種感情,表達某種時代感受。
這種感情就是對歷史上英雄豪傑之士的愛慕和嚮往之情,這種感受就是民族矛盾尖銳時,受壓抑民族的郁悶和不平。無論是喬公、司馬徽,還是關羽,他們在劇中的唱段都表達了這種感情,不僅內容相似,而且語調也是相同的。從情節進展角度看,幾乎沒有什麼進展。從戲劇動作角度看,動作極微,所以這樣寫,完全是情感強化和深化的需要。又如戲劇的結局,關羽以智勇取勝,其實這在前三折中已作了預示和說明:前兩折便預示了魯肅必敗的結局,第三折中關羽的道白則說明了他將採取的對策。這樣安排,不僅使觀眾知道已經發生、正在發生的事情,而且還交待了將要發生的事情,劇作家並不著意於情節的曲折和動作的緊張。這樣雖不能使觀眾傾服於情節的出乎意料,卻使人注意體味劇中情境的設置和人物內心情感波瀾的展示。這也許是劇作家藝術匠心之所在。劇中著意表現的是人物的情感體驗,進一步講,是劇作家自己的情感體驗。

5. 王者榮耀關羽馬眼睛發光是什麼情況怎麼觸發呢

一、王者榮耀關羽馬眼睛只有在附近有敵方英雄單位的時候,眼睛才會發亮,如下圖,周圍沒有敵方英雄單位,馬眼睛不會發亮。

(5)單刀赴會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技能數據分析:

一、一騎當千:

被動技能。關羽每主動移動100距離速度將提高2%,持續移動達到2000距離時會進入沖鋒姿態;當關羽的移動速度減少至375以下或受到控制將退出沖鋒姿態;關羽面朝敵人將增加20%移動速度;沖鋒姿態:關羽的普通攻擊會擊退敵人並額外附帶自身最大生命值10%的物理傷害。

二、單刀赴會:

關羽旋轉大刀對附近的敵人造成215/430/645/860/1075/1290(+127%物理加成)點物理傷害;沖鋒姿態:

關羽向前發起沖鋒造成(100%物理加成)(10%最大生命值)點物理傷害,並在結束時向前劈砍,造成250/500/750/1000/1250/1500(+150物理加成)點物理傷害。

三、青龍偃月:

關羽清嘯一聲,解除自身控制效果並增加自身移速30%效果持續2秒;沖鋒姿態:關羽清嘯一聲,解除自身控制效果並向前躍擊敵人將其擊退造成335/470/605/740/875/1010(+112%物理加成)點物理傷害。

四、刀鋒鐵騎:

關羽激發潛能,將減少50%的沖鋒准備距離,持續10秒;沖鋒姿態:關羽將召喚鐵騎向前突擊撞退敵人,並造成(100%物理加成)(10%最大生命值)點物理傷害。

6. 關羽為何敢單刀赴會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有一個「單刀赴會」的故事。但是在歷史上單刀赴會的卻不是關羽。如題,歷史上真正「單刀赴會」的人不是關羽,那是誰呢?

單刀赴會主人公明明是魯肅,為什麼卻被按在了關羽的身上呢?《三國演義》作為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有很大的價值,但是小說最重要的是要使人物角色有自己的特點,所以難免會發生張冠李戴的現象。

7. 天天象棋289關怎麼過 三國演義義釋曹操動態圖

《三國演義》人物和事件關系框架圖

玉璽得主的演變:孫堅滅火得玉璽—→孫策用玉璽向袁術借兵—→袁術欲稱帝—→徐熮殺袁術侄袁胤,奪得玉璽,赴許都獻於曹操—→玉璽歸曹操。

赤兔馬得主的演變:李肅說呂布降董卓—→呂布得赤兔馬—→呂布死,曹操得赤兔馬—→收買關羽送赤兔馬—→關羽敗走麥城—→赤兔馬被潘璋部將馬忠所獲—→馬忠獻赤兔馬與孫權—→孫權即賜馬忠騎坐—→獻赤兔馬與孫權—→赤兔馬絕食而死。

曹魏帝位的演變:曹丕稱帝—→曹睿—→曹芳—→曹髦—→曹奐
劉蜀帝位的演變:劉備—→劉禪
孫吳帝位的演變:曹丕死,孫權稱帝—→孫亮—→孫休—→孫皓

一、三國鼎立前出現的次要人物
1、董卓:董卓進京、遷都長安、大鬧鳳儀亭、董卓被殺、董卓死無葬地
2、呂布:李肅說呂布、呂布殺義父丁原、呂布濮陽破曹操—、呂布乘夜襲取徐州、呂布轅門射戟、下邳呂布被擒、呂布怕死大罵劉備、曹操白門樓縊死呂布。
3、陳宮:捉放曹
4、劉表:劉表路截孫堅、蔡夫人隔屏聽密語、蔡瑁設宴襄陽
5、王允:連環計
6、袁紹:諸侯聯合討伐董卓、磐河袁紹攻公孫瓚、官渡之戰:袁紹吐血而亡
7、陶謙:陶謙一讓徐州、陶謙二讓徐州、陶謙三讓徐州
8、袁術:袁術起兵攻劉備、玉璽歸曹操、袁術兵敗身死

二、三國鼎立中出現的主要人物
曹魏人物關系
(一)曹家
1、曹操:許劭評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曹操獻刀謀刺董卓、錯殺呂伯奢全家、報父仇討徐州、曹操戰宛城、折典韋死曹昂、獨哭典韋、征討袁術、借人頭定軍心,殺糧官王垕討伐張綉時割發代首、許田打圍、青梅煮酒論英雄、玉璽歸曹操、禰衡裸衣罵曹、曹操收買關羽、官渡之戰、跣足迎許攸、夜襲烏巢、燒通敵信買人心:憐才赦陳琳、一哭郭嘉、殺孔融全家、誤殺蔡瑁和張允、橫槊賦詩、曹操慘敗被追殺、三笑一哭、曹操第二次哭郭嘉:「割須棄袍」 於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裸衣斗馬超、曹操為魏王殺謀士崔琰、曹操計殺百官:借雞肋口號殺楊修、曹操厚葬關公、曹操殺華佗:曹操病死
2、曹嵩;曹操父,本姓夏侯氏,因為中常侍曹騰之養子,故冒姓曹。曹父曹嵩被殺
3、曹昂:曹操長子、在宛城之戰中,把坐騎讓於曹操,被亂箭射死。
4、曹丕:、曹丕乘亂納甄氏、賈詡用計長子曹丕奪嗣位、曹丕繼魏王位逼弟、兄逼弟曹植賦詩、七步詩、曹丕逼獻帝退位、曹丕託孤、病死:
5、曹植:曹操三子、兄逼弟曹植賦詩、七步詩
6、曹彰:曹操次子、曹操稱其為「黃須兒
7、曹睿:曹丕之子、曹睿病危託孤

(二)謀臣
1、荀彧:操曰:「此吾之子房也!」、獻二虎競食之計、獻驅虎吞狼之計、曹操空食盒逼死荀彧(曹操要封魏公)
2、荀攸:荀攸嚇病死(議欲尊曹操為魏王)
3、程昱:用計迫降關羽、推舉關羽斬殺顏良、程昱獻十面埋伏之計再敗袁紹、獻計計賺徐庶、程昱提醒曹操防敵火攻、識破黃蓋詐降。
4、郭嘉:郭嘉病死、郭嘉遺計平定遼東。
5、許攸:許攸棄袁投曹、許攸問軍糧、獻夜襲烏巢之計,獻計決漳河水攻佔冀州、居功被許褚殺
6、賈詡:賈詡獻反間計抹書間韓遂:賈詡用計長子曹丕奪嗣位
7、楊修:「絕妙好辭」的故事、楊修數犯曹操之忌、借雞肋口號殺楊修
(三)猛將
1.夏侯惇:夏侯惇撥矢啖睛
2.夏侯淵:占對山黃忠逸待勞斬夏侯淵
3.曹洪:曹洪失潼關
4、曹仁:
5、張遼:原先為丁原部下,後歸附董卓,投靠了呂布。最終歸附曹操。義降張遼、張遼說降關羽、張遼威震逍遙津
6、張郃:原為袁紹手下大將、猛張飛智取瓦口隘、射殺張郃
7、許褚:奪船避箭於渭水、裸衣斗馬超
8、典韋:典韋冒箭前行救曹操、戰張綉典韋救曹操死
9、於禁:於禁見畫羞愧氣死
10、龐德:抬櫬(棺材)決死戰:關羽左臂中龐德暗箭:

劉蜀人物關系
1、劉備:桃園結義、劉關張兄弟情深、妻子如衣服(、青梅煮酒論英雄、借擊袁術脫曹、會古城主臣聚義、投荊州劉表、得的盧馬、躍馬過檀溪、遇水鏡(司馬徽、攜民渡江、劉備摔阿斗、甘露寺相親、自立為漢中王、雪弟恨先主興兵攻吳、攻猇亭、白帝城託孤、
2、張飛:五虎大將中第二位。怒鞭督郵、三英戰呂布、醉打呂布丈人曹豹失徐州、第一次用計擒劉岱、長坂橋生計、怒喝長坂橋、義釋嚴顏、馬超大戰葭萌關、猛張飛智取瓦口隘:張飛鞭打部將被殺
3、關羽: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溫酒斬華雄、關羽賺城斬車胄、屯土山約三事、白馬坡關羽斬顏良、關羽斬文丑、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卧牛山收周倉、斬蔡陽關張釋疑、立軍令狀設伏華容道、義釋曹操、關雲長義釋黃漢升、單刀赴會、取樊城、大敗曹仁、關羽左臂中龐德暗、水淹七軍、關羽右臂中曹仁毒箭、刮骨療毒、關羽大敗、退守麥城、敗走麥城、孫權斬關羽、赤兔馬絕食而死。
4、趙雲:五虎大將第三位。趙雲救公孫瓚、卧牛山劉備得趙雲、趙子龍單騎救主、趙雲用計取桂陽、打開第一個錦囊妙計(到南徐)、打開第二個錦囊妙計(住到年終)、打開第三個錦囊妙計(臨到危急無路之時)、趙雲截江奪阿斗、據漢水趙雲寡勝眾、單槍匹馬救黃忠、子龍一身都是膽、趙雲病重而死
5、劉禪:甘夫人生劉禪、劉禪為帝、劉禪投降(安樂公)、樂不思蜀。
6、徐庶:自薦遇英主、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走馬薦諸葛、徐母自縊、徐庶問脫身之術
7、諸葛亮:司馬徽說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司馬徽再薦諸葛亮、劉關張一顧茅廬、劉關張二顧茅廬(、劉關張三顧茅廬、隆中對天下三分、孔明出山、劉琦三求計、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舌戰群儒、智激孫權、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孔明醫周瑜病、七星壇諸葛祭風(借東風)、諸葛亮設計回夏口、布陣設伏追殺曹操、智算華容道、設計取南郡、一氣周瑜、三條錦囊妙計、二氣周瑜、三氣周瑜、柴桑口卧龍吊喪、定計收馬超、智取漢中、巧布八陣圖、安居平五路、七擒孟獲、六齣祁山北伐曹魏、上《出師表》(前)、一出祁山:智取三城、天水關、姜伯約歸降孔明、罵死王朗、乘雪破羌兵、、失街亭(失)、(空)空城計、一出祁山結束、斬馬謖(斬)、二出祁山:上表(後《出師表》:「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攻陳倉城無計可破、因缺糧退回漢中、計殺王雙、二出祁山結束。三出祁山:智取陳倉、張苞身死、孔明聞知卧床不起回漢中、三出祁山結束。四齣祁山:寫信氣死曹真:武侯斗陣辱仲達(司馬懿)、中反間計、後主聽信宦官建議召回孔明、用「增灶法」 退回漢中、四齣祁山結束。五齣祁山:出隴上諸葛妝神、李嚴因軍糧不濟,恐諸葛亮問罪,竟捏造吳軍圖川的消息,向祁山大寨告急。孔明驚疑讓祁山大寨人馬退回西川、射殺張郃、五齣祁山結束。六齣祁山:關興病亡、司馬懿佔北原渭橋:孔明中計損兵折將、木牛流馬、上方谷燒司馬懿父子三個不成:巾幗女衣辱司馬懿、五丈原諸葛禳星、秋風五丈原身死。死諸葛嚇走生仲達」、六齣祁山結束。孔明遺計斬魏延。
8、龐統:巧授連環計、救徐庶之計、龐統棄吳投劉、耒陽縣鳳雛理事、龐士元議取西蜀、落鳳坡死
9、馬超:馬孟起興兵雪恨、馬超大戰葭萌關、孔明定計收馬超:馬超頓首謝曰:「今遇明主,如撥雲霧而見青天!」
10、張松:反難楊修、嘲笑曹操短處、張松獻圖
11、黃忠:攻雒城黃魏爭功、老黃忠計奪天盪山、占對山黃忠逸待勞斬夏侯淵,攻克定軍山。黃忠中箭身亡
12、馬謖:馬謖來建議心戰為上、服孟獲人心(孔明嘆曰:「幼常足知吾肺腑也!」)、建議行反間計,司馬懿削職回鄉、馬謖拒諫失街亭(失)、斬馬謖(斬)
13、姜維:姜伯約歸降孔明、姜維獻詐降書、姜維兵敗牛頭山(一伐中原)、鐵籠山:姜維背水破大敵、取長城伯約鏖兵、姜維斗陣破鄧艾、姜維棄糧勝魏兵、詔班師後主信讒、托屯田姜維避禍、假投降巧計成虛話(鍾會)

孫吳人物關系
1 、孫堅:滅火、得玉璽、匿玉璽指天為誓、孫堅跨江擊劉表、被劉軍亂箭射死(吳夫人、吳夫人之妹)
2、孫策:(吳夫人生長子):孫策用玉璽袁術借兵三千回江東、孫策得「小霸王」的由來、孫策之死:
3、孫權:(吳夫人生次子):碧眼兒孫權坐領江東:孫權引兵伐黃祖、孫權決計破曹操、孫仲謀大戰張文遠、孫權追殺玄德與妹、生子當如孫仲謀、遺書退老瞞、孫權縱馬跳過小師橋:張昭向孫權獻計嫁禍曹操(東吳移禍之計)。孫權稱臣歸降再次嫁禍曹操:孫權降魏受九錫、孫權稱帝
4、魯肅:魯肅力排眾議、魯肅一討荊州(劉琦尚在)、魯肅二討荊州(圖得西川後即奉還、寫文書、押字)、魯肅三討荊州(讓玄德大哭)
5、周瑜:起殺孔明之心、周瑜第一次謀殺孔明(聚鐵山斷操糧道)、借設宴之機謀殺劉備、群英會蔣干中計除蔡瑁、張允二人、第二次謀殺孔明(草船借箭)、定計用火攻、周瑜吐血卧病、七星壇諸葛祭風、周瑜第三次謀殺孔明、一氣周瑜、美人計、軟困計、二氣周瑜、「假途滅虢」之計取荊州、三氣周瑜、周瑜病逝
6、黃蓋:獻苦肉計、闞澤去獻詐降書、趁東風黃蓋詐降燒曹軍
7、諸葛瑾:諸葛瑾討荊州、諸葛瑾計提求親被罵、麥城諸葛瑾勸降關公不成、諸葛瑾說和不成
8、甘寧:來降、殺黃祖、甘寧百騎劫魏營:甘寧救凌統
9、凌統:凌統父凌操被黃祖部將甘寧射死、報父仇要殺甘寧
10、周泰:周泰三番沖殺救孫權
11、呂蒙:呂蒙白衣渡江奪荊州
12、陸遜:陸遜驕兵之計、陸遜營燒七百里
13、徐盛: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14、周魴:周魴斷發賺曹休(詐降計)
15、丁奉:丁奉雪中奮短兵
16、孫皓:吳主孫皓學劉禪降晉。吳亡、三國歸晉。

晉司馬氏的人物
1、司馬懿:指出是東吳移禍之計、用計五路攻蜀:、克日擒孟達:佔北原渭橋、丟金盔逃命:忍辱受衣、死諸葛嚇走生仲達」、詐病賺曹爽、染病死:
2、司馬師:長子、司馬師廢曹芳立曹髦為帝。、司馬師死後兵印綬付司馬昭。
3、司馬昭:次子、鐵籠山:馬昭立常道鄉公曹奐為帝,
4、司馬炎: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篡魏稱帝:魏亡、國號為大晉
5、鄧艾:鄧士載智敗姜伯約、入西川二士爭功
6、鍾會:入西川二士爭功

8. 劉關張騎自行車的圖片誰有

那種騎自行車的單刀赴會圖屬於現代人調侃用的

9. 這個字拜託大神們求你們可以打出來

多元漢字與圖形符號輸入法(多元碼)輸入 dzp 即見成語「單刀赴會」。
【單刀赴會】dān dāo fù huì 單刀赴會出自《三國志·吳書·魯肅傳》:「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赴會 。」釋義:單刀:一把刀,指一個人。原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魯肅的宴會。後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有贊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
對於本題圖片上單刀赴會上部殘缺不全的¼筆畫,不必去挖空心思猜測是什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