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先天性心臟病繼發孔型房間隔缺損(下腔靜脈型)和先心病房間隔缺損(卵圓孔未閉)有什麼區別
您好,先天性心臟病,繼發孔型房間隔缺損(下腔靜脈型)和先心病房間隔缺損(卵圓孔未閉),同屬於房缺,但是缺損的位置不同。 對於房間隔缺損的臨床分型 1)繼發孔型房間隔缺損:亦稱中央型,是由於原發隔發育欠缺所致 2)靜脈竇型房間隔缺損:亦稱上腔型,位置接近上腔靜脈與右心房連接處,多並發右上肺靜脈畸形引流。 3)原發孔型房間隔缺損:位於房間隔的下部,緊鄰房室瓣,缺損呈新月狀,多合並有二尖瓣前葉裂,稱部分型心內膜墊缺損。 4)單心房型房間隔缺損:是由於房間隔完全未發育所致 5)冠狀靜脈竇型房間隔缺損。希望我的回答給您帶來幫助,祝您健康快樂。
❷ 房間隔缺損 繼發孔型(兩孔)分別為0.8cm 0.7cm 間距約0.6-1.2com,左向右分流 今年21歲封堵後會發生的症狀
建議開胸治療,而不是封堵。依據如下: 封堵不能一次解決兩個缺損,而開刀可以一次解決兩個缺損。 「房間隔缺損修補術」住院總費用約1萬8到2萬,不同地區不同醫院可能不同。 「房間隔缺損修補術」的成功率基本是100%。治癒後和正常人一樣。不影響工作和生活。 如果手術,建議到開展右腋下美容小切口的醫院進行房間隔缺損修補術。 右腋下美容小切口圖 () 術後和正常人一樣。沒有後遺症。 在發達國家,介入封堵僅限於肌部室間隔缺損和動脈導管未閉。介入封堵相對於比較成熟的心血管外科手術而言,風險非常大啦,所以發達國家目前嚴格限制介入封堵治療。只有肌部室間隔缺損和動脈導管未閉等少數外科手術風險更大的疾病才採取介入治療。不要因為害怕皮膚切口大一些而忽視介入的更大危險(包括射線的危害)。 更多有關介入治理的風險可以看一下參考資料。 希望以上答復對你有所幫助。
❸ 房缺是先心病的一種卵圓孔又是房缺的一種那為何卵圓孔又不是先心病還有卵圓孔與房缺繼發孔的關系
房間隔缺損(atrial septal defect)是房間隔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發育不良所致,該病的發病率約為活產嬰兒的1/1500,佔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總數的5%~10%。
根據胚胎發生,房間隔缺損可分為以下四個類型:
1.原發孔型房間隔缺損 也稱為I孔型房間隔缺損,約佔15%,缺損位於心內膜墊與房間隔交接處。
2.繼發孔型房間隔缺損 最為常見,約佔75%。缺損位於房間隔中心卵圓窩部位,亦稱為中央型。
3.靜脈竇型房間隔缺損 約5%,分上腔型和下腔型。
4.冠狀靜脈竇型房缺 約2%。
河北省胸科醫院心血管外科孟自力
❹ 心臟原發孔與繼發孔
原發孔和繼發孔是指房缺在胚胎發育的不同時間的形成的兩種房缺,它們的位置不同,一般而言,原發孔房缺不適合接受封堵治療,需要外科開胸手術。
❺ 房間隔缺損(繼發孔型)何進手術【房間隔缺損(繼發孔型)】
你好,你兒子是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繼發孔型),雙孔型不考慮介入治療。。 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不算嚴重,應該是先天性心臟病最輕的類型。 最適當的手術年齡為2~4歲,早期手術治療可防止肺循環阻力升高和出現右心衰竭。建議四歲前外科手術(房間隔缺損修補術)治療。因為四歲後孩子對事情有所記憶。房間隔缺損修補術的成功率基本是100%。 如果手術建議到開展右腋下美容小切口的醫院做房間隔缺損修補術。住院總費用約一萬七,不同地區不同醫院有所不同。 右腋下美容小切口圖 () 手術順利的話,沒有後遺症。不會遺傳。風險基本為零(在技術成熟的大型心血管外科中心)。和「懷孕期間5個月時得過水痘」無關。 在發達國家,介入封堵僅限於肌部室間隔缺損和動脈導管未閉。以前發達國家也做介入封堵房間隔缺損,因問題多多,把這種方法淘汰。 希望以上答復對你有所幫助。
❻ 房間隔缺損(繼發孔型)【房間隔缺損(繼發孔型)】
需要治療,如果現在不治療,在40歲以後逐漸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有的出現肺動脈高壓。現在治療可首選介入治療,你的房間隔缺損邊緣較好,成功率99%以上。隨時可以治療。封堵器國產與進口的成分一樣,但是有的國產封堵器性能上與進口的有差異,在治療時間需要選擇較大的型號,不利於內皮化。國產封堵器全部費用在2.5萬以內,進口封堵器全部費用4萬以內。現在可以先要小孩後封堵。遺傳的機率不高。
(秦永文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❼ 房間隔缺損(繼發孔型)請幫幫忙!
對於9毫米的房間隔缺損,「小孩子越小做越好」肯定是錯誤的。建議4歲手術,詳細介紹如下: 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是較常見的一種先天性心臟病。根據北京和上海的臨床資料,在各種先天性心臟病中心房間隔缺損分別佔24.6%和21.7%。先天性心臟病較多見於女性,女與男之比為2∶1到4∶1。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是由於胚胎期構成心房間隔的有關組織發育不全所形成。 一部分較小的第2孔型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病例,可能在出生後1年內自行閉合,出生後2年則自行閉合的可能性極小。單純型第2孔型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或第2孔型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伴有部分右肺靜脈異位迴流,肺循環血流量與體循環血流量之比超過1.5∶1者均應考慮手術治療。最適當的手術年齡為4~5歲,早期手術治療可防止肺循環阻力升高和出現右心衰竭。嬰幼兒期呈現充血性心力衰竭,內科手術未能控制心衰者,則需盡早施行手術。 就這個寶寶而言,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11mm,孩子的病不嚴重,目前不需要任何治療。 建議每年做一次心臟超聲看看。如果房間隔有明顯增大趨勢,建議四歲時外科手術(房間隔缺損修補術)治療。因為四歲後孩子對事情有所記憶。房間隔缺損修補術的成功率基本是100%。 如果手術建議到開展右腋下美容小切口的醫院做房間隔缺損修補術。 右腋下美容小切口圖 () 在發達國家,介入封堵僅限於肌部室間隔缺損和動脈導管未閉。以前發達國家也做介入封堵房間隔缺損,因問題多多,把這種方法淘汰啦。 希望以上答復對你有所幫助。 祝寶寶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