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顳骨在人體哪個部位
位於顱骨兩側,並延至顱底,參與構成顱底和顱腔的側部,形狀不規則,以外耳門為中心可分為顳鱗、鼓部和岩部3部分,周圍與頂骨、枕骨及蝶骨相接。由鱗部、鼓部、乳突部、岩部和莖突組成。顳骨嵌於蝶骨、頂骨和枕骨之間,參與組成顱中窩與顱後窩,與大腦及顱內的許多重要神經血管關系密切。
『貳』 枕骨和太陽骨在什麼地方,最好給個圖看看
頭顱骨的後部分。位於頂骨之後,並延伸至顱底。
中醫上又稱山骨、玉枕骨、乘枕骨、後枕骨。枕骨是組成顱骨的29塊骨骼之一。
在枕骨的下面中央有一個大孔,叫枕骨大孔,腦和脊髓在此處相續。以枕骨大孔為中心,枕骨可分為四個部分;後為鱗部,前為基底部,兩側為側部。枕骨與頂骨、顳骨、及蝶骨相接。
枕骨是中醫養生保健的一個重要部位,常使用"鳴天鼓"的方式進行保健。
『叄』 顳 怎麼讀
「顳」的讀音為[niè]
『肆』 鬢骨在哪個部位呀
鬢骨位於眼眶(眉棱骨)的後方,顴骨弓上方部位。
顴骨,面顱骨之一,位於面中部前面,眼眶的外下方,菱形,形成面頰部的骨性突起。顴骨共有四個突起,分別是:額蝶突,頜突,顳突和眶突。顴骨的顳突向後接顳骨的顴突,構成顴弓。
簡介
眼眶(orbit)是容納眼球等組織的類似四邊錐形的骨腔,左右各一,互相對稱。成人眶深約4--5cm。眼眶除外側壁比較堅固外,其它三壁骨質均菲薄。上壁與前顱凹,額竇;下壁與上頜竇;內側壁與篩竇、鼻腔,後方與蝶竇相鄰。
『伍』 顳骨的簡介
顳(讀音:niè )骨temporal bone,構成人體顱骨的23塊骨骼之一。共兩塊。左右各一。位於顱骨兩側,並延至顱底,可分為顳鱗、鼓部和岩部3部分,周圍與頂骨、枕骨及蝶骨相接。顳鱗呈鱗片狀,內面有腦膜中動脈溝,外面光滑。前部下方有顴突,顴突水平伸向前,與顴骨的顳突相接形成顴弓。顴突後端下方有橢圓形的淺窩叫下頜窩,窩的前緣隆起,叫關節結節。鼓部是圍繞外耳道前面、下面部分後面的骨板。岩部又名顳骨錐體,錐體有三個面,
尖端朝向前內側,岩部的前上面位於顱中窩,中部有一弓狀隆起,其外側為鼓室蓋,均與耳的結構有關,靠近錐體尖處,有稍凹的指狀壓痕叫三叉神經壓跡。岩部的後上面位於顱後窩,近中央部分有內耳門,內接內耳道。後上面和前上面相接處為岩部上緣。岩部的下面對向顱底外面,外形粗糙,近中央部有頸動脈管外口,頸動脈管在岩部內側半通過,在錐體尖處形成頸動脈管內口;外口的後方為頸靜脈窩,它與後方枕骨上的頸靜脈切跡圍成頸靜脈孔。窩的外側有細而長的莖突,其根部外側可見莖乳孔,位於莖突和乳突之間。乳突近似圓錐狀,尖朝下,乳突內含蜂房狀的空腔叫乳突小房,靠上方的較大,叫鼓(乳突)竇,與中耳相通。
『陸』 臉上各個骨頭的名稱, 最好帶圖片的
這個
頂骨,額骨,顳骨,鼻骨,顴骨,上頜骨,下頜骨
再下面就是頸椎了
『柒』 顳骨在什麼位置
位於顱骨兩側,並延至顱底,可分為顳鱗、鼓部和岩部3部分,周圍與頂骨、枕骨及蝶骨相接。
顳鱗呈鱗片狀,內面有腦膜中動脈溝,外面光滑。前部下方有顴突,顴突水平伸向前,與顴骨的顳突相接形成顴弓。
人類顱骨側面的一塊復合骨,它的四個主要部分是鱗部、岩部、鼓部和乳突。
(7)顳骨頭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顳骨的結構特徵:
顳鱗呈鱗片狀,位於外耳門前上方,內面有腦回的壓跡和腦膜中動脈溝,外面光滑。
前部下方有顴突,顴突水平伸向前,與顴骨的顳突相接形成顴弓。顴突後端下方有橢圓形的淺窩叫下頜窩,窩的前緣隆起,叫關節結節。
鼓部位於下頜窩後方,是一個彎曲的骨片,圍繞外耳道前面、下面部分和後面的骨板。
『捌』 「耳顳」是什麼位置
耳顳指頭顱兩側2個太陽穴、靠近耳朵的部分。
顳下頜關節是具有轉動和滑動的左右聯動關節。顳下頜關節主要有開閉口、前伸和側方運動三種基本形式。這些運動是通過咀嚼肌群、韌帶、關節之間互相協調的動作而產生的。
顳骨岩部下方,外耳道之前,骨面有纖維軟骨覆蓋。關節凹前方的骨性突起為關節結節,它有助於防止在大張口時髁狀突過度向前滑行而脫位。髁狀突表面也有纖維軟骨覆蓋。關節盤是一塊卵圓形的纖維骨板,介於關節凹與髁狀突之間,將關節腔分隔為上腔和下腔兩部分,四周與關節囊相連。關節盤堅韌,在兩關節面之間有緩沖作用並使關節能適應下頜多方向運動。
(8)顳骨頭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耳顳神經來源於三叉神經的分支下頜神經,為感覺神經。
以兩個根起始,挾持著硬腦膜中動脈,然後合成一干,在下頜關節後方轉向上行,自腮腺上緣穿出,與顳淺動、靜脈伴行,分布於顳部皮膚、下頜關節、外耳道的皮膚、鼓膜及耳前面的皮膚。
在腮腺內發出一小支分布於腮腺,此支含有副交感纖維,來自舌咽神經的岩小神經,經耳神經節換神經元後發出的節後纖維。自翼外肌兩頭間穿出,沿頰肌外面前行貫穿此肌,分布於頰部的皮膚和頰粘膜。
顳葉的顳上回是初級和次級聽覺皮層的所在地,為處理聽覺訊息的中樞。顳葉位於頂葉邊緣的韋尼克區,和語言尤其是語言的理解,有重要的關系。而布洛卡區和語言的產生有很大的關聯,該部分腦的損傷可導致失語症。顳葉內側的海馬體在形成長期記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顳葉底部的皮層參與視覺中的物體和人臉識別,屬於視覺系統的「腹側流」。
『玖』 人體206塊骨的名稱及部位
206塊骨具體如下:
1.顱骨29塊,分腦顱骨、面顱骨和聽小骨。
(1)腦顱骨6種:額、頂、顳、蝶、篩、枕,共8塊。
(2)面顱骨9種:上頜、下頜、下鼻甲、淚、犁、舌、顴、鼻、齶,共15塊。
(3)聽小骨6塊。
2.軀干骨51塊,分胸骨、肋骨和椎骨。
(1)胸骨1塊。
(2)肋骨24塊。
(3)椎骨5種: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1塊、尾錐塊1塊,共26塊。
3.四肢骨126塊,分上肢帶骨、自由上肢骨、下肢帶骨和自由下肢骨。
(1)上肢帶骨2種:肩胛骨2塊、鎖骨2塊,共4塊。
(2)自由上肢骨6種:肱骨2塊、橈骨2塊、尺骨2塊、腕骨16塊、掌骨10塊、指骨28塊,共60塊。
(3)下肢帶骨:坐骨2、恥骨2,共4塊。
(4)自由下肢骨:股骨2、脛骨2、腓骨2、跗骨14、跖骨10、趾骨28,共58塊。
(9)顳骨頭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人體骨骼的作用
(1) 支持作用:人體不同的骨骼通過關節、肌肉、韌帶等組織連成一個整體,對身體起支撐作用。假如人類沒有骨骼,那隻能是癱在地上的一堆軟組織,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 保護作用:人類的骨骼如同一個框架,保護著人體重要的臟器,使其盡可能的避免外力的「干擾」和損傷。例如顱骨保護著大腦組織,脊柱和肋骨保護著心臟、肺,骨盆骨骼保護著膀胱、子宮等,沒有骨骼的保護,外來的沖擊、打擊很容易使內臟器官受損傷。
(3) 運動功能:骨骼與肌肉、肌腱、韌帶等組織協同,共同完成人的運動功能。骨骼提供運動必須的支撐,肌肉、肌腱提供運動的動力,韌帶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穩定性,使運動得以連續的進行下去。
(4) 代謝功能:骨骼與人體的代謝關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鈣、磷及其他有機物和無機物,是體內無機鹽代謝的參與者和調節者。骨骼還參與人體內分泌的調節,影響體內激素的分泌和代謝,還與體內電解質平衡有關。
(5)造血功能:骨骼的造血功能主要表現在人的幼年時期,骨髓腔內含有大量的造血細胞,這些細胞參與血液的形成。人到成年後,部分松質骨內仍存在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
『拾』 顳骨位於哪裡
顳骨temporalbone是成對的腦顱骨之一。屬於顱骨中的腦顱骨,共兩塊,左右各一。位於頭顱兩側,並延至顱底,參與構成顱底和顱腔的側部,形狀不規則。以外耳門為中心可分為顳鱗、鼓部和岩部3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