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都是指什麼部位
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氣管、支氣管、肺內支氣管。
下呼吸道(low respiratory tract),是指臨床上氣管、主支氣管及肺內的各級支氣管。在吸氣時,空氣通過鼻子或者口腔進入氣管,而氣管則進而分叉形成兩個支氣管,並且進入胸腔內的肺組織中。
臨床上通常把氣管、主支氣管及肺內的各級支氣管,合稱為下呼吸道(low respiratory tract)。
整個呼吸道內表面都分布有分泌液和纖毛(鼻孔、咽後壁和聲帶粘膜除外),它能溫暖(或冷卻)、濕潤和凈化吸入的空氣,對於呼吸器官和人體有著保護作用。
⑵ 治氣管炎按哪個穴位
寒冷常為慢性支氣管炎發作的重要原因和誘因,因此慢性支氣管炎發病及急性加重常見於冬天寒冷季節,尤其是在氣候突然變化時。時值冬日,天氣寒冷,慢性支氣管炎發病率升高。患者常感覺到氣喘咳嗽,不能平卧,這樣會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注意補充飲食中的蛋白質攝入,發病高峰期,還可根據其不同情況採取相應措施,以減輕痛苦...。 中醫學認為,支氣管炎多數由於風寒或風熱,使肺氣閉塞、宿降失常而致氣喘輕者活動氣短,重者喘息不能平卧。如果陣陣咳嗽不止,感到有痰堵塞在喉部不易咳出,或者感到氣短不能平卧,可按壓天突穴,天突穴常用來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它位於胸骨上窩中央。拇指垂直於胸部按壓,以出現酸脹感為宜。每次按壓要持續幾秒鍾,按壓10—20次,可以起到鎮咳平喘的作用。如果出現呼吸不暢、胸悶,可以用拍打按摩法,兩手交替摩擦、胸部、拍打背部,由上至下,由外至內。揉搓或拍打用力不可過大。
⑶ 我胸部中間地帶很疼,感覺是氣管那個位置,咳嗽和感冒,那些人說我氣管炎,不知是不是
你好。有可能是氣管炎,氣管炎的診斷需要醫生肺部聽診和胸片檢查確定。光憑咳嗽和胸部不適的症狀不好確定,先按照感冒咳嗽治療看看,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到醫院就診,拍個胸片看看。
⑷ 氣管炎是什麼
氣管炎(tracheitis)是由於病毒、細菌感染或物理化學刺激等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氣管、支氣管黏膜炎性變化,黏液分泌增多,因缺乏負離子而使氣管黏膜上皮絨毛內呼吸酶的活性降低,影響肺泡的分泌功能及肺的通氣和換氣功能。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是由生物性或非生物性因素引起的氣管-支氣管黏膜的急性炎症。病毒感染是常見病因,臨床主要表現為咳嗽和咳痰。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臨床上以長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為主要特徵。本病早期症狀較輕,多在冬季發作,春暖後緩解,且病程緩慢,故不為人們注意。晚期病變進展,並發阻塞性肺氣腫時,肺功能遭受損害,影響健康及勞動力極大。本病為我國常見多發病之一,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吸煙患者明顯高於不吸煙患者,在我國患病率北方高於南方,農村較城市發病率稍高
病因介紹
氣喘支氣管炎多數由於感風寒或風熱,使肺氣閉塞、宿降失常而致氣喘,慢性支氣管炎後期,氣喘成為經常性,輕者活動氣短,重者喘息不能平卧,面色黧黑,面浮足腫,是由於病久肺腎兩虛,使肺虛不能降氣,腎虧不能降氣所致。
臨床症狀
1、咳嗽
其特點是長期反復咳嗽,多在寒冷季節、氣溫驟變時發生,早晚咳嗽頻繁,白晝減輕。
2、咳痰
多為白色粘痰,或白色泡沫痰,早晚痰多。合並感染時痰量增多,且為黏液膿性痰。
3、喘息
部分患者可出現支氣管痙攣,引起喘息,多在急性期發作。
4、體征
早期可無異常體征或僅有呼吸音粗糙,隨病情發展肺部可聞及干、濕啰音急性發作期干濕啰音明顯增多,咳嗽咳痰後啰音可減少。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可聞及哮鳴音。
慢性支氣管炎按病情進展可分為三期
氣管炎
1、急性發作期:指在一周內出現膿性或粘液膿性痰,痰量明顯增加,或伴有發熱等炎症表現,或"咳""痰""喘"等症狀任何一項明顯加劇。
2、慢性遷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狀遷延一個月以上者。
3、臨床緩解期:經治療或臨床緩解,症狀基本消失或偶有輕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兩個月以上者。
急性支氣管炎多見於寒冷季節發病,因為受涼和過度疲勞可削弱呼吸道的生理性防禦機能,使感染有發展的機會。健康成年人多半由腺病毒或流感病毒引起,兒童則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多見。病毒感染後抑制肺泡巨嗜細胞的吞噬和纖毛細胞的活力,使得細菌有入侵支氣管的機會,引起急性支氣管炎。同時冷空氣、粉塵、刺激氣體等物理、化學刺激也易引起本病。急性支氣管炎主要是氣管、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粘液腺體肥大、分泌物增多,經過休息及葯物治療,炎症消退後,氣管、支氣管粘膜的結構及功能可恢復正常。
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根據國內外病因調查及實驗防治研究認為,它由多種因素長期相互作用而致病,這些因素包括:感染、物理化學性刺激、氣象因素、過敏及免疫功能降低等。
⑴感染:是引起慢性支氣管炎的一個常見的重要原因。支氣管炎初起多因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這些病毒侵入支氣管纖毛上皮細胞並在內大量繁殖,破壞粘膜和上皮細胞,使其失去保護作用,這使原來存在於呼吸道中的細菌如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雙球菌等便有了致病作用。
⑵物理、化學性刺激:長期吸煙及空氣被化學毒物、粉塵或有害的工業廢氣污染,對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損害了粘膜正常的清掃和防禦功能,便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據普查統計,長年吸煙的比不吸煙的患的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率高2 .8倍,而且吸煙量越大,發病率越高。
⑶氣象因素:寒冷為慢性支氣管炎發作的重要誘因。許多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冬季發病,主要是因為寒冷刺激可使纖毛運動減弱,氣管痙攣、毛細血管收縮,影響血液循環,使局部抵抗力降低而易受感染等。此外,寒冷使粘膜腺分泌增加,吸入氣體濕化不足,痰液粘稠,呼吸道不暢,也是慢性支氣管炎的誘發因素。
⑷過敏:特別是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與過敏關系密切。如對塵埃、塵蟎、真菌、寄生蟲、花粉及化學氣體過敏,便可使呼吸道粘膜水腫、充血和支氣管痙攣而發生咳嗽和喘息。
⑸免疫功能下降:本病5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病率高,這與老年人呼吸道局部防禦及免疫功能低下有一定的關系。老年人腎上腺皮質激素與性激素分泌減少,使呼吸道粘膜萎縮,肺組織儲備能力降低,肺組織彈性減退。這些均是容易引起慢性支氣管炎和反復發作的原因。
⑸ 身柱的准確位置圖作用是怎樣的
身柱穴歸屬督脈,位於後背部兩個肩胛骨的中間,在後正中線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處。
該穴上接頭部,下和背腰相連,就像一個承上啟下的支柱,故名「身柱」。其為督脈之脈氣所發,在兩肺之間,跟肺的聯絡非常密切,且督脈為「陽脈之海」,因而刺激該穴可宣肺清熱、寧神鎮咳、補氣壯陽、益智健腦,能調攝陽氣,改善體質,增強身體機能,預防感冒,也可治療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疾患。
身柱穴首載於《針灸甲乙經》,其中有「狂走,譫語見鬼,瘛瘲,身柱主之」的記載。《針灸大成》雲:「身柱主腰脊痛,癲病狂走,瘛瘲,怒欲殺人,身熱,妄言見鬼,小兒驚癇。」從古文的描述中,可以知道,身柱穴主治咳嗽、氣喘、驚厥、癲癇、脊背強痛等多種病症。
艾灸身柱穴可以通過灸法的溫通、溫補作用,結合身柱穴通陽行氣的功效,達到防病治病和增強抵抗力的目的。對於體質虛弱的小兒來說,作用更為明顯,故身柱穴被譽為「小兒百病之灸點」,命門穴主治胸部以下之病,身柱穴主治胸部以上之病,但凡小兒之病,均可用此二穴來治。
⑹ 咽炎和氣管炎非常相似,如何分辨呢
支氣管炎和咽喉炎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不過還是有好多患者都無法分辨自己是患了咽喉炎還是支氣管炎。原本支氣管炎和咽喉炎是很容易區分的。
支氣管炎需要使用祛痰鎮咳和解痙平喘的葯物舉行休養。如果病人有膿性痰,就供給任用抗菌葯物。而咽炎的休養只需普通治療加之葯物治療便可。患者供給矚目休息,多飲水,吃清淡易消化的糧食。
我們供給學會確切區分支氣管炎和咽喉炎這兩種邪惡。有時候咽喉炎和支氣管炎的症狀真的很相似,這時咱們就要先輩的醫學診療裝備來進行確診。固然咽喉炎和支氣管炎都不是什麼大毛病,如果任其導源對我們的身體典雅也有壞處的。
⑺ 慢性支氣管炎存在哪些安全隱患慢性支氣管炎會引起身體哪些部位的不適
假如慢性氣管炎和肺氣腫的患者在肺功能測定出發生不斷氣流受限時,就能確診為慢阻肺。假如發展趨勢成慢阻肺就會造成一系列的病發症,像慢性呼吸衰竭,自發性氣胸及其漫性肺源性心臟病。這種病症全是嚴重威脅生命健康的。慢性氣管炎通稱慢支,就是指支氣管、支氣管炎黏膜和周邊機構的慢性的非特異性發炎。臨床上以反復發作的慢性氣管炎、痰多或伴隨喘氣病症為特性。
可作用於植物性神經,造成支氣管炎的筋攣,進而提升呼吸系統摩擦阻力;此外 ,還可以損害支氣管炎粘膜上皮體細胞以及微絨毛,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多,減少肺的凈化處理作用,易造成病菌在肺及支氣管炎里的繁育,致慢性氣管炎的產生。一次又一次的反復感染,一次又一次的病況發作加劇,會致病人平常的表現也難以轉好顯著,大幅度降低生活品質。咳嗽痰多工作頻率提升,稍一活動甚或徹底休息時仍感喘、累。明顯時發生呼吸不暢、嘴唇紫鉗,長期性慢性缺氧,還可以發生杵狀指、球結膜水腫等。
⑻ 太溪大鍾的准確位置圖和作用是什麼
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太溪穴的主治病症為:腎臟病、牙痛、喉嚨腫痛、氣喘、支氣管炎、手腳冰涼、女性生理不順、關節炎、精力不濟、手腳無力、風濕痛等。此穴位為人體足少陰腎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關此穴的治病療法有:治療手腳冰冷、穴道刺激療法治療掉發等。
大鍾,在足內側,內踝後下方,當跟腱附著部的內側前方凹陷處。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脛神經的跟骨內側支,及脛後動脈的跟骨內側支。主治咽痛,氣喘,咳血、嗜卧,痴呆,足跟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鍾。
太溪穴治療功效
1、診生死:久病重病後,欲知藏氣生命力強弱,必診此穴脈,稱為太溪脈,應手脈軟弱無力,肉陷無彈力,大限不遠,難治難救。
2、治呃逆:本病為胃氣逆,如果是虛證,久病重病的呃逆,按太溪穴降其上逆之氣。
3、治眩暈:因耳源性,內耳迷路不平衡,及腎精虛所致者,灸本穴。
4、治牙痛:牙為骨,腎主骨,遠端療法,按對側。左牙痛按右太溪,或用灸法。
5、治咳嗽:配合合谷穴,尤其適合咳嗽就滲尿的症狀。
6、治憂鬱症:配合三陰交穴,可以調理內分泌失調情況,此外對於默默不說話,整天昏沈嗜睡者有幫助。
7、治飛蚊症: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本穴補腎水可促進眼部循環。
8、治咽喉痛:腎為水臟水府,本穴可清熱、止痛。
9、治不孕症:本穴為腎經原穴,經氣血在此留住,可強腎利生殖。
10、治性冷淡:本穴有調整內臟穩定神經作用。
11、治膝內側痛:膝內側為腎經所經過,本位可調虛實,通經活絡。
12、治腎虛腰痛:適合時常隱隱約約的腰痛,無受外傷的舉重或運動後遺症。
13、治遺精陽痿:本穴可補因腎精虧損的遺精虛證,也可瀉因相火過盛引發的陽痿。
14、治更年期性交痛:更年期陰道干澀行房痛,本穴有補腎水滋陰作用。
15、治前列腺發炎或肥大:此病療程長,多有腎虛現象,本穴可補腎水腎精。
16、治小兒驚癇麻痹的特效穴:小兒病多有先天腎氣不足之象,本穴可調補腎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太溪穴、網路-大鍾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