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頻文件各種格式所佔的空間哪個大.哪個效果好
永恆的- WAV
WAV是Microsoft Windows本身提供的音頻格式,由於Windows本身的影響力,這個格式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通用音頻格式。不客氣地說,它實際上是Apple電腦的AIFF格式的克隆。通常我們使用WAV格式都是用來保存一些沒有壓縮的音頻,但實際上WAV格式的設計是非常靈活(非常復雜)的,該格式本身與任何媒體數據都不沖突,換句話說,只要有軟體支持,你甚至可以在WAV格式裡面存放圖像。之所以能這樣,是因為WAV文件裡面存放的每一塊數據都有自己獨立的標識,通過這些標識可以告訴用戶究竟這是什麼數據。在WINDOWS平台上通過ACM(Audio Compression Manager)結構及相應的驅動程序(在這里通常稱為CODEC,編碼/解碼器),可以在WAV文件中存放超過20種的壓縮格式,比如ADPCM、GSM、CCITT G.711、G.723等等,當然也包括MP3格式.
雖然WAV文件可以存放壓縮音頻甚至mp3,但由於它本身的結構註定了它的用途是存放音頻數據並用作進一步的處理,而不是像mp3那樣用於聆聽。目前所有的音頻播放軟體和編輯軟體都支持這一格式,並將該格式作為默認文件保存格式之一。這些軟體包括:Sound Forge, Cool Edit Pro, WaveLab等等。由於WAV的支持實在是太廣泛了,可以說,即使Windows退出歷史舞台,WAV格式也不會消亡。
老當益壯 –
第二個要提到的就是改變了世界的mp3了。這個比喻相信大家都會同意。mp3是Fraunhofer-IIS研究所(http://www.iis.fhg.de/)的研究成果。mp3是第一個實用的有損音頻壓縮編碼。在mp3出現之前,一般的音頻編碼即使以有損方式進行壓縮能達到4:1的壓縮比例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mp3可以實現12:1的壓縮比例,這使得mp3迅速地流行起來。mp3之所以能夠達到如此高的壓縮比例同時又能保持相當不錯的音質是因為利用了知覺音頻編碼技術,也就是利用了人耳的特性,削減音樂中人耳聽不到的成分,同時嘗試盡可能地維持原來的聲音質量。
衡量mp3文件的壓縮比例通常使用比特率來表示。這個術語的英文是bps: bit per second,表示每1秒鍾的音頻可以用多少個二進制比特來表示。通常比特率越高,壓縮文件就越大,但音樂中獲得保留的成分就越多,音質就越好。由於比特率與文件大小音質的關系,所以後來又出現了vbr(Variant Bitrate 可變比特率)方式編碼的mp3,這種編碼方式的特點是可以根據編碼的內容動態地選擇合適的比特率,因此編碼的結果是在保證了音質的同時又照顧了文件的大小,結果大受歡迎。其實mp3的編碼標准本來就支持這種壓縮方式,但是第一個將此功能實現的反而是一個第三方工具:曾經非常有名的Xing Technology公司(http://www.xingtech.com,當年很多電腦上看VCD聽mp3就靠這個公司的Xing Player)推出的Xing Encoder。
由於mp3是世界上第一個有損壓縮的編碼方案,所以可以說所有的播放軟體都支持它,否則就根本沒有生命力。在製作方面,也曾經產生了許多第三方的編碼工具。不過隨著後來Fraunhofer-IIS宣布對編碼器徵收版稅之後很多都消失了。目前屬於開放源代碼並且免費的編碼器是LAME (Lame Ain't Mp3 Encoder,http://lame.sourceforge.net)。這個工具是公認的壓縮音質最好的mp3壓縮工具。另外,幾乎所有的音頻編輯工具都支持打開和保存mp3文件。最近,Fraunhofer-IIS對之前不收取版權費的mp3解碼器也徵收了版權費。此舉大有Fraunhofer-IIS意識到mp3已經在沒落,趁還能收到錢最後撈一把的意思。應該說,到了現在,MP3確實顯現出疲態了。許多新一代的編碼技術都已經能在相同的比特率下提供比MP3優越得多的音質。特別是音樂發燒友對mp3的音質更是嗤之以鼻。不過由於mp3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支持mp3的軟體多如牛毛,更別提眾多支持mp3的硬體播放器,如MPMAN,DiscMan,CD/VCD/DVD機等等。一句話,它依然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音頻壓縮技術,所以要它真正退出舞台相信還有好一段時間。
網路流媒體鼻祖 - Real Media
互聯網大行其道之後,Real Media 出現了。這種文件格式幾乎成了網路流媒體的代名詞。RA、RMA這兩個文件類型就是Real Media裡面向音頻方面的。它是由Real Networks公司(http://www.realnetworks.com)發明的,特點是可以在非常低的帶寬下(低達28.8kbps)提供足夠好的音質讓用戶能在線聆聽。這一特點在互聯網的早期簡直是廣大網蟲的福音。也就是因為出現了Real Media之後,相關的應用比如網路廣播,網上教學,網上點播等等才浮出水面,形成了一個新的行業。
網路流媒體的道理其實非常簡單,簡單說就是將原來連續不斷的音頻分割成一個一個帶有順序標記的小數據包,將這些小數據包通過網路進行傳遞,在接收的時候再將這些數據包重新按順序組織起來播放。如果網路質量太差,有些數據包收不到或者延緩了到達,它就跳過這些數據包不播放,以保證用戶在聆聽的內容是基本連續的。就是這么簡單的道理,促成了網路上的又一個傳奇。
由於Real Media是從極差的網路環境下發展過來的,所以Real Media的音質並不怎樣,包括在高比特率的時候,甚至差於mp3。特別是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Real Networks公司只顧著往Real Media裡面加入各種各樣的新特性比如廣告插播什麼的,而忽略了隨著網路速度的提升和寬頻網的普及,用戶對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後來Real Networks通過與SONY公司合作,利用SONY的ATRAC技術(http://www.minidisc.org/,也就是MD的壓縮技術)實現高比特率的高保真壓縮,但這些舉措始終都帶給用戶一個姍姍來遲的感覺。由於Real Media的用途是在線聆聽,並不適於編輯,所以相應的處理軟體並不多。一些主流軟體可以支持Real Media的讀/寫,可以實現直接剪輯的軟體是Real Networks自己提供的捆綁在Real Media Encoder編碼器中的Real Media Editor。但功能非常有限。這一點與現在的Windows Media相比是兩個世界。
霸氣十足 - Windows Media
任何事情都少不了Microsoft的份。在意識到網路流媒體之於互聯網的重要性之後,Microsoft立馬就推出了Windows Media與Real Media相抗衡,同時開始對其他音頻壓縮技術說不:一律不提供直接支持。到了Windows XP版本還把原來提供的mp3壓縮功能都拿掉了。
Windows Media (http://www.microsoft.com/windows/windowsmedia)也是一種網路流媒體技術,本質上跟Real Media是相同的。但Real Media是有限開放的技術,比如rtsp(Real Time Stream Protocol實時流協議)這樣的網路傳輸協議是提交到網路工作組RFC網路協議集的其中一個(編號RFC2326),而Windows Media則沒有公開任何技術細節,據稱是為了更好地進行版權保護,因此要完全封閉,還創造出一種名為mms(Multi-Media Stream多媒體流)的傳輸協議。所有這些事情綜合起來可以看出Microsoft意圖一統江湖的野心。
最初版本的Windows Media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評,特別在音質方面更被網路上那些「金耳朵」的網友所不齒。不過在更新了幾個版本之後,目前最新的Windows Media 9技術攜帶著大量的新特性並在Windows Media Player的配合下表現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特別在音頻方面,Microsoft是唯一一個能提供全部種類音頻壓縮技術(無失真、有失真、語音)的解決方案,大有囊括一切的勢頭。這也是微軟的一貫特色:雖然我的東西質量不是最好的,但肯定是最方便,集成度最高的。目前Windows Media還是處於推廣期,播放器和編碼器可以免費下載,伺服器端捆綁在Windows伺服器版中,不另外收費。這些手段正在不斷提升其市場佔有率。而且由於Microsoft的影響力,支持Windows Media的軟體非常多。雖然它也是用於聆聽用途,不能編輯,但幾乎所有的Windows平台的音頻編輯工具都對它提供了讀/寫支持,至於第三方播放器更是無一例外了,連Real Player都支持其播放。通過Microsoft 自己推出的Windows Media File Editor可以實現簡單的直接剪輯。最近,Microsoft還推出了Windows XP Media Center版本,通過在Windows XP中捆綁Windows Media 9技術以及相關娛樂媒體軟體來加強Windows作為家庭娛樂中心的作用。如果Microsoft繼續保持其在操作系統特別是桌面操作系統的壟斷地位的話,Windows Media的未來肯定是一片光輝。
電腦與電子樂器的橋梁 – MIDI
MIDI技術本來不是為了電腦發明的。該技術最初應用在電子樂器上用來記錄樂手的彈奏,以便以後重播。不過隨著在電腦裡面引入了支持MIDI合成的聲音卡之後MIDI才正式地成為了一種音頻格式。有很多人都誤以為MIDI是用來記譜的,這是錯的。MIDI的內容除了樂譜之外還記錄了每個音符的彈奏方法,所以有些MIDI文件播放起來不好聽,而某些則有良好的效果。MIDI本身也有兩個版本,General MIDI和General MIDI 2。在MIDI上還衍生了許多第三方的非標准技術,比如非常著名的:X-MIDI(或者叫XG),這是由日本YAMAHA公司(http://www.yamaha.com)發明的,在原有的MIDI具有128種樂器的基礎上擴充到了512種,並增加了更多的演奏控制,配合YAMAHA自己的波表播放軟體或支持X-MIDI的硬體可以還原出非常動聽和接近真實樂器效果的音樂。另外就是為了彌補MIDI中通過聲音合成得到的樂器聲音始終比不上真實樂器聲音這一缺點而由General MIDI Association(MIDI規范的國際組織,http://www.midi.org)推出的DLS(Downloadable Sound)技術,該技術通過給MIDI文件附帶上真實樂器的錄音(采樣)而使MIDI文件能營造出接近真實樂器效果的聲音,不過該技術的主要問題是帶上樂器采樣之後的MIDI文件實在是太大了,通常情況下都有4兆位元組以上(這樣的大小用戶當然是去找mp3了),影響了該技術的普及。
由於MIDI具有的優點和特殊性,因此可以相信這是一種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都會繼續存在的技術。普通的MIDI文件許多播放器都支持,但要達到好的效果就必須安裝軟波表,比如曾經很出名的WinGroove、Roland Virtual Sound Canvas和YAMAHA S-YXG Player。隨著Microsoft與Roland(http://www.roland.com)合作在DirectX裡面增加了DirectMusic之後軟波表就變成了Windows系統的標准配置了。需要注意的是對於X-MIDI格式來說必須使用YAMAHA自己推出的播放器才能得到良好的播放效果。比如當年曾經賣得很火的使用YAMAHA YMF724/740做晶元的聲音卡便帶有X-MIDI的播放器S-YXG100。
如果要對MIDI文件進行編輯,可以使用的比較出名的軟體是Cake Walk Pro和Sonar(http://www.cakewalk.com);X-MIDI則要使用YAMAHA XGWorks。另外還有一些曲譜軟體,比如Sibelius(http://www.sibelius.com)。不過這些軟體都是非常昂貴的。國產的相關軟體都有一些,而且支持簡譜,比如TT作曲家(http://www.centrmus.com)。
無損音頻壓縮 – APE
APE是一種無損壓縮音頻格式。龐大的WAV音頻文件可以通過Monkey』s Audio這個軟體進行「瘦身」壓縮為APE,同樣,APE也可以通過Monkey』s Audio還原成WAV,再刻錄成CD。很時候它被用做網路音頻文件傳輸,因為被壓縮後的APE文件容量要比WAV源文件小一半多,可以節約傳輸所用的時間。更重要的是,通過Monkey』s Audio解壓縮還原以後得到的WAV文件可以做到與壓縮前的源文件完全一致。所以APE被譽為「無損音頻壓縮格式」,Monkey』s Audio被譽為「無損音頻壓縮軟體」。與採用WinZip或者WinRAR這類專業數據壓縮軟體來壓縮音頻文件不同,壓縮之後的APE音頻文件是可以直接被播放的。
此外,還有許多 ,看下面連接
2. 什麼格式的音頻 視頻 圖片所佔空間容量最小謝謝
既然手機,那你看手機上的文件時用的什麼格式(如鈴聲 錄的視頻 拍的照片)那就是最合適的 。
音頻 aac
視頻 3gp
圖像jpg
下的文件一般轉換格式後 質量會下降
3. 手機音頻圖片哪個占流量多一點
這個要看音頻的長短,和圖片的解析度。
音頻大小取決與時間的長短和音質。
圖片這是看解析度,也就是說,當你點開一個網頁,圖片現實的延遲時間長短,就可以說明的圖片的大小。一般來說,現在微信或是其他手機網頁上的圖大小都不會大於2M。
這是經驗,望採納,
4. 總結常用的幾種圖像,音頻,視頻文件格式
一、音頻:mp3、wma、avi、rm、rmvb、flv、mpg、mov、mkv等。
1、mp3
MP3是一種音頻壓縮技術,其全稱是動態影像專家壓縮標准音頻層面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簡稱為MP3。它被設計用來大幅度地降低音頻數據量。
利用 MPEG Audio Layer 3 的技術,將音樂以1:10 甚至 1:12 的壓縮率,壓縮成容量較小的文件,而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重放的音質與最初的不壓縮音頻相比沒有明顯的下降。
它是在1991年由位於德國埃爾朗根的研究組織Fraunhofer-Gesellschaft的一組工程師發明和標准化的。用MP3形式存儲的音樂就叫作MP3音樂,能播放MP3音樂的機器就叫作MP3播放器。
2、wma
WMA(Windows Media Audio),它是微軟公司推出的與MP3格式齊名的一種新的音頻格式。由於WMA在壓縮比和音質方面都超過了MP3,更是遠勝於RA(Real Audio),即使在較低的采樣頻率下也能產生較好的音質。
一般使用Windows Media Audio編碼格式的文件以WMA作為擴展名,一些使用Windows Media Audio編碼格式編碼其所有內容的純音頻ASF文件也使用WMA作為擴展名。
3、avi
AVI英文全稱為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頻視頻交錯格式,是微軟公司於1992年11月推出、作為其Windows視頻軟體一部分的一種多媒體容器格式。AVI文件將音頻(語音)和視頻(影像)數據包含在一個文件容器中,允許音視頻同步回放。
類似DVD視頻格式,AVI文件支持多個音視頻流。AVI信息主要應用在多媒體光碟上,用來保存電視、電影等各種影像信息。
4、rm
RM格式是RealNetworks公司開發的一種流媒體視頻文件格式,可以根據網路數據傳輸的不同速率制定不同的壓縮比率,從而實現低速率的Internet上進行視頻文件的實時傳送和播放。它主要包含RealAudio、RealVideo和RealFlash三部分。
5、rmvb
RealMedia可變比特率(RMVB)是RealNetworks公司開發的RealMedia多媒體數字容器格式的可變比特率(VBR)擴展版本。
相對於更常見的按固定比特率(CBR)編碼的流媒體RealMedia容器,RMVB典型應用於保存在本地的多媒體內容。使用該格式文件的擴展名是".rmvb"。
二、圖像:
常見的圖形圖像文件格式有以下幾種:BMP、GIF、UFO、EXIF、RAW
1、BMP格式
點陣圖(外語簡稱:BMP、外語全稱:BitMaP)BMP是一種與硬體設備無關的圖像文件格式,使用非常廣。
它採用位映射存儲格式,除了圖像深度可選以外,不採用其他任何壓縮,因此,BMP文件所佔用的空間很大。BMP文件的圖像深度可選lbit、4bit、8bit及24bit。
2、GIF格式
圖形交換格式(外語簡稱:GIF、外語全稱:GraphicsInterchangeFormat),是CompuServe公司在 1987年開發的圖像文件格式。GIF文件的數據,是一種基於LZW演算法的連續色調的無損壓縮格式。其壓縮率一般在50%左右,它不屬於任何應用程序。
3、UFO格式
它是著名圖像編輯軟體Ulead Photolmapct的專用圖像格式,能夠完整地記錄所有 Photolmapct處理過的圖像屬性。值得一提的是,UFO文件以對象來代替圖層記錄圖像信息。
4、EXIF格式
可交換的圖像文件格式(簡稱EXIF、全稱:EXchangeableImage fileFormat )1994年富士公司提倡的數碼相機圖像文件格式。
其實與JPEG格式相同,區別是除保存圖像數據外,還能夠存儲攝影日期、使用光圈、快門、閃光燈數據等曝光資料和附帶信息以及小尺寸圖像。
5、RAW格式
是一種無損壓縮格式,它的數據是沒有經過相機處理的原文件,因此它的大小要比TIFF格式略小。所以,當上傳到電腦之後,要用圖像軟體的Twain界面直接導入成TIFF格式才能處理。
5. 為什麼音頻文件比圖片文件大的多一般圖片文件也就幾百K,音頻文件幾十兆
作為常年處理圖片與音頻素材的我拋磚引玉給你簡單講一下。
圖片文件大小與解析度有關,解析度高圖片佔比就大,因此,我們的圖片其實非常大,有的一兩個G都是正常的,但為了提高我們網路瀏覽的體驗,我們的圖片都得經過處理,所以,大多數我們上網看到的圖片都是WEB圖片,這種圖片被處理過,有的被處理得非常小,甚至只有幾KB。
而音頻文件,其實並不大,我們平時喜歡聽的歌,一般只有幾MB,如果是高保真的話,會有幾十MB。而且這與音頻文件的時長有關。
其實,二者並無直接關聯,不能對比。
6. 關於圖片格式和音頻格式的問題
圖片佔用的空間都一樣吧 ,音頻最好是MP3 最小是rm
7. 什麼格式的圖片的大小是最小的
GIF格式的最小。
GIF圖像文件的數據是經過壓縮的,而且是採用了可變長度等壓縮演算法。所以GIF的圖像深度從lbit到8bit,也即GIF最多支持256種色彩的圖像。
GIF格式的另一個特點是其在一個GIF文件中可以存多幅彩色圖像,如果把存於一個文件中的多幅圖像數據逐幅讀出並顯示到屏幕上,就可構成一種最簡單的動畫。
GIF解碼較快,因為採用隔行存放的GIF圖像,在邊解碼邊顯示的時候可分成四遍掃描。第一遍掃描雖然只顯示了整個圖像的八分之一,第二遍的掃描後也只顯示了1/4,但這已經把整幅圖像的概貌顯示出來了。
在顯示GIF圖像時,隔行存放的圖像會給您感覺到它的顯示速度似乎要比其他圖像快一些,這是隔行存放的優點;另外,GIF不支持Alpha透明通道。
(7)音頻和圖片哪個文件大擴展閱讀
JPEG格式網路上最流行的圖像格式,是可以把文件壓縮到最小的格式,在 Photoshop軟體中以JPEG格式儲存時,提供13級壓縮級別,以0—12級表示。
其中0級壓縮比最高,圖像品質最差。即使採用細節幾乎無損的10 級質量保存時,壓縮比也可達 5:1。
以BMP格式保存時得到4.28MB圖像文件,在採用JPG格式保存時,其文件僅為178KB,壓縮比達到24:1。經過多次比較,採用第8級壓縮為存儲空間與圖像質量兼得的最佳比例。
JPEG格式的應用非常廣泛,特別是在網路和光碟讀物上,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各類瀏覽器均支持JPEG這種圖像格式,因為JPEG格式的文件尺寸較小,下載速度快。
JPEG2000作為JPEG的升級版,其壓縮率比JPEG高約30%左右,同時支持有損和無損壓縮。JPEG2000格式有一個極其重要的特徵在於它能實現漸進傳輸,即先傳輸圖像的輪廓,然後逐步傳輸數據,不斷提高圖像質量,讓圖像由朦朧到清晰顯示。
此外,JPEG2000還支持所謂的"感興趣區域" 特性,可以任意指定影像上感興趣區域的壓縮質量,還可以選擇指定的部分先解壓縮。
8. 音頻文件和圖像文件的容量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
我個人的理解:音頻和圖像本身都是用電位信號來記錄的,它們在電腦上和任何格式的文件保存方式是一樣的。
首先格式的分類可以確定以多少精密程度來記錄信息,粗略可以分為兩大類:有損和無損。
無損格式的體積大,可以記錄非常多的信息,而有損格式的體積小,是在無損格式的基礎上進行縮減,減掉人可以忽略的聲音或可以忽略的顏色,從而達到大幅縮減文件體積,便於文件攜帶傳輸,否則一首歌幾百M,按以前設備的傳輸速度等物理因素,一個MP3播放器也裝不了幾首歌或者幾幅畫,當然現在科技水平提高了,可以適當提高下品質要求。
又或者電影文件的大小,有的幾十G一部電影,有的幾百M,都是能看的,但每秒60幀的電影看著就是舒服。幾百M的則方便攜帶。
(如果以後出現了某些高人,能增加壓縮比率,那麼小文件格式也可以裝入大量信息。)
說的比較粗淺,希望你能理解。
9. 列舉常見的圖片、視頻、音頻、動畫文件格式——————————
1.圖片格式:
JPG、BPM、PNG、TIFF、RAW
2.視頻格式:
MP4、AVI、rmvb、flv、MOV
3.音頻格式:
MP3、Flac、WAV、ACC、ALAC
4.動畫文件格式:
MB、swf、ANI、GIF、fla等。
(9)音頻和圖片哪個文件大擴展閱讀
swf(shock wave flash)是Macromedia(現已被ADOBE公司收購)公司的動畫設計軟體Flash的專用格式,被廣泛應用於網頁設計、動畫製作等領域,swf文件通常也被稱為Flash文件。swf普及程度很高,現在超過99%的網路使用者都可以讀取swf檔案。
fla是一種包含原始素材的Flash動畫格式。fla文件可以在Flash認證的軟體中進行編輯並且編譯生成swf文件。我們所有的原始素材都保存在fla文件中,由於它包含所需要的全部原始信息,所以體積較大,fla文件是千萬不能丟失的,否則一切都要重新來做。
10. 紅米note7存儲空間音頻和圖片顯示佔了好多GB,但我早把音樂和圖片刪除了,為什
內存不足說的是手機內存不是儲存的空間,這情況個人建議你使用360手機衛士開機加速和手機體檢功能優化一下,然後把沒有用的軟體卸載,應當可以正常了。
以下是具體步驟:
1、給手機深度清理。打開安全中心進行垃圾清理,垃圾太多會使手機運行變慢變卡,日常的使用容易產生很多垃圾,如視頻緩存,多餘的安裝包,系統緩存,軟體卸載殘余等等。
2、刪掉一些不常用的軟體。有一些比較佔用內存的軟體而且不經常用到的可以刪除,釋放一些空間出來。
3、設置儲存位置。這個是重點哦,由於小米手機運行內存不大,而且下載的軟體是不能安裝在外置sd卡上面的,所以手機裡面的視頻影音圖片文件最好是儲存在外置sd卡上。如下操作---設置---(相機 圖庫 音樂 視頻)--優先保存到外置sd卡。
4、使用雲盤。使用小米雲盤把手機裡面的文件都同步到雲盤,即使刪掉手機上的,雲盤也有備份。
5、換一個內存大的SD卡。換一個較大的外置SD卡,可以儲存更多的影音視頻文件。
6、總結一下,養成定期清理的好習慣最重要。平時的沒有用的簡訊,照片都要定期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