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天河推拿哪個部點陣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可以編輯圖片打字的軟體 2025-08-05 05:33:15

天河推拿哪個部點陣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5-08-05 03:33:38

Ⅰ 小孩發燒推拿哪些穴位

穴位:肺經(肺金)
位置:無名指掌面。
操作:①補肺經:在無名指面上旋推,見中圖,約補200~400次。
②清肺經: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見右圖,清200~400次。
主治:發熱,咳嗽,氣喘,胸悶,咽喉腫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內側正中至腕橫紋推向肘橫紋)100次、

注意事項

  • 由於小兒的體質不同,病情變化比較復雜,故小兒推拿必須結合時令、氣候和癥候表現的差異加以辨別和處理。另外小兒要注意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以防感冒發燒。現在正好是春季,天氣變化較大,日溫差也較大,家長一定要適時給小兒加減衣服,預防感冒。注重合理喂養,不可過食肥膩食物,以免傷食積滯,從而引起發燒。發燒時要多飲水,飲食宜清淡。
    一般來說急性發燒需要1至3天痊癒,長期低熱而用葯效果不佳的患兒相對治療時間長些,因為長期低熱患兒的治療一般都需要從發病的本因入手。

    推拿治療效果較好,但家長在家自行治療效果不佳的時候,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

Ⅱ 天河水到底怎麼推取天河水啥意思看完這篇搞清楚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清天河水】,到底是什麼情況?

在小兒推拿裡面,最奇怪的一個現象就是:

都說離心推,為瀉,向心推,為補,但是,天河水偏偏例外,說天河水向心推,也是瀉。

張漢臣推拿的清法,都是指來回推,偏偏天河水例外,清天河水也是向心推,單方向。

有人說天河水,只能向心推,不能離心推!可是,這是為什麼?說的對嗎?

還有人總說「取天河水」,為什麼叫「取」?什麼意思?

先來看看張漢臣原著《實用小兒推拿》對天河水穴的介紹:

部位 :在前膊掌側中線,由小天心穴至曲澤穴處(解剖部位在前臂掌側由腕部至肘彎曲澤穴處,神經分布為前臂側皮神經及肌神經的前臂外側皮神經)。

功用 :性微涼,能清心熱,除煩躁及燥痰。

主治:重舌,弄舌,舌送口外,鵝口瘡,驚風,癲癇,痰喘咳嗽,煩躁,夜睡不寧,失語症,口吃(初期有效),口乾口渴,小便赤澀等。(註:學習完辯證基礎後,應該發現這些都屬於熱症的表現)

看完這個,再總結一下:

天河水這個穴,不管是離心推還是向心推,都是「清」的作用,從手腕開始向心推,是常用的清法,性微涼;

從勞宮開始推,其性更涼一些;

從肘窩推向勞宮穴,最涼。

這次,你學會了嗎?

Ⅲ 小兒推拿穴位:天河水的作用機理探究

《幼科推拿秘書·推拿手法》:「天河穴,在膀膊中,從坎宮小天心處,一直到手彎曲池。」從腕橫紋推到肘橫紋,名清天河水;從掌心勞宮推至肘橫紋,名大推天河水;由肘橫紋下推至勞宮,名取天河水;…

1、清天河水:一手拇指按於內勞宮,另一手拇指或食中二指,從腕橫紋推至肘橫紋。

2、大推天河水:從內勞宮向上推至肘橫紋。

3、取天河水:從曲澤向掌心方向推,推至掌心內勞宮處,向上一拂而起。

4、打馬過天河:先運內勞宮數遍,後以一手拇指按於內勞宮,一手食、中二指交替並攏從腕橫紋向上拍打至肘橫紋。推3~5分鍾,拍打至局部紅赤。

功效

清熱,瀉火,除煩,

應用

1.清法代表。治療各種熱症,邪在衛分,見發熱,惡風,汗出;邪在氣分之高熱、煩躁、大汗;陰虛火旺之潮熱、盜汗、五心煩熱。

2.推法不同,適應症不同。清天河水多用於外感,以透發為主;大推天河水清熱力量,較前者強,但弱於打馬過天河,打馬過天河的清熱效果是最強的,二者均用於氣營熱盛;取天河水用於虛熱。

3功效:清熱解表,安神除煩,瀉心火,利小便。 

4臨床應用:本法性微涼,清熱力平和,善清衛、氣分熱,清熱而不傷陰。治一切熱症,多用於五心煩熱,口燥咽干,唇舌生瘡,夜啼等症,常與清心經、退六腑同用。清天河水主治惡寒發熱,流清鼻涕;取天河水主治陰虛低熱等一切熱症,取天河水是離心方向的。(網摘)

通過各位老師對天河水穴位作用和運用的探索。我們知道了,清天河水是向心的,是往外透發的,是清熱解表的。取天河水,是離心的,是滋陰的。

熟悉經絡的我們知道,天河水其實是處於手厥陰心包經的位置上。

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靈樞》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心包經的常見問題和心中熱有關。離心推拿之時,心包經內在的熱能外泄,於是心中之熱亦減。心火不亢,則腎水自養。向心推拿時,心火偏亢,脈氣有餘,循環增強,故可解表或者透發熱度。

心包和三焦又是表裡關系。心包氣動則三焦隨之。心中熱取之三焦之氣降之化水。假如三焦有虛熱,則亦隨之而去。假如三焦有實熱,則上中二焦火勢更旺!取天河水能清心火並降水於下焦。清天河水能補心氣並升三焦氣於上、中二焦以解表,透發!當外邪初襲擊肺衛,尤其適宜。補心心生火,用之解表散寒可也!用之解表散熱則有添心炎之游,注意透發的同時,滋陰涼血,方可。配合六腑,大清內熱,再透發熱毒或可。

一家之言,供大家參考!

中醫許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