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單又好看,表現感恩的畫有哪些
下面幾個圖片為簡單好看,表現感恩的畫。
人生重在修心:有一顆隨緣心,你會更灑脫;有一顆平常心,你會更從容;有一顆慈悲心,你會更積善;有一顆感恩心,你會更幸福;有一顆因果心,你會更明理;有一顆忍讓心,你會更快樂;有一顆超脫心,你會更淡然;有一顆修行心,你會更智慧;有一顆質朴心,你會更純粹;有一顆自知心,你會更清醒。
我們一生,可以遇見那麼多人。不論愛與不愛,都可以在一起度過一生中的,一天,一月,一年。到了該離開的時候,好聚好散。然後,又和下一個人一起度過,又一個,又一天,又一月,又一年。無論是誰,揮別時,也請帶著珍重。人生在世,要知足,要平凡,要感恩,不可以再任性強求。
『貳』 以感恩為主題的手抄報圖片大全
我們心中是否應該時常懷揣著感謝?感謝父母賜予我生命,讓我來到這個世界,體驗到人世間的真善美;感謝朋友,在我燦爛的童年裡抹上了一道絢麗的色彩;感謝風雨,讓我發現了天晴後最美的彩虹;感謝挫折,讓我明白了成功的意義與價值;感謝緣分,讓我在茫茫人海中能認識許許多多的朋友,感謝老師,在我童稚的心靈里播下美好的種子,教育我要做一個正直的人。感謝命運,讓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時間過得好快,彈指間六年的小學生活即將過去了。當我望著操場,同學們正在打籃球。猛然間,心中掠過一絲傷感:這個場面曾在我生命中出現過無數次,但再過半年就要面臨畢業考了,也許今後就再也看不到相同的場面了。頓時,我茫然了,畢業就意味著六年小學生涯的結束?我靜靜地觀察著生活了將近六年的學校。結束?但何嘗不是一個嶄新的開始?我默默地安慰自己。不過心中充滿了感激,我很感謝命運,讓我結識了這一切。當我剛跨入實驗小學的時候,就註定了我的童年將是五彩繽紛的。那時,我是懷著一種恐懼與好奇感走進教室的,面對這么多的陌生人,在我心中更多的是害怕,經過交流漸漸認識,才形成了一個班級體。我總覺得我似乎生活在童話故事裡,充滿了快樂與美麗。也許在老師眼裡,我們這個班是自由散漫慣了,全都懶懶散散、無精打采。可是,如果沒有同學們的嬉皮笑臉以及一系列的搞笑動作,又怎麼能開心、快樂呢?感謝緣份,讓我的生命充滿奇跡。 六年的小學生活在嬉戲中流逝,這六年,老師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在生病、喉嚨沙啞的情況下,堅持給我們上課。現在是畢業班,老師更加辛苦了,作業也愈來愈多了,學生抱怨連連,卻沒有在意到老師比我們更加疲倦。老師們常說教我們這個班很累,雖然嘴上這么說,但是依然加倍地付出,而不求回報。其實,我們都知道,我們即使全班成績都100分,老師的工資不會增長一分一毫。反之,我們即使都考0分,老師的工資也不會因此而減少。可是,老師還是不知疲倦地為我們講解,我一直都認為,能碰上這么好的老師是我三生有幸。我常常會杞人憂天,遇到什麼事總是把後果想到最壞。然而,老師的一句話讓我明白了許多。那是一堂語文課上,語文老師在給我們上課,接著就講到了一些跟上課沒關系的事:「凡事不要想太多,也許一會兒之後突然發生地震,我們就全完了,還想以後幹嘛!」那時老師剛說完,班上很多同學哈哈大笑。其實仔細想想,語文老師說的是對的,生活其實隨便一點,會活得更快樂一些。我很感謝老師,是老師讓我明白了生活的道理。感謝老師,教育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珍惜命運的羈絆將我們緊緊環扣在一起,我們還會繼續將感恩繼續;將愛心傳遞。
『叄』 感恩畫(簡單又好看)
簡單又好看的感恩畫
基本要點:明確主題、可以與感恩有關的詞語或句子放在中間;盡量整體選擇簡單的色調,大多選2-4個的顏色,整體看起來色彩協調。人物勾勒的要選擇簡單的方式,這樣顯得簡單大方。
圖片:
(3)最好看的雙手感恩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感恩的意思是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是對他人幫助的回報。
感恩的近義詞:
1、感激
感激的拼音:【gǎn jī】
感激的意思:因對方的好意或幫助而對他產生好感。深深的感謝,引申指激動,有生氣。
2、感謝
感謝的拼音:【gǎn xiè】
感謝的意思:感激或用言語行動表示感激。
3、感德
感德的拼音:【gǎn dé】
感德的意思:為其德行所感動、感激恩德;感激恩德。
4、戴德
戴德的拼音:【dài dé】
戴德的意思:為感戴恩德。
『肆』 致老師感恩節的動態圖片及感恩語
感恩老師,給我前進的動力;感恩老師,給我飛翔的翅膀;感恩老師,給我指明人生的方向;感恩老師,給我放眼世界的慧眼……老師就像是一支紅燭,一點一點的融化我們心靈的冰川,走近我們的心靈,讓我們遠離寂寞。她給我們的愛,輕輕的,柔柔的
『伍』 我要一份感恩與成長的手抄報,最好有圖。
1、歌頌老師
一寸一寸的粉筆
染白你的頭發
騰然而起點燃成燭
照亮別人
讓一個一個象形文字
成為你走過的腳印
攀上崖頂
讓後來者踏上您的雙肩
送一批批學子上路
閃閃的星星
放射著絢麗璀璨
用盡最後一點余熱
這就是老師的一生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啊!
2、贊美老師
我曾記得您那沾滿粉末的雙手
我曾記得您那慈善的諄諄教導
我曾記得您那新增的幾根銀發
因為有您 莘莘學子才能成才
因為有您 世界才會如此文明
老師 您是明燈
為迷失方向的孩子找回HOME
老師 您是天使
九月,獻給老師
九月,如期而至。
世界因此燦爛。
我們歌唱九月,
因為這是您永恆的節日。
我們牢記九月,
因為這是我們真誠的表白。
九月,是只情滿四溢的杯子,
我們用雙手高高地舉起
一片真誠的祝福聲中,
請您乾杯。
九月的樂章已經奏響,
請接受我們九月的獻禮吧,
所有拼搏在教育戰線的老師們。
『陸』 誰有《感恩的心》手語版的分解動作(最好有圖)
手語舞分解工作詳解
前奏音樂響起:
手牽手,
身體左右輕擺動.
我來自偶然:
右手手心向上,
於腰前由左往右平伸,
再換左手,
由右往左平伸.
像一顆
:
右手食指比1,
由左往右平伸.
塵土
:
雙手手指捏起,
從兩眼前往兩旁分開,
手指要上下捏合再輕開.
有誰看出
:
左手食指和拇指圈圓比3,
到左眼前;
再換右手同前.
我的脆弱
:
右手掌由下放到左肩,
再換左手;
兩手交叉於胸前.
我來自何方:
同我來自偶然
我情歸
:
兩手由腰右到左下而上劃一個圓.
何處
:
兩手手心向上,
於腰前往左右分開.
誰在
:
兩手手心向上,
於兩耳旁上提一下.
下一刻
:
右手食指比1,
由右往左下指.
呼喚我:
兩手分放於嘴旁,
身體往右上做呼喊狀,
再往左呼喊.
天地雖寬,:
右手食指比1,
往上指,
再往下指;
這條路卻難走:
兩手心相向,
由腰前往前伸;
再右手比2,
手指由左往右走.
我看遍這人間:
同有誰看出.
坎坷:
左手握拳,
往右肩槌兩下.
辛苦:
右手握拳,
往左肩槌兩下.
我還有:
兩手交叉於胸前.
多少愛:
左手握拳,
右手在上轉圓.
我還有:
兩手交叉於胸前.
多少淚:
兩手手心向臉,
由臉前往下抖下.
要蒼天知道,
我不能:
兩手交叉於胸前,
再右手食指比1,
往上指.
輸:
兩手交叉於頭上,
左右輕擺動.
感恩的心:
兩手圈成心形於左胸前.
感謝有你:
同我來自偶然
伴我:
兩手交叉於胸前.
一生:
右手食指比1,
由左往右平伸.
讓我有勇氣:
雙手握拳彎曲在兩旁,
要比頭高些.
做我自己:
雙手握拳拇指直立,
比向肩前.
感恩的心:
兩手圈成心形於左胸前.
感謝命運:
同我來自偶然
花開花落:
左手指張開,
由腰旁抖上伸直,
貼耳.
我一樣:
右手指張開,
由腰旁抖上伸直,
貼耳.
會珍惜:
雙手手指張開,
往下劃圓,
成蘭花指交叉至胸前.
間
奏:
1.
右手握拳上舉,
貼耳後張開手指,
再往右劃下至身旁
2.
左手握拳上舉,
貼耳後張開手指,
再往左劃下至身旁
尾
奏:
左腳先往前走三步,
再左腳往右轉向後面,
背向舞台.雙腳與肩同寬站立,
右手往上伸直貼耳,
張開手指,
再往右慢慢劃下至身旁
『柒』 各位師兄好,請問打坐時雙手怎麼放最好呢感恩
按照毗盧七法的方法。
毗盧七法有七個要訣。
1
雙足金剛跏趺或半跏趺坐
做不到金剛跏趺(雙盤),可以單盤、散盤,或者緬甸坐式:一腳放前,一腳放後。
2
雙手結定印: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兩拇指相輕觸,放於臍下
臍下就是丹田之處。不同修法手印也不同,如觀修《心性休息》,是雙手搭於雙膝上的休息印。我們現在學佛陀一樣結定印就可以。
3
脊背端直:不可東倒西歪,也不可前俯後仰
觀察剛剛放鬆的身體,有沒有隨著我們的習慣,有不正確的姿勢,脊柱是否直和正,有沒有彎曲。我們平時走路、看書、坐在沙發上,隨著惰性以及不好的習慣,脊柱會有變形,或者是向哪一方彎曲。按照毗盧七法的坐式禪修,脈一定要直,脊柱一定要端直,不能東倒西歪,不能前俯後仰。打坐最忌諱靠著,不能靠著後面、左面、右面。端端直直坐在坐墊上就很好。
有些修行竅訣中說,身端直則脈端直,脈端直則心端直,心端直則覺性自然現前。這和身體氣脈明點運行要求相符合。大家一定要注意觀察,自己的脊背有沒有坐直。
要避免一個企圖:有的人脊背坐直,胸椎以上就特別緊綳。有些小學生,老師說把雙手背到身後,要坐直,他們就非常認真,有的人很緊張,雙肩也是緊緊的,這不行。雙肩放鬆,只要把腰椎挺起,上面的胸椎至頸部自然放鬆,會自然正直。除非有脊椎疾病,可能需要再次端直的糾正方法,或者需要輔助的助緣等。
剛開始做可能比較艱辛痛苦,但沒關系,稍微忍耐一下,多做一下也可能療愈治好很多輕微胸椎、腰椎疾病。
很多人禪修下來都會反映:我在禪修時聽到骨胳咔咔響,禪修後走路時,聽到我的骨胳發出很大的聲音。因為坐禪時,坐得非常直,其它的骨胳放鬆,起到了舒緩的作用。
比如說司機、俯案的工作人員,有肩椎、脊椎病、肩周炎等等,經常找人按摩讓自己放鬆,其實按照毗盧七法的坐式,都可以把這些病療好。只要按照這種坐法,剛開始病人非常痛苦,一定要堅持,堅持過後就把它糾正治癒了。平時大家經常開車,回來就坐20-30分鍾,能非常有效地調節身體。
4
頸部稍向前微屈:不能往後仰,也不能左右歪斜
頸部稍往前屈一點點,就像佛陀以慈悲之眼俯視大地一切眾生一樣,但不能太低,也不能太往後仰,也不能太左太右歪斜,稍微垂視就可以。
5
肩膀後展放鬆:不要向胸前內收
雞胸、哈胸這些都不行。
6
雙目垂視鼻尖,不能睜得太大
一般不建議初學者閉著眼睛修,因為閉眼修極有可能瞌睡睡著,有可能出現境界時,自己不知道該怎樣對治。半睜眼,三分之一就可以。
有些正行修法要求雙眼圓睜,直視前方。但初學者可能會被前方的色聲香味觸引誘,產生顛倒分別,所以盡量不看任何法,垂視鼻尖。但也不要一直盯著鼻尖,一會就變成鬥眼、對眼。放鬆,自然垂視,不能睜得太大即可。
7
舌頂上齶
口舌生津。舌頂上齶有助於氣脈運行、呼吸暢通。注意剛開始也可能舌頭一直頂到僵硬。舌頭放鬆,稍微往上輕輕抬起來,或者嘴不能張得太開,頂住上齶。
——敬錄輔導《入行論實修引導》
『捌』 求感恩(孝敬父母)的圖片(有事例最好)
一、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時便以孝而聞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當時28歲。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因為父母年老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包公便馬上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們的叫口稱頌。
幾年後,父母相繼辭世,包公這才重新踏入仕途。這也是在鄉親們的苦苦勸說下才去的。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隨去的。或者兒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規勸。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的約束--辭去官職照料自己。歷史書上並沒有說明具體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無法承受路上的顛簸,包公這才辭去了官職。
不管情況如何,包公能主動地辭去官職,還是說明他並不是那種迷戀官場的人。對父母的孝敬也堪為當今一些素質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講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鐵面無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給忽視了。
事例三
東漢時的黃香,是歷史上公認的「孝親」的典範。黃香小時候,家境困難,10歲失去母親,父親多病。悶熱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趕打蚊子,扇涼父親睡覺的床和枕頭,以便讓父親早一點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鑽進冰冷的被窩,用自己的身體暖熱被窩後才讓父親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襖,為了不讓父親傷心,他從不叫冷,表現出歡呼雀躍的樣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種歡樂的氣氛,好讓父親寬心,早日康復。
事例四
老一輩革命家朱德著文《回憶我的母親》,以無限的深情贊頌了母親無比的愛和高尚的品質。毛澤東接到母親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晝夜兼程,他撫摸著母親的棺木放聲慟哭,悲痛之中揮筆寫下《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宋慶齡孝心至誠,在母親靈前「飲泣不已」。陳毅探母,執意要給癱瘓在床的母親洗衣服。李鵬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鵬夫婦總要帶上母親喜愛的食物,到母親處請安問好。
事例五
在全國以實施「跨世紀教育工程」而著稱的上海建平中學,一個13歲少年的題為《媽媽,我就是你的眼睛》的發言,使全國女市長考察團的26位成員潸然淚下。這位同學9歲時,母親雙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過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較多責任和義務,為了買一盤母親喜歡的滬劇磁帶,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頭整整跑了6個小時!
http://www.mixiao.com/aspx/detailm.asp?id=857&lm=152&print=yes
二、 孝敬父母名家名言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老舍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法)雨果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現在人類社會里的第一種特權。——(法)拉法格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於隱藏他們的一切快樂、煩惱和恐懼。——(英)培根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蘇聯)高爾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一個老年人的死亡,等於傾倒了一座博物館。——高爾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司湯達
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薩克雷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前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美)馬克·吐溫
共產主義不僅表現在田地里和汗水橫流的工廠,它也表現在家庭里、飯桌旁,在親戚之間,在相互的關繫上。 ——(前蘇聯) 馬雅可夫斯基
丑惡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兒女那樣可怕。——(英國)莎士比亞
仁愛和打人都先自家中開始。——鮑蒙特和弗萊徹
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美國)羅素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家庭的基礎無疑是父母對其新生兒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羅素
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使母親蒙羞。——所羅門
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亞
黃昏,你把清晨驅散的一切收集回來;羊群歸棚,孩子回到母親身邊。——薩福
我看見過挨餓的孩子。我看見過母親和妻子們的悲痛。我痛恨戰爭。——羅斯福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法)羅曼·羅蘭
親人不睦家必敗。——(美)林肯
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愛默生
慈母的心靈早在懷孕的時候就同嬰兒交織在一起了。——狄更斯
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狄更斯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父親,應該是一個氣度寬大的朋友。——狄更斯
天下最苦惱的事莫過於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要用希望孩子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父母。——蘇格拉底
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歡笑,就是使父母認識統一能得到鞏固的偉大精神動力。——蘇霍姆林斯基
建立和鞏固家庭的力量——是愛情,是父親和母親、父親和孩子、母親和孩子相互之間的忠誠的、純真的愛情。——蘇霍姆林斯基
父母的愛應該是這樣的:它能激發起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對人所創造的一切關心,激發起他為人民服務的熱情。——蘇霍姆林斯基
母親的安寧和幸福取決於她的孩子們。母親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兒童去創造。——蘇霍姆林斯基
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蒙田
真不公平,原諒青年人尋歡作樂,卻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維斯冠
有的兒女使我們感到此生不虛,有的兒女為我們留下了終身遺憾。——紀伯倫
再沒有什麼能比人的母親更為偉大。——惠特曼
一家人能夠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界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溫柔,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於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德萊塞
沒有和平的家庭,就沒有和平的社會。——池田大作
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熱愛和尊敬的父親和母親是非常幸福的。——伊林娜
良好的家庭傳統有助於家庭成員相互尊重,有助於家庭建成一個友愛的、生氣勃勃的集體。——伊林娜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聖的情感。——大仲馬
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岡察爾
只有健康的、建立在無條件愛的基礎上的家長同孩子的相互關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機。——羅斯·坎貝爾
我們有誰看到從別人處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從父母處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諾芬
一個高尚的人,如果有一個像他自己一樣的兒子,其樂一定不亞於他自己生命的延續。——斯梯爾
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賀拉斯
母愛乃世界上最偉大的勢力。——阿瑟·米
母親,我祝福您,因為您知道怎樣把您的兒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他將在人生的戰斗中獲得勝利。——阿斯杜里亞斯
誰拒絕父母對自己的訓導,誰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機會。——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http://www.book8.com.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246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只有愛媽媽,才能愛祖國。」因此,親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石。只有愛父母,才會愛學校、愛家鄉、愛祖國、愛社會、愛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才能永駐真愛,形成質朴健全的人性。
三、 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
孝敬父母是我國的民族精神。當年,雍正皇帝就是以孝治天下的。現在民間淬著許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你,吸痰救母……最讓我感動的是「陳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陳毅元帥出國訪問回來,路過家鄉,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親。
陳毅的母親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陳毅進家門時,母親非常高興,剛要向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換下來的尿褲還在床邊,就示意身邊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陳毅見久別的母親,心裡很激動,上前握住母親的手,並切地問這問那。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麼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陳毅聽了,忙說:「忍受,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裡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去洗,何必藏著呢。」母親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連忙把尿褲拿出,搶著去洗。陳毅急忙擋住並動情地說:「娘,我小時候,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上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育之恩!」說完,陳毅把尿褲和其他臟衣服都拿出洗得乾乾凈凈,母母親欣慰地笑了。
同學們,我們已經從吃奶的小娃娃長成五年級的小學生了。你可曾想到,這十多年來,我們的父母一方面要努力工作,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多作貢獻;另一方面又要料理家務,為我們的健康成長而日夜操勞,這是多麼不容易啊!父母對我們傾注了無限的愛,這中間充滿了自我犧牲的精神。現在,我們應該明白父母的苦心,應該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是熱愛人民的具體表現。在現在社會里,有的人卻忘了父母的養育之恩,不孝敬父母,這是一種十分缺德的行為。
孝敬父母就是要敬愛父母,聽從母的教導,關心體貼父母,主動分擔父母的辛勞,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長大成人後,自學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責任。
同學們,讓我們從小弘揚孝敬父母的民族精神,立志為報效祖國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玖』 請問誰有現在網上很紅的「感恩父母」漫畫動態圖片版。好像是GIF格式還不其他什麼格式。總之不 是視頻。
上網上一搜就能搜到,能不能下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