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京劇的圖片包括哪個行當
擴展閱讀
思考動態圖片 2025-07-27 14:06:13
圖片上畫半徑的軟體 2025-07-27 14:00:20

京劇的圖片包括哪個行當

發布時間: 2022-07-02 08:39:47

Ⅰ 京劇行當分為哪幾種

分為生、旦、凈、末、丑,共五大行當。但末融合了丑,成為四大行當。生行是除丑角和大花臉以外所有男性角色的統稱,旦行是所有女性角色的統稱,凈行指的是在臉上畫滿彩圖的花臉角色,醜行是在舞台上表演武功武技的角色。

京劇曾稱平劇,亦稱亂彈、國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被視為中國國粹,位列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是中國和世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場景布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

京劇是清代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與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的結晶。它走遍世界各地,是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

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劇表演四項基本功。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樂性的念白,二者相輔相成,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舞。

Ⅱ 京劇的四大行當是什麼

舞台上的角色劃分成為生、旦、凈、丑四種類型,這四種類型在京劇里的專門名詞叫做「行當」。

1、生:除了花臉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統稱,分老生(又分重唱的安工老生,重做的衰派老生,重武的靠把老生)、武生(分長靠武生、短打武生並應工猴兒戲)、小生(分扇子生、雉尾生、窮生、武小生) 、紅生 、娃娃生。

2、旦:女性正面角色的統稱,分青衣(正旦)、花旦、閨門旦、刀馬旦、武旦、彩旦。

3、凈:俗稱花臉,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上有些特異的男性人物,化妝用臉譜,音色洪亮,風格粗獷。「凈」又分為以唱功為主的大花臉,分正凈(重唱功,稱銅錘、黑頭)、架子花(重工架)、武二花、摔打花、油花(一稱毛凈)。

4、丑:扮演喜劇角色,因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分文丑(分方巾丑、袍帶丑、老丑、榮衣丑,並兼演彩旦、婆子)、武丑(又稱開口跳)等。各個行當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的技藝上各具特色。

(2)京劇的圖片包括哪個行當擴展閱讀:

漢劇共分為10種行當:

一末、二凈、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貼、九夫、十雜。這十種行當所扮演角色的內容,大概是這樣:末是主要的男性角色,就是京劇里邊的生行;凈與京劇里的凈是一樣的,指的是花臉;旦就是京劇里的旦,指的是女角色。

貼,是貼旦的簡稱,京劇在早期劃分行當,也包括貼旦在內,指的是比較次要的旦行角色,俗稱二旦,例如現在京劇《紅娘》里扮演鶯鶯小姐的,就是貼旦。

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法:

唱、念、做、打,也是京劇表演四項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樂性的念白,二者相輔相成,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歌舞化的京劇表演藝術兩大要素之一的「舞」。

戲曲演員從小就要從這四個方面進行訓練,雖然有的演員擅長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當以做功(花旦)為主,有的以武打為主(武凈)。但是要求每一個演員必須有過硬的唱、念、做、打四種基本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發揮京劇的藝術特色。更好地表現和刻畫戲中的各種人物形象。

京劇有唱,有舞,有對白,有武打,有各種象徵性的動作,是一種高度綜合性的藝術。

Ⅲ 京劇分哪幾個行當

行當分類
京劇行當的劃分,除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別、年齡)和社會屬性(身份、職業)外,更主要的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徵和創作者對人物的褒貶態度不同而異。
行當劃分由來已久,對京劇劃分行當影響最大的,當數漢劇。漢劇共分為10種行當:一末、二凈、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貼、九夫、十雜。這十種行當所扮演角色的內容,大概是這樣:末是主要的男性角色,就是京劇里邊的生行;凈與京劇里的凈是一樣的,指的是花臉;旦就是京劇里的旦,指的是女角色;貼,是貼旦的簡稱,京劇在早期劃分行當,也包括貼旦在內,指的是比較次要的旦行角色,俗稱二旦,例如現在京劇《紅娘》里扮演鶯鶯小姐的,就是貼旦。夫,扮演車夫、轎夫、馬童、衙役一類角色。總的說來,漢劇的這十種行當,劃分得比較細致,為京劇劃分行當,打下了基礎。京劇後來劃分為生、旦、凈、丑四大類型,似乎比較簡化精練,但每個大類之中,又包含若干小類,所以實際上是把這十種行當都包括在內了。不僅包括在內,而且更為細密嚴謹。唯一不同的是漢劇雖然有了生行,可他的主要行當是末,而不是生。發展到京劇,生行就成為主要行當了。

Ⅳ 中國京劇一般可分哪幾個行當

京劇行當分為生、旦、凈、末、丑五大類。

1、生:生行承擔扮演男性主要人物以及一部分次要男性人物的任務。

2、旦:旦行承擔扮演女性主要人物以及大部分次要女性人物的任務。

3、凈:凈行承擔扮演性格粗獷魯莽、氣質威嚴豪邁的個性突出的男性人物的任務。

4、丑:醜行則承擔扮演幽默、機智的男性正面小人物,或靈魂丑惡、道德敗壞、品行不端的反面男性人物的任務。

5、末: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多數掛須。又細分為老生、末、老外。多扮演比同一劇中老生作用較小的中年男子。

(4)京劇的圖片包括哪個行當擴展閱讀:

京劇行當中的老生與小生:

1、老生:"老生",顧名思義就是中老年男子角色,在劇中多扮演正直剛毅的人物形象。因為老生都掛鬍子,所以又叫須生,或鬍子生,鬍子在京劇里的專門名詞叫「髯口」。

老生除了須生和鬍子生,還有一個名詞叫正生,表示嚴肅端莊的意思。老生在劇中一般注重演唱和細膩表演,唱腔上也最為豐富。台詞用京劇中的韻白來表現,演唱用真聲,風格剛勁、挺拔、質朴、醇厚,動作造型也以雍容、端方、莊重為基調。

2、小生:小生主要扮演青少年男子,化妝不戴胡須,扮相清秀、英俊。小生演唱用尖音假嗓,念白兼用真假嗓。小生使用的假嗓與旦角不同,小生的唱法應該剛、勁、寬、亮,聽起來聲音清跪但不柔媚,剛健但不粗野。

Ⅳ 中國京劇生旦凈丑各屬於哪個行當

生、旦、凈、丑是京劇的四大行當 1、生行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行當,在京劇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生行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紅生、娃娃生等 2.旦行 京劇旦行扮演各種不同年齡、性格、身分的女性角色。旦行又分為正旦、花旦、花衫、刀馬旦、 武旦、老旦等 3.凈行 凈,又稱「花臉」、「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質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點的男性人物。凈行分為正凈、副凈和武凈三類。
4.醜行 俗稱「小花臉」。因化妝時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粉,故而以「丑」為名。又因和凈行的大花臉、二花臉並列,醜行分為文丑、武丑兩種。

Ⅵ 京劇角色主要分為什麼五大行當

京劇有生、旦、凈、末、丑五大行當,生行是指男性角色,可分為老生、小生等,末行在後期被並入生行之中。旦行是女性角色,可分為青衣、花旦等,凈行同為男性角色,具有臉譜色彩豐富的特點,代表角色有關羽、張飛。醜行是喜劇角色,可分為文丑、武丑。
京劇角色有哪五大行當

京劇是我國國粹之一,它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京劇中所扮演的角色可根據身份、年齡等特質分為五大行當,它們分別是生、旦、凈、末、丑,不過後來末行融入了生行,五大行當也由此變為四大行當。
在五大行當中,生行是指男性角色,他通常是戲劇中的男主角,可劃分為小生、老生等多個類型。旦行則是指戲劇中的女性角色,它可分為清一、花旦、刀馬旦、武旦等類型。
凈行則和生行一樣都是男性角色,不過凈行的男性角色具有臉譜色彩豐富的特點,這類人物的性格大多粗狂、豪邁,表演時大開大合、氣度恢宏,比如關羽、張飛、包拯、曹操等角色。
末行多是年紀在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醜行則是劇目中的喜劇角色,這類角色的性格大多滑稽搞笑,它可以分為文丑、武丑兩類,在表演的過程中並不非常注重唱功,更重要的是念白口齒清晰、流利。

Ⅶ 京劇的四大行當是什麼

京劇的行當主要有生、旦、凈、丑四大行當
生行分為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老生一般是扮演中年以上,性格忠厚,正直、莊重的正面人物,舞台上的老生都掛胡須,因此又稱"須生"
小生一般扮演青年男性,不掛胡須
武生一般扮演武藝高強的將軍、元帥,所以多數武生不掛胡須,如《回荊州》中的趙雲,如果掛胡須就是武老生,如《秦瓊觀陣》中的秦瓊
娃娃生扮演兒童角色
旦行是唯一表示女性人物的行當,旦行分為老旦、正旦、花旦、閨門旦、武旦、彩旦
老旦一般扮演老年女性,頭發花白或全白
正旦主要扮演性格溫和、舉止端莊的中年女性,以正劇和悲劇人物為主,因飾演悲劇人物和窮人時,常穿黑色衣服,黑色在古代稱為青色,所以又叫「青衣」
花旦一般扮演性格活潑或潑辣的青年、中年女性,與正旦的性格形成對比
閨門旦與花旦近似,不同的是花旦多說京白,閨門旦多說韻白
武旦一般扮演年青輕的,擅長武藝的女俠或女英雄
彩旦又稱丑旦、丑婆子,扮演幽默、滑稽或兇狠的女性人物
凈行俗稱花臉、因用多種顏色在臉上畫臉譜而得名,凈行主要表現性格豪放、粗魯、剛烈、忠直或者奸詐的男性,如張飛、李奎、嚴嵩
,潘仁美等人物。與生行相比,在化妝、唱腔、形體、表演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化妝極為誇張,運用多種色彩,在面部勾勒出特定的、有象徵意義的臉譜。胡須又濃又長,有的角色甚至用紅胡須或紫胡須,以顯示人物更為特殊的性格,如《甘露寺》中的孫權、《盜御馬》中的竇爾敦;其次是發聲方法比生行渾厚、高亮,加上胸部和腦後音的共鳴,聽起來粗獷有力;第三是動作造型剛勁有力,幅度大。由此三點,舞台上凈行所扮演的人物就成為不同於常人的大丈夫、大英雄或大強盜,給人一種強烈的震撼。
醜行一般是扮演喜劇角色,最突出的特點是用白色在鼻樑眼窩處勾畫臉譜,醜行分為文丑、武丑
文丑之中又有袍帶丑、方巾丑、茶衣丑、老丑
袍帶丑一般扮演頭戴官帽、身穿官服的小官或貴族,如《春草闖堂》中的胡知府
方巾丑一般扮演有文化但有些迂腐的秀才、謀士等,如《群英會》中的蔣干
茶衣丑表現的都是社會地位很低的人,所穿的衣服都是素色的,如《武松打虎》中的酒保
老丑一般扮演心地善良、性格幽默的老人,多是社會中下層勞動人民,如《烏盆記》中的張別古
武丑一般扮演動作敏捷、機警幽默的人物,如《三岔口》中的劉利華、《擋馬》中的焦光普

Ⅷ 京劇臉譜中最常見的是哪個行當!!!急啊!!!

京劇臉譜中最常見的是行當是: 凈和丑。
「臉譜」是指中國傳統戲劇里男演員臉部的彩色化妝。這種臉部化妝主要用於凈(花臉)和丑(小丑)。它在形式、色彩和類型上有一定的格式。內行的觀眾從臉譜上就可以分辨出這個角色是英雄還是壞人,聰明還是愚蠢,受人愛戴還是使人厭惡。京劇那迷人的臉譜在中國戲劇無數臉部化妝中佔有特殊的地位。京劇臉譜以「象徵性」和「誇張性」著稱。它通過運用誇張和變形的圖形來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徵。眼睛,額頭和兩頰通常被畫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狀,再加上誇張的嘴和鼻子,製造出所需的臉部效果。

紅色臉 象徵忠義、耿直、有血性,如:「三國戲」里的關羽、《斬經堂》里的吳漢。
其他:有諷刺意義,表示假好人。
呂馬通:《亡烏江》
關羽(紅整臉)
黑色臉 既表現性格嚴肅,不苟言笑,如「包公戲」里的包拯;又象徵威武有力、粗魯豪爽,如:「三國戲」里的張飛,「水滸戲」里的李逵。
其他:表示陰陽中的陰,用於鬼魂。膚色較黑或面貌醜陋。
張飛(黑十字門蝴蝶臉)
白色臉 表現奸詐多疑,如:「三國戲」里的曹操、《打嚴嵩》中的嚴嵩。
曹操(白整臉)
藍色臉 表現性格剛直,桀驁不馴,如:《上天台》中的馬武,「《連環套》里的竇爾墩。
竇爾墩(藍花三塊瓦臉)
紫色臉 表現肅穆、穩重,富有正義感,如:《二進宮》中的徐延昭,《魚腸劍》中的專諸。
其他:面色不好,醜陋。
張郃(紫三塊瓦臉)
金色臉 象徵威武庄嚴,表現神仙一類角色。如:《鬧天宮》里的如來佛、二郎神。
大鵬(金色象形臉)
綠色臉 勇猛,莽撞。
其他:綠林好漢。
其它還有黃色臉、粉色臉、銀色臉等。

Ⅸ 京劇的四個行當是那幾個

生、旦、凈、丑。

1、生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紅生、娃娃生等幾個門類。除去紅生和勾臉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臉的,行內術語叫作"俊扮"的,即扮相都是比較潔凈俊美的。

2、旦

主要指女性形象。扮演人物按年齡、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點,有比較詳細的分工,有正旦(青衣)、花旦、刀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

3、凈

又稱「花臉」「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質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點的男性人物。面部化妝勾畫臉譜,演唱時運用寬音和假音,表演動作幅度大,以突出其性格、氣度和聲勢。

凈行分為正凈、副凈和武凈三類。凈分文凈與武凈,細劃分則有銅錘花臉、黑頭 、老臉、奸白臉、架子花臉、武花臉等。

4、丑

俗稱「小花臉」。因化妝時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粉,故而以「丑」為名。又因和凈行的大花臉、二花臉並列,又稱「三花臉」。

醜行的「丑」是指扮相不俊美,並非專指品質上的丑惡。醜行扮演的角色既有陰險狡詐的人物,也有正直善良的形象。醜行分為文丑、武丑兩種。

(9)京劇的圖片包括哪個行當擴展閱讀:

京劇角色的分行十分細致,早先分為十行,後來才歸並為生旦凈丑四行。各類角色根據劇中人物的身份、氣質與性格的不同,都有固定的臉譜、扮相和服飾,各行角色的舞台動作也都有規范。京

劇形成的初期,老生最受重視,出現了「老生三傑」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和「老生新三傑」譚鑫培、汪秋芬、孫菊仙。

上世紀20年代出現「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後,旦角的地位變得重要了。這是京劇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變化。

1928年,北京的《戲劇月刊》,發起以「四大名旦」為題的徵文,獲得觀眾熱烈響應。1930年徵文揭曉,集中於梅、程、荀、尚四人,稱梅蘭芳如春蘭有王者之香,程硯秋如菊花霜天挺秀,荀慧生如牡丹占盡春色,尚小雲如芙蓉映日鮮紅。自此,「四大名旦」的名聲流傳全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京劇行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