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淚囊堵塞最好解決辦法
如果出現淚囊的堵塞,建議及時去醫院眼科就診,做檢查明確引起堵塞的原因。一般比較常見的原因是由於局部感染炎症,引起鼻淚管的堵塞,這種情況可以通過積極的抗感染治療,然後可以通過淚管沖洗的方法將其疏通。如果阻塞嚴重而治療效果不佳,或者因為其他外傷等因素而引起斷裂等情況,保守治療方法不能達到效果,則需要考慮進行積極的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又分為多種手術方式,比如可以選擇人工淚管植入手術,通過植入手術之後,可以使堵塞的淚管和淚囊得以疏通,解除堵塞的症狀。除此之外,還可以考慮外路淚囊鼻腔吻合術以及內路淚囊鼻腔吻合術。
可試用手指有規律地壓迫淚囊區,配以抗生素眼液,促使鼻淚管下端開放。大多數患兒可隨發育自愈或經過壓迫痊癒。若保守治療可貴無效,半歲出院以後可臨床考慮淚道探通術。
功能性淚溢:
可試用滴眼液收縮淚囊粘膜。
淚小點狹窄、閉塞或缺如:
可用淚小點擴張器擴張或淚道探針探通。
瞼外翻淚小點位置異常:
矯正瞼外翻,使淚小點復位。如有眼瞼松馳,可同時作眼瞼辦法水平縮短術。此外也可試行電烙術。
淚小管阻塞:
可試用淚道硅管留置治療求醫。近年開展了激光治療看上淚小管阻塞,通過探針引導導光纖維至阻塞部位,利用脈沖YAG激光的氣化效應打通阻塞,不給術後配合插管或置線,可提高療效表情。
㈡ 眼睛淚道堵塞能否有針灸解決的方法
至今還沒喲針灸能解決的,具體情況需要檢查以後才能明確。您的病情已經了解,建議:點擊此處參考我的文章《流淚的原因和治療》您的病情已經了解,建議:點擊此處參考我的文章《迎風流淚偏愛女性有原因內窺鏡下激光治療效果好》 武警總醫院-眼科-陶海主任醫師 查看原帖>>
㈢ 眼睛淚管堵塞了,眼淚往外流,好難受!
由細菌或衣原體感染。於是眼球乾燥。然後眼睛缺氧。
對策,或曾經患有沙眼等疾病也可能閉塞淚管,眨眼次數從正常的每分鍾20次,理想的屏幕亮度應比周圍高3~4倍。另外備一瓶淚液型眼葯水、視力減退。對此的治療主要是淚道探通,但一天內使用別超過6次,淚液減少。淚管堵塞的原因有許多,引起溢淚,例如年齡增大後淚管功能下降,驟降到每分鍾4~5次,讓進入眼睛的光線減少,俗稱「乾眼症」,但進入眼睛的光線刺激和輻射卻加倍了,應用紅黴素眼膏塗眼。
目不轉睛在這里得到了完美實現——用電腦時精神過於集中,可以緩解眼睛的干澀,將阻塞部位打通,目前還可以用激光探通:調屏幕亮度、淚管堵塞,請到眼科醫院診治(可作眼分泌物檢查細菌)
㈣ 淚管堵塞怎麼辦
淚道阻塞(或狹窄)指淚道起始部(淚小點淚小管淚總管)管徑窄細位置表淺並與結膜囊相通領導容易受到華佗炎症外傷影響控制而發生阻塞鼻淚管下端也是一個解剖學狹窄段易受鼻腔病變的大把影響出現阻塞。 淚道阻塞是眼科常見病、多發病,若治療不徹底,有潛伏眼內、外感染的危險。其治療原則是控制淚囊炎症,恢復或建立淚道淚囊至鼻腔引流通道淚道阻塞(或狹窄)的治療。 嬰兒淚道阻塞(或狹窄):可試用手指有規律地壓迫淚囊區配以抗生素眼液促使鼻淚管下端開放大多數患兒可隨發育自愈或經過壓迫痊癒若保守醫托治療無效半歲以後所有可考慮大夫淚道?酵ㄊ? 功能性淚溢:可試用滴眼液收縮淚囊粘膜 淚小點狹窄閉塞或缺如:可用淚小點擴張器擴張或淚道探針探通 瞼外翻淚小點位置異常:矯正瞼外翻使淚小點復位如有眼瞼松馳可同時作眼瞼水平開始縮短術此外也可試行電烙術 淚小管阻塞:可試用淚道硅管留置極高治療近年開展了激光早上治療淚小管阻塞通過探針引導導光纖維至阻塞部位利用脈沖YAG激光的氣化效應打通阻塞術後繼續配合插管或置線可提高多次療效 淚總管阻塞:可採用結膜-淚囊鼻腔吻合術用Pyrex管或自身靜脈建立人造淚液導管將淚液直接面前從結膜囊引流到淚囊或引流到鼻腔 鼻淚管狹窄:可行淚囊鼻腔吻合術
㈤ 嬰兒鼻淚管堵塞通過按摩多久能痊癒
嬰兒淚腺堵塞按摩是保守治療的一種方法,嬰兒淚腺堵塞按摩多久能好,存在個體差異,快的一周到兩周能好,慢的大概要一個月到兩個月的時間能好,如果保守治療沒有效果,可以在半歲以後去醫院進行淚道探通術。嬰兒淚腺堵塞按摩主要是通過按壓淚囊區域,使鼻淚管下方堵塞的膜破裂,從而使淚腺通暢,一般每天可按摩5-7次,每次6-8下。
㈥ 跪求中醫如何治療淚道堵塞
目前淚道阻塞可以通過手術來進行,比如鼻淚管義管手術、淚囊鼻腔吻合術、激光淚道成形術等,還可以採用重復探通並逐步增大探針以擴大鼻淚管的方法,對少數輕度的或纖維蛋白粘連阻塞有效,已有固定瘢痕則很難奏效。
㈦ 鼻淚管阻塞,淚囊炎,怎麽治
建議你看看下面的文章
鼻淚管阻塞,淚囊炎,淚道狹窄治療的最新成果.
淚囊炎是常見的眼科淚器疾病,對眼構成潛在的危險,並會繼發一系列臨床症狀,給患者帶來諸多痛苦。多見中老年女性。與沙眼、淚道外傷、鼻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等因素有關。由鼻淚管狹窄或阻塞致使淚液滯留於淚囊之內伴發細菌感染引起。感染的細菌有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淚囊粘膜有慢性炎症產生粘液性和膿性分泌物。臨床常分為:急性淚囊炎和慢性淚囊炎。急性淚囊炎大多是在慢性淚囊炎的基礎上急性發作,與患者抵抗力降低、損傷、侵入細菌的毒力較強有關.淚囊區皮膚有嚴重的紅、腫、熱、痛等急性炎症表現,炎症可波及鼻根、眼瞼和顏面部,由於局部水腫明顯,淚囊內膿性分泌物不易從上、下淚小點擠出,嚴重時全身發熱、畏寒不適。慢性淚囊炎患者表現為淚溢和手壓淚囊區有粘液膿性分泌物自淚小點流出,是眼部的感染性病灶,在施行內眼手術前必須預先治療。淚囊炎的傳統治療方法多採用葯物治療;淚道探通或擴張術、淚囊鼻腔吻合術。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報道採用鼻內鏡下鼻腔淚囊造口術,KTP激光淚道疏通及置管術,硅膠管淚道植入術等均可達到消除淚溢,治療淚囊炎的目的。目前多傾向於硅膠管淚道植入術,由於植入材料的特殊性使它具有了組織相容性好,可以對淚小管、鼻淚管進行充分有效的擴張且留置時間的靈活性大,對正常組織結構無破壞,術後處理工作簡單宜行、痛苦小患者樂於接受。但是淚道植管術的術式多樣,操作繁瑣,而且操作者需要經過大量臨床實踐才能較順利地完成手術,對初學者而言易於失敗。我們對鼻淚管阻塞73隻眼,採用自行設計製作的「魚形」針配合叉形送管器,將硅膠管植入鼻淚管和淚囊的治療方法,進一步簡化了操作,具有獨特的優點,效果滿意.
方法:
術前一天囑患者給患側眼和鼻子分別點眼葯水和滴鼻凈以便於消炎和收縮下鼻道粘膜和血管,每日三至五次。患者取卧位,常規表面麻醉,對痛覺過於敏感者可給予眶下神經阻滯麻醉。如果淚囊粘液分泌物較多時,應在術前再一次沖洗淚道或擠壓淚囊排出分泌物,而急性淚囊炎患者不適宜做淚囊擠壓,可只做淚道沖洗。術前將硅膠管和器械置入0.1%新潔爾滅液或2%戊二醛中浸泡消毒30分鍾再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即可待用。根據不同的病情分類,操作方法略有不同,現分述如下:①單純慢性鼻淚管阻塞:術者位於患者頭頂部,右手持淚點擴大器按常規擴張下淚點,給自製的「魚形」針塗抹上眼葯膏經下淚點插入淚小管水平進入淚囊後,旋轉約90度使針尖指向下,進入下鼻道。此時術者手下可感到一種落空感,然後將針尖的「鰓形」面旋向鼻中隔,並用注射器吸取2ml生理鹽水經「魚形」針注入,如果下鼻道有水流出即可證實進針正確。然後將粗管的牽引線距粗管約20mm處打一結作為標記,再把牽引線連在特製的送管器前端,最後將送管器沿下鼻道外側壁送入下鼻道,此時術者一手牽拉「魚形」針一手將送管器向鼻中隔一側旋轉約90度後取出送管器,另一手由下淚點拔出「魚形」針時即可將粗管的牽引線從下淚點拉出,當看到已打結的標記後停止牽拉,這時粗管已經植入鼻淚管。剪除鼻腔中過長的粗管部分和牽引線,再次沖洗淚道,手術完畢。②復雜性淚道阻塞:取一粗管在圓鈍的一端達上四個小孔並穿上雙股的牽引線,在距粗管約20mm處打一結,然後給雙股牽引線上穿上細管長約25mm,將細管與粗管對齊後用3-0絲線在牽引線所打的結的遠端結扎細管後剪除多餘的結扎線,既製作好了復合式硅膠管。術者由下淚點將「魚形」針插入,經鼻淚管到達下鼻道後再按照單純慢性鼻淚管阻塞的植管方法將復合式硅膠管的牽引線與「魚形」針連接,術者即可從淚小管拔出「魚形」針和牽引線,當拉出結扎細管的結時,粗管位於鼻淚管和淚囊內,細管位於淚小管內。此時,再打開結扎細管的結,輕輕把牽引線上的結拉出細管。用注射器經過細管做淚道沖洗,檢查無異常後剪除鼻腔內過長的硅膠管,將牽引線剪短後用膠布固定在下眼瞼附近,完成手術過程。③急性淚囊炎:用5ml注射器吸生理鹽水接上魚形針經下淚點進入淚囊,如果碰到淚囊下方骨壁,則回退3mm,進行淚道沖洗,有液體或膿液自上淚點返流,則證實未刺入淚囊壁,然後垂直進針進入鼻淚管,同時繼續邊注水,邊進針。當「魚形」針進入下鼻道後,其餘操作與單純慢性鼻淚管阻塞相似,故不在贅述。術後用慶大注射液加註射用水沖洗淚道,每日1~2次,連續5~7天,抗生素眼葯水點眼,定期門診復診。硅膠管一般留管3個月後拔管,拔管後行淚道沖洗1周,隔日1次。
討論:
淚道疾病是一類常見眼病,由多種致病因素引起淚道粘膜的炎症,粘連、狹窄、阻塞甚至完全閉塞,易合並淚囊炎或嚴重的化膿性淚囊炎。阻塞的部位、范圍、程度多樣,淚道的狹窄或阻塞可以是單發也可以是多發,發生的程度和數量會明顯影響治療方法和療效。反復急性發作、慢性遷延不愈或長期延誤治療、錯過良好的手術時機往往會增加治療難度和器械對淚道組織的損傷,疤痕增加,極大的影響了手術的成功率及治療效果。淚道阻塞的治療方法種類繁多,傳統的淚道探通術在疾病的早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方法簡單、痛苦小、但療效不持久、易復發。淚囊鼻腔吻合術使治癒率提高、復發率降低,但是它明顯影響美容、痛苦大、操作復雜,手術要求高而不被患者接受。近年來淚道阻塞治療的相關報道較多。在各類雜志中以不同方式的淚道植管報道最多,但還存在一些不足,特別是對操作者而言,操作困難、過程復雜、比較費時、易產生醫源性假道,同時給患者也增加了痛苦。
自製「魚形」針配合淚道植管術治療淚道阻塞方法簡捷,療效滿意,此術式的幾個相關特點有:術前准備、病例的選擇和對淚道阻塞部位的判斷,對植入管的選擇與安置,牽引線的安置及固定,硅膠管的固定和留管時間,並發症及預防。
術前用麻黃素收縮下鼻道粘膜血管,可使充血或肥大的下鼻甲縮小,鼻粘膜充血減輕,便於手術操作,減少粘膜損傷和出血的機會。另外還需要用淚道探針對淚道狹窄或阻塞的程度部位進行判斷,對於部分淚小管淚囊端重度阻塞的患者可以適當增加探通力量,如果能探通淚道,也可以作為治療對象。對於淚道完全阻塞者,建議用激光探通後再進行淚道植管術。對於合並急性淚囊炎術前判斷尤為重要,一般需在全身情況穩定時進行探通,如果試探成功應立即一次植入硅膠管並沖洗淚道,術中應邊注水,邊探通,動作輕柔,避免刺入淚囊壁。
對植入管的選擇與安置,單純鼻淚管阻塞時選用單一粗硅膠管,對於合並淚總管,累小管阻塞時採用復合式硅膠管,該管可以在術前連接好,並做好標記以便於在術中判斷其位置,復合式硅膠管的連接比較復雜,如果能加工定做使粗管和細管合二為一,由粗口到細口一次製作,則可以解決兩方面難題,其一:細管在淚小點以外的固定影響美容,影響淚小點的生理位置,當粗管和細管一次製成,則可以牢固的固定細管,不必擔心移位。其二:做淚道沖洗時液體可以從粗管和細管交接處的孔隙對淚囊腔進行徹底沖洗,有利於迅速控制炎症,促進痊癒。
牽引線的安置與固定:牽引線的安置有多種方法,可以採取由淚小點進入淚道後再從鼻淚管下端引出的自上而下的方法,也可採取鼻淚管下端向上從淚小點引出的自下而上的方法,但是能否順利地將牽引線引入或引出鼻淚管下端是決定手術速度和手術成功的關鍵。我們選擇的是由鼻淚管下端向上從淚小點引出牽引線的方法,術中應使「魚形」針和特製送管器密切配合一次即可完成牽引線的安置,縮短了手術時間,克服了在非直視下安置牽引線的盲目操作。如為單純粗管植入後可直接剪除牽引線,如為復合管時牽引線則需要固定在下眼瞼或發際間較隱蔽的地方更能使患者樂於接受,這也是患者能配合治療不可忽視的因素。
硅膠管的固定和留管時間:硅膠管的固定以復合管中的細管固定對手術效果影響較為明顯,以避免引起淚點外翻,摩擦內眥部等並發症為原則,可以將細管的牽引線用透明的醫用膠帶固定於前額皮膚較隱蔽處。硅膠管植入後的留管時間各報道並不一致,一般取決於淚道阻塞和炎症的治療情況,另外患者的耐受和配合也非常重要。由於硅膠管的質地柔軟與組織的相容性好,故在淚道粘膜炎症控制或恢復的前提下使其盡可能長地發揮支撐和擴張淚道的作用,如果隨訪中發現硅膠管松動而沒有支撐作用時,可以拔除。一般情況下留管時間為1~6個月,而具體時間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並發症及預防:常見的並發症為出血,眼瞼甚至顏面的水腫,炎症加重,多數是由於反復的淚道探通,不正確或粗暴的手術操作,也可由於操作時間過長或造成醫源性假道而出血、水腫、加重病情。所以術者應熟悉淚道的解剖結構,操作輕柔。再探通時最好選用可以注水的探針。即使造成假道也可及時發現並糾正。
結論:
「魚形」針配合淚道植管術治療淚道阻塞集中體現了以下優點:①操作簡單,易於推廣。對於普通眼科醫生而言可迅速掌握並熟練應用,解決了傳統植管術中安置牽引線的操作難題。使手術時間縮短到數分鍾,克服了在非直視下安置牽引線的盲目性。②具有反復可操作性,對正常組織損傷輕,術後反應少,對於復發者仍可再次手術,不破壞淚道的正常組織結構。器械末端光滑,採用塑料製成的牽引線可順利地通過淚道的阻塞部,對正常粘膜無損傷,且醫用硅膠管的組織相容性好,不影響粘膜的修復功能。③節省時間、降低費用、手術在門診即可進行、操作安全、不需住院、痛苦小、患者更易接受。④採用復合管可同時治療鼻淚管阻塞合並淚小管,淚總管阻塞、方法簡單、一次手術即可完成治療。⑤使用可以注水的「魚形」針可以邊探通邊注水能避免造成假道提高成功率。⑥設計的復合管可以通過外露的細管使淚囊得到沖洗又對鼻淚管起到支撐作用。
文章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cn/u/1214316883
㈧ 淚管堵塞對眼睛有什麼危害
可由細菌或衣原體感染,請到眼科醫院診治(可作眼分泌物檢查細菌),應用紅黴素眼膏塗眼。淚管堵塞的原因有許多,例如年齡增大後淚管功能下降,或曾經患有沙眼等疾病也可能閉塞淚管,引起溢淚。對此的治療主要是淚道探通,目前還可以用激光探通,將阻塞部位打通。
目不轉睛在這里得到了完美實現——用電腦時精神過於集中,眨眼次數從正常的每分鍾20次,驟降到每分鍾4~5次。然後眼睛缺氧,淚液減少,但進入眼睛的光線刺激和輻射卻加倍了。於是眼球乾燥、視力減退、淚管堵塞,俗稱「乾眼症」。
對策:調屏幕亮度,讓進入眼睛的光線減少,理想的屏幕亮度應比周圍高3~4倍。另外備一瓶淚液型眼葯水,可以緩解眼睛的干澀,但一天內使用別超過6次。
㈨ 鼻淚管堵塞怎麼按摩
揉迎香、鼻通、印堂穴,捏鼻、擦鼻翼各1~2分鍾,每日早晚各1次,有病時每日可增加1~2次。
迎香:位於鼻之兩旁、鼻唇溝中。是治鼻塞、不聞香臭之要穴;
鼻通:位於鼻之兩側、鼻唇溝上端盡頭;
印堂:位於兩眉頭連線中點。
揉鼻通和印堂穴可散鼻的局部郁熱以通鼻竅。
另外,捏鼻、擦鼻翼可促進鼻部血液流通,改變局部血液循環,從而達到通鼻竅之效。
目前患過敏性鼻炎的兒童也較多,這主要是因為兒童尤其是嬰幼兒鼻腔里缺少鼻毛,鼻黏膜柔弱並且富於血管,故容易受感染。感染後導致鼻黏膜充血、腫脹,常使狹窄的鼻腔更加狹窄,甚至閉塞,發生呼吸困難。鼻保健操也可以用於兒童,而且效果很好。
㈩ 鼻淚管堵塞怎麼辦
如果家裡的小寶貝,從一出生或出生不久就一直眼汪汪,即使不哭的時候也一樣,有時還會合並紅眼睛或黃白色的分泌物,這時就要懷疑小寶貝可能有「先天性鼻淚管阻塞」。
其實小兒流淚的原因很多,除了眼睛外傷, 多為先天性異常,例如鼻淚管發育異常(包含先天性鼻淚管阻塞、淚點或淚小管發育不良),眼皮發育異常(包含內贅皮,眼瞼內外翻,倒睫毛)及眼睛的疾病(如青光眼)等。以下僅介紹較常見之先天性鼻淚管阻塞。
小兒鼻淚管阻塞最常見的原因,是在鼻淚管的末端接近鼻腔的位置有一薄瓣膜(Hassner哈氏瓣膜),應於出生時自行打開,若無法開啟,就會導致淚液的排泄不順暢,臨床看起來就是淚眼汪汪,持續流淚及分泌物增加現象,若輕壓淚囊處,有時可以看到粘液或膿自淚點流出,常會合並結膜炎,有眼紅及眼屎的現象,厲害者甚至會引起淚囊發炎、細菌感染,造成急性淚囊炎,此時內眥至鼻樑之間(眼睛內下方)會有紅腫熱痛的現象,以手指輕壓淚囊會有膿液從淚點逆流而出,感染厲害者需住院治療。
根據統計,約有百分之五的新生兒會產生鼻淚管阻塞的現象,此種現象可以單側,也可以雙側發生。還好大部分的小兒鼻淚管阻塞都會自行緩解,僅有少數不能自然痊癒的﹐如果是小於6個月的嬰兒﹐可由按摩的方式幫助疏通﹐家長以洗凈的雙手,利用食指指腹(建議剪短指甲以避免誤傷幼兒眼睛),由上而下,自淚囊往鼻淚管方向按摩(即按摩鼻樑兩側),每天數次,每次重覆五六下,目的就是利用按摩擠壓所產生的內壓將鼻淚管末端的薄膜撐開,原理就像擠牙膏樣,其中的技巧就是要持續用力以不快不慢的速度進行按摩到底,才容易撐破瓣膜。超過6 個月的嬰兒,若是按摩無效﹐可行淚管探針術,如有必要,再予矽管留置,以確保通道順暢,一般留置的時間約需六個月。極少數的病孩須做淚囊鼻腔吻合術,就是不經由原來的鼻淚管,直接在淚囊與鼻腔做一個永久的通道,但是為了避免影響幼兒眼眶的發育,最好等到三歲以後,再進行手術較為理想。一般來說進行以上的醫療步驟或手術,小小孩都無法合作,若為了方便強硬進行治療,不但無法完整地檢查,還容易造成並發症,且容易增加小孩對醫護人員的恐懼感,建議還是於全身麻醉下進行治療,況且目前的麻醉技術已非常成熟,非常安全。
照顧這類病孩, 家長平常應保持幼兒眼睛的乾凈,避免細菌感染。如果同時有發炎現象,眼科醫師會給予抗生素點眼,並應按摩淚囊以擠出蓄積的膿,讓抗生素葯水能進入淚管系統發揮作用以對抗細菌。很重要的是定期至眼科專科醫師就診做適當的檢查及治療。祝平安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