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機關炮的威力
可以,坦克也是有弱點的,好巧不巧打中要害組件的話一樣趴窩,而且雖然是60MM口徑以下的炮,但現代火炮的威力不完全依賴口徑,而是要看彈種,因為裝葯類型的不同,小口徑的炮彈爆發的勢能也是相當可觀的,貧鈾穿甲彈的話,150MM厚的鋼板能輕松穿,並且現在小口徑炮都是機械裝填,自動校準還普遍帶速射,那一梭子炮彈較好時間可以在同一時間爆炸,累計的爆炸當量不比大口徑炮威力差多少。
Ⅱ 二戰日本陸軍裝備的37毫米速射炮
九四式37mm速射炮
該炮為德國KWK36型37mm反坦克炮的仿製品,在KWK36型37mm反坦克炮設計階段就簽約購買了資料,1936年全炮製作完成。由於日本不使用被帽穿甲彈,所以94式速射炮在相同距離,穿甲能力比KWK36型37mm反坦克炮發射被帽穿甲彈低10mm左右。KWK36型37mm反坦克炮的炮管炮身還被日軍95式輕戰車選用,稱做94式戰車炮。
94式37mm速射炮資料
服役年代:1936—1945
口徑:37 mm
炮管長:1706.5 mm
重量:327 kg
配用彈種:穿甲爆破彈,榴彈
彈丸重量:穿甲爆破彈670 g
彈丸初速:穿甲爆破彈 700 m/sec
彈丸穿透力:勻質鋼裝甲板 40 mm /500 m ,30 mm /1000 m
對戰車射程:1200 m
有效射程:2870 m
最大射程:5700 m
九四式37mm速射炮(彈種:穿甲爆破彈)對日本鎳鉻合金裝甲板穿透能力表:(垂直板, 裝甲傾斜角=0゜)
射擊距離(m) 100 500 1000
裝甲貫通力(mm) 30 20 8
一式37mm速射炮
主要用來射擊裝甲目標,該炮為94式速射炮的改進型,吸取了偌門坎事件中,日軍94式速射炮,對大傾角裝甲射擊容易跳彈,穿透力不強,不能在遠距離擊穿毛子增裝型BT7坦克的教訓,加長加厚了94式戰車炮的炮膛與炮管,使之可以發射彈體更長,發射葯更多,重量更大的炮彈,開始稱100式戰車炮,用於98式輕戰車,後來製造出地面型速射炮正式命名1式速射炮,100式戰車炮也做了些小修改稱做1式戰車炮。
1式37mm速射炮資料
服役年代:1941—1945
口徑:37 mm
炮管長:1850.5mm
重量:335 kg
配用彈種:穿甲爆破彈,榴彈
彈丸重量:—
彈丸初速:穿甲爆破彈 780 m/sec
彈丸穿透力:勻質鋼裝甲板 —
對戰車射程:1300 m
有效射程:—
最大射程:6300 m
一式37mm速射炮對日本鎳鉻合金裝甲板穿透能力表(彈種:穿甲爆破彈,裝甲傾斜角=0゜)
射擊距離(m) 100 500 1000
裝甲貫通力(mm) 50 41 30
(彈種:穿甲爆破彈,裝甲傾斜角=0゜ )
射擊距離(m) 100 500 1000
裝甲貫通力(mm) 39 32 25
一式47mm速射炮
主要用來射擊裝甲目標,該炮為根據偌門坎事件中繳獲的毛子45mm反坦克炮發展而來,威力更大,並被97改中戰車採用,稱為1式47mm戰車炮,這種速射炮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發揮了巨大威力,不過由於沒有被帽穿甲彈,在戰爭後期對抗美軍後期型M4中型坦克很吃力
1式47mm速射炮資料
服役年代:1941—1945
口徑:47mm
炮管長:2526.5mm
重量:800 kg
配用彈種:穿甲爆破彈,榴彈
彈丸重量:穿甲爆破彈1.5 kg
彈丸初速:穿甲爆破彈 830 m/sec
彈丸穿透力:勻質鋼裝甲板 75mm /500 m,50mm /1200m
對戰車射程:1500 m
有效射程:—
最大射程:6900 m
一式47mm速射炮對日本鎳鉻合金裝甲板穿透能力表(彈種:穿甲爆破彈;裝甲傾斜角=0゜ )
射擊距離(m) 100 500 800 1000 1500
裝甲貫通力(mm) 60 50 43 35 25
二式乙型20mm高射機關炮
2式20mm高射機關炮的聯裝型,主要用於防空也可以射擊地面目標,火力密度比2式甲型20mm高射機關炮高1倍
2式乙型20mm高射機關炮資料
服役年代:1942—1945
口徑:20mm
炮管長度:1400 mm (L70)
俯仰角度:-15 to +95 度
方位射界:360 度
彈丸初速:950 m/sec
全炮重量:—
裝彈量:20發彈匣 或 彈鏈
對空射程:5500 m
對空射高:3500 m
發射速度:600發 / 分
四式聯裝20mm高射機關炮
主要用於陣地防空,是簡易輕量化型高射機關炮,如機槍一樣,不用搖柄,直接用手操縱機炮瞄準射擊,炮身依然與98式相同
4式聯裝20mm高射機關炮資料
服役年代:1944—1945
口徑:20mm
炮管長度:1400 mm (L70)
俯仰角度:-15 to +95 度
方位射界:360 度
彈丸初速:950 m/sec
全炮重量:—
裝彈量:20發彈匣 ×2
對空射程:5500 m
對空射高:3500 m
發射速度:600發 / 分
ホ-204型37MM防空/反坦克炮
重量130kg
初速710m/s
發射速度:400發/分
ボ式40mm高射機關炮
ホ-301型40mm炮
主要用於野戰防空,是日軍根據1942年在南洋俘獲的瑞典L60高炮造的仿製品,性能比日本海軍的40mm艦載高射機關炮好的多
ボ式40mm高射機關炮資料
服役年代:1945
口徑:40mm
炮管長度:2250 mm (L56)
俯仰角度:—
方位射界:360 度
彈丸初速:—
全炮重量:2700 kg
裝彈量:—
對空射程:—
對空射高:—
發射速度:120發 / 分
ホ-401型57mm炮,重量150kg、初速495m/s、發射速度:80發/分32405
試制二式57mm速射炮
主要用來射擊裝甲目標,1941年研製,但該炮樣品在1942-1943年經過廣泛測試,發現與1式47mm速射炮穿甲能力差距不大,所以沒有大量投產裝備部隊
試制57mm速射炮資料
服役年代:1942—1945
口徑:57mm
炮管長:3255.0mm
重量:1540 kg
配用彈種:穿甲爆破彈,榴彈
彈丸重量:—
彈丸初速:穿甲爆破彈 850 m/sec
彈丸穿透力:勻質鋼裝甲板 60mm /1200m
對戰車射程:1200 m
有效射程:—
最大射程:—
防空火炮
高射機關炮
九六式25mm高射機關炮
主要用於野戰防空,也可以射擊地面目標。這種高射機關炮為海軍所開發,陸軍也訂購了一批,但這種機關炮操作人員多,彈匣容量小,裝填速度慢,發射速度及彈丸初速也不高,在98式20mm高射炮研製成功後,陸軍就不再訂購了,但海軍則一直堅持使用。多為三聯裝艦載,不過中間一管發射期間裝彈困難,兩邊2管距離太遠,而裝填手配備不足,難以同時裝填,實際在第1次齊射後,就只相當單裝的發射火力。這種高射機關炮實際並不大合適防空,而是合適射擊地面目標。由於日本海軍與陸軍矛盾很深,優越感很深的海軍堅決不使用性能好的多、但為陸軍獨立開發的20mm高射機關炮,一直堅持25mm高射機關炮,所以日軍艦艇近程防空火力很差,難以抵擋空襲,戰後被人稱做缺乏太平洋戰場基本生存能力的艦艇,在戰爭中大量被飛機擊沉。
戰爭期間日本海軍艦艇所有型號的高射機關炮都是垃圾,敵機一旦突破遠程防空,日軍艦艇的防空火力基本就無能為力了。即使裝有成百門高射機關炮的戰列艦,面對臨空的區區幾架敵機也是束手無策,很難靠近程防空火力擊落敵機。高射機關炮性能太差又堅持不用陸軍高射機關炮,實際也是日本海軍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96式25mm高射機關炮資料
服役年代:1936—1945
口徑:25mm
炮管長度:1500 mm (L60)
俯仰角度:-5 to +80 度
方位射界:360 度
彈丸初速:860 m/sec
全炮重量:—
裝彈量:15發彈匣
對空射程:7500 m
對空射高:5250 m
發射速度:220發 / 分
九六式三聯裝25mm高射機關炮
96式25mm高射機關炮的三聯裝型,由於設計與炮手配置不合理,這種高射炮只在第1個齊射有較大火力密度,連續射擊時與單裝炮火力密度無差別,相對單裝的96式25mm高射機關炮也根本就是浪費空間,浪費資源,浪費成本,卻沒有什麼實際性能進步的產品。
96三聯裝25mm高射機關炮資料
服役年代:1936—1945
口徑:25mm
炮管長度:1500 mm (L60)
俯仰角度:-5 to +80 度
方位射界:360 度 或 根據艦艇安裝位置射界調整
彈丸初速:860 m/sec
全炮重量:—
裝彈量:15發彈匣
對空射程:7500 m
對空射高:5250 m
發射速度:660發 / 分
九八式20mm高射機關炮
主要用於防空,也可以射擊地面目標,彈種與97式步兵自動炮可以通用,射擊地面裝甲武器時穿透威力比97式步兵自動炮更大。這種高射機關炮是以瑞士厄立空20mm高射機關炮為藍本研製的,性能十分優良,在防空能力方面遠比96式25mm高射機關炮強的多。但由於此炮為陸軍獨立製造,而海軍一貫瞧不起陸軍,所以海軍抵死也不裝備這種高射機炮,堅持只裝備防空效能低下的96式25mm高射機關炮,這就造成了海軍艦艇近層防空能力極其低下,根本無法有效抗衡敵機轟炸的局面。
98式20mm高射機關炮資料
服役年代:1938—1945
口徑:20mm
炮管長度:1400 mm (L70)
俯仰角度:-5 to +85 度
方位射界:360 度
彈丸初速:950 m/sec
全炮重量:373 kg
裝彈量:20發彈匣
對空射程:5500 m
對空射高:3500 m
發射速度:300發 / 分
一式37mm高射機關炮
主要用於野戰防空,也可以射擊地面目標。這種高射機關炮精度高,威力大,射程遠,是日本陸軍獨立開發的高射機關炮,公認的戰爭期間日軍性能最好的高射機關炮,但海軍堅持不用。戰後美國人視察了1式37mm高射機關炮後,認為如果日本海軍艦艇裝備該炮,防空能力將成倍提高。
1式37mm高射機關炮資料
服役年代:1941—1945
口徑:37mm
炮管長度:2112 mm (L57)
俯仰角度:-5 to +80 度
方位射界:360 度
彈丸初速:—
全炮重量:1570 kg
裝彈量:—
對空射程:—
對空射高:—
發射速度:—
二式甲型20mm高射機關炮
主要用於防空也可以射擊地面目標,是98式20mm高射機關炮的改進型,主要改進在炮架與炮座,捕獲跟蹤飛行目標的反應速度更快
2式甲型20mm高射機關炮資料
服役年代:1942—1945
口徑:20mm
炮管長度:1400 mm (L70)
俯仰角度:-15 to +95 度
方位射界:360 度
彈丸初速:950 m/sec
全炮重量:550 kg
裝彈量:20發彈匣 或 100發彈鏈
對空射程:5500 m
對空射高:3500 m
發射速度:300發 / 分
高射炮
大正十一年式75mm高射炮
用於野戰防空,要地防空,是日本陸軍第一種高射炮,戰爭爆發時已經過時,難以對付當時的飛機,戰場上經常是當作壓制火炮使用,炮擊地面目標
大正11年式75mm高射炮資料
服役年代:1922—1945
口徑:75mm
炮管長度:2562 mm(L34)
俯仰角度:0 to +85 度
方位射界:360 度
彈丸重量:6.5 kg
彈丸初速:525 m/sec
全炮重量:2061 kg
對地射程:10900 m
對空射程:7900 m
對空射高:6650 m
大正十四年式105mm高射炮
用於野戰防空,要地防空,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這種高射炮對大多數型號的美軍重轟炸機仍有一定威脅。此外,日軍1941年製造的100式100噸重戰車也是選用大正14年式105mm高射炮作為主炮,稱做14年式105mm戰車炮,此炮用於反戰車那還是非常有威力的,足以擊毀盟軍重型坦克。
大正14年式105mm高射炮資料
服役年代:1925—1945
口徑:105mm
炮管長度:4200 mm (L40)
俯仰角度:0 to +85 度
方位射界:360 度
彈丸重量:16 kg
彈丸初速:700 m/sec
全炮重量:5194 kg
對地射程:16300 m
對空射程:—
對空射高:10500 m
八八式75mm高射炮
用於野戰防空,要地防空,是日本陸軍戰爭期間主力75mm高射炮,服役時是當時世界性能最好的75mm高射炮之一,但戰爭爆發時防空性能已顯落後,對付高速飛機很吃力,也無法有效攻擊高空轟炸機。戰場上也可當作壓制火炮使用,戰爭末期除了防空以外最重要的任務實際是充當反戰車火炮,戰爭末期的4式中戰車就擬採用88式75mm高射炮作為主炮,稱做4式戰車炮,可以在1000米距離輕松貫穿美軍M4中型坦克的炮塔護盾,不過4式中戰車最後裝的是威力更大的4式75mm高射炮,被稱做5式75mm戰車炮。
88式75mm高射炮資料
服役年代:1927—1945
口徑:75mm
炮管長度:3312 mm (L44)
俯仰角度:0 to +85 度
方位射界:360 度
彈丸重量:6.54 kg
彈丸初速:720 m/sec
全炮重量:2450 kg
對地射程:16800 m
對空射程:13800 m
對空射高:9100 m
九九式88mm高射炮
用於野戰防空,要地防空,是日本陸軍根據在中國繳獲的德國海軍型L44身管88mm高射炮製造,性能比原炮有所提高,但比德國陸軍更長身管88mm高射炮仍有一定威力差距,戰爭末期還准備裝在5式中戰車上,稱做5式88mm戰車炮,不過最後日軍選用了穿甲威力基本相同,但精度更好的4式75mm高射炮作為4式與5式中戰車的主炮。
99式88mm高射炮資料
服役年代:1939—1945
口徑:88mm
炮管長度:3959 mm (L44.9)
俯仰角度:-11 to +85 度
方位射界:360 度
彈丸重量:9 kg
彈丸初速:800 m/sec
全炮重量:6500 kg
對地射程:15700 m
對空射程:—
對空射高:10420 m
三式120mm高射炮
用於要地防空,精度高,威力大,射程遠,是戰爭期間日本陸軍能夠對抗B29高空轟炸的主力高射炮,但數量實在太少,總共只有120門,因此戰果有限。
3式120mm高射炮資料
服役年代:1943—1945
口徑:120mm
炮管長度:6710 mm (L56)
俯仰角度:8 to +90 度
方位射界:360 度
彈丸重量:23.4 kg
彈丸初速:853 m/sec
全炮重量:19808 kg
對地射程:—
對空射程:—
對空射高:14000 m
四式75mm高射炮
用於野戰防空,要地防空,是日本陸軍戰爭期間最先進的75mm高射炮,也是當時世界性能最好的75mm高射炮之一,精度,射程,威力,反應速度都屬世界一流水準,但出現的太晚,生產部署數量不大。
戰爭末期日軍的4式中戰車與5式中戰車最後都是採用4式75mm高射炮作為主炮,稱做5式75mm戰車炮。
4式75mm高射炮資料
服役年代:1944—1945
口徑:75mm
炮管長度:4230 mm (L56.4)
俯仰角度:0 to +85 度
方位射界:360 度
彈丸重量:6.25 kg
彈丸初速:860 m/sec
全炮重量:5850 kg
對地射程:17600 m
對空射程:15000 m
對空射高:11000 m
五式150mm高射炮
用於要地防空,是戰爭期間日本陸軍製造的超級高射炮,威力巨大,有自動裝彈機,射速高,精度高,是全球威力最強大的超級遠程高射炮,此炮發射的彈丸重量之大初速之高難以置信,用於攻擊高空的B29有特效,但戰爭結束前僅製造了2門,全部部署在東京外圍一處高射炮陣地上,戰爭期間一共只發射了幾十發炮彈,絕大部分是用於靶場試驗,只有1發炮彈是對敵開火,1彈擊傷9800米高度飛行的B29轟炸機3架!!!但這種高炮是炮壘安置,無法機動,美軍B29機群自從挨了那1彈後,就再沒有經過部署5式150mm高射炮的區域轟炸東京,因此5式150mm高射炮並沒有起到防衛東京不被B29轟炸的作用,根本原因是數量太少,不能環繞東京部署,否則B29根本無法對東京地區進行轟炸(吹牛皮?)
5式150mm高射炮資料
服役年代:1945
口徑:149.1mm
炮管長度:9000 mm (L60)
俯仰角度:0 to +85 度
方位射界:360 度
彈丸重量:80 kg
彈丸初速:1000 m/sec
全炮重量:50000 kg
對地射程:—
對空射程:26000 m
對空射高:>19000 m
Ⅲ 機關炮機關槍是不是一樣的,我看差不多
在射擊方式上是一樣的,但是口徑不一樣,世界兵器行業中槍和炮有個明顯的界限,口徑20毫米以下稱為槍,20毫米以上稱為炮,明顯的代表如美國的加特林米尼崗M134口徑是7.62就成為M134機槍,而A10攻擊機上裝配的GAU-8口徑是30毫米,就被稱為GAU-8機炮,兩者在外形和設計理念上基本一致的!
https://gss0..com/70cFfyinKgQFm2e88IuM_a/ke/pic/item/6391e903652c85ff08fa939c.jpg
Ⅳ 老美發射導彈是講的FOX1、FOX2、FOX3、FOX4、FOX5分別代表要發射什麼類型的導彈
Fox代碼是北約飛行員示意發射或模擬發射空對空武器或者其它作戰行為時使用的無線電通訊簡碼。陸軍航空兵使用另一種簡碼或術語,因為直升機發射武器種類大多為空對地武器。
Fox是北約音標字母中Foxtrot的縮寫,該單詞代表英文字母F,為「Fire」(開火)的縮寫。使用這個代碼是為了避免友軍誤擊,示意其他飛行員以確保他們不會進入武器飛行路徑造成危險。Fox代碼有四種,形式均是在Fox後面加上數字英文,用作區分發射武器所使用的感測器類型。它們分別為:
Fox One:示意發射半主動雷達制導導彈(如AIM-7麻雀導彈)。
Fox Two:示意發射紅外線制導導彈(如AIM-9響尾蛇導彈)。
Fox Three:示意發射主動雷達制導導彈(如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和AIM-54不死鳥導彈)。
Fox Four:示意發射空對空或空對地機關炮。現已停用,被單詞Guns所取代,使用時需連續呼喊三次,如「Guns guns guns」。
Ⅳ 誰看過炮兵放炮的那種動態搞笑圖片坐地炮的那種,炮彈放得很近,笑屎我了~
我,此類鏡頭最早出現在卓別林的電影里
Ⅵ 有人有這個炮炮兵動態頭像的大圖嗎
最大!
Ⅶ 防空導彈為什麼一發射就能夠追著戰斗機跑如果戰斗機被導彈鎖定,還能跑掉嗎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軍用兵器也越來越發達,但不管怎麼發達,都是在矛與盾的較量中前行,攻擊武器就是矛,越來越尖銳,似乎攻無不克;但防禦武器就是盾,也越來越厲害,似乎可以抵禦一切,固若金湯。
戰機降落並不是一個突然摔落,而是一個減速緩慢降落的過程,怎麼能與戰機高速和機動逃逸相比呢?而關閉發動機的飛機突然失去動力和升力,除了滑翔慢慢降低,就是一頭往地上栽下。滑翔速度則會越來越慢,且很難機動,如何能逃過導彈追擊?
如果在很高空中關閉發動機一頭栽下,在飛機性能很好且飛行員有很高的技能條件下,還有可能重啟發動機並改出螺旋,但根本無法逃過導彈追擊;如果在低空,瞬時就墜毀了,無需導彈打擊也完了。
因此,當導彈追來時,緊急降落或關閉發動機都無法改變被摧毀的命運。就說這些,歡迎討論,謝謝閱讀。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Ⅷ 2A42和2A72機關炮誰的性能好些
但要彈葯是通用的。
Ⅸ 一門雙37式高射機關炮要幾個人來操作
標准編制是6個:
一炮手:方向瞄準。
二炮手:高低瞄準。
三炮手:距離裝填。
四炮手:航向裝填。
五:遞蛋手。
六:裝彈手。
高射炮系統的炮瞄雷達根據目標指示雷達提供的目標信息,搜索、識別和跟蹤目標,測量出目標坐標(目標的斜距離、方位角和高低角),並將其不斷地傳給高炮射擊指揮儀。
指揮儀根據目坐標和有關參數決定對目標射擊的提前點位置,算出射擊諸元(提前方位角、射角和引信值),並將其不斷地傳送給火炮隨動裝置。隨動裝置根據射角和方位角諸元驅動火炮,使炮身處於發射位置,以便進行射擊。
(9)機關炮發射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高射炮按運動方式分為牽引式和自行式高射炮。按口徑分為小口徑、中口徑和大口徑高射炮。口徑小於60毫米的為小口徑高射炮。
超過100毫米的為大口徑高射炮。小口徑高射炮有的彈丸配用觸發引信,靠直接命中毀傷目標;有的配用近炸引信,靠彈丸破片毀傷目標。
Ⅹ 這種裝甲車上發射的是什麼 炮彈
M242型「大毒蛇」25毫米鏈式機關炮,廣泛用於美國和北約國家的飛機和裝甲車輛上。例如美國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LAV-25輕型裝甲車、加拿大「小狼」裝甲偵察車、新加坡「比奧尼克斯」步兵戰車、中國台灣的「雲豹」裝甲車等等。
M242機關炮是美國休斯直升機公司從1972年開始著手研製的,最初被設計為30毫米口徑,稱為XM230機關炮,主要用於安裝在當時仍處實驗階段的YAH-64攻擊直升機上。接著休斯直升機公司又開發出坦克和小型直升機上使用的EX34型7.62毫米機槍。通過綜合比較兩種口徑,休斯直升機公司最終在1975年提交了25毫米機關炮的方案,這便是後來的M242型機關炮。1976年2月,美國向休斯直升機公司訂購1510門該型機關炮,並從1980年開始正式裝備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