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牛隔山肉是哪個部點陣圖片
擴展閱讀
手機圖片刪除怎麼找回 2025-05-16 10:06:49
放炮仗圖片動態圖片 2025-05-16 10:02:53
農民工帥哥圖片大全 2025-05-16 10:01:33

牛隔山肉是哪個部點陣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6-14 19:28:12

A. 牛有哪些部位

牛從外往內分為:四肢、頭、角、尾巴、軀干、內臟等部位。

具體部位示意如下圖所示:

牛副產品:牛尾、牛舌、牛肚(白)、牛肚(黑)、金錢肚、牛心、牛肝、帶油牛腎、牛鞭、牛寶、白百葉、牛蹄筋、板筋、牛頭、牛腎、牛腸、牛肺、牛油、膝蓋骨、棒骨、切段棒骨、脊骨、軟骨、月牙骨、羅肌肉、窩骨肌、牛足、隔肌-西冷筋、筋膜-腱子筋、氣管、心血管、脊髓、胸骨、筋頭。

(1)牛隔山肉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和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

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為寒冬補益佳品。中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能。適用於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和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B. 牛裡脊在哪部點陣圖解

    看這里你就明白:菲利是切自沙朗肉中段,可切成牛排或燒烤。牛裡脊肉是脊骨裡面的一條瘦肉。肉質細嫩,適於滑炒、滑熘、軟炸等。

拓展內容:

  1. 裡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一部分。水分含量多,脂肪含量低,肌肉纖維細小,炸、熘、炒、爆等烹調方法都適合。

  2. 臀尖肉: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烹調時可用來代替裡脊肉。

  3. 前腿肉:又稱夾心肉,位於前腿上部,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於做餡和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醋排骨或煮湯。

  4. 前排肉:又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瘦肉夾肥,肉質較嫩,適於做米粉肉和燉肉。

  5. 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一般做臘肉或煉豬油,也可燒、燉或用於做酥肉。

  6. 彈子肉:位於後腿上,均為瘦肉,肉質細嫩、筋少、肌纖維短,適用於炒、煸、炸等。

  7. 蹄膀:位於前後腿下部,後蹄膀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

  8. 頸肉:又稱血脖、槽頭肉,在前腿的前部與豬頭相連處,是宰豬時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發紅,肥瘦不分,肉質差,一般用來做餡和叉燒肉。

C. 牛裡脊是牛身上的什麼部位啊

牛裡脊肉又分為「沙朗(Sirloin)」、「西冷」或「菲利(Fillet)」,是切割自牛背部的柔嫩瘦肉,去骨或未去骨皆可買到,適合燒烤。菲利是切自沙朗肉中段,可切成牛排或燒烤。牛肉是中國人的第二大肉類食品,僅次於豬肉,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鮮美,受人喜愛,享有「肉中驕子」的美稱。牛裡脊肉是脊骨裡面的一條瘦肉。肉質細嫩,適於滑炒、滑熘、軟炸等。

D. 牛邊肉是哪個部位

一隻牛可區分為肩胛、肋脊、前胸、牛小排、前腰脊、後腰脊、後腿、腱子、腹脅等九大部位。而一般市面上所販賣的牛肉,均是依據這九大部位細分而出。

02
肩胛部-CHUCK
由於肩胛是經常運動的部位,肌肉發達,筋多,肉質較堅實。肩胛部又可分為:
嫩肩里肌(板腱):是附著於肩甲骨上的肉,富油花且肉質嫩,是極佳的牛排、燒烤及火鍋片用肉。
翼板肉:含有許多細筋路、口感Q、油花多、嫩度適中、具獨特風味。適合牛排、燒烤及火鍋片用肉。

03
肋脊部-RIB
肋脊部的運動量較小,中間有筋,結締組織受熱易膠化,肉質較嫩,油花均勻,具獨特風味,是極佳的牛排部位,而俗稱的沙朗牛排即是切自肋脊部,常用於煎、蒸、火鍋等方式烹調。

04
牛小排-SHORT RIB
這個部位是位於胸腔左右兩側,富大理石紋脂肪,肉質鮮美,又可區分為兩種肉:
牛小排:香Q滑嫩、骨頭具有香味,適合烤、煎、炸、紅燒等方式烹調。
牛肋條:肋骨間的條狀肉,油花多、受熱後油花與肉質熔為一體,汁多味美、入口即化,是紅燒牛腩、紅燒牛肉麵常用的部位。

05
腹脅-FLANK
腹脅肉的肉質纖維較粗,常在修去脂肪後,以腹脅排的方式販賣,也可用來當作薄片燒肉。

06
腱子-SHANK
又為牛腱心,是屬於常運動的部位,筋紋呈花狀,烹煮後Q勁又多汁,口感極佳。適合鹵、清燉,或是切薄片後以火鍋、炒的料理方式食用。

07
前腰脊部-SHORT LION
腰脊肉的運動量較少,肉質較嫩,大理石紋油花分布均勻,是屬於大里肌肉的後段。此部位適合以煎、烤牛排方式烹調,也常用於蒸牛肉、火鍋片、鐵板燒等。像是丁骨、紐約客牛排,正是由此部位的肉切得。

08
腰內肉-TENDERLION
也就是一般所稱的小里肌肉,是運動量最少、口感最嫩的部位,常用來做菲力牛排及鐵板燒。

09
後腰脊肉-SIRLOIN
一般所稱的沙朗肉應該是屬於此部位,可分為上下二部分,而上部分的肉質細嫩且含油花又可再分為二種:
上後腰裡肌肉:肉質細嫩,是很不錯的牛排肉、燒烤肉及炒肉。
上後腰嫩蓋仔肉:口感最嫩的肉之一,是上等的牛排肉及燒烤肉。

10
後腿部-ROUND
居外側後腿肉部位,狀似菲力,但是肉質比較粗且硬實,處理時最好先去筋或以拍打方式加以嫩化處理。通常被用來當作炒肉或火鍋肉片。

E. 隔山是豬的什麼部位

隔山肉又名擋風肉。是一頭連著豬肝一頭連著豬肺的長條瘦肉。

拓展資料

燉豬肉的注意點

  1. 選對部位。俗話說「貼著骨頭的肉最香」,因此燉肉原料首選帶皮、帶骨、肉筋多或脂肪均勻的部位,比如五花肉、牛腩、排骨、腔骨等,這些部位要麼因為皮下脂肪豐富而濃香,要麼因為帶骨帶筋口感好。

  2. 選對鍋。鍋底過薄不利於恆溫,所以燉肉時,砂鍋是最好的選擇,生鐵鍋次之,薄底的不銹鋼鍋再次之。復合底的不銹鋼鍋或不銹鋼的電壓力鍋也值得推薦。只要掌握了電壓力鍋的使用技巧,別放太多水,收好汁,照樣可以燉出香氣撲鼻的一鍋好肉。

  3. 選對刀工。切肉時要注意刀工,刀工一致會讓肉的纖維更短,更容易入味和熟透。一般來說,牛羊肉要逆著肉的紋理切,即刀和肉的紋理呈90度垂直,切出來的肉片,紋路呈「井」字狀。豬肉要順著肉的紋理切,即刀和肉的紋理呈水平線,切出來的肉片,紋路呈「川」字狀。雞的肉質比較嫩,刀和肉的紋理,只要能有個傾斜的角度即可。

  4. 選對火候。要想使燉肉的味更濃,掌握火候是關鍵。一鍋好肉如果用大火讓其一直翻滾,很容易將肉塊中的脂肪水解出來,當肌肉纖維束之間沒了脂肪後,口感會發柴。燉肉需要大火燒開,撇凈浮沫後關小火,湯面冒小菊花泡慢慢燉熟。

    如果實在看不住鍋,可以先把燉肉炒香,再加水燒開,撇沫後倒進湯盆中,直接隔水燉。這樣做的缺點是,因為湯汁沒有蒸發,不如燉出來的肉鮮美。

  5. 選對調味時間。放鹽過早會讓肉的蛋白質變性收縮,不僅口感變硬,而且腥膻氣味出不來,外面的湯汁滋味進不去。恰當的調味時間是,出鍋前10分鍾左右放鹽,1分鍾左右放味精或雞精。燉肉不發柴五個關鍵點--人民健康網--人民網

F. 牛三叉肉是牛哪個部位什麼樣子

三叉和頭刀及和尚頭一樣,也取自牛隻的後腿部位。三叉可以分割為兩塊主要肌肉,分別是鯉魚管和三叉。鯉魚管可用細線加以束捆成數節,供做整塊烘烤或分切大約1公分厚的牛排。三叉也可以用來製作牛排、薄片牛排、炒牛肉和串燒。較薄的一端則通常切割成蝴蝶牛排。

後半段則為牛腩,內側腹橫肌排,肉形良好,紅肉多、牛排等,而且幾乎沒有油脂。最好用小火慢慢鹵或燉。牛三叉肉脂少,是口感最嫩的肉之一,是近年講求健康美食者的最愛、燜,適合煮湯。

(6)牛隔山肉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其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 的人在補充失血和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

中醫食療認為: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為寒冬補益佳品。中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能。適用於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和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G. 牛裡脊是牛的哪個部位

牛裡脊是牛的腰內側肌肉,也就是脊椎與排骨相連的那一條肉,是牛身上肉質最細嫩的部位,也是牛身上運動量最少的一塊肉。

牛裡脊是切自牛背部的柔嫩瘦肉,去骨或未去骨皆可買到。牛裡脊是脊骨裡面的一條瘦肉,肉質非常細嫩,牛裡脊富含豐富的蛋白質,二脂肪含量低,所以極其鮮美,適合於燒烤,還可切成牛排食用。

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適宜於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7)牛隔山肉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其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 的人在補充失血和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

中醫食療認為: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為寒冬補益佳品。中醫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的功能。適用於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和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H. 牛裡脊是哪個部位

牛裡脊所處部位如下圖11的位置。

牛裡脊,牛裡脊上的肉,即牛脊椎骨內側的條狀嫩肉,是牛肉中最嫩的部分。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全是紅肉,沒有半點的肥油。適合煎、炒、炸、牛排。義大利人更喜歡生吃牛柳。老少皆宜。

牛裡脊肉,這是咱們平常的說法,官方說法也叫做「沙郎」或「菲利」。牛裡脊肉在整個牛身上所佔的份額比較小,比較珍貴。

(8)牛隔山肉是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備注

1、新鮮牛肉有光澤,紅色均勻稍暗,脂肪為潔白或淡黃色,外表微干或有風干膜,不粘手,彈性好,有鮮肉味。老牛肉色深紅,質粗;嫩牛肉色淺紅,質堅而細,富有彈性。

2、有人認為當牛肉開始腐爛時的味道最為鮮美。其實這是極為荒唐的說法。雖然在屠宰後的內熟成時期比其他肉類久,但卻因為到店鋪陳設之前,已經完全熟成,而可放在家中的日期只有三四天,整塊肉則以一周為限。同時為了防止氧化而變質,應置於冰箱保存。

3、一周吃一次牛肉即可,不可食之太多,另外,牛脂肪更應少食為妙,否則會增加體內膽固醇和脂肪的積累量。

I. 這是牛的什麼部位的肉

牛肋肉是肋條,排骨去掉那部分的肉。牛蹄筋是牛的腳掌部位的塊狀的筋腱,就像拳頭一樣,而不是長條的筋腱,長條的筋腱是牛腿上的牛大筋。

J. 牛排是牛的哪個部點陣圖片

說到牛排,相信大家肯定能回味到牛排鮮嫩多汁、入口即化的味道,然而,牛排的每個味道口感也都不一樣。那麼,牛排到底是牛的哪個部位呢?一、【肋眼牛排】此部位取自牛隻肋脊部接近背脊之肌肉,肉質嫩度僅次於菲力,大理石紋的油花多且散布均勻,肋眼牛排一般中心會有一塊顯著的油脂,建議燒烤到5~ 7 分熟,把油脂燒透,散發出牛油香味來吃是最好的,肉質新鮮具有嚼勁,可說是最受期待也最被人熟知的牛排部位,台灣一般所稱之」沙朗牛排」即為此部位。二、【老饕牛排/上蓋肉牛排】老饕牛排為順著肋眼牛肉之筋膜所切下的上蓋肉,為肋眼牛排的精華部位,數量稀疏,其大理石油脂斑紋散布均勻,肉質口感滑嫩十分鮮甜且肉汁滿溢,主張熟度5~7分熟。

三、【菲力牛排】菲力牛排是取自牛隻腰內肉部位,每頭上千磅的牛隻能切出幾磅的菲力,是牛肉最嫩的部位,一般也是最貴重的牛排。這個部位的運動量很少,所以肉質如奶油般的細嫩且油脂含量極低,是能夠高雅來品味的牛排。菲力牛排主張吃3分熟的方法,過熟則肉質變硬,就無法品味出菲力牛排的新鮮多汁,及其微妙精美的風味。四、【牛小排】取自牛隻的前胸肋骨部位,能夠帶骨或去骨的方法,此部位的肉質健壯且油筋及油脂甚多,合適以燒烤的方法來照料,燒烤過程中油汁會跟著高溫溢出,牛肉風味絕佳,主張食用熟度7分~全熟。在燒烤至全熟的狀態下,牛肉收縮會與肋骨部位天然別離,此時最能表現出牛小排焦脆的筋肉跟嚼勁。五、【紐約客】取自牛隻的前腰脊肉部位,由於此部位運動量稍多,因而肉質較緊實,其油花散布均勻,油脂含量介於肋眼與菲力之間,具豐富牛肉風味合適豪放地品味, 嚼起來賦有肉感十分過癮,主張3~5分熟度。在美國此部位是在牛排館、Club多見的牛排運用部位,也稱叫Club Steak。

六、【丁骨牛排/紅屋牛排】取自牛隻的前腰脊部位,將丁骨牛排中心的丁骨拆開,分別是一片菲力牛排與一片紐約客牛排,這兩塊部位的性質區別大,菲力牛排歸於精瘦新鮮,而紐約客則具嚼勁及油花,丁骨牛排剛好同時滿意兩種需要,其份量一般較大份,主張熟度3~5分熟。不過,腰脊肉切片方位的不一樣,其菲力與紐約客巨細和份額也會不一樣,假如切片的部位對比接近尾端,菲力的部份直徑較大,那這么的丁骨稱做Porterhouse ,若切片接近頭部,其菲力部分會越來越小,乃至剩薄薄一片,組成大多為紐約客,這即是典型的T-bone。七、【後腰脊肉/臀肉牛排/沙朗牛排】:為牛隻後腰脊柱兩邊的後腰脊肉,肉質嫩度適中、油花較少但散布均勻,牛肉風味佳,此部位接近腿部之運動肌肉,所以略有嚼勁。此分切部位之上後腰脊肉的肉質最好,可切出特上等臀肉牛排。此部位牛肉在台灣牛排館或餐廳較少見到,部分是以小牛沙朗方法供給,一般較常以整塊臀肉燒烤後再切片的方法在飯店自助餐看到。沙朗在美國是指後腰脊肉,而在台灣」沙朗」一詞一般是指」肋眼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