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萬佛樓圖片在哪個城市
擴展閱讀
一千米等於多少平方圖片 2025-05-18 04:16:28
能在圖片上寫上字的軟體 2025-05-18 04:10:35

萬佛樓圖片在哪個城市

發布時間: 2022-06-10 08:41:15

『壹』 豐順的萬佛園在什麼地方

萬佛園位於豐順縣縣城湯坑鎮虎頭山旅遊區,東臨城區,南靠G78汕昆高速公路,西眺蓮花山脈,北連湯西,佔地面積約1500多畝。萬佛園以「佛」文化為主題,景點有濟公殿、中華龍、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孔廟、清韻閣。

『貳』 萬佛斗在哪個省哪個市

佛樓,位於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城南大街中心新明樓與南城門之間。

『叄』 乾隆萬福樓修在哪裡

萬佛樓,也稱萬福樓,位於北海公園方殿(原名觀音殿,又名"海島",俗稱西方"極樂世界")之後。
公元1770年,乾隆為其母親(孝聖皇太後)做八十大壽時所建。樓內原藏有金質無量壽佛一萬尊,但於1900年被八國聯軍搶劫一空,建築也被破壞殆盡。

『肆』 南京有哪些低調的寺廟呢

佛教在我國流傳的歷史已經非常久了,在全國各地都有寺院的存在,眾多的寺院隨處可見,而南京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寺院當然是少不了的,但是南京的寺院大多都很低調,沒有多少名氣,不過沒有名氣並不代表著其寺院的文化價值不高,南京有這么一座寺院,有著3000多尊的鎏金佛像,但卻少有人知,非常的低調,一起來看看吧!

總結

南京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城市,這里的眾多的景點都是比較有名的,例如紫金山、夫子廟等等,但是這座毗盧寺卻沒有什麼人,不過也正是因為沒人,這里才可以成為一處清修之地,周圍環境非常的祥和寧靜,總之是一處非常值得一去的寺院。那麼你去過這里嗎?你對這里有什麼看法呢?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歡迎留言評論。

『伍』 九華山有哪些風景地點,詳細說明,門票是多少從蕪湖到九華山怎麼乘車

一、風景區門票價目表(春節黃金周執行旺季價):
旺季:每年3月1日--11月30日普通票:190元優惠票:95元
淡季:每年12月1日--次年2月底普通票:140元優惠票:70元
二、進入景區的遊客一律憑票入山,一人一票。
三、對殘疾人、70歲以上老年人和僧尼持本人有效證件,門票實行全免;對教師、學生、現役軍人、60歲以上老年人和皈依弟子持本人有效證件,門票按旺季價格實行半價優惠。
四、對身高1.2米以下兒童實行全免;身高1.2-1.4米兒童,門票按旺季價格實行半價優惠。
五、對全國勞模、全國道德模範稱號獲得者持本人有效證件,實行全免;對省級勞模、省級道德模範稱號獲得者持本人有效證件,門票按旺季價格實行半價優惠。
六、有效身份證件是指身份證、戶口簿、教師證、學生證、老年人優待證、九華山皈依證、護照、駕照、港澳台同胞通行證、相關獲獎證書。
二、九華山天台索道、百歲宮纜車票價
1、天台索道:普通票單程75元/人次,上下聯票140元/人次,優惠票單程55元/人次。
2、百歲宮纜車:旺季普通票單程55元/人次,上下聯票100元人次,優惠票單程40元/人次。
3、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對學生、現役軍人、老年人、殘疾人憑有效身份證件執行優惠票價。
三、九華山花台索道試行價格為(索道淡旺季時間同九華山,目前景點不需另外購票,可憑九華山門票游覽)
1、旺季普通票單程90元/人次,聯票160元/人次,優惠票單程70元/人次;淡季普通票單程70元/人次,聯票120元/人次,優惠票單程50元/人次。
2、對學生、現役軍人、60周歲以上老年人、身高1.2-1.4米兒童憑有效證件執行優惠票價;對殘疾人、70周歲以上老年人、身高1.2米以下兒童實行免票
四、景區交通費(免費的景區交通大巴只可免費乘坐4次,憑九華山門票上車,免費搭乘有效期為3天)
1、門票中包含4次景區免費交通費,大巴車,有4個站點可免費乘坐1次:柯村站(進入景區)、九華街站、鳳凰松站(天台索道)、迎仙橋站(百歲宮纜車),每個站點上車後有專人在門票上打孔
2、持優惠票或免門票的遊客,坐景區大巴時,景區交通費為10元/人/次
3、門票上的4站點各1次的免費乘車孔打過了,或者門票超過3天有效期,坐景交都需另外付乘車費。費用同上。
4、乘車去99米大銅像、甘露寺、花台景區等,均需另外購景區交通票,票價各個乘車點不同。
5、景區大巴車按淡旺季,等候的時間也不同,淡季一般要半小時一班,旺季15分鍾就會有一班。
九華山的著名寺院 (前面3個寺院是敬香一定要去的)
九華山的寺院有百餘座(目前是124座),其中著名的有:
化城寺: 九華山開山寺,也是全山百寺之首,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寺名系出自《法華經》中釋迦點石化城的故事。化城寺在化城峰上,是唐代諸葛節等為金地藏改建。它位於九華山心腹位置的九華街上,依山修建,南對芙蓉峰,北倚白雲山,東連東崖,西接神光嶺,四面環繞如城。殿宇前後四進,隨地勢逐座升高,氣勢巍峨,綠樹蔥蘢。寺前有一泓半圓蓮花池,名月牙池,傳說是當年金喬覺的放生池。寺門上高懸「化城寺」匾額。門楣、斗拱和樑柱上的木刻鏤雕都很精美,特別是正殿天花藻井刻有九龍盤珠,為木刻中的精品。此外尚有竹根雕獅子、銅蟹、玉如意、銀塔、瑪瑙佛珠項鏈等古物。有一條鏤花岩石質地的金龍,是明代萬曆年間的作品,刀法明快,造型精美。另一塊經人工琢磨成的八音石,也是明代製品,敲擊時能發出8種悅耳的音響,是和尚念經時敲擊的法器。寺後有建於明代的藏經樓,內藏有完好的《涅盤經》,更保存有明代百歲宮無瑕和尚用自己身上刺出的血配以金粉,花了28年寫成的《華嚴血經》。此外,樓上尚藏有貝葉經及上刻「地藏利生之寶」字樣的金、玉、銅質佛印多種。
月身寶殿: 始建於唐代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重建於清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4年),是金地藏王墓地上的塔形廟宇。古代月字與肉字相通,故又名「肉身寶殿」或「肉身寶塔」。殿前有81級台階,佛教有「九九八十一難」之說。頂有天橋,橋南側有「盤石常安」四字鐫刻,橋北側刻著「神光異彩」四字。殿呈方形,高十數丈,雕梁畫棟,氣勢雄偉。殿中央有寶塔一座,七層八面,高17米,布滿神龕,置金地藏肉身塑像100多尊。地藏的肉身趺坐在塔內。
天台寺: 位於海拔1306米的天台峰巔,坐北朝南,木石結構,硬山頂。全寺由3組民居式殿堂組成。該寺橫卧嶺凹間,東面以峰脊(青龍背)為屏障,南以玉屏台作為牆身,西面和北面以突兀的巨岩為連接點,在凹陷地上築高8米的石台基,構成平整的平面。殿宇的底部架空,下置蓄水井。整個建築借高聳的懸崖峭壁來隱蔽,既防風寒,又十分堅固。它的山門在大殿山牆南面,是一直徑3.4米的卷拱石洞,進深4.2米,其東、北兩則為對峙的懸崖,徑直可入大殿2樓;轉折向南,沿牆外過道往「捧日亭」或「青龍背」。大殿(亦稱萬佛樓)寬10米,深13米。殿後有偏門通往觀音殿、客房和雲水堂。寺周景點眾多。該寺是九華山最高的建築,建築面積1540平方米。屬全國重點寺院。
另外最著名的是只園寺,百歲宮,甘露寺,東岩寺等四大叢林。皆以化城寺為中心。
祗園寺: 位於化城寺以東的東岩西麓,面向九華街頭,初建於明代。前後五進,殿宇軒昂,為九華山最大寺院。寺前鋪石板道,石板上刻有蓮花、金錢圖案。正殿名為大雄殿,高13丈,重檐畫棟,上覆金黃色琉璃瓦,金碧輝煌。殿內供奉三尊大佛,端坐蓮花台上,均高2丈有餘。殿後塑海島觀音像。寺內屋宇很多,迴旋曲折,宛若迷宮。廚房內有8口大鍋,俗稱千僧灶,最大一口直徑一丈有餘,可見當時僧侶之多、規模之大。
百歲宮: 又名萬年寺,可從祗園寺後攀石級上該寺。也可坐纜車上山。登上百歲宮,憑窗遠眺,磨盤峰、五老峰、太古嶺、鳳凰嶺歷歷在目。寺內供奉的是明代萬曆年間於九華山坐化的無瑕和尚貼金肉體坐像。也可坐纜車上山
甘露寺: 甘露寺是遊人上山見到的第一座廟宇, 它建於清康熙年間,位於二聖殿至九華街上山的途中,距「定心石」不遠。前後兩殿,建在兩個台基上,一暗一明,一高一低,布局新穎有趣。甘露寺的來歷,有一傳說:清康熙皇帝的玉林國師受康熙之派遣,曾兩次來到九華祭拜地藏菩薩。第一次來到半山腰的定心石時,見這一帶蒼松傲穹、幽篁蔽天,東有龍瀑天池之景,西有龜山曉霧之悅,就認為此處很適宜建一座大的寺廟。第二次來,聽說卧虎洞主禪僧洞安願遵此意建廟。便親自去卧虎洞探訪洞安,鼓勵他建廟。說來奇巧,就在破土動工的那天清晨,天空普降甘露。眾人大悅。朝廷聞之,賜名「甘露寺」。甘露寺現為全國重點寺院之一,「九華山佛學院」就設在寺內。
東岩寺: 位於化城寺以東約1500米,分為山上與山下兩所寺院。東岩上院毀於1933年的一場火災,現存下岩寺為五層建築,內部雕刻華麗,今辟為九華賓館。附近有晏坐岩、地藏洞、清代鍾樓、天池、龍女泉、閔公墓、太白書堂遺址等名勝古跡,以及明代王守仁(王陽明)手書「雲深處」石刻。
此外還有這些有名的寺廟
旃檀林禪寺: 坐落九華街西南。磚木結構。由4座廳堂式民居和宮殿式大雄寶殿組合而成。東為僧房和齋房,敞廳堂,3層樓閣,有內落水小天井。西為雲水堂,敞廳4開間,2層樓,小天井。僧房和雲水堂之間為前廳,內用板壁隔成彌勒殿和韋陀殿,進深20.5米,殿兩則是兩層樓閣。廳前有狹長形封閉院落,石板鋪面,後為四落水天井。其正南對大雄寶殿,殿高18米,寬11.5米,深15.5米,歇山大頂飛檐翹角。大殿西側是花廳,兩層樓,名「山中天」。寺內梁棟、門窗、佛龕雕刻精美。旃檀林系清末建築,建築面積2849平方米,屬全國重點寺院。
大悲殿: 是旃檀林於1988年重建山門後擴建的新殿。此殿由旃檀林主持慧深和尚發宏願而建,整個工程設計仿古典雅,雄偉壯麗,主樓高達六丈三尺,殿堂正中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金碧輝煌。整個工程佔地3000多平方米,是一座供奉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據說,在此殿上正梁後,曾多次出現類似佛菩薩的白色光團。這是九華山近年來第一次出現的神奇光團,人們稱之為「佛光」。現九華山佛教協會設在此寺,這里是大型佛事活動的場所之一。
五百羅漢堂: 與百歲宮相映生輝的是新建的五百羅漢堂。五百羅漢堂總建築面積為1000多平方米,為宮殿式結構,與百歲宮配套協調,形成一個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城堡式建築群。五百羅漢堂供奉五百尊羅漢,整個堂內於姿百態,氣勢壯觀。百歲宮五百羅漢堂是目前我國四大佛山所僅有,它的興建,為九華山增添了一處獨特的新景觀。
慧居寺: 原名「慧慶庵」。坐落天台山西麓、中閔園東。始建於清代,清末住持僧仁琳擴修。1938年住持僧普明募化重建大殿,擴充寮房,安單接眾,始具叢林規模,易名「慧居禪寺」。1982年重修殿宇。1984年所有佛像上漆、貼金。該寺背倚高山,面臨竹海,環境十分幽美。建築面積541平方米。寺內十八羅漢及菩薩塑像造型優美,神態逼真。為全國重點寺院。
古拜經台: 古拜經台在天台峰下,距觀音峰約2華里。通往天台之路要繞寺而過。 相傳金地藏曾在此處拜誦《華嚴經》,僧人建此寺紀念,名為「大願庵」(佛教稱金地藏「大願菩薩」)。因為「拜經」較通俗易記,所以都稱它「古拜經台」。 拜經台大雄寶殿,1994年重建,建築面積650平方米。重檐歇頂,框架結構,造型莊重、渾厚。殿宇前面三尊大佛,左右文殊、普賢,後面海島觀音,兩旁十八羅漢。 從大雄寶殿旁上石階十餘步,即到金地藏拜經遺址。上築敞廳式瓦屋一間,高約二丈,寬丈許,供有金地藏坐像。右邊牆壁上嵌有「古拜經台」字樣的碑刻一方。地面突出一塊長方形岩石,上有凹下的腳印。傳說,當年金地藏就在這塊凸出的平台上拜經,這方岩石即是跪拜時的墊腳石,因而留下了足印。以前在伏虎洞苦修的和尚,效金地藏拜經、拜《華嚴經》幾十年,也在地板上磨出了凹痕。
九華山七尊肉身菩薩:
1、甘露寺-慧成和尚肉身-
2、通慧禪林-仁義師太肉身
3、旃檀禪林(大悲樓)-明凈和尚肉身
4、肉身寶殿-地藏王菩薩
5、地藏禪林-慈明和尚肉身
6、百歲宮-無暇和尚肉身
7、青陽煙霞園(九子岩)景區大興肉身殿-大興和尚肉身(中國建國後出現的第一尊肉身菩薩)
九華山旅遊必去景點
化城寺:九華山最古老的寺廟,現辟為九華山歷史文物博物館。
肉身寶殿:供奉金喬覺肉身的地方,金喬覺即為地藏菩薩。
百歲宮:供奉無瑕真身(應身菩薩)的地方。
天台寺:九華山最高的寺廟,天台曉日景點所在地,晴天在山頂可以看到長江。如果遊玩天台景區的話,需准備一天的時間。
大花台:最美不過花台景,到九華山一定要來花台看看美輪美奐的九華景!
鳳凰松:號稱天下第一松。
天然睡佛:據說是由已圓寂的仁德法師首先發現的,而且跟仁德法師神似。出百歲宮上觀景台可見到。
99米地藏菩薩大銅像:中國最高的露天大銅像。
九華山餐飲
九華山是佛教名山,以素食為主。九華素菜歷史悠久,一直為遊人香客津津樂道。原料多取本地所產的竹筍、百合、黃精、石耳、木耳、銀耳、黃花菜、地心菜、馬蘭頭、豆苗、椿苗蕨菜等山珍野味,配以凍粉、豆腐、麵筋、新鮮蔬菜、素油製作,有上百個品牌,凡葷菜亦盡有之,如素雞、素香腸等分清炒、清煨、清燉,還有果雜四類,均以清淡為本色,青絲綠葉,間色分明,天然野味,香、脆、鮮、嫩並重,營養豐富,久食不膩。
九華山名菜主要有「九華三耳」(木耳、石耳、銀耳)、「鳳凰燒雞」、「天台雙冬」、「冰山雪球」、「雙龍戲珠」以及「佛珠肉」、「素雞」、「素香腸」等佛家名菜。
推薦二個餐飲地方,都在九華街上
1.祗園寺附近的上客堂賓館里去吃素齋,菜做得很美,也很可口,價位也還可以。我和朋友點了3個菜,1個湯,總共花了124元,吃到撐。那裡周末提供自助餐,58元/人。非周末只能點餐。
2.九華街上的特色徽菜館(徽菜名菜:「符離集燒雞」、「火腿燉鞭筍」、「雪冬燒山雞」、「葫蘆鴨子」、「腌鮮桂魚」、「火腿燉甲魚」、「毛峰熏鰣魚 」等。)
另外,如果吃素齋的話,也可以去廟里。
特產:
禪悅林九華素餅是青陽縣禪悅食品工貿有限公司出產的
黃精:1.開盒即食,休閑佐茶。2.用溫水浸泡洗凈,配以豬肘、仔雞或黃鱔、魚等煮食,製作葯膳。3.直接泡茶或浸酒飲服、增強體質。
竹筍:系九華山名產,九華山中各商店和農戶均有出售。
石耳:多年生植物,生長在高山懸崖之上,是一種真菌和藻的復合有機體,是高級綠色食品,食用石耳免疫健體之功能。
葛粉:九華山野生植物葛藤,根部富含澱粉,榨洗出白粉即為「葛粉」。其性涼、味甜,潔白如玉,有清心明目、消火健身功能
冰姜:主要原料是生薑的白糖,經過9道工序製成,是人們喜愛的佐茗食品,九華山一些商店和農戶均有出售。從明代起,即為佛民貢品。其色白肉嫩,嚼之無渣,故名冰姜。其味香甜辣俱全,食之能生津開胃,祛寒解毒,清痰正氣,是健身強體之佳品。

敬香旅遊線路攻略: 寺廟通常是4:30開廟門 - 17:00關廟門此攻略以3天旅遊為准(含路途時間)

『陸』 中國有哪些風景超美,去了一定不後悔的冷門城市

第一個:陝西榆林

來到這里你可以看到非常有名的黃土高坡,在這里有很多美麗的風景,《鬼吹燈》的取景地就在陝西榆林,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這部電視劇,電視劇中所拍攝的所有景象,就在陝西榆林境內。相信很多朋友在看這部劇的時候,都被那美麗的陝北風光所吸引了吧,尤其是那一望無際,塵土飛揚的黃土高坡,以及韻味綿長的古老小鎮,從這部電視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濃郁的陝西風情,讓很多遊客都忍不住想去陝西旅遊。

到達榆林,一定要去榆林古城看一看,榆林古城風光秀麗,東面緊鄰駝山,南邊緊靠榆陽河,西邊的榆溪川流不息的蜿蜒而下,北可俯瞰紅山,榆林古城到現在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從古至今屢遭兵火和風雨侵蝕,但卻一直完好無損地保留了下來,來到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榆林的風貌,這座古城現在發展前景非常好,很多遊客都紛紛慕名而來。

在古代的時候,榆林曾經是兵家必爭之地,現如今也成為了非常著名的名勝古跡,在這里你可以欣賞到玲瓏別致的“太乙神宮”,還有金碧輝煌的萬佛樓,居高臨下的凌霄塔,氣勢軒昂的鎮北台,每一處景點都令遊客流連忘返。

『柒』 乾隆萬福樓建在何處

萬佛樓位於城南大街中心新明樓與南城門之間。創建於清康熙二十七年。民國五年(1916)5月廟會失火,頂樓被焚毀。後本寺僧人周寬(俗名陶官府)四齣化緣,集資重建。

萬佛樓在極樂世界後,並於極樂世界統稱小 西天。前為普 慶門,為三座黃琉璃瓦頂隨牆門。入門南北各有牌坊一座,黃琉璃瓦頂,南面牌坊南向額為「大千輪置」,北向額為「滿萬曇霏」,北面牌坊南向額為「聚諸福德」,北向額為「現大吉祥」。

東西各有一 浮圖,中為萬佛樓,七間,樓高三層,頂層為歇山調大脊,各層皆為黃琉璃瓦綠剪邊瓦頂,建於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為慶祝其母孝聖憲皇後六十壽辰而建。

(7)萬佛樓圖片在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萬佛樓現分三層,底層為巨磚砌築 四通街道四孔 拱洞式結構,呈長方形 、樓基長29.6米,寬18.4米,高 9米。在四通式樓基上,建有二層木結構樓閣。分南北兩院。 北院緊依南主樓而建。中為三楹斗拱彩繪、飛檐翹角的觀音殿,東西各設有三楹配殿。

南院主樓閣為二層,呈長方形,東西12.6米,南北8.4米,總高9米余。樓東側設有木樓梯直通頂層。二層主樓全為木結構,上下兩層均斗拱飛檐,四角翹舉。頂層明廊回繞,歇山樓頂覆青筒瓦屋脊。主樓東西各是三楹配殿。

整個萬佛樓內原曾供上千個大小不等的佛像,惜現已不存。 1984年萬佛樓補修後,辟為榆林縣文物陳列館。登臨斯樓,不僅可參觀榆林市豐富的 館藏文物,而且四處眺望,古城南部景物一覽無余。

『捌』 北海公園哪個地方曾經被八國聯軍搶過

北海公園的萬佛樓被八國聯軍搶過。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北海摻遭踐踏。北岸的澄觀堂設立了聯軍司令部,萬佛樓的10000多個金佛及園內其他寶物被洗劫一空。
北海公園(Beihai Park),位於北京市中心區,城內景山西側,在故宮的西北面,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屬於中國古代皇家園林。全園以北海為中心,面積約71公頃,水面佔583市畝,陸地佔480市畝。這里原是遼、金、元建離宮,明、清辟為帝王御苑,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1925年開放為公園。

『玖』 萬佛閣的介紹

萬佛閣,建築名稱,上海、常州、五台山均有名為「萬佛閣」的建築。上海萬佛閣位於奉城鎮北街,是上海頗具規模的比丘尼道場,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現存殿宇多為清代所建。江蘇常州萬佛閣位於新北區春江鎮圩塘街北,是延續八百餘年的佛教禪宗古寺,現佔地37畝,建築面積14400平方米。山西五台山萬佛閣在五台山台懷鎮塔院寺東南隅,舊為塔院寺屬廟,創建於明代,清代重修。明洪武十九(一三八六年)為防海上倭寇入侵,信國公湯和大將軍督築奉城城牆,將原是鄉間小庵的萬佛閣就地重建於北門月城灣內。因此,當地有「先有萬佛閣,後有奉城鎮」之說。明代的萬佛閣,氣度不凡,環垣踞堞,面山枕流,勝境之妙,冠於諸剎。後歷經乾隆二十二年及民國六年的二次修繕,佛閣更增添了大殿三楹,東西禪室各二楹,後有地藏殿,前有彌勒殿,金碧輝煌,蔚為壯觀。萬佛閣幾經歷史興衰,於文革期間被毀,一九八九年重建。如今的萬佛閣由萬佛樓、鍾樓與鼓樓組成,閣內裝置電梯,形成殿中有殿的格局,庄嚴氣派,佛韻悠長。萬佛閣的建築很有特色,依城傍水,由低漸高,尤為特別是後法堂樓閣建在古城牆上,別具一格。大殿的鉗狀套式梁木結構鑲接縝密,渾然一體,堪稱古建築的一絕,被定為奉賢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拾』 南京香火旺盛的寺廟,曾是南京第一大寺,哪座寺廟呢

南京是我國的古都,也是我國一個擁有燦爛歷史文化的城市,如今在其城市發展中看,南京的城市綜合實力也很強大,不僅是省會城市,地位高,也是江蘇人均GDP很高的城市之一,呈現出一派繁榮發展的景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古都南京的鼎盛時期景象,而在其南京的城市中,寺廟建築非常多,也是令南京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地方,因此對南京的城市表現中而言,南京的城市綜合能力也變得更強了,也是南京在區域表現中非常突出的資源和吸引力景點,但在如今的旅遊產業中,也依然有遊客對其寺廟的發展情況不太熟悉。

如今它是南京香火旺盛的寺廟,日常來這里旅遊的遊客數量非常多,不僅是欣賞這座寺廟的建築美景,也對這座寺廟展現出來的文化精神和內涵也興趣很大,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由於遊客數量的增加,也就更需要南京對其建築的管理更加仔細,只有如此的管理方式,才能讓其寺廟一直被遊客喜愛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