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這是什麼石頭圓形坑
就外觀判斷,基本可以斷定是「隕石」。
建議去地質部門作權威鑒定。
隕石(meteorite)也稱"隕星",是地球以外脫離原有運行軌道的宇宙流星或塵碎塊飛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盡的石質、鐵質或是石鐵混合的物質。
因為隕石是外太空的來物,隕石確定真假是需要儀器鑒定的,肉眼只有輔助的作用。
大多數隕石來自於火星和木星間的小行星帶,小部分來自月球和火星。隕石大體可分為石質隕石、鐵質隕石,石鐵混合隕石。
隕石的平均密度在3~3.5之間,主要成分是硅酸鹽。隕鐵密度為 7.5~8.0,主要由鐵、鎳組成。隕鐵石成分介於兩者之間,密度在5.5~6.0間。
鑒定一塊樣品是否為隕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外表熔殼:隕石在隕落地面以前要穿越稠密的大氣層,隕石在降落過程中與大氣發生磨擦產生高溫,使其表面發生熔融而形成一層薄薄的熔殼。因此,新降落的隕石表面都有一層黑色的熔殼,厚度約為1毫米。
2.表面氣印:另外,由於隕石與大氣流之間的相互作用,隕石表面還會留下許多氣印,就象手指按下的手印。
3.內部金屬:鐵隕石和石鐵隕石內部是有金屬鐵組成,這些鐵的鎳含量很高(5-10%)。球粒隕石內部也有金屬顆粒,在新鮮斷裂面上能看到細小的金屬顆粒。
4.磁性:正因為大多數隕石含有鐵,所以95%的隕石都能被磁鐵吸住。
5.球粒:大部分隕石是球粒隕石(占總數的90%),這些隕石中有大量毫米大小的硅酸鹽球體,稱作球粒。在球粒隕石的新鮮斷裂面上能看到圓形的球粒。
6.比重:鐵隕石的比重為8克/cm3,遠遠大於地球上一般岩石的比重。球粒隕石由於含有少量金屬,其比重也較重。
㈡ 有誰知道這是塊什麼石頭又肥又圓,表面又光滑的。
花崗岩啊 這種風化程度在沒別選擇
㈢ 奇怪的圓形石頭,想知道這是什麼石頭
我以前也撿到過,黑亮黑亮的,很沉,像鐵球一樣,敲開裡面是金色還有銀色的,像金粉一樣。實在漂亮,只是那時候太小不懂,給扔了
㈣ 幾個人在推方石頭,一個人在推圓石頭的圖片
網路圖片:沒有稜角的人走的會很快,但到下坡路的時候也會滾得很遠
㈤ 野外發現一塊石頭是圓形的,外面一層一層的石殼包著是什麼石頭
石結核,在沉積岩中常含有與圍岩成分有明顯區別的某些礦物質團塊,稱為結核。其形狀有球狀、橢球狀、透鏡體狀、不規則狀等。其內部構造有同心圓狀、放射狀等。其大小不一,從數厘米到數十厘米甚至數米。其分布有的呈層狀,有的順層呈串珠狀。根據成因,可以分為:
(一)原生結核 指在沉積過程中某些礦物質或化學成分,圍繞它種物質質點層層凝聚而成的結核。如石灰岩中含有燧石結核,砂岩中含有鐵結核,此外還有黃鐵礦、菱鐵礦、磷灰石等結核,現代海底有大量的鐵錳結核。這種結核體一般不穿過層理。
(二)後生結核 指岩石生成以後,含礦物質的溶液從層間淋濾滲入,圍繞某些中心沉澱,或者與岩石中某些物質進行交代而成的結核。其特點是結核穿過層理。黃土中的石灰結核屬於後生結核。
由於風化作用,可以形成類似結核的團塊,稱為假結核。例如有些岩石被縱橫裂隙分割成許多幾何形狀的小塊,然後含氫氧化鐵的溶液沿裂縫滲入,並溶解岩石,最後被分割的岩石小塊變成被褐鐵礦包圍的假結核形狀。
㈥ 有認識這個石頭的嗎50-60斤。又大又圓
有可能是鵝卵石
㈦ 好大好圓的大石頭是什麼石頭
石結核,在沉積岩中常含有與圍岩成分有明顯區別的某些礦物質團塊,稱為結核。其形狀有球狀、橢球狀、透鏡體狀、不規則狀等。其內部構造有同心圓狀、放射狀等。其大小不一,從數厘米到數十厘米甚至數米。其分布有的呈層狀,有的順層呈串珠狀。
㈧ 有一個動態圖片是一塊大石頭從山上滾下來,一個石頭巨人為了防止石頭砸到小人國幫忙推住,不小心把小人國
是一個小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