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f22空中懸停動態圖片
擴展閱讀
ps刪掉圖片的人 2025-05-24 02:46:46
大巴車扳手在哪裡圖片 2025-05-24 02:28:52

f22空中懸停動態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30 01:34:20

㈠ 戰斗機可以在空中懸停嗎

可以懸停,固定翼戰斗機能在空中靜止的只有隻有英國的鷂式、美國在鷂式基礎上改裝的AV8B、俄羅斯的雅克38和目前美國最新研製的F35。

㈡ 美國的F22飛機先進還是F35先進啊

F22飛機先進。

F-22戰斗機(英文:F-22 fighter,編號:F-22,代號/綽號:Raptor,譯文:猛禽,通稱:洛克希德·馬丁F-22「猛禽」),是美國一型單座雙發高隱身性第五代戰斗機,是世界上第一種進入服役的第五代戰斗機。

而F-35戰斗機(英文:F-35,綽號:Lightning II,譯文:「閃電Ⅱ」),是美國一型單座單發戰斗機/聯合攻擊機,在世代上屬於第五代戰斗機,是世界上最大的單發單座艦載戰斗機和世界上唯一一種已服役的艦載第五代戰斗機。

F35沒有F22的升限,也沒有F22的飛行速度,但它能在隱身方面打敗F22。

(2)f22空中懸停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F-22無論在航空電子設備、機動性能、武器配置面整體領先於世界其他各種先進戰斗機,而超音速巡航能力和隱身性能則是多數戰斗機尚未能實現的能力,在指標統計上甚至根本無法量化對比。

同樣裝備矢量噴嘴的蘇-37等俄制戰斗機在機動性能上可以勉強和F-22一拼,歐洲台風戰斗機和陣風戰斗機在更換相控陣雷達後在電子設備上可以勉強達到F-22的水準(尚未實現),但這些飛機在其他性能方面則都要有所欠缺。

尤其是F-22先進的隱身能力,它的雷達反射面積僅僅只有0.01平方米,同一隻普通的飛鳥無異。這足夠將蘇-27等裝備傳統脈沖多普勒雷達的四代戰斗機的雷達探測距離降低到10~20千米的誇張程度,完全能夠抵銷四代機和四代半戰斗機的大半全部作戰能力 。

盡管F-22價格高昂,還是有些國家不滿足於「低檔」的F-35,希望采購F-22獲得局部地區的絕對空中優勢,日本就是典型。但美國決策部門並沒有考慮增加出口以降低F-22成本,由此提高空軍裝備數量,仍拒絕對外出售F-22 。

㈢ 我們看到民航客機在空中懸停!

本人是做機務的,對於你所看到的情況只能說是震驚。樓上的回答很有見解,就是所謂的風洞試驗,不過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實現的,一般民航客機(737系列,320系列)起飛速度在140節左右,也就是280公里,在空中收上襟翼和縫翼後需要更高的空速才能保持升力重力的平衡,你覺得有可能地速為0飛機僅靠風速產生的升力就能實現所謂的懸停?!如果真是那樣,那麼台風一來飛機就懸停空中了,風洞試驗也就不必在試驗室進行了。
樓主所看到的懸停很可能是因為你是面對飛機,缺少參照物所造成的視覺欺騙,這種情況和我們在跑道頭看遠處准備落地的飛機很相符。

㈣ 美國F22戰機好在哪裡 是否有懸停功能

樓上又胡說了,按照西方F22是四代,按照俄羅斯的標準是五代,我們國家什麼時候會用西方的標准?F22優勢在它的外形和表層塗料可以有效吸收的雷達波,這就有了比較好的隱身性能,還有一個是裝備了矢量推力發動機,還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另外應用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和同時攻擊目標都有增加。了還有,由於沒有垂直升降能力,所以懸停不可能

㈤ 飛機為何在空中懸停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前蘇聯空軍作戰部隊中曾發生過一件使飛行員困惑不解的事:一名空軍駕駛員,根據空間作戰部的命令,駕駛著一架重型轟炸機沖向天空執行任務。飛機沿著預定的航線以每小時300公里的速度航行著。突然間,飛機像懸停在空中似的停止不動了。駕駛員急忙檢查機上的一切儀器設備,結果沒有發現絲毫故障出現。

飛機為什麼會突然地懸停在空中呢?駕駛員在百思不得其解時,飛機又慢慢地向前移動了,如同一個疲憊疲憊(bèi):疲倦,勞累。的水手在頂著大風大浪劃著雙槳一般,掙脫著一種無形的力量。同樣的現象在美國的戰斗機中也出現過幾次。當時,美國飛行員還以為是敵方使用了什麼新式武器,為此而驚恐萬狀。

這種神秘莫測的現象,被氣象學家知道以後,很快就搞清楚了原因。原來它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前蘇聯飛行員駕駛的飛機之所以在空中停止飛行,是由於大氣中的激流影響的結果。

人類居住的地球,表面被一圈大氣包圍著。大氣主要由氮、氧、氖、氦、氫、水蒸汽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分子式為CO2。等多種氣體組成。大氣圈底界為地面,愈向上大氣的密度愈稀,最後極其稀薄地進入星際空間。根據大氣的特性,人們又把它劃分成若干層:從地面到12公里以下的這一層,為大氣的最底層,稱為「對流層」;對流層以上到55公里的高空,稱為「平流層」;平流層以上到85公里的高空,稱為「中間層」;中間層以上,一直延伸到500公里以上的高空,稱「外大氣層」。

大氣激流發生在「層界面上」,即對流層與平流層中間。它是在冷氣團與暖氣團相接觸的地方產生的,流程和范圍不固定,可以伸展到幾千公里,涉及范圍寬達幾百公里。它的速度很快,每秒鍾流動可達78~80米,像一條懸在高空中的大氣河流,奔騰不息。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轟炸機的速度一般都在每小時150~300公里內,而大氣激流的速度,每小時在250~300公里之間。這樣,當轟炸機與它的飛行速度幾乎相等時、迎面而來的大氣激流所阻擋時,轟炸機便會停止在空中,處於平衡狀態。如果轟炸機飛行速度超過大氣激流的速度,轟炸機便會緩慢前進,如果大氣激流的速度超過轟炸機飛行速度,轟炸機便會後退。現今,飛行員遇到這股「神風」時,已不再驚慌驚慌(jīnɡhuānɡ):害怕慌張。失措了。相反,飛行員往往會伺機加以利用,在大氣激流推動下,提高飛行速度。

㈥ F22的性能如何!

文章作者法比(Michael Fabey)在一架F15D後坐親眼見證了F22的強勁動力和那無與倫比的機動性。當天,耶克(Andy Jacob) 上尉載著作者,與安格(Shawn Anger)少校的F22一較高低。地點位於佛羅里達州Tyndall空軍基地。升空後不久,上尉把F15D在13000呎空中開入水平狀態,保持時速250海哩,然後等F22從後面趕上來。F22跟著也把速度降到250海哩。當雙機並排在同一起跑線上後,兩位飛行員同時把加力開到極限向前沖。前十秒雙機幾乎不分上下,但二十秒後當F15時速達到450海哩時,F22時速已超過500,然後作者只見F22拖著銀色尾焰絕塵而去。[ 轉自鐵血軍事 http://mil.tiexue.net/ ]上尉笑著說:「我的F15就這樣了,我已經把吃奶的力都擠出來了。」雖然F22的推重比稍不及F15,但是憑著那優異的氣動設計,加速卻可以讓F15望塵莫及。F15的翼載69磅/平方呎,F22卻有80左右,但F22的升力卻比F15稍好。這也證明了優越的氣動可以彌補翼載的不足。許多網友認為隱身即犧牲機動性,但是那隻是F117和B2。第五代(美國的劃分)空優戰機證明了隱形機可以有比任何四代機出色的機動性。上尉接下來繞著F22飛行讓作者看少校表演三種主要的機動飛行。第一種是所謂的J動作。少校把F22機鼻幾乎90度朝上懸停在空中幾秒讓F22失速,然後把水平翼推到底用最快的時間把機鼻向前掉轉180度垂直往下指,再開加力一個橫滾,以最短的時間恢復正常飛行。J動作主要是要讓飛機快速回頭。第二種是被稱為α-loop的後天翻,少校再把F22開到時速250海哩左右,一拉桿一個高G動作不到短短的一秒鍾飛機進入垂直狀態,然後快速往後翻。整個動作幾乎在原地完成。這個後天翻主要展現F22超小的轉彎半徑和機頭指向能力。最後一個動作就是經典的眼鏡蛇。快速把機頭朝上,然後再往前推回到原位,用機腹的阻力把速度快速減低。「眼鏡蛇動作是很精彩的空展表演,但是實戰中極少會用到」,空軍人員解釋道。曾經有記者問空軍發言人,美國的三代機能不能做俄羅斯的眼鏡蛇。美空軍發言人解釋所有美國現役的三代(美國的四代)戰斗機都能做,但是因為眼鏡蛇需要很有經驗的飛行員,而且危險性很高。所以美國的飛機飛行軟體都禁止飛行員做這種危險和可能得不償失的愚蠢動作。但是F22的矢量噴口卻能讓飛機在失速時可被挽救,所以把眼鏡蛇也篇入飛行程序。[ 轉自鐵血軍事 http://mil.tiexue.net/ ]雖然F22不是設計來打格鬥的,但是無數的演練證明即使是F16這樣因高機動而出名的戰機拼機炮也不是F22的對手。在阿拉斯加的「北方利刃」演習中F22中隊在三回合以144比0的成績把三代機徹底擊敗。144次模擬命中目標只有三次是目視距離中達到:兩次用AIM9一次用機炮。第27中隊飛行員在沒有機會展現高機動的情況下把對手擊倒 。常規戰機飛行員在E3的指揮,地空導彈的支援下卻莫名其妙的「死」了。F22飛行員在訪談中說:「我們喜歡待在高空等獵物出現,這樣最省油也可監視整個作戰區域」。F22以它的超巡能力可以把作戰點推到敵方不能傷及己方加油機和指揮飛機的地方。最重要的還是F22對戰場情況感應和知覺的能力。高解像雷達使到F22可以探測敵機的高度至幾百呎的誤差,快速敵我識別使到F22能達到先敵開火。「F22確認目標的速度可以比E3快幾倍」,托利維(Tolliver)中校說道。「因為F22可以偷偷混到離目標幾十英里甚至幾英里的地方,而E3卻只敢在150英里外待著。」 托利維又說,「在阿拉斯加,猛禽可以在附近掩護及監視直升機在谷底的搜救任務,在150英里外的E3卻不能。」F22的雷達探測距離可達150英里左右,而F15隻有56英里。而升級AESA數位雷達後的F22會將距離提高到250英里,使沒有預警機支援的F22可以有能力執行任務。托利維說,「猛禽的系統操作簡單明潔,可以把戰場所有收集到的資料顯示在一個屏幕上,讓人一看就懂。我可以用指頭點一下屏幕上的F15或F18友機的小圖示,然後顯示出該機雷達鎖定的目標,如果有兩架以上友機同時鎖定一個目標,F22可以解除重復,跟著把未鎖定的目標分發給沒有目標的友機」奇伊斯將軍(General Ronald Keys)說,「F22可以帶領無人機作戰,在雷達屏幕上只要點無人機的小圖,然後拖到目標處,無人機就會自動飛過去執行指令。」「F22還可以把搜集到的情報通過數據鏈傳送給RC135,這樣我們能監控的戰場面積用幾架F22和一架RC135能增大很多,對戰場的感應和知覺能力也會提高。」「比如,當E3看到40英里外有一團黑點,F22可以上前去告訴你那是兩架F18、兩架F15和四架F16而不被發現。」「不久的將來F22低截獲率的數據鏈還可以傳送高解析度的光電影像」除此,F22的感應系統也可以對地監視。「我可以指示EA6B地空導彈陣地在哪裡,叫他們去把它弄瞎。」F22對地攻擊也很強,可以用機載感應器把電磁波源定位,然後進行精確打擊。將軍也說,「我們將來要買的升級配件還有猛禽自己的電子戰部,不用出動其他飛機就可以把導彈陣地弄瞎」[ 轉自鐵血軍事 http://mil.tiexue.net/ ]在演習中最受矚目的是F22的高空性能。托利維說,「我們在高空飛行,因為這樣我們會有更多的能量優勢、速度優勢和省油的好處。猛禽的高空機動性是你做夢也想不到的。」雖然托利維沒說多高,但是五角大樓公布的數據是65000呎,至少比常規戰機多了15000呎。「我們可以看得很遠。當我們發現下面有敵機時,我們的導彈也更有能量打得更遠。」在阿拉斯加,每次出動八架F22,四架一組輪流往返150英里外的加油機與「前線」之間。超音速巡航可以縮短往返所需的時間。八架F22必須保護這16架友機、預警機、加油機等。假想敵部隊是空軍的F15、F16,還有海軍陸戰隊的F/A18扮成MiG29、Su22、Su24、Su27及Su30一共40架可以再生的戰機。它們各帶著模擬空空導彈:不同型號的AA10,AA12和PL12。還有地面SA6、SA10和SA20地空導彈和EA6B電子攻擊機。假想敵部隊一天比一天強大,一天比一天先進。猛禽在戰場上快速的把電子情報次序排好,把所有的雷達源定位,然後不斷刷新。托利維說,「我們的假想敵有的超低空,有的在五萬呎高空以1.6M飛行,一窩蜂一起殺上來,但是他們都失敗了。」但是F22原本的戰術是兩架一組,帶著F15和F18,保護和幫助F15及F18分辨和鎖定目標。任務完成返航後F22還可以帶回大量的電子情報,方便策劃下一波攻擊。「F22可以帶回詳細情報告訴指揮部前方有多少戰機、什麼信號、通訊頻率、有多少地空陣地、藏在哪裡?用什麼波段,有什麼樣的電子攻擊及反攻擊能力等等,下一波攻擊時就不放過任何一個。目前F22還沒有能力把詳細數據傳給預警機和指揮中心,所以要等到返航後再下載,我們希望盡快讓猛禽可以在低截獲率的情況下吧大量數據傳出去。」將來F22還能從一個城市無數手機訊號里找到一個手機的訊號來源,然後用精確導彈進行定點清除。雖然離維吉尼亞州基地3200海里,猛禽部隊12架F22在沒有足夠後勤經驗的情況下到阿拉斯加參演。只佔少於三分一數量的猛禽給藍軍帶來擊落成果的49%。F22無需象B2那樣的後勤維護才能達到隱形效果。「F22不須要特別的機庫」空軍發言人說。「雖然在兩個禮拜中F22機身表面累積了很多小傷,但是不會影響隱身效果。我們可以等回到蘭利基地後再修。」托利維說,「這次演習最大的成功是維護工作。我們一共策劃了105架次,出動了102架次。」在演習中,猛禽通常一次出動八架,返航後重新加油加彈,二十分鍾內其中六架可以重返藍天。105架次中出動了102 架次證明了猛禽97%的再生能力。「對一種新飛機,地勤人員不熟悉的情況下,97%是非常值得慶祝的。這樣算來,平均一架F22一個月可以出動21.8次」,中校接著說。「我們12架F22和兩架KC10加油機,包掛所有後勤、指揮一共218人坐著加油機,中途沒有停歇飛了八個小時從維州來到阿拉斯加」因為其他空軍基地沒有儲存任何F22部件,所以所需的東西都要從維吉尼亞運來。托利維一行人只帶了兩發額外的F119發動機,還有近170噸的物資,大多由C17空運。

㈦ 我仔細看了一下中國的殲20和美國的F22,發現F22尾巴後面有兩個可以上下擺動的小尾巴,而我國的殲20好像後

很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一點,最好的飛行能力不在於布局如何,而是飛行控制能力,鳥類只有一個翅膀和尾翼,但是很多鳥類的控制技術比戰斗機強太多。比如隼,茶隼具備極其優秀的空中懸停能力,游隼則是速度最快敏捷性最好的,而他們的外形結構都是翅膀加尾翼這種極其常規的外形方式,而飛行表現卻絕不大同的根源就來自於各種鳥類自身不同的控制能力。

很多時候時候設計師並不是刻意的仿造鳥類,但是鳥類進化到今天可以說一個大自然選擇的結果,鳥類的今天的飛行模式是一個最為優秀的飛行器。到J20和F22來說讓我選擇一個我會選擇F22,因為他更像是鳥類,水平機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對應著鳥類的兩大飛行構造,很多時候我們覺得S27,F16,F15這類戰機比較好看,其實這正是大自然所賜予生物的一種潛在的審美觀,因為他們和鳥類一樣都是進化史上的優秀產物。

J20看的第一眼就是翼面很多,最為明顯的就是鴨翼,我個人認為採用這種翼面的設計的國家都是控制技術落後的國家,因為你沒辦法做到那樣的控制能力只能採用多翼面來彌補,但是帶來的後果就是飛行性能上的適應,鴨翼始終沒辦法解決的是他的隱身性和適應性,我們好像從來就沒有考慮過鴨翼一旦受損戰機會如何,飛機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尾翼,和鳥兒一樣你把鳥的尾部羽毛剪掉,那鳥兒只能是到處亂撞,鴨翼作為一個前置的尾翼,最容易受傷,尾翼受傷飛機只能是失控,連迫降能力都沒有,而美國戰斗機那種更容易傷害的是在前方的水平尾翼,即便受傷他還能具備一定的控制能力,最少可以控制迫降,或者是在座艙向上的時候安全的跳傘。

前置鴨翼和後置的尾翼在控制方式上,前置是通過主動調整前方的氣流提供升力實現拉抬機頭,同時可以為主翼面提供額外升力,所以他的特點就是在前方主動調整氣流使得機體性能更快的提高。後置的尾翼則是相反的控制方式,如果要拉抬機頭那麼後置尾翼將提供負升力,主翼面正升力,所以就像蹺蹺板一樣尾部施加壓力,機頭被迫抬頭。不管是那種方式都不如鳥類的調整能力,鳥類的特點就在於他能進行羽毛級別的調整,能夠對翅膀形狀進行調整,而這些正是戰斗機設計者的終極目標,而這種級別的調整就要通過大量的計算機軟體進行控制。

F22開創的一個新的時代就是飛行控制技術的革新,計算機將會掌控飛機,進行更多更細致的調整,如果你要翻滾只要告訴計算機我要翻滾了,計算機會根據當時的情況,結合人體所能接受的最大重力進行動作。包括各種信息顯示,你可以告訴計算機我需要知道那些數據,比如燃油還有多少,台風戰斗機的顯示屏已經可以通過語音信息和飛行員進行交流了,飛行員只需要通過語音就可以告訴計算機當前要顯示的信息。F35的垂直起降過程將全部交給計算機控制,包括航母起降,和陸地起降,懸停等都是計算機完成,飛行員基本上不需要再考慮任何的飛機狀態了,這一切全部交給計算機,而飛行員只要負責選擇目標,並進行攻擊就可以了。看起來這是科幻小說,但是卻慢慢的走進現實了,我們的差距還在擴大,並沒有縮小,F35的真正核心是她那上千萬行的代碼,而這些就連英國都無法獲取。而上千萬行代碼會變成我們又一個巨大的差距。

㈧ 俄的蘇-27戰斗機做的「空中眼鏡蛇」是個什麼動作

空中眼鏡蛇基本動作就是飛機從水平狀態進入,機頭上仰,達到120度迎角,然後保持此姿態和高度繼續作水平動作,此時飛機速度迅速下降,飛行員迅速操縱推力矢量控制系統,電傳操縱鴨翼和水平尾翼,使飛機低頭俯平,直至退出

「眼鏡蛇機動」是一個存在很大爭議的機動動作。它最初現身於1989年6月的第38屆巴黎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上。蘇聯蘇-27戰斗機一亮相所進行的飛行表演就令在場的觀眾大跌眼鏡:當時威克托·布加喬夫駕機升空後大角度爬升,突然間,蘇-27機頭抬起並越抬越高,最終變成了機尾在前,機頭在後,仰立著懸停在巴黎的上空。幾秒鍾後,機頭重新落下恢復平飛狀態。因其過程就像發怒時高昂頭部的眼鏡蛇一樣,故被形象地稱為「眼鏡蛇機動」。後來為了紀念布加喬夫這位天才的表演者,這種飛行動作亦被稱為「布加喬夫機動」。

㈨ F22的F119發動機的尾焰為什麼是這樣的

典型的用來表現二維矢量推力控制系統的功能之一的一張圖片.這張圖片是美國的F22"猛禽"戰斗機所採用的F119航空發動機進行地面試車時拍攝的.至於圖片本身的畫面問題,是運用了專業拍攝技術所取得的理想畫面.目的在於直觀表現二維矢量推力控制系統進行戰術機動動作時的表現特徵.
糾正下LZ的錯誤.沒有[二維推力矢量發動機]一說.[矢量推力控制技術]是在發動機上設計安裝的一種可大幅度提升戰斗機空中機動性的先進航空技術,可以把它看作是發動機的一部分,但發動機的分類並不是[矢量推力控制]這項技術的有無所決定的.
通過尾噴口矢量推力葉片的控制,使發動機尾焰的流向發生了改變,成」<」形.此功能極有可能是模擬戰斗機進行大仰角機動或拉起時的發動機狀態.
最後的問題答案是肯定的.因為F22戰斗機使用的F119發動機的的確確使用的是具有〔二維矢量推力〕功能的發動機.但是〔矢量推力技術〕並非只有〔二維〕,目前還有使用〔三維矢量推力技術〕的戰斗機.

㈩ F22能垂直起降和懸停嗎最近的一部《虎膽龍威》中懸停的那架是什麼飛機

F22不能垂直起降和懸停,虎膽龍威4裡面那架是F35聯合攻擊戰斗機是美國最新研製的一種戰斗機,是用來替代美國已經用了很多年的F16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