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魚苗動態圖片
擴展閱讀
力字書法百度圖片搜索 2025-05-25 17:50:56
卡通動漫圖片酷 2025-05-25 17:45:52
a59手機圖片 2025-05-25 17:33:38

魚苗動態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29 05:11:58

❶ 是什麼魚的魚苗

  • 魚苗

  • 也叫「魚花」。孵化不久的幼魚,一般體長6~9毫米。有人工繁殖的魚苗和來自江河的天然魚苗

❷ 幫忙看看是不是草魚苗

從你的圖片上看,這個不是草魚的魚苗。

草魚系統特徵為:

體長形,前部近圓筒形,尾部側扁,腹部圓,無腹棱。頭寬,中等大,前部略平扁。吻短鈍,吻長稍大於眼徑。口端位,口裂寬,口寬大於口長;上頜略長於下頜;上頜骨末端伸至鼻孔的下方。唇後溝中斷,間距寬。

眼中大,位於頭側的前半部;眼間寬,稍凸,眼間距約為眼徑的3倍余。

❸ 求教 這是什麼魚

  • 提問者原始圖片 如下:

  • 食用魚,頭部長有寄生蟲,一般不建議食用,宜以熟食為佳。這種魚的骨頭本來就是綠色的,並不是中毒,可以安心。

❹ 鳳尾魚苗要多久才會長大

三個月即可長大!也就是說三個月性成熟就能交配繁殖下一代在此期間你如果是一般的魚缸的話建議你餵食「氺蜩」就是那種一粒一粒動態的那種水蟲鳳尾魚好群、捕食爭奪厲害建議你餵食那種魚蟲!線形的水蟲也可以

❺ 為什麼最開始沒有魚的大水坑裡慢慢會出現魚

第一個來源,就是從水源地來的。看看附近有沒有養魚的,或者有人工湖或者天然的河流湖泊。還有就是有些農民,喜歡在自家水田裡,養上一些魚,一般都是鯉魚、草魚,也有放鯽魚的。如果是草魚的話,還能把水田雜草吃掉,順便還給水田施肥了。魚長大後,捕撈上來,既能給自己家留一些新鮮肉食,還能抓來賣錢。但如果遇到雨季田裡漲水,或者天氣較熱,水中缺氧,魚就會躍出池塘跑到別的塘里去了,漸漸的,離著八丈遠的蓄水池裡,也會有魚了。


第二個來源,就是其他生物帶來的。這有一定的偶然性。像是原本平整的屋頂,長期沒人收拾,會長出來一些花草。還有人家屋頂上會長出小樹,這裡面肯定不會有人去撒種子的,之所以能長出來,多數是鳥兒們在遷徙過程中,將種子掉落到屋頂所致。

同樣,在有水的地方,也有很多動物在活動,尤其是鳥更喜歡靠近水源地的活動,它們是喜歡吃小魚的。吃了有魚卵的魚,或者魚卵沾在它們身上,當飛到山中水塘的時候,這些魚卵也有有了孵化的可能。


第三個來源,是築魚塘時候的泥土或者碎石中本來就有魚卵。農村有句老話,叫「千年草籽,萬年魚籽」。說的是草籽能活上千年,魚籽能活上萬年,這話明顯誇張了,不過卻也說明魚籽的生命力很強。有些泥土中,原本有過水流,可能是小河,可能是小溪,這些泥巴里就很可能帶著魚籽,遇到合適生長的環境,魚籽就長成小魚了。或者是水鳥的糞便裡面有魚卵,故有水就有魚。

❻ 第一次養殖魚苗需要注意什麼

第一次養殖魚苗需要注意:

  • 在魚苗下塘之前我們應該檢查魚苗是否能夠主動的進行攝食,這非常的關鍵。

網頁鏈接

❼ 扁吻魚的種群動態

扁吻魚是中國特產動物,也曾是重要的經濟魚類之一。它的個體大,其肉嫩如豆腐,其湯鮮如牛奶,魚頭比例也大,豐腴可口,富有脂肪,是新疆南部一帶民間的傳統滋補品。據說古時候生活在該地的居民並不以五穀雜糧,而僅以扁吻魚等魚類為食,被稱為「吃魚民族」。1958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阿克蘇上游地區建立了捕魚隊,1958—1965年,捕撈的新疆大頭魚的產量達140—260噸,占博斯騰湖年產魚量的20%;1966—1971年,年產量下降到30噸,占產魚量的10—15%;1972—1973年則僅分別佔2—5%;1974年以後,產量逐漸減少,直到絕產;到了1987年,連1條都難以發現了。
扁吻魚原為產區捕撈對象之一,有一定數量。自20世紀70年代始,數量劇減,至今存活量極少,已成為瀕危物種。瀕危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本身生物學特性的制約,成熟齡大、繁殖力低、行動不敏捷而掠食不力,以及對生活和產卵環境要求高等,造成本種的種群數量少、分布狹窄。近些年的水利建設隔絕了本種的產卵洄遊通道,影響群體數量的補充。
長期以來保護不力,捕撈過度、引進外來物種、農業用水使水位降低和水量減少等,直接破壞資源的補充。人們對於新疆扁吻魚的生境、生長、繁殖和生活習性等生物學特點缺乏系統、完整的研究,很多方面甚至一無所知,所以只顧盲目捕撈,無法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致使這一寶貴資源瀕臨絕滅。
使新疆扁吻魚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的另一原因是塔里木水域上、中、下游及各支流水利設施的不斷建設,眾多的河閘、大壩、水庫、揚水站等隔絕了其溯河產卵的回遊通道,致使其無法進行正常的繁殖活動。
此外,還有由於人們的無知所造成的後果。1965年以前,新疆扁吻魚生活的水域群落組成較為單調,僅有塔里木裂腹魚、條鰍魚等少數種類,而新疆扁吻魚是其中較大的一種,處於該水域食物鏈的頂極位置,很少竟爭對手。1968—1970年,由於進行了大規模的所謂「北魚南調」行動,使該地魚類的群落組成產生了很大的變化,達到30多種,並且帶入了兇猛的食肉魚類赤鱸,種間斗爭日趨激烈,使新疆扁吻魚在生存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 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新疆扁吻魚已幾近消失,瀕臨滅絕的邊緣。有關部門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對扁吻魚的科學研究和人工繁殖工作。同時,加大了對《野生動物保護法》的宣傳力度,增強了人們對這一珍貴野生動物資源的自覺保護意識。
水產養殖研究人員以人工授精、人工流水孵化的形式進行扁吻魚的人工繁殖,2005年首獲成功,當年6月,首批通過人工催產手段獲得的1萬尾扁吻魚魚苗被投放到克孜爾水庫。到2009年,「中國扁吻魚原種場」已先後成功繁育出140多萬尾幼魚魚苗,其中,在克孜爾水庫放歸的新疆扁吻魚幼苗總量達到69萬尾。
2010年08月17日,新疆在博斯騰湖、天池、烏倫古湖、伊犁河、額爾齊斯河、賽里木湖及克孜爾水庫等天然水域同步舉行「2010年新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放流魚種和數量達到7900萬尾以上。其中,增殖放流國家一級保護物種――扁吻魚3萬尾。此處放流的扁吻魚體內注入帶有編碼的PIT電子標簽,經過若干年後可以通過無線射頻獲取扁吻魚體內標簽的編碼,從而了解到它的生長情況,掌握放流效果。
2013年8月21日,通過人工繁育的8500尾大規格新疆扁吻魚魚苗在拜城縣克孜爾水庫集中放流。此次放流是克孜爾水庫連續第8次接納新疆扁吻魚魚苗,魚苗長度在12厘米到15厘米之間。至此,該水域人工放流的新疆扁吻魚魚苗總量達到80萬尾。
雖然漁業部門正在採取措施,嚴格保護殘存的野生資源,並積極進行有關研究工作,但新疆扁吻魚對環境的要求較為嚴格,成熟晚,需要7年左右的成長期,繁殖率也低,在種群數量過低的情況下,一時難以完全恢復。

❽ 青波魚的圖片

您要找的是清波魚吧

清波魚學名中華倒刺䰾(音:巴),地方名為烏鱗、清板等,原產於長江及其支流,尤以上游分布較廣,產量較多。清波魚體稍側扁,頭小略尖。口亞下位,馬蹄形。須2對,領須長,吻須短。背鰭硬棘粗壯,最後一根硬棘後緣有鋸齒。食性雜、生長快、個體大(最大個體可達25公斤)、肉嫩味美、營養豐富、繁殖力高、抗病力強,經濟價值高。

近年來由於過度捕撈,水體污染嚴重,野生資源日益枯竭,今後有望成為一種優良的人工養殖對象。

補充資料:

清波二齡魚開始成熟,四齡魚全部成熟。繁殖期雄魚吻端、眼鼻之間出現成叢白色珠星,臀鰭條上出現成行珠星;少數雄性個體除珠星外,鰓蓋和體色變黑。絕對懷卵量1萬~5萬粒。繁殖季節3~8月,常在石質或砂礫質河床的流水處產卵。清波魚的人工繁殖已在四川、重慶等地取得了成功。

魚苗培育池一般為水泥池。初始池水深度從0.8米起,以微流水逐日沖注加深;放養密50~100尾/平方米,前5天以投喂浮游生物和蛋黃為主,第5~10天投喂水蚤和粉狀飼料,花生麩應溶解後潑灑,第10~30天以投喂花生麩為主,兼投水蚤及鰻魚飼料。透明度一般掌握在30厘米左右。

培育的魚種池塘放養密度為3~4尾/平方米,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水體交換量大的魚池可以適當加大放養密度,達到5~6尾/平方米。魚種以投喂含粗蛋白35%以上的全價顆粒飼料(亦可用草魚飼料代替)為好。魚種下塘後的第3天開始進行馴食。每天投喂量為魚體重量的3%~5%,並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增減。

10天後,魚苗體長達5~6厘米,此時,投喂原則為80%的魚苗吃飽離去為准。因清波魚具一定的植物食性,平時定時投喂少量鮮嫩的青料(青草、菜葉等),以補充部分維生素,利於魚種生長。

❾ 這是什麼魚苗該怎麼養

從你的圖片上看,這個是麥穗魚。

常見於江河、湖泊、池塘等水體。生活在淺水區。雜食,主食浮游動物。產卵期4~6月。卵橢圓形,具黏液.成串地粘附於石片、蚌殼等物體上,孵化期雄魚有守護的習性

麥穗魚分布極廣,幾乎所有淡水水域都有它的蹤跡。但具體來說,靜水水域和水的透明度不高的水域麥穗魚較多,而水流較急又深的水域少有麥穗魚。水草較多的池塘麥穗更多,因它大量吞食附著於水草的各種魚卵。

❿ 請問剛生下來的小錦鯉魚怎麼養法,最好帶圖片,謝謝!!

剛孵化出來的小錦鯉,我們一般叫水花。
清理池塘,施葯消毒 凡准備用作飼養魚苗(水花)的池塘,應做好及時嚴格徹底的清整、消毒。採用退水清塘法及干塘後立即施葯法。所用葯物要因塘而異(一般每畝用生石灰150公斤),施葯及時,突出重點,灑葯均勻,操作細致,在施葯的同時,用拉耙翻動池底淤泥,把葯物混合於淤泥之中,以達到徹底滅菌除害的目的。在早春對第一次清整的池塘,施葯後需經4天~5天的通風晾曬即可注水。 適時注水,及時施肥 在魚苗(水花)發塘前的6天~7天就應往飼養池注水,在注水時要用80目以上的篩絹網布嚴格過濾,防止敵害生物隨水注入池中。飼養池注水應在魚苗發塘前5天~6天,按畝(667平方米)有效水面施確實經過徹底發酵的自製混合糞汁10擔~12擔(摺合鮮糞80千克~96千克)作為飼養池的基肥。 淺水發塘,分期注水 飼養魚苗(水花)的池塘,尤其是在飼養早期,水溫還處在低值的時節,飼養池的水位注水要淺,應將水位控制在40厘米~50厘米為宜。淺水發塘既容易使飼養池水溫升高,又能促使水體中的浮游生物繁殖速率加快,浮游生物密度加大,有利於魚苗攝食和生長。隨著施肥和投餌,飼養池的水質逐漸轉肥,加之魚苗的個體日漸長大,飼養池的魚苗需要擴大活動空間,需要調節飼養池水質。因此飼養魚苗(水花)的池塘必須適時地加註新水。每次加註新水的間隔時間在通常情況下應掌握在4天~6天,但在實際工作中還要看水、看魚、看天、看氧,適時注水。每次加註新水的水位在8厘米~15厘米為宜。使飼養池的水質始終保持在既清新又肥、活、嫩、爽,溶氧值良好的狀態,要始終保持飼養池水體中擁有適宜池魚攝食和生長所需要的幼、嫩、足的浮游生物量,使池魚隨時都能吃到適宜的生物食料。 定時發塘,掌握密度 魚苗(水花)發塘應掌握在飼養池施肥後的5天~7天進行為好。在此時間內發塘正是輪蟲繁生達到高峰值並向枝角類轉化與魚苗同步生長的時間。魚苗發塘時應注意:①魚苗(水花)發塘時要盡量避開陰雨天氣,陰雨天氣魚苗發塘極易使魚苗染病;②在魚苗發塘時要盡量避開高溫,高溫時發塘極易使魚苗窒息;③魚苗(水花)發塘時溫差不可過大,應控制在2℃以內。魚苗(水花)發塘密度,依據養殖場的設施、設備和人員操作技能現狀而定,畝(667平方米)有效水面,魚巢180米~200米,魚苗(水花)280萬尾~300萬尾。 把握食量,及時投喂 魚苗(水花)發塘第一次投喂的時間,從魚苗水花入池時算起,兩小時即可潑漿喂魚。投喂量按畝(667平方米)有效水面每天用干黃豆4千克~5千克,並按每1千克黃豆製成18千克漿水的劑量向全池均勻細致的潑灑。對上午放苗的池塘當天要喂2遍~3遍漿,下午放苗的池塘當天要喂1遍~2遍漿。此後以魚苗放入飼養池的第二天起,按畝(667平方米)有效水面日投喂干黃豆4千克~5千克的劑量日投喂3次,將每次投喂的時間安排在:上午8:00~9:00,中午12:00~下午1:00,下午4:00~5:00。向全池均勻細致的潑灑,要連續潑灑3天。3天後要視池水肥瘦、生物量多寡(尤其是輪蟲多寡)、池魚的生長等具體情況,將日投喂量作適量的增減,日投喂量調整與否主要是看水質,看水位,看魚生長方可確定。如果飼養池水質已經轉肥,可將日喂漿量作適當減少或改為日2次。日投喂2次的時間應安排在上午9:00~10:00,下午4:00~5:00。魚苗(水花)放入飼養池經10天~15天的飼養管理,魚體全長已長至9毫米~12毫米的烏仔應及時組織銷售。 需要提示的是,施肥及日投喂量,就精料而言:畝(667平方米)有效水面日投喂為4千克~5千克,比理論數據的畝有效水面日投喂量2千克~3千克多33.34%~100%,或66.67%~150%;飼養池注水後的基肥施肥量(摺合鮮糞重)為80千克~96千克,比資料數據的300千克~400千克少2.75倍~3.17倍~4倍。這就是說在日常的飼養、管理工作中,必須要做到細心觀察池水肥度與變化;耐心看護池魚的長勢與異常;精心了解飼養池水體中的溶氧是否達標與缺氧;誠心掌握投喂與追肥。 酌情注水,適時追肥 魚苗發塘經飼養至4天~6天,應酌情加註一次新水,加水量在10厘米以下為宜。此後依據飼養池水質情況每間隔5天~6天都應往池內適量的加一次新水。每次往飼養池加註新水後要注意觀察水質情況,一旦發現水質變瘦,都應及時地往池內追施一次有機肥或無機肥。每次追肥量多少要以飼養池水質的實際情況來定。通常情況,畝(667平方米)有效水面每次追施經發酵的混合糞汁6擔~8擔或尿素1.5千克~2.5千克。當魚苗飼養10天後也可以根據池魚的生長情況,酌情往飼養池增投用豆粕製成的粕糊漿2千克~3千克。 掌握溶氧,應對變化 飼養池水體中溶解氧含量優劣是池養魚類能否生存、生長和發育的重要條件。要想使高密度魚苗發塘取得高產高效,在日常飼養管理工作中必須做到把飼養池水體中溶氧量放在與水同等重要的位置。具體方法是:看水施肥,適時調水,掌握溶氧及時開機。使飼養池水體中的溶氧值始終保持在4.5毫克/升以上。 加強巡塘,務實管理 不論飼養何種魚類,巡塘是飼養者全程工作中最為重要的事情。魚苗發塘後每天都必須堅持早、中、晚至少3次巡塘。觀察池魚活動,密度與生長情況,池水水質有無變化、溶氧值數如何、水位是否適宜,及時打掉岸邊及池內雜草、清理敵害生物及池水中的污物、保護飼養池環境衛生。在觀察中一經發現異常,要立即採取相應有效的應對措施及時給予解決,要及時寫好池塘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