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頸椎疼怎麼按摩
頸椎病按摩手法治療分為如下三步:
1、放鬆:放鬆頸部緊張肌肉,通過點法、按法、揉法、拿法等,作用於緊張的肌肉局部,使肌肉得到放鬆;
2、緩解疼痛:一般用點,拿,推等手法緩解肌肉疼痛。點穴可以點局部的風池穴,頸部的夾脊穴,以及疼痛局部的阿是穴,這些都可以達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3、糾正頸部紊亂的小關節:用扳法,如頸椎斜扳法,旋轉斜扳法或搖法等,來糾正局部頸紊亂的小關節,達到治療頸椎病的目的。
『貳』 按摩頸椎的手法是怎麼樣的最好有圖文解說
不用圖啊,很簡單的!用手大拇指按摩頸部雙側肌肉9次雙手合掌扣頸左右晃動3-5次,按揉肩部,全部都按,那裡疼就多按會。就這么簡單。
我有一套
『叄』 頸椎痛要按什麼地方
1、揉捏風池穴
取穴定位
位於頸後兩側枕骨下方,發際兩邊大筋外側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後,一隻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額,另一隻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別置於被按摩者的風池穴處,揉捏半分鍾左右,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平肝息風,祛風解毒,通利官竅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所致的頭暈、頭脹痛、頸項強痛不適、頸椎活動受限、頸椎怕風怕冷等。
2、按揉秉風穴
取穴定位
在肩胛骨岡上窩中央,天宗穴直上,舉臂有凹陷處。
按摩方法
取坐位,用對側食、中、無名三指按揉秉風穴2分鍾,以肩背有酸脹、上肢發軟無力為度。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散風活絡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落枕、頸部肌肉酸痛、頸部僵硬、肩胛疼痛、上肢酸麻等。
3、按揉天牖(yǒu)穴
取穴定位
在乳突後下方,胸鎖乳突肌後緣,約平下頜角處。
按摩方法
取坐位,用拇指螺紋面按揉3分鍾,可兩側同時進行,手法用力適中,以局部有明顯酸脹或酸痛感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清頭明目、通經活絡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所致的頭痛、頭暈,以及頸肩背部痙攣強直。
4、按揉肩井穴
取穴定位
在後頸根部第7頸椎與肩峰之間的中點處。
按摩方法
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於身後,用雙手拇指按壓肩井穴約1分鍾,然後按揉約2分鍾,以局部感到酸脹為佳。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祛風清熱、活絡消腫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頭項強痛、頸椎活動受限、頸項肌痙攣,肩背部酸痛、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舉等。
『肆』 有效緩解頸椎疼痛需要按摩,自己在家該怎麼做你知道嗎
頸椎痛是頸椎病引起的。近年來,頸椎病已經成為一些上班族的職業病。通常如果久坐,往往會導致頸椎病。有疼痛的時候可以自己按摩,比如左手右手按摩頸後,頸後有風池穴。經常按摩這個穴位,可以緩解疼痛,有很好的活血通絡的作用。
泡沫軸可用於按摩。病人平躺在比較結實的床面上,然後把頸、頭、肩、背依次放在按摩軸上,靠重力按摩這些部位。可以用按摩錘。按摩時,患者用按摩錘輕拍頸部、肩部和背部。你可以使用振動設備。將這些器械放置在頸、肩、背部的一些穴位或明顯的痛點上進行按摩。最後需要指出的是,頸椎病患者採取自我按摩,效果往往不是特別好,因為自我按摩時,肩、背、頸部的肌肉很難完全放鬆,這些肌肉會隨著患者自身的動作而抽筋或發力。
『伍』 頸椎病怎麼按摩
按摩頸椎的方法。
方法/步驟
揉按風池穴:平日落枕的時候,一般人都會伸手去按一按脖子,其實那就是風池穴。
『陸』 頸椎病按摩都按哪些部位
以頸肩部肌肉為主,放鬆手法,點按相關穴位,夾脊穴。拔伸,頸椎扳法,要巧勁,不要硬求關節彈響聲
『柒』 最近頸椎很疼,按摩那個穴位會好
隨著辦公室自動化的進展,很多疾病由此悄悄地侵襲我們的身體。最典型的就是長期伏案工作或者經常駕車的人,長期保持一個姿勢不動,頸背部容易出現疲勞不適症狀。 這主要是因為頸背部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導致肌肉組織緊張,血液流通不暢,再加上不注意保暖,特別是冬季易受到風寒邪氣侵襲,從而使頸背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按摩以下幾個穴位對頸背部疼痛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1.按揉委中穴
位置:位於人體的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按摩方法:1)用兩手拇指端按壓兩側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做50次;2)兩手握空拳,用拳背有節奏地叩擊委中穴,做50次。
2.按揉肩井穴
位置:位於肩上,前直乳中,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
按摩方法:用兩手拇指指腹分別揉按對側肩井穴,有酸脹感為宜,按摩50次。
3. 按揉肩貞穴
位置:在肩關節後下方,臂內收時,腋後紋頭上l寸。
按摩方法:兩手拇指指腹分別按揉對側肩貞穴,有酸脹感為宜,按摩50次。
4.按揉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按摩方法:用兩手拇指指腹分別按揉對側列缺穴,有酸脹感為宜,按摩50次。
關鍵詞:緩解按摩兩手
『捌』 頸椎病按摩手法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生在那些長期從事伏案工作者的身上。也有的是因為受到外傷或睡眠時枕頭過高、過低等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它的主要症狀:患者的頭、頸、肩胛、上肢等部位經常感到麻木、疼痛,甚至出現運動障礙,嚴重的還會誘發其他疾病,給患者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諸多困難和痛苦。其發病原因主要由於頸部神經根受到壓迫或刺激(中醫稱為頸部勞損),致使頸部肌群和韌帶等組織失去正常的活動功能,因而出現上述症狀。為此,用手足健康法,按摩手足部有關反射區,可以使它逐漸恢復正常功能,達到痊癒。
一、頸椎反射區的位置。手部:位於雙手拇指肉球近掌心端側處;足部:位於雙腳拇趾肉球內側盡頭處。
二、按摩方法:
1、手法:食指與拇指拱成鉗狀,夾住頸椎反射區位置,向前拉伸,然後向左、向右旋轉,再向前拉伸。連續做完上述動作算一遍。
2、力度:中等。
3、次數:用於預防,每天早晚各數一次,每一次8--10遍;用於治療,每天可做多次。
為了增加療效,每按摩一遍,最好做一遍頸椎操。方法是:坐(立)直後,首先向前低頭,並逐漸加大低頭度數,直到低不下去時,再用力向下猛低一次;其次後仰頭,並逐漸加大後仰度數,直到仰不下去時,再用力向後猛仰一次;最後分別向左、向右方向歪頭,並逐漸加大歪頭度數,直到歪不下去時,再用力向左(右)猛歪一次。
把手足按摩和頸椎操交叉進行的好處,可以起到相互配合,促進療效的作用。如果嫌這樣做麻煩,也可把兩者分開做,即集中按摩,後再做頸椎操。但兩者每次的遍數應相同。
『玖』 頸椎病的按摩手法圖片
按摩治療頸椎病屬於患者可以接受,具有舒筋通絡、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滑利關節、整復錯縫等作用,對神經根型的效果較為明顯,對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也有一定的療效。對脊髓型頸椎病,按摩療法應慎用。
(1)患者正坐,醫者站在背後施按揉法於風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能舒筋通絡,使頸肩部痙攣的肌肉得以放鬆。再用法於頸肩部,以斜方肌為重點,施法3~5 分鍾後,醫者一手扶頭頂,一手施法於頸胸椎部,在的同時,配合頸椎屈伸被動運動3 ~5次。接著頸及患側肩部,配合頸椎側屈被動運動3~5次。最後醫者一手托住健側下頜,一手頸肩部,配合頸椎旋轉被動運動。本法是治療頸椎病的主要手法,其功能為舒筋通絡,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使局部血液循環加速,促進新陳代謝,有利於消除神經根炎症和水腫,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改善病灶部的缺氧狀態。
(2)坐位,醫者立於患者後方,施拿法於風池、風府、肩井部以舒筋通絡,進一步緩解痙攣的肌肉,能經通絡而行氣血,使頸肩部僵硬痙攣的肌肉逐漸趨於柔軟。
(3)坐位,醫者立於患者側方,一手虎口托住患者枕部,一手以肘部托住其下頜,手掌環抱其頭部向上牽引,利用患者的體重對抗,使椎間隙增寬,椎間孔擴大。
(4)坐位,醫者一手扶住頭頂,一手托住患者下頜作抱球勢,徐徐搖動頸椎,待患者肌肉放鬆後,突然作頸椎伸位斜扳法,往往可聽到彈響聲。本法功能為滑利關節,整復錯縫,扳法拉開椎間隙,突發性動作可糾正後關節錯縫,增加頸椎的活動范圍,同時能改變骨贅和神經根的相對位置,以減少刺激和壓迫,從而緩解和消除臨床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