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喝酒前碰杯搞笑圖片
擴展閱讀
華為手機查看圖片順序 2025-05-19 18:52:42
膜拜卡通圖片 2025-05-19 18:42:46
胖女人提褲子圖片 2025-05-19 18:42:39

喝酒前碰杯搞笑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4-22 13:29:23

⑴ 喝酒霸氣幽默的句子

1、辣酒涮牙,啤酒當茶。

2、酒肉穿腸過,朋友心中留!

3、感情鐵不鐵,鐵,那就不怕胃出血;感情深不深,深,那就不怕打吊針。

4、男人不喝酒,活的像條狗,枉在世上走,活的像太監,交不到好朋友。

5、天上下雨地下旱,剛才那杯不能算。

6、一喝九兩,重點培養。

7、兩腿一站,喝了不算。

8、酒風就是作風,酒瓶就是水平。

9、一半就跑,陞官還早。

10、一喝就倒,官位難保。

11、萬水千山總是情,少喝一杯行不行。

12、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大口喝。

13、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

14、天藍藍,海藍藍,一杯一杯往下傳。

15、女士和領導碰杯:領導在上我在下,您說幾個就幾個。

16、若要人不知,除非你乾杯。

17、看起來像水,嘗起來辣嘴,喝下去鬧鬼,走起來絆腿,夜裡面找水,早醒來後悔。

18、天上無雲地下旱,剛才那杯不能算。

19、往後今生不再喝酒,如果在看見我喝酒這句話就當我沒說。

⑵ 急求一些有關於喝酒禮儀的圖片,例如倒酒,敬酒,飲酒等標准動作(要現成圖片)

酒桌上的你不得不注意的小細節。細節一:領導相互喝完才輪到自己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來,雙手舉杯。細節二:可以多人敬一人,決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領導。細節三:自己敬別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視乎情況而定,比如對方酒量,對方喝酒態度,切不可比對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細節四:自己敬別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隨意,方顯大度。細節五:記得多給領導或客戶添酒,不要瞎給領導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領導或客戶確實想找人代,還要裝作自己是因為想喝酒而不是為了給領導代酒而喝酒。比如領導甲不勝酒力,可以通過旁敲側擊把准備敬領導甲的人攔下。細節六: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墊杯底,記著自己的杯子永遠低於別人。自己如果是領導,知趣點,不要放太低,不然怎麼叫下面的做人?細節七:如果沒有特殊人物在場,碰酒最好按時針順序,不要厚此薄彼。細節八:碰杯,敬酒,要有說詞,不然,我tmd干嗎要喝你的酒?細節九:桌面上不談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裏面了瞭然,不然人家也不會敞開了跟你喝酒。細節十:假如,純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夠的情況,酒瓶放在桌子中間,讓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垃圾的去一個一個倒酒,不然後面的人沒酒怎麼辦?
關於敬酒
1、主人敬主賓。2、陪客敬主賓。3、主賓回敬。4、陪客互敬。記住:作客絕不能喧賓奪主亂敬酒,那樣是很不禮貌,也是很不尊重主人的。
二.倒茶
這里所說的倒茶學問既適用於客戶來公司拜訪,同樣也適用於商務餐桌。首 先,茶具要清潔。客人進屋後,先讓坐,後備茶。沖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凈,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難免沾上灰塵、污垢,更要細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 沖茶、倒茶之前最好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樣,既講究衛生,又顯得彬彬有禮。如果不管茶具干凈不幹凈,胡亂給客人倒茶,這是不禮貌的表現。人家一看到 茶壺、茶杯上的斑斑污跡就反胃,怎麼還願意喝你的茶呢? 現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給一次性杯子套上杯托,以免水熱燙手,讓客人一時無法端杯喝茶。其 次,茶水要適量。先說茶葉,一般要適當。茶葉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沖出的茶沒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動介紹自己喜歡喝濃茶或 淡茶的習慣,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沖好。再說倒茶,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太滿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濕。不小心,還會燙傷自己或 客人的手腳,使賓主都很難為情。當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過杯底就端給客人,會使人覺得是在裝模作樣,不是誠心實意。再 次,端茶要得法。按照我國人民的傳統習慣,只要兩手不殘廢,都是用雙手給客人端茶的。但是,現在有的年青人不懂得這個規矩,用一隻手把茶遞給客人了事。雙 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對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沒有杯耳的茶杯倒滿茶之後周身滾燙,雙手不好接近,有的同 志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五指捏住杯口邊緣就往客人面前送。這種端茶方法雖然可以防止燙傷事故發生,但很不雅觀,也不夠衛生。請試想,讓客人的嘴舐主人的手指 痕,好受嗎?
添茶。如果上司和客戶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義不容辭地去做。你可以示意服務生來添茶,或讓服務生把茶壺留在餐桌上,由你自己親自來添則更好,這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的時候最好的掩飾辦法。當然,添茶的時候要先給上司和客戶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
三.離席
一般酒會和茶會的時間很長,大約都有在兩小時以上。也許逛了幾圈,認得一些人後,你很快就想離開了。這時候,中途離席的一些技巧,你不能不了解。常見一場宴會進行得正熱烈的時候,因為有人想離開,而引起眾人一鬨而散的結果,使主辦人急得真跳腳。欲避免這種煞風景的後果,當你要中途離開時,千萬別和談話圈裡的每一個人一一告別,只要悄悄地和身邊的兩、三個人打個招呼,然後離去便可。中途離開酒會現場,一定要向邀請你來的主人說明、致歉,不可一溜煙便不見了。和主人打過招呼,應該馬上就走,不要拉著主人在大門大聊個沒完。因為當天對方要做的事很多,現場也還有許多客人等待他(她)去招呼,你佔了主人太多時間,會造成他(她)在其他客人面前失禮。有些人參加酒會、茶會,當中途准備離去時,會一一問她所認識的每一個人要不要一塊走。結果本來熱熱鬧鬧的場面,被她這么一鼓動,一下子便提前散場了。這種鬧場的事,最難被宴會主人諒解,一個有風度的人,可千萬不要犯下這鍾錯誤

⑶ 關於喝酒的幽默句子

1. 天藍藍,海藍藍,一杯一杯往下傳。

喝酒搞笑句子集錦

2. 心碎喝酒,喝酒傷肺,到頭來沒心又沒肺。

3. 天上下雨地下旱,剛才那杯不能算。

4. 喝醉了酒,我誰都不服,就扶牆。

5. 看起來像水,嘗起來辣嘴,喝下去鬧鬼,走起來絆腿,夜裡面找水,早醒來後悔。

6. 酒量是膽量,酒瓶是水平,酒風是作風,酒德是品德。

7. 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夠;感情薄,喝不著;感情鐵,喝出血。

8. 危難之處顯身手,妹妹替哥喝杯宋河酒。

9. 感情鐵不鐵,鐵,那就不怕胃出血;感情深不深,深,那就不怕打吊針。

10. 酒逢知已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了趕緊跑。

11. 路見不平一聲吼,你不喝酒誰喝酒?

12. 若要人不知,除非你乾杯。

13. 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慚愧!

14. 酒肉穿腸過,朋友心中留!

15. 辣酒涮牙,啤酒當茶。

16. 百川到東海,何時再乾杯,現在不喝酒,將來徒傷悲。

17. 要讓客人喝好,自家先要喝倒!

18. 一般的'女人不喝酒哎,喝酒的女人可不一般哦。

⑷ 求一張喝啤酒碰杯的圖片

筒子們,人家要的是啤酒啊!

⑸ 喝酒碰杯有何來歷

對於喝酒碰杯的起源有兩個說法。一個起源來自古希臘,一個起源來自古羅馬。

1、喝酒碰杯起源於古希臘。

這種說法是說碰杯是古希臘人創造的。傳說許多喜歡喝酒的古希臘人在喝酒的時候非常注意五官的感受,鼻子能聞到酒的香味,眼睛能看到酒的顏色,舌頭能品嘗到酒的味道,但是耳朵卻不能體會到喝酒的快樂!希臘人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在喝酒的時候互相碰對方被子,發出聲音,這樣耳朵就能聽到酒杯的聲音了,人的五官都能感受到喝酒的快樂了。

2、喝酒碰杯起源於古羅馬。

這里出傳說是這樣的,大家都知道古代羅馬崇尚武力,而「角力」就是最好的競技活動。角鬥士個個都是強壯的戰士,在比賽都喜歡喝酒,為了比賽的公布對手防止有人下毒,在喝酒的時候對會把自己的酒向對方的酒杯到一點,久而久之這種習慣發展成為碰杯的禮儀,成為現在宴席上喝酒的重要飲酒禮節了。

⑹ 為什麼喝酒的時候要碰杯

1、一種說法是古希臘人創造的。傳說古希臘人注重到這樣一個事實,在舉杯飲酒之時,人的五官都可以分享到酒的樂趣:鼻子能嗅到酒的香味,眼睛能看到酒的顏色,舌頭能夠辨別酒味,而只有耳朵被排除在這一享受之外。怎麼辦呢?希臘人想出一個辦法,在喝酒之前,互相碰一下杯子,杯子發出的清脆的響聲傳到耳朵中。這樣,耳朵就和其他器官一樣,也能享受到喝酒的樂趣了。

2、另一種說法是,喝酒碰杯起源於古羅馬。古代的羅馬崇尚武功,經常開展「角力」競技。競技前選手們習慣於飲酒,以示相互勉勵之意。由於酒是事先預備的,為了防止心術不正的人在給對方喝的酒中放毒葯,人們想出一種防範的方法,即在角力前,雙方各將自己的酒向對方的酒杯中傾注一些。以後,這樣碰杯便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禮儀。

拓展資料:

引證解釋

指喝酒前舉杯相碰以示祝賀。(粵語,在喝酒時"乾杯"一般稱做"碰杯")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一章:"兩位久經戰陣的戰友,眼裡都含滿激動的熱淚,在他們碰杯的時候,因為不小心,淚珠子撲噠撲噠地掉到酒碗里去了。" 巴金 《關於<第四病室>》:"我們結婚那天的晚上,在鎮上小飯館里要了一份清燉雞和兩樣小菜,我們兩個在暗淡的燈光下從容地夾菜、碰杯。"《萌芽增刊》1982年第4期:"同學們紛紛站起,用魚湯代酒,碰杯,向 夏成遠 祝福。"

⑺ 勸酒的經典幽默句子

1、勸酒者抄起身敬酒,被勸者會說:「屁股一抬,喝了重來」,意讓勸酒者再喝一個,此時勸酒者應對:「屁股一動,表示尊重」。

2、百川到東海,何時再乾杯,現在不喝酒,將來徒傷悲。

3、半斤不當酒,一斤扶牆走,斤半牆走我不走。

4、不會喝酒,前途沒有。

5、長喝嫌少,人才難找。

6、東風吹,戰鼓擂,今天喝酒誰怕誰!

7、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夠;感情薄,喝不著;感情鐵,喝出血。

8、革命的小酒天天醉,喝紅了眼睛喝壞了胃,喝得手軟腳也軟,喝得記憶大減退。

⑻ 喝酒碰杯這一習俗是如何來的呢

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不管中國還是外國,喝酒的時候都會碰杯。

在中國,碰杯更像是一種禮儀,表達互相尊敬的意思,而且晚輩一般都要拿的比長輩略低。

那碰杯這一習俗是如何來的呢,今天小弟就和大家聊聊這碰杯的故事。

「碰杯」的小故事

首先呢,小弟先給大家講兩個關於「碰杯」的小故事。

互相「下毒」

在古羅馬時期,那時的羅馬人經常會在酒中下毒來毒死仇敵,所以在別人請自己喝酒的時候,人們會用自己的酒杯去撞擊主人的酒杯,這樣杯中的少量酒液便會濺入對方的酒杯中。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都能安心的喝下杯中酒。

嚇退魔鬼

中世紀的歐洲人也是十分迷信的,他們認為魔鬼往往會出現在人多熱鬧的場合,像是聚會、酒局。魔鬼一出現,就會有人失去生命。

但是呢,魔鬼也是有弱點的,清脆響亮的聲音便會將它嚇跑,這就像是中國的「年」害怕鞭炮聲一樣,所以人們在聚會的時候就會碰杯,用來嚇退魔鬼。

祝酒而演變

故事是故事,但事實卻不一定是這樣。

敬酒這個詞在英語中是「Toast」,這個詞也被翻譯為「烤麵包」。

據說從12世紀起,英國人飲酒時喜歡將香噴噴的麵包片(toast)浸到酒碗中,以增加酒的味道。在酒席上,人們通常會向最德高望重的人、最優秀的人或尊貴的客人頻頻舉杯,盛贊對方的美德就像toast一樣,可以使酒的味道更加醇厚。

到了18世紀,「toast」逐漸就有了「敬酒」之意。慢慢的人們便一同碰杯,以示慶祝,而且相互碰杯能發出悅耳的聲音,被人們所接受。

「碰杯」對喝酒的影響

其實「碰杯」在喝酒的過程中,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增加聽覺感受

在喝紅酒的時候,我們可以用眼看,用鼻子聞,用嘴感受,但似乎就是沒有辦法用耳朵聽。

而碰杯的出現,正好將這唯一參與不到的聽覺也牽扯了進來,讓喝酒的整體感覺更加豐富多彩。

欣賞酒杯

紅酒的酒杯是倩麗的,它高挑,而且晶瑩剔透,就像是一件藝術品一樣。

而且,人們可以通過判斷敲擊酒杯時發出的聲音來判斷酒杯質量的好壞,玻璃杯、水晶杯,兩者的聲音是不同的;而且,杯子做的越薄,碰杯的聲音越迷人。

增加交流

碰杯是由兩個人或者多個人完成的,要是你一個人自己和自己碰杯的話,那估計會很奇怪。

在碰杯的同時,可以讓原本不認識的人相互之間產生交流,讓原本生疏的關系瞬間拉近。

活躍氣氛

碰杯是一個要集體進行的項目,當全部人都共同舉杯的時,也是氣氛最嗨的時候。

別人和你碰杯時你肯定不會再做別的事情,這時你肯定會全身心的投入到酒會當中,增加了相互之間的交流,氣氛當然好啦~

如何「碰杯」

聊了那麼多,很多朋友要問了,到底該如何碰杯呢?總結起來,有以下3條原則。

紅酒不要倒的太滿

紅酒最多佔到酒杯的三分之一,再多的話拿起來都費勁,你還碰啥杯啊!

碰杯肚,不碰杯口

手拿杯底,用兩個酒杯最寬的地方碰杯,聲音是清脆響亮的。

要是不信,你可以用杯口相互碰一下聽聽聲音,也可以手握杯肚再碰杯,聲音都很沉悶。

動作輕柔

碰杯輕輕一碰就好,不需要用力,用力的話杯子也很容易碎掉,杯碎酒撒,那就得不償失了。

下次喝酒,好好的碰一下杯,讓耳朵也享受一下吧。

⑼ 喝酒時為什麼要用酒杯底碰桌子

喝酒時之所以用酒杯碰桌子,其實是代表碰杯,屬於酒桌禮儀的一種。在酒桌上人與人之間距離很遠不便碰杯的時候,雙方就會通過碰桌子的方式來表達敬意。

在中餐里,乾杯前可以象徵性地和對方碰一下酒杯;碰杯的時候,應該讓自己的酒杯低於對方的酒杯,以此來表示對方的尊敬。如果雙方距離較遠,可以用酒杯杯底輕碰桌面,表示和對方碰杯,以此表達敬意。

酒桌上的其他禮儀。

1、領導相互喝完才輪到自己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來,雙手舉杯。

2、可以多人敬一人,決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領導。

3、自己敬別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視乎情況而定,比如對方酒量,對方喝酒態度,切不可比對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4、自己敬別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隨意,方顯大度。

5、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墊杯底,記著自己的杯子永遠低於別人。

6、如果沒有特殊人物在場,碰酒最好按時針順序,不要厚此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