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周半的寶寶不好好吃飯是怎麼回事
再瞅瞅自家娃,要麼不願意吃飯,要麼不吃飯挑食,要麼只吃零食點心,都快愁死爸媽了。
每到飯點,就很想問天問大地,在吃飯這件事兒上,自家娃什麼時候才能告別「飯渣」,心情真的好復雜......
其實,能吃、會吃的「小吃貨」,胃口並不是天生的,都是平時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
沒有天生不愛吃飯的娃,孩子不肯好好吃飯,有這樣六個真相,讓讓我們看看都有啥。
真相一
食物不會換花樣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會想:孩子小能吃的類型和東西也不多,隨便吃吃得了,或者是,看到孩子喜歡吃啥,就(一直)做啥。
一日三餐,每天都是面,一周七天,菜單不給變……
你說就算是個大人,吃多了一種食物也會膩味,孩子其實也一樣,何況孩子的選擇更少。
孩子如果吃厭了、吃煩了,難免會「罷吃」抗議。
圖片來源:giphy.com
正確做法:
一個是在食譜上,可以經常改變食物的花樣,換換口味,另一個就是在食物的造型上也可以花花心思,更有吃飯的「儀式感」。
比如說漂亮的餐盤,把飯菜擺成各種可愛的造型,米奇造型、老虎造型等等,都會吸引孩子注意力,讓孩子對吃飯更有新鮮感。
還可以藉助孩子喜歡的卡通形象,利用「榜樣」的力量讓孩子不再挑食。
圖片來源:《超人回來了》截圖
真相二
飯前飯後吃點心
一些家長們怕孩子餓得快,一會兒給孩子吃水果、喝酸奶,一會兒又讓孩子吃餅干、嘗點心,不分時間不分份量的投喂。
寶寶的胃口本來就比大人小很多,如果在吃飯之前嘴巴一直不停,小肚子都被填滿了,還怎麼可能乖乖吃飯?
吃飯後也是,都知道吃飯後可以吃點心了,孩子自然就養成習慣,不好好吃飯,留著肚子吃點心(沒錯娃就是這樣狡猾!)。
圖片來源:giphy.com
正確做法:
給孩子吃點心一定要限量、定時,尤其是在飯前 1 小時和飯後 1 小時,就別讓孩子吃點心,明確地告訴孩子「馬上要吃飯了不能吃點心」「剛吃完飯不能吃點心」。
在點心的選擇上也要有講究,薯片巧克力餅乾等高熱量的點心適當少吃,可以吃點水果和堅果,給寶寶留出來吃正餐的肚子,也更健康。
圖片來源:《超人回來了》截圖
真相三
飲食重鹽重口味
說到給孩子吃鹽,每個媽媽都有很多話說……
很多長輩都會覺得孩子不吃鹽就沒力氣,早早給孩子的輔食里加鹽,或經常去外面下館子,硬生生把孩子培養成了「重口味」。
孩子嘗過了重口味,味覺變得更「挑剔」,真的很難再看得上一般清淡的食物了。
圖片來源:《超人回來了》截圖
正確做法:
1 歲之內不額外添加鹽,3 歲之內保持清淡飲食,盡量讓寶寶的食物保持原汁原味。
為了避免寶寶以後挑食、不愛吃飯,也為了寶寶以後的健康,爸媽要從小教寶寶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
真相四
邊吃飯邊玩邊看電視
很多孩子都養成不良好的吃飯習慣,吃飯的時候玩玩具,或者吃飯的時候還在看電視、看電子產品,這樣孩子的注意力怎麼可能在吃飯上?
再好吃的飯菜對比玩具和動畫片,都索然無味。
感覺自己變成了一個機器,吃飯沒有了樂趣。
圖片來源:giphy.com
正確做法:
立規則,在孩子吃飯的時候,爸媽要把玩具收好、電視關掉,讓孩子明白現在是「吃飯時間」,專心吃飯。
爸媽也要做好榜樣,不要一邊吃飯一邊玩手機、看電視,應該一起給孩子營造吃飯的「儀式感」。
圖片來源:giphy.com
真相五
追著孩子喂飯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和邊看電視邊吃飯最常搭配的錯誤做法,就是:追著喂飯。
孩子吃的太慢,喂!孩子吃得到處都是,喂!覺得孩子沒吃完沒吃飽,喂!
久而久之,孩子不僅對自己吃飯失去興趣,更養成習慣:反正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會喂我吃。
變成了一個人形食物咀嚼機。
圖片來源:giphy.com
正確做法:
吃飯,孩子自己吃,餓不餓,孩子自己最清楚。
在吃飯的時間如果孩子不想吃,爸媽不要追著喂,而是要給孩子樹立「按時吃飯」的規矩。
事先跟孩子講明白,如果現在不吃,那就只能等到下頓飯的時候才有的吃,而且在這期間,是沒有其它食物可以吃的。
真相六
過度焦慮和指責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一個是睡覺,一個是吃飯,往往是孩子哭爸媽吼的最常見場景。
有些家長,看見寶寶吃飯狀態不好,就會著急、生氣,甚至指責、嚇唬、強迫孩子。
指責並不能解決問題,有時甚至會讓情況更糟糕,孩子會自然將「吃飯 = 挨罵」進行聯系,越來越不愛吃飯。
正確做法:
對爸媽來說,有時真的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包容孩子的偶爾的不乖和倔脾氣。
孩子不吃飯原因有很多,不舒服?還是飯菜不好吃?還是不餓?先觀察和溝通。
就算孩子真的不吃,一頓飯不吃也不會對身體有太大影響,誰還沒有過「就是不想吃」的時候啊,爸媽別這么焦慮啦。
圖片來源:《超人回來了》截圖
「吃貨」是培養出來的,寶寶不愛吃飯也是有原因的。
家長們不妨試試從這 6 大真相找出症結,「對症下葯」,讓自家孩子也能乖乖吃飯,成為小吃貨吧。
本文經由復旦大學營養學碩士、注冊營養師李靚莉審核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責編:老丁
分享出去,讓更多爸媽看見!
❷ 有沒有搗蛋小孩(卡通)圖片或哭鬧的小孩(卡通)圖片
"小破孩"就是啊,你在SOHU里去看,有專欄呢
❸ 寶寶說不舒服不想上學,家長要怎麼辨別真的還是假裝
家長對於小孩子也是比較關注的,因為家長也希望記得小孩子能夠健康長大,而且也希望小孩子能夠變得更加的優秀,但是有一些小孩子可能就會出現撒謊的情況。寶寶說自己不舒服不想上學,家長應該怎麼辨別是真的還是假裝的呢?
如果家長發現了小寶寶撒謊了,那麼這個時候就必須要嚴厲地告訴孩子這個行為是不正確的,不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撒謊,愛撒謊的孩子肯定不是一個好孩子。而且這個時候也可以進行一定的懲罰,這樣的話小孩子就會知道自己做錯了。
❹ 寶寶的哭聲家長如何聽懂,是餓了還是身體難受
嬰兒哭聲分析。
1、寶寶的哭聲抑揚頓挫很響亮,伴有節奏感,哭一會兒玩一會兒,一天會哭上好幾次,這是屬於生理性的啼哭,這種哭聲會增加肺部的活動量,增加血液的循環,促進寶寶的生長和發育,此時可以沖寶寶微笑或輕撫寶寶,寶寶的哭泣聲就會停止。
2、寶寶病理性的啼哭往往是突然的哭鬧,而且一陣一陣的,手腳冰涼,面色潮紅或蒼白,在哭泣的時候,也會有四肢亂蹬的特徵,比如陣發性啼哭,突發尖叫類的啼哭,啼哭的時候會抓耳撓腮,伴有流口水或哮喘,這些哭聲都是因為疾病所引起的。
3、寶媽護理寶寶的時候,要根據寶寶的哭聲去判斷情況,比如寶寶哭聲顯得有氣無力,突然大哭不止,越哄哭的越厲害,每隔十分鍾左右就會全身的扭動,出現類似於悲鳴的哭聲,抱抱會有大哭和噴射性的嘔吐等情況,這些都需要寶媽盡快帶寶寶到醫院檢查,這都是屬於寶寶不正常的哭聲,需要引起寶媽的注意。
❺ 寶寶在出牙的時候感覺很不舒服,家長應該怎樣緩解這種狀況呢
牙齒在牙齦中生長的過程會引起牙齦不適,這可能會導致兒童哭泣。父母會發現,孩子會因為牙齦發癢而用手摳嘴。由於出牙的感覺不舒服,有些嬰兒會通過咬手指、拳頭和其他物品來安慰自己。這種方法非常有效。就像我們按摩酸痛的肌肉一樣,可以緩解疼痛,用牙膠,用磨牙棒輕輕按摩牙齦,可以部分緩解拔牙帶來的不適感。然而,許多嬰兒仍然喜歡咬手指和拳頭。其效果與牙齦I相同。有些家長擔心磨牙棒被咬斷後會嗆到孩子。事實上,磨牙棒是由細麵粉壓制而成。它看起來很硬,但會很快隨唾液散開,窒息通常不會發生。
可以用口香糖或磨牙棒餅干咬寶寶,緩解牙齦腫痛,也可以切個胡蘿卜和芹菜給寶寶嚼。你也可以用磨牙棒按摩牙齦。在寶寶長牙期間應適當補充鈣質、魚肝油和牛奶中的鈣質一般來說,下牙床的中間兩顆門牙會先長出來。然而,兒童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有些嬰兒在第五個月開始長牙,而有些嬰兒則推遲到一歲以後才長牙。當嬰兒6-8個月大時,中間的上門牙和下門牙(共4顆)會生長。8-12個月時,門牙兩側的牙齒(也是4顆)長出來。嬰兒在6-12個月大時長出4顆臼齒;18-24個月時,長出4顆犬齒;4-30個月時,長出第二批臼齒。再過幾個月,嬰兒的乳牙就會長出來,也就是有20顆乳牙。
一般來說,嬰兒在半歲左右開始萌發牙齒。在正常情況下,大多數嬰兒長牙時沒有很大的痛苦,極少數會出現睡眠不安、食慾不振、體溫輕微升高等現象。這些都是暫時的,過幾天就會好轉。在長牙期間,由於唾液分泌增加,嬰兒經常流口水。這是一種暫時的生理現象。用軟布擦乾,以避免唾液對口腔周圍皮膚的損害。出牙期間,許多嬰兒喜歡咬乳頭或吸吮手指。母親應經常檢查嬰兒的口腔,加強哺乳。但應注意不要擦洗寶寶的嘴,因為他們的口腔粘膜非常脆弱,容易造成局部的
❻ 一個大腦袋的小男孩擦眼淚 邊上有一個奶瓶的卡通圖片
http://..com/question/228953495.html?push=cookie#
❼ 孩子坐在爸爸肩膀上的卡通圖片
孩子坐在爸爸肩膀上的卡通圖片:
相關介紹:
父愛同母愛一樣偉大。傳統上父親表達愛的方式與母親不同,但愛的表達方式與性別無關,父愛也可以是溫柔體貼的。父親從男人的角度,給予子女堅強、自立、自強、自信、寬容,使孩子能感覺到與母愛不同的愛。
(7)寶寶不舒服的圖片卡通擴展閱讀
父愛的重要性:
孩子三歲前,雖然主要和媽媽在一起,父親提供了支持和保護這個家的重要作用,當孩子三歲後,父親扮演著外部世界這個角色,幫助孩子完成「競爭與合作」,以感知到外部世界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父愛還意味著一個人對愛的渴望。
親的責備是望激勵孩子,然而有時卻會適得其反,因此,兩者結合,才是最好的理念和方式。在許多人的心裡,最難忘的是媽媽的手,爸爸的背,爸爸支撐起了家裡的支柱,是偉岸、高大的。父愛如山,是無聲的、是深沉的。更為內斂,更為含蓄。而父親的嚴厲有時往往只是恨鐵不成鋼。
❽ 小孩上幼兒園哭鬧動畫圖片
理由1.我餓了
【狀況說明】一般而言小寶寶可能2~3個小時就餓了,有些長輩總喜歡固定3或4個小時才給寶寶奶喝,以養成規律 的生活習慣,這種方式對飢餓難耐的寶寶而言,可能會把他們給逼瘋了。不是氣得哭不停、就是有了奶後狼吞虎咽的狂喝,以至於喝入太多空氣,這樣的結果反而又造成肚子痛,只好再哭一次了。
更慘的是,有些爸爸媽媽以為寶寶還喝不夠,又泡了一次奶!你知道嗎?寶寶的神經尚未發育成熟、健全,仍保有吸吮反射能力,任何東西只要放到寶寶的小嘴,是一定會用力吸吮的,這樣下去可慘了,寶寶的小肚子會更加地不舒服。
【解決方法】到底幾個小時喂一次奶,要依小孩的個性氣質而定,至於每次喝奶總是又快又急的寶寶,可在喂一半時先幫忙拍背排氣,以免寶寶吸入過多的空氣。
理由2.肚子脹
【狀況說明】兩餐之間,寶寶有時也會有腹脹的狀況發生,次數則是因人而異。
【解決方法】幫寶寶拍背排氣,或擦一些含薄荷油成分嬰幼兒專用的消脹氣葯膏,寶寶會比較舒服。如果寶寶常有脹氣的情形發生,爸爸媽媽請考慮換另一種配方奶,或者喂母奶的媽媽則少吃一些產氣食物(如:豆類、豆漿與地瓜等)。至於該換哪一種配方奶,可建議新手爸媽們與專業的小兒科醫師們討論即可。
理由3.尿布濕了
【狀況說明】尿片濕了的狀況,對新手父母來說,是比較容易去判斷的,目前許多的新生兒紙尿片,都會有尿濕顯示,來提醒新手爸媽們該替小寶貝更換乾爽的尿片啰!要不然小屁股觸碰到濕濕的尿液或是糞便,可是會讓小寶貝感到相當不舒服。
【解決方法】透過尿濕顯示或觸摸紙尿片是否已膨脹,來進行更換尿片的工作。
理由4.想被擁抱、撒嬌
【狀況說明】新生寶寶有時候會懷念在媽媽肚子里的感覺,會藉由哭泣來期待爸爸媽媽們給予擁抱或呵護,這是一種撒嬌的表現。
【解決方法】根據調查顯示,高達九成的媽咪覺得懷抱寶寶具有相當的好處。懷抱會促進寶寶的消化及循環系統,也會影響人格的發展,因此,新手爸媽們應該多給小寶貝抱抱喔!
理由5.想睡覺了
【狀況說明】有些小寶寶想睡覺前,總是顯得比較煩躁,新生兒一整天需要大約16個小時左右的睡眠,如果寶寶的眼皮顯得很重或一直揉眼睛,就表示他想睡了。
【解決方法】提供寶寶一個溫馨、安靜的睡眠環境,對於幫助寶寶入睡會有很大的加分效果。
❾ 幼兒園孩子用吸管杯還是直飲杯
兒童保溫杯即兒童專用的保溫杯,屬於市場細分的產物,與普通保溫杯相比,兒童保溫杯體型小巧輕便,外觀設計具有趣味性,並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設計了人性化的細節,比如設計成吸管頭的兒童保溫杯就叫做兒童吸管保溫杯。在寶寶年齡較小的時候,家長可以給寶寶選擇吸管保溫杯,而隨著寶寶的年齡逐漸長大,能夠自主喝水的時候,可以使用直飲杯。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天行健"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來說,帶有吸管的杯子不適宜盛放超過50℃的開水,以免使用不慎燙傷。好的保溫杯使用起來非常方便,能夠保存40~50℃的溫水6小時以上,也就是說媽媽可以直接在杯子里注入溫開水,當寶寶出門在外的時候可以直接拿來喝。
在使用新的保溫杯的時候需要注意,新保溫杯使用前,須用開水或加點食用洗潔劑燙洗幾遍,進行高溫消毒。使用前,用沸水預熱5-10分鍾,以使保溫效果更佳。盛水量請匆過滿,以免擰緊杯蓋時,開水溢出燙傷。熱飲時請慢慢飲用,以免燙傷。在使用過程中要避免碰撞和沖擊,以免碰壞杯體或塑料,造成保溫失效或漏水。
小孩保溫杯如何挑選
1、保溫杯的材質
不銹鋼保溫杯一定要食品級的304鋼,最好內膽要用304鋼的,才能保證用來裝水的保溫杯重金屬溶入量不超標,包括鉛不超標。201或202的不銹鋼杯的重金屬溶入量是304鋼的100倍以上。用304鋼製作的保溫杯,外包裝上面一定會有寫用材304,很容易鑒別。
2、吸管的安全性
如果打算購買帶吸管的保溫杯的話,就要注重吸管的安全性,比起普通的兒童吸管杯,兒童保溫杯的吸管材質安全,更要重視。溫熱的水,很可能會使劣質的吸管分泌出有害寶寶健康的物質。耐高溫,耐咬,才是兒童保溫杯需要的吸管類型。
3、保溫性能
具備了使用安全資格的兒童保溫杯,接下來最重要的便是保溫性能了。與一般成人保溫杯不同的是,寶寶的兒童保溫杯不適合注入滾燙的水,而是42℃左右適合直接飲用的。溫水對兒童保溫杯的保溫性能,要求來的更高。保溫時長能達到5小時可以算是不錯的兒童保溫杯了。
4、保溫杯的容量
幼兒一般准備500毫升的保溫杯就可以了。根據自己家孩子的飲水量選擇水杯的容量,太小不夠喝,太大喝不完,還給攜帶增加負擔。
5、兒童保溫杯最好有背帶
這點真是非常重要,畢竟孩子帶著保溫杯外出時間用得最多。如果沒有背帶帶孩子去外面玩的時候,只能把水杯放在包里,佔地方不說,來回拿也麻煩,有背帶直接掛在推車上或者自己背著,會方便很多。
6、保溫杯的工藝
好的保溫杯內膽及外膽表面拋光均勻一致,介面處做工精緻,保溫杯口邊沿圓滑、平整,杯蓋與杯口的旋合應靈活無間隙,杯蓋塑料無異味,兒童用的外觀會設計得比較卡通,讓小朋友喜愛。
7、保溫杯的配件
保溫杯的塑料配件是否健康環保非常重要。可以通過聞來鑒別,如果保溫杯是用食品級塑料製作的,其氣味會較小、表面光亮,無毛刺、使用壽命長且不易老化;如果是普通塑料,則在各個方面都會劣遜食品級塑料,PP最佳,兒童用的話,PPSU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