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思維導圖-繪本《兔子蘿里》,《折耳兔奇奇》
畫完《兔子蘿里》的思維導圖,讓我想起了《折耳兔奇奇》,兩只兔子的經歷如此地相似。兔子蘿里因為耳朵短,開始自卑,兔子奇奇因為有一隻耳朵耷拉著,開始不快樂。
兩只兔子都因為自己與其他兔子的不同,開始尋找自信之旅。蘿里裝扮成灰狗,熊,可他就是兔子呀,跟灰狗,熊的差距更大了。而奇奇用了各種方法,想讓自己的耳朵豎起來,包括:倒立、套上奶奶的茶壺保溫套、撐胡蘿卜、綁棍子、綁綳帶、用釣魚竿和衣夾、甚至連氣球都用上了。可是最後的結果,大家也是可想而知了,他的這些「滑稽」的嘗試,使得其他小兔子哈哈大笑。
後來呢,蘿里離開了灰狗,離開了熊,開始反思,最後發現還是跟兔子一起吃青草的日子最快樂。奇奇通過另外的方式,找了專業的醫生,知道了耳朵沒問題。
當蘿里跟奇奇回歸的時候,其他小兔子都表示了歡迎,蘿里堆的雪人最棒,奇奇的點子帶回了很多的歡樂。蘿里跟奇奇都找回了自信,做自己,才是最快樂的。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孩子們不必為』不同』感到自卑,也不能因為別人的不同排擠別人,做自己,才是最快樂的。家長要放下比較的執念,是呀,執念,無形中就會去比較。我們只要關注孩子的進步,拿著放大鏡找孩子的優點就好,多鼓勵。想想,如果兩只兔子,到最後,面對的是同伴的嘲諷,結果又會是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