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超高顏值」姥爺走紅,抱著外孫太寵溺,網友:確定這不是爸爸
隔輩親存在於很多家庭中,我們小時候,父母對我們不苟言笑,可是到了我們下一代,父母對待孫子外孫的態度出現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令人哭笑不得。
朋友小慧家就是典型的家庭,小慧媽媽還好,雖然說對自己沒有對女兒那般寵溺,但是她小時候,媽媽也還可以,最讓她難以理解的是她的爸爸,她印象中就不記得爸爸朝著她笑過,自從有了孩子以後,爸爸像是變了一個人,整天嘻嘻哈哈,各種賣萌來逗女兒開心。
像小慧家這樣的情況,現實生活中太常見了,不管多嚴肅的父母,到了孫子外孫這一輩,完全變了一個人一樣,有的時候當爸爸媽媽的想要管教孩子,都成了問題。
在網上看過不少類似的案例,有的網友直呼自己現在已經趕不上年幼的孩子有錢了,父母竟然越過自己,把房子直接轉移到孩子身上。
超高顏值姥爺帶娃走紅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位穿著紅色居家服的男子逗一個小寶寶,男子顏值很高,不知道的以為都以為這是寶寶的爸爸,看過視頻才知道,這其實是寶寶的姥爺,姥爺正給孩子做按摩,孩子十分享受地在姥爺懷里玩耍著。
1、 不要過度溺愛
溺愛孩子不可取,孩子的性格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關系,被溺愛的孩子,容易養成驕奢、飛揚跋扈的性格,可是面對困難的時候卻又很脆弱,容易退縮。
不想要毀掉孩子,就不要溺愛孩子,溺愛孩子導致的悲劇,見過太多了,想必都知道溺愛的危害,如何做到不溺愛,才是具有挑戰性的。
2、 不要大包大攬
孩子的所有事情,大事小事,父母都要包辦,這樣的孩子獨立性特別差,離開父母基本上不能獨立生存。
不管孩子有多優秀,只要不能獨立,就是失敗的,在這個社會上就無法生存。
3、 不要萬事順從
父母對待孩子不要萬事順從,凡事都太容易滿足孩子,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壞事。
當父母太容易滿足孩子的願望的時候,孩子的胃口會越來越大,一旦有一天父母無法滿足孩子的時候,就是孩子反過來抱怨父母的時候,這個時候也是父母後悔的時候。
教育孩子要有方式方法,溺愛孩子很容易,冷眼旁觀才不容易做到,而我們做父母的,想要孩子擁有幸福的人生,就要做到足夠「冷漠」。
㈡ 2歲萌娃穿軍大衣模仿姥爺走路,小孩子究竟能有多可愛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覺得小孩子是“可愛”的化身,只要是心中有愛的人,可能都會有被小孩子的天真和可愛感化的時候。
寶寶的可愛可能還體現在他們自發的一些有愛的行為上。比如用他們特別的方式表達對父母或者其她親人的愛。我家裡的孩子,有時候在陪她玩耍或者哄她入睡的時候,她會不由自主的上來親你一口,這個時候真是可愛的要命,內心都被融化的感覺。以前要是遇到下班不準時的時候,她總是會在門口等待,因為她覺得到了媽媽該回家的時候了。這些小細節也正是他們可愛的地方。
孩子的可愛是他們身上最寶貴的東西,也是需要被家長呵護和珍視的,希望每一位可愛的孩子都能夠最大限度的保留住他們的可愛,不被成人的世界“污染”。
㈢ 姥姥姥爺將寶寶帶大,孩子長大了卻和爺爺奶奶親,你知道為什麼嗎
女士幹了母親擁有孩子之後,才知道平常有一個人搭把手幫著帶孩子是多麼的的關鍵。一邊忙碌工作中,一邊還得在意孩子,簡直令人精疲力竭,最愛自己的自然是父母,生活在一起也很舒服,因此許多女士全是挑選讓姥姥外公來帶孩子。
姥姥外公帶孩子也是盡職盡責,除開活力時間,乃至還得搭上錢財,可憐天下父母心,便是這般不遺餘力地為孩子投入。姥姥和外孫子中間,終究是隔了一個輩分,沒有立即的撫養義務和義務,都是出自於真情,愛自己的閨女,那麼姥姥那麼艱辛的投入值得嗎?
等長大以後到爺爺奶奶身旁呢,都能自立了,撫養起來也放心,爺爺奶奶也是有思緒陪著玩,會讓孩子覺得差別,感覺姥姥比不上爺爺奶奶和藹,當然也是和爺爺奶奶親密接觸多了。姥姥便是默默付出的這位,也不必太難過,得孩子再大些,真真正正聽話了,是了解姥姥的一片苦心的。
㈣ 為什麼現在帶娃全是姥姥幫忙,現實哪些原因讓人淚目
現在年輕人生活壓力特別大,在房貸,車貸以及孩子教育問題,讓很多人都心力憔悴,年輕人再有了孩子,以後如果沒有老人幫忙的話特別艱難,以前人們有了孩子,一般都會交給奶奶帶,為什麼現在帶娃幾乎全是姥姥幫忙呢?
姥姥幫忙帶孩子的背後,是復雜的婆媳關系,是深沉的母愛,也是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無奈。如果不是生活壓力太大的話,哪個媽媽不會願意陪著自己的孩子長大呢,如果不是有太多顧忌,誰又不願意讓自己的父母怡養天年呢。
㈤ 「隔代帶娃」已成潮流,孩子給姥姥帶更好還是奶奶帶更好
隔代帶娃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大家都在想孩子是給姥姥帶比較好還是給奶奶帶比較好,小編覺得父母親自帶會比較好一些,而且大家要知道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並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家庭的問題,這樣才能夠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才能夠避免誤區。
我們不要把教育孩子的事情推卸到別人的身上,我們可以讓別人來幫忙,但是他們只起到輔助作用,我們要將孩子的教育問題分配到每一個人的身上,避免喪偶式的育兒。我們在教育孩子之前也要多去學習一下相關的知識,避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出現誤區,也希望父母能夠很好的去照顧孩子,引導孩子成為孩子真正意義上的第1任教師。
㈥ 信陽姥爺送娃上學忘帶孩子,是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其實我覺得這種經歷應該是那些比較粗心的家長才會有的。畢竟孩子作為家裡的一個小成員,大人還是非常關注他們的一個去向的。所以小孩子上下學的時候,一般情況下家長都會陪同接送。但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有一部分家長非常粗心,送小孩去上學,但是小孩子還沒上車,他自己就離開了。
所以通過這些我們可以知道,可能部分粗心的家長身上才會發生送小孩上學忘帶孩子這樣的事情。但無論怎樣,家長在接送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細心一點。
㈦ 明明都是帶娃,外國媽媽為啥就比中國媽媽帶娃輕松
在外人眼裡中國的媽媽是什麼樣的?
勤勞?時尚?美麗?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照顧的了孩子上的了班的強者?
不!在外人眼裡中國的媽媽最濃重的標簽就是:疲憊。
尤其是和西方的媽媽們做對比,外國的媽媽帶娃特別輕松,而中國的媽媽帶娃一天下來,就已經精疲力竭。
1)讓孩子相信童話故事
前兩天看到一個熱搜,外國爺爺奶奶給孫女建了一所哈利波特裡面的霍格沃茨學院建築給孩子作為生日禮物。
這個「霍格沃茨」裡面還有床有餐桌有壁爐,有地下室還有霍格沃茨人物畫像。
因為父母喜歡哈利波特也從小給孩子講哈利波特,孩子從小就非常喜歡哈利波特。
爺爺奶奶的生日禮物,把孩子的童年留住了,孩子可以邀請夥伴一起來這里聚餐聊天玩耍,就像哈利波特裡面三個人的友誼一樣。
雖然我們普通人沒有這么大的資本,但是對於孩子童年,我們需要做到的,不是打破,而是留住美好,讓孩子的世界裡留住善念的美麗,友誼的情深,和只要善良聰明勇敢就能戰勝邪惡的力量。
2)讓孩子學會獨立
讓孩子自己學會吃飯,摔倒了自己爬起來,這個教育方式真的很不錯,孩子早晚都要自己面對這些問題的。
孩子如果從一開始就學會自己面對,雖然過程磕磕絆絆,但是學會了也是非常成功的一件事情,而且在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中孩子自己也會漸漸形成一個觀點:要學會自己解決。
總是依賴父母的孩子,永遠長不大,童年可以留住,但是成人的世界卻很殘酷,學不會獨立和自己解決問題,將會非常的吃虧。
㈧ 「帶娃」的老人,擁有更高的幸福感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兩口子人帶孩子獨立日常生活,會幸福嗎?毫無疑問幸福呀!只需時間精力容許,我贊同你兩口子人自己帶孩子,那般有益於孩子成長,對新生事物的認同度文化教育顯著強過祖父奶奶帶孩子。終究自身年青,接納的食物也較多,言談舉止一定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因此沒必要自身圖悠閑讓爸爸媽媽給自己帶孩子,有時長勤行走就可以了。自己帶孩子與父母帶孩子始終是好處大於壞處。小孩將來就一次並沒有試驗的可能…我還是覺得兩口子帶娃住較為幸福快樂,
自然有一些親母子倆,親父子倆都是有分歧的就更麻煩了。是我一朋友,爸爸媽媽來幫她帶娃,姑爺性格溫和,語言偏少,跟岳父母倒沒有什麼分歧。但我這一好朋友,和她母親大部分天天吵架,語言極為致傷,岳父和女婿每天勸架,同病相連。實際上照大家局外人來看好朋友和她母親不光是長相相似,性情都差不多,急性子的人,每天定時炸彈碰炸彈。假如關系和諧,那麼就非常好,夫婦高興,家長在身旁,小孩也在身旁;小孩也高興,又多兩個人一起玩樂;爸爸媽媽更開心,子孫承歡膝下,承歡膝下。每個人的滿足感都是會猛增。
㈨ 河南一姥爺送娃上學忘帶孩子,最終的結果如何
近日,在河南省出現了非常搞笑的一幕,姥爺送自己的外孫女去上學,結果外孫女沒有坐上電動車,自己就開著車走了,還好女孩的媽媽及時發現了,然後開著車送女孩去找了姥爺,然後讓姥爺載著去上學了,網友們看了這個視頻以後都哭笑不得,送孩子上學居然把孩子搞忘記了。
這則視頻傳到網上以後,很快獲得了幾百萬網友的關注,大家都在評論中表示“姥爺忘性真大”、“外孫女好無奈”、“凡事先拍個抖音”等,不過這件事情其實也給了我們一些警示,有時候帶孩子出門還是要多檢查,萬一孩子自己沒上車,又自己跑出來了的話,其實是蠻危險的,尤其是那種城鎮中,可能會有野狗、人販子等,若是孩子遇到什麼危險,後悔都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