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暖心病房的十個暖心服務是
一、保障物資裝備
統籌各方資源,加強對葯品、葯械、防護設備等醫療物資的統籌調配和應急儲備,最大限度優先保障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的防護設施設備。進一步優化改造醫院硬體設施,分別設立醫務人員和病人專用通道,規范預檢分診、發熱門診設置和流程,加強防護知識培訓,確保一線醫務人員安全。
二、保證休息飲食
改善一線醫務人員生活條件,切實保證吃、住、行等後勤服務。由縣疫情防控指揮部、鄉鎮(街道)分級統籌協調,就近為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安排酒店或民宿作為一線醫務人員的休息隔離場所,保證生活用品供應,確保一線醫務人員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飲食。
由縣財政統籌資金保障,逐步改造各醫院的醫生辦公室、值班室和休息室,為醫務人員提供安全舒適的工作和休息環境。
三、合理輪班輪休
在保證工作有序運行前提下合理排班,統籌安排輪班輪休,防止超負荷工作。對長時間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線,因身體、心理等原因不適合繼續在一線工作的,要實行強制性休息。對因疫情防控工作不能休假的,防控任務結束後應當安排補休。科學加強一線醫務人員的心理健康疏導,緩解心理壓力。
四、解決家庭困難
建立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及家庭聯系制度,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走訪,了解情況,解決困難。按照省市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分層分類開展慰問。保障對一線醫務人員的家屬口罩等防護用品配給。組建志願者服務隊伍,對有交通困難的醫務人員家庭出行提供幫助。鼓勵和動員金融、保險、旅遊、交通、商業等社會各界為抗疫期間表現突出的醫務人員及家庭提供各類減免政策和優待舉措。
五、嚴查外界傷害
著力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隔離場所等重點部位安全保衛工作,落實安防措施。堅決糾正少數村社阻擾醫務人員正常出行的行為。及時糾正歧視孤立一線醫務人員及其家屬的行為,情節嚴重的依法予以處理。依法嚴厲打擊疫情防控工作中各類傷醫、襲醫、醫鬧行為,確保醫務人員安全。
六、落實補貼待遇
根據《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有關人員工作和生活保障的通知》(杭財社〔2020〕3號)文件精神,確保臨時性工作補助、出差補助、誤餐補助等落到實處。對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務人員,開辟工傷認定綠色通道、及時提供工傷待遇保障。疫情結束後,安排一線醫務人員進行免費體檢,保障其身體健康。
七、注重培養使用
對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並作出重要貢獻的一線醫務人員,可按規定落實破格晉升、越級晉升、優先聘用等職稱評聘政策。將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表現作為各類評先評優的重要參考依據,在疫情防控中受到市級及以上表彰的一線醫務人員納入全縣人才評審綠色通道。表現突出的醫務工作者參加我縣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公開招聘的,在同等條件下按規定優先考核聘用。
八、發揮堡壘作用
建立隔離病房、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等重點部位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用好下撥支持疫情防控的專項黨費,及時傳遞組織溫暖。遞交入黨申請書或向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或已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不滿1年的,對表現突出、符合條件的,及時發展入黨。
九、強化宣傳表彰
開展「戰疫先鋒」「最美白衣天使」等選樹活動,對抗疫期間表現突出的一線醫務人員予以及時表彰,激勵引導廣大醫務工作者積極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
利用多種形式加大對一線醫務人員職業精神的宣傳力度,深入挖掘宣傳在抗擊疫情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醫務團隊和個人,共同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
在評選縣「五一勞動獎章(狀)」「勞動模範」和選樹「最美家庭」「三八紅旗手」等活動中拿出一定比例專門面向一線醫務人員個人、家庭或一線醫務工作集體。
十、突出重點關懷
針對援鄂醫療隊員,建立專項「暖心」政策,實行重點關懷。
B. 莆田市一「萌娃」講述新冠患兒被隔離時的想法,孩子都經歷了什麼
孩子經歷的是醫生告訴孩子以及他的家人他體內有一個小怪獸偷偷溜進了他的肺部,需要暫時離開媽媽,到隔離病房暫住。在隔離病房,孩子們需要戴口罩,穿防護服。在這期間,孩子們需要聽從醫護人員的囑咐,吃掉能量丸,喝掉杯中水,伸伸胳膊踢踢腿,這樣才能快速恢復,回到媽媽身邊。
截至9月22日,福建省隔離起來的不足14歲的兒童患者共有105人。這當中的大部分孩子都是第一次離開父母,依靠自己獨立生活。這也讓許多做父母的十分擔憂孩子初次離家自己生活的情況。
本來孩子的媽媽會擔心孩子能否適應外面的生活,在小朋友朗讀的內容中,反倒是孩子們開始擔心留在家裡的媽媽,安慰媽媽說自己很勇敢,媽媽不要哭。相信許多兒童患者的媽媽看到這段視頻後,都會很感動於孩子的懂事和勇敢,也會因此放下心來,不會再過度擔心孩子的情況。
C. 隔離病房裡有兩位「臨時媽媽」 管飲食管哄娃,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臨時媽媽”背後,有一個暖人心故事存在,故事中“臨時媽媽”一共有兩位,都是遂寧市中心醫院護士長。與她們結下緣分的“臨時女兒”,正是感染新冠病毒,在這里接受治療女孩。“臨時媽媽”有兩位,“臨時女兒”也有兩位,這樣臨時組建的“母女”身上,發生了很多感動人心故事。
正是在兩位“臨時媽媽”細心照顧下,才使得兩位小病人,能夠全力配合治療,而且心情也非常愉快。
D. 負壓病房的主要功能
傳染病負壓隔離病房的功能主要有兩點,一是利用負壓原理隔離病原微生物,同時將室內被患者污染的空氣經特殊處理後排放,不會污染環境;二是通過通風換氣及合理的氣流組織,稀釋病房內的病原微生物濃度,並使醫護人員處於有利的風向段,保護醫護人員工作安全。傳染病負壓隔離病房一般由病室、緩沖間、衛生間三部分組成。
E. 中國女留學生患癌回國,隔離期病危卻被網暴,到底發生了什麼
中國女留學生患癌回國,隔離期間病危卻被網暴。這位女生在隔離期間出現生命危險被搶救,腫瘤越長越大。如果在隔離期間繼續接受治療的話,可能堅持不到隔離期結束。於是就在網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和帖子,得到了大家的轉發。這位女生的情況已經反映給了上海疾控中心。
有不少網友覺得在英國沒有辦法治好,就會給人表現出一種歲月靜好的模樣。等到回國之後,就開始利用網路,這樣就能夠吸引到更多的專家。對於大多數患癌症的人來說,只能夠慢慢去等待。這個女生的行為讓大家根本沒有辦法接受,置其他生命於不顧。這位女生明明已經得到了很好的幫助,不應該再利用大家的愛心,去佔用更多的資源。
F. 醫學中三種隔離標志,藍色代表什麼,黃色代表什麼,粉紅色代表
醫學中三種隔離標志,藍色代表接觸隔離,黃色代表空氣隔離,粉紅色代表飛沫隔離。
拓展資料:
隔離的措施
為避免傳染病病人傳染他人,而將病人與其他人隔開的措施。一般根據各種疾病傳染性的大小和傳播途徑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隔離措施。
對於傳染性強的烈性傳染病如 霍亂、鼠疫、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非典)等,採取嚴格隔離;對於經空氣中飛沫傳播的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炎.、肺結核等,採取呼吸道隔離;對於 消化道傳染病如細菌性痢疾、傷寒、甲型病毒肝炎等採取消化道隔離或床邊隔離;對於接觸傳播的疾病如皮膚 炭疽、破傷風、氣性壞疽等採取接觸隔離;對於昆蟲傳播的疾病如 瘧疾、斑疹、傷寒、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出血熱等,採取蟲媒隔離等。
隔離時間的長短應根據該種傳染病的最長傳染期而定。原則上是以病人沒有傳染性不能再傳染他人為度。除傳染病病人外,接觸傳染病病人的接觸者也應隔離觀察,稱為留驗。留驗期間如接觸者發病則應立即隔離、治療。若接觸者未發病,觀察期滿即可解除隔離。觀察期應按該種傳染病的最長潛伏期計算。
檢疫法術語,指將染疫人收留在指定的處所,限制其活動並進行治療,直到消除傳染病傳播的危險。
隔離(漢語詞語)-網路
G. 保護性隔離的名詞解釋_主要措施_流程_隔離要求
保護性隔離的名詞解釋
保護性隔離(protective isolation)也稱反向隔離,適用於抵抗力低或極易感染的病人,如嚴重燒傷、早產兒、白血病、臟器移植及免疫缺陷病人等。
保護性隔離的主要措施
1.設單間隔離室,病人住單間病室。
2.工作人員進入病室應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離衣及拖鞋。
3.接觸病人前、後均應洗手。
4.凡患呼吸道疾病者或咽部帶菌者,包括工作人員均應避免接觸病人。
5.未經消毒處理的物品不可帶入隔離室。
6.室內空氣、地面、傢具等均應嚴格消毒並通風換氣。
7.探視者應採取相應的隔離措施。
保護性隔離的意義
指為預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來自其它病人、醫務人員、探視者及病區環境中各種條件治病微生物的感染,而採取的隔離措施,也稱反向隔離。
保護性隔離的目的
保護性隔離(protective isolation)亦稱反向隔離,適用於抵抗力低或極易感染的患者,如嚴重燒傷患者、早產嬰兒、白血病及臟器移植患者等,結合本院實際情況,特製訂保護性隔離措施如下。
保護性隔離的流程
1、應在病區的末端,設立一間或多間隔離病室。
2、隔離病房設緩沖間。緩沖間兩側的門不應同時開啟,以減少區域之間的空氣流通。
保護性隔離的隔離要求
1、患者安置於隔離單元內。
2、接觸患者前,應戴口罩、帽子,穿隔離衣。工作人員及病人家屬有呼吸道症狀時應避免進入病房。
3、接觸患者前應嚴格按照“六步法”洗手,不提倡使用消毒液進行快速手部消毒。使用非手觸式水龍頭,無此設備,可用避污紙開關水龍頭;洗手時間要求至少30秒;洗凈後用干手紙干手。
4、病房清潔工具如拖把、水桶、抹布等為專用工具。病室物表、地面、床單元每日使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清潔消毒。
5、床單、被套、枕套、病員服等每日更換。棉被、毛毯、病員內衣每周更換1次。
6、生活用品專人使用。
7、嚴格禁止探視,做好規定陪護人員的宣教工作。
8、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H. 緩沖病房是什麼意思
對可能存在傳染疾病的患者,在我們沒有相關檢查結果或處於窗口期的,先與已經檢測完畢的病人隔離開,以免新入院病人傳染整個病區其他病人,導致傳染性疾病暴發。這個短暫隔離的區域,你可以理解為緩沖病區。
相關介紹:
病房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bìng fáng,一般指普通病房、重症監護病房、氣管切開細菌監測病房,傳染病隔離病房,部分醫院設置有高幹病房、特需病房和醫養結合病房,如套間、單人間等配套設施,在家裡設置的稱家庭病房。
為生病的人設置帶有醫療床位、治療設施、生活設施、康復器材的特殊房間或場所,病房環境應按照5S現場管理法執行,床距和床周空間設計應按照相關規定執行,有利於家屬學習休息,推車、輪椅能夠通行、停靠和周旋,門外消毒緩沖區或消防過道內不能有太多雜物。
每個病房最多不能有3套以上的護理床、每個床位有兩個全塑床頭側櫃和一個鐵皮主櫃、一個陪護椅或座椅、置物架、飲水壺、窗簾、床簾、輸液架、氧氣、床頭燈、電視、氣墊床、電源插接孔、呼叫系統、陽台、廁所、消防通風、病情醫囑自助查詢、照明、紫外線消毒等設施。
醫院里為病人提供休息養療的房間或病人在家康復救治養老的家庭病房。多人間病房不能超過3個床位,氣管切開病房的地面和空氣每日噴灑滅菌葯水,白天通風4次,溫度18~20度,濕度60度,出院後應進行終末滅菌。
I. 緩沖病房是什麼意思
緩沖病房,又叫隔離病房。
緩沖病房是醫院在疫情防控期間的重要關口,也是收治患者的最後一道關口,這道關口一旦失守,後果將不堪設想,緩沖病房的醫護人員都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和醫院對我們賦予的重託。
因緩沖病房實行24小時門禁管理,緩沖病房的護士們也就承擔起患者及家屬的日常生活所需,訂飯、收錢、收飯、付錢、發飯、發葯、買生活用品等。
對可能存在傳染疾病的患者,在我們沒有相關檢查結果或處於窗口期的,先與已經檢測完畢的病人隔離開,以免新入院病人傳染整個病區其他病人,導致傳染性疾病暴發。這個短暫隔離的區域,你可以理解為緩沖病區。
緩沖病房以病種為單位:同病種病人可以住在同一個病室,但應與其他病種的傳染病人相隔離,不可混住。按照醫院相關規定,凡未確診、發生混合感染、有強烈的傳染性及危重病人,應住單間隔離。緩沖病房內設置污染區、潛在污染區和清潔區,分區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