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為人不師表搞笑圖片
擴展閱讀
舍棄的圖片唯美 2025-08-18 23:26:41
ps怎麼把圖片部分去除掉 2025-08-18 23:20:07

為人不師表搞笑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9-09 06:43:12

A. 急求「身為世范,為人師表。學不如務求師。」的含義

行為是當世的典範,別人學習的榜樣.學的不如別人的就一定要請教對方。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是中國知識分子人格修養的標准和精神追求,又是啟功70多年從教生涯中的一個感悟。

學是指每位師生應具有的學問、知識和技能,學為人師,就是要使「學」能成為後學的師表。所學能否真正成為師表,並不是「職稱」、「級別」所能衡量或代表;所行能否真正成為模範,也不待旁人選舉出來,而是要隨時捫心自問,有沒有可慚愧的思想行動。

(1)為人不師表搞笑圖片擴展閱讀:

內容簡介: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是2011年7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主要對許先生的學術思想之研究,學術成就做了全面介紹。

總體上說,對於許先生學術思想之研究,學術成就之展現,論述尚有不周,開掘似覺膚淺。許先生治學,以傳統語言學為根基,將考據之學與義理之學相貫通,微觀研究與宏觀研究相結合,高屋建瓴,縱橫旁達,通古今,兼中外,於宗教人文學科無不涉獵,博學而有所成名。

B. 古代為人師表的著名案例

一、孔子相師

《史記》記載一日孔子子乘著一輛馬車周遊列國。來到一個地方,見有一孩子用土圍成了一座「城」,坐在裡面。孔子就問:「你看見馬車為什麼不躲開呀?」那孩子回答:「人們說您孔老先生上曉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

可是,今天我見您卻並不怎麼樣。因為自古到今,只聽說車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車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問:「你叫什麼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項橐。」孔子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連串問題來難項橐,但是都被項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覺得這孩子知識淵博,連自己也辯不過他,只得長嘆一聲,俯下身子對項橐和藹地說:「後生可畏,我當拜你為師。」回頭對弟子們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矣。要不恥下問。」經孔子這一褒獎,項橐便名揚九州,震動朝野。

以後《史》、《志》有關章節都有記載。據《史記》記載,甘羅十二歲拜丞相時,還拿項橐作比喻,說服文信侯呂不韋讓自己出使趙國。南宋大儒王應麟編寫的《三字經》勸諸後生說:「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蓋出於此

二、岳飛

是中國古代將帥中廉潔奉公,為人師表的楷模。他從嚴治軍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嚴以律己。岳飛提出過國泰民安的兩個著名口號:「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他身體力行,嚴守一不貪財,二不愛色,三不娶妾,四是山河未復滴酒不進的「四不」規定。

三、張伯苓先生以身作則戒煙     

我國著名教育家張伯苓,1919年之後相繼創辦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他十分注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並且身體力行,為人師表。 

一次,他發現有個學生手指被煙熏黃了,便嚴肅地勸告那個學生:「煙對身體有害,要戒掉它。」沒想到那個學生有點不服氣,俏皮地說:「那您吸煙就 對身體沒有害處嗎?」

張伯苓對於學生的責難,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喚工友將自己所有的呂宋煙全部取來,當眾銷毀,還折斷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愛的煙袋桿,誠懇地說: 「從此以後,我與諸同學共同戒煙。」果然,打那以後,他再也不吸煙了。

四、皮爾 保羅校長「妙手回春」

「我一看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一定會是紐約州的州長」,一句普通的話,改變了一個學生的人生。

此話出自美國紐約大沙頭諾必塔小學校長皮爾保羅之口,話語中的「你」是指當時一名調皮搗蛋的學生羅傑羅爾斯。小羅爾斯出生於美國紐約聲名狼藉的大沙頭貧民窟,這里環境骯臟、充滿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

因此,他從小就受到了不良影響,讀小學時經常逃學、打架、偷竊。一天,當他從又窗檯上跳下,伸著小手走向講台時,校長皮爾保羅將他逮個正著。出乎意料的是,校長不但沒有批評他,反而誠懇地說了上面的那句話並給予語重心長的引導和鼓勵。

當時的羅爾斯大吃一經驚,因為在他不長的人生經歷中只有奶奶讓他振奮過一次,說他可以成為五噸重的小船的船長。他記下了校長的話並堅信這是真實的。從那天起,「紐約州州長」就象一面旗幟在他心裡高高飄揚。

羅爾斯的衣服不再粘滿泥土、羅爾斯的語言不再骯臟難聽、羅爾斯的行動不再拖沓和漫無目的。在此後的40 多年間,他沒有一天不按州長的身份要求自己。51歲那年,他終於成了紐約州的州長。

五、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果

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並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等在那裡了。

陶行知掏出一顆糖給這位同學:「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接著他又掏出一顆糖,說:「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尊重我。」

男孩將信將疑地接過第二顆糖,陶先生又說道:「據我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很有正義感,我再獎勵你一顆糖。」

這時,男孩感動得哭了,說:「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採取這種方式。」陶先生於是又掏出一顆糖:「你已認錯了,我再獎勵你一塊。我的糖發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

C. 身為師范,為人師表的出處

出自《北史·王昕傳》。

一文言文的特點

(1)文言文很精彩。這當然是無疑的。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文言文是由此可見中國的現代文明歷史還是很短的,解構或者解讀傳統文化還是現代化的必要,因為傳統智慧的繼承建立於對文言的正確解讀。

(2)文言文是知識。這是對的,因為文言文已經不再是語言,它純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識,甲骨文也是知識,那為什麼就不學甲骨文呢?對了,正是因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進一步學習甲骨文等等傳統高級文字(學)的基礎。


二老師的作用

(1)老師能傳遞課本知識,還能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三觀,父母告訴我們要學習弟子規,他們說這是每個孩子都該懂的,是作為晚輩的原則,而老師則告訴我們,為人人要學會變通,跟進時代變化,弟子規中也會有糟粕。其實在你走向墮落的時候,一直糾正你的是老師,不是父母。

(2)老師的作用,一部分就在於傳授知識給學生,讓學生到時候找得到工作。另外,老師的作用,也許在於幫助我們建立良好的社會結構,學生必須准備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