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莫斯科保衛戰如何勝利的
莫斯科保衛戰是通過保衛再反攻勝利的。
1941年9月底,德軍在蘇德戰場北翼封鎖了列寧格勒,在南翼佔領基輔,在中央攻佔斯摩棱斯克,打開了通向莫斯科的門戶。
1、德國軍隊對於北方蘇德戰場的錯誤評估,誤認為可以很快結束戰斗,從而缺乏充足的准備。
2、惡劣的天氣阻礙了德國軍隊的迅速前進。
3、蘇聯的充分准備與應對作戰
4、斯大林的正確指揮,與蘇聯人民的奮力保衛。
5、蘇聯的軍事在工業化中得以迅速發展,而其主要工業區並未受到德國的影響,後備力量強大。
1941年12月5日,蘇軍轉入反攻。到次年1月初,德軍被迫向西撤退100~250千米,莫斯科的直接威脅被解除。希特勒十分惱怒,撤換了陸軍總司令,自任陸軍總司令,下令不準撤退。1月上旬,蘇軍利用德軍進攻受挫驚慌失措和防寒准備差的有利時機,從三個方向向德軍發起總攻。到4月中旬,蘇軍向西推進100~350千米,收復了大片失地。
拓展資料
莫斯科保衛戰又稱莫斯科戰役,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中的一系列重要戰略性戰事的總稱。
戰事開始於1941年10月一直持續到1942年1月。莫斯科保衛戰包括蘇軍粉碎向莫斯科進攻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各突擊集團而實施的一系列防禦戰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進攻戰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此次戰役最終以蘇聯紅軍的勝利而告終。蘇軍取得了莫斯科戰役的勝利,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戰無不勝」的神話的破滅。
② 二戰德三即使拿下莫斯科,如果蘇聯不投德三的勝算有多大
在德國制訂的《巴巴羅薩》計劃中,莫斯科並不是重要的目標。德國計劃中的最重要的目標是列寧格勒和烏克蘭。德國領導者對將軍們認為莫斯科重要的觀點嗤之以鼻。他認為,只要拿下了列寧格勒和烏克蘭,獲得了烏克蘭和高加索的石油、糧食和礦藏,戰爭就會勝利。
因此,在制訂計劃中,莫斯科的重要性降低了。德國決定在奪取斯摩棱斯科後,就將中路主力調往南北兩個方向,協助其他兩路的進攻。在戰爭初期,德軍進展順利,尤其是中路,很快就完成了預定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德軍中路的指揮官要求向莫斯科進軍。
但是,他沒有想到對手的決心。在柏林戰役中,他沒有離開柏林。同樣的,莫斯科戰役中,斯大林也沒有離開莫斯科。如果德軍佔領了莫斯科,斯大林可能會與莫斯科共存亡。這樣,沒有了斯大林的蘇聯,肯定會陷入土崩瓦解而失敗。
我想,如果德國當時的最高領導人想到這一層,他肯定會盡早命令攻下莫斯科的。可惜的是,他總是過高估計自己,而貶低敵人。因此,德國錯過了盡早解決蘇聯戰局的機會。
③ 二戰時,如果德軍順利攻佔了莫斯科,會產生什麼樣的嚴重後果
1933年,德國迎來了希特勒的時代,長達20多年的獨裁統治,希特勒獲得了德國民眾的支持。在全球經濟大蕭條中,德國在他的指引下,無論是經濟建設還是文化教育,都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挽救了幾近崩潰的德國。當時,為了發動對外侵略戰爭,希特勒利用德國人的復仇心理,煽動民族仇恨。
所以說,未來充斥著無限可能,並沒有100%的說法,所以即使莫斯科在當時被德軍攻陷,很可能改變二戰走向,但也很可能並無多大用途,還是按照真實的歷史發展。
④ 德軍真的能攻下莫斯科如果無法攻下莫斯科,為什麼還要進攻呢
1941年的莫斯科戰役,是蘇德戰爭初期最受關注的戰役。在這場匯聚了敵我雙方三百餘萬部隊的戰場上,蘇德兩軍圍繞莫斯科展開了慘烈的搏殺。然而如果我們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進攻莫斯科本身的難度,其實是非常巨大的。嚴格說,這不亞於一場軍事上的賭博。那麼既然如此,德國統帥部為什麼甘冒奇險去進攻莫斯科呢?難道他們真的不知道,這是一場自殺式的賭博嗎?
事實上,如果嚴格計算的話,德軍其實已經錯過了進攻莫斯科的最佳時間。當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在戰爭之初取得巨大成功,於比亞韋斯托克——明斯克戰役消滅了蘇聯西方方面軍大部分力量後,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卻發現自己處於了一個十分不利的態勢,盡管他們攻下了明斯克,但是他們的南翼卻遲遲沒有進展。雖然說在杜布諾戰役中,德國南方集團軍群一口氣重創了蘇聯西南方面軍六個機械化軍,但是他們卻沒能做到全殲西南方面軍的主力,從戰略上來看,他們反而陷入了一個不利態勢之中。
⑤ 二戰時莫斯科保衛戰是誰指揮的德國人是怎樣一敗塗地的
莫斯科保衛戰對二戰的影響是十分大,在那個之前德軍行動基本都是比較順利的,那個時候基本整個歐洲大陸都在德軍的鐵蹄之下,那個時候德軍的代言詞就是不敗,而這一次戰斗的失敗,導致德軍不的敗的神話給打破,並且奠定了二戰的勝利的基礎,因為,這次作戰導致德軍損失慘重,基本上全軍覆沒,以及導致了“巴巴羅薩”計劃失敗,以及德軍引以為傲的閃電戰也宣告失敗,從而德國不得不進入持久戰的的戰略計劃。
這一次雙方都派出了最好的將領蘇軍派出了朱可夫元帥、華系列夫斯基元帥兩位名將為首的指揮團,而德軍方面派出了博克元帥和古德里安,可以說雙方都已經派出了最好的將領到這場戰斗中,因為這一戰是決定了雙方的國運,所以雙方都派出了最好的將領,以便可以獲得這次戰斗的勝利。
接連的失敗導致德軍士氣受到打擊,而這個時候蘇軍組織大規模反擊並且把德軍打的連連後退,可以說是慘敗而歸。
⑥ 二戰時,如果德軍順利攻佔了莫斯科,會產生什麼樣的嚴重後果呢
歷史不容假設,假設的都不是歷史,但既然作出了此等設想,那就姑且一論。
莫斯科作為蘇聯的首都,其意義重大。守住莫斯科,那麼對蘇聯的士氣是極有幫助的。而一旦丟了莫斯科,那蘇聯就真正的危險了。
在蘇聯之前,俄國一共存在過兩個王朝,一個是莫斯科大公國,另一個就是沙俄,也稱作羅曼諾夫王朝。二月革命正式推翻沙俄的封建統治,十月革命後,俄國蘇維埃正式掌權,其後蘇俄相繼兼並其他周邊國家聯合組建了布爾什維克蘇維埃聯合體國家,蘇聯正式成立。
蘇聯自此還有還手餘地嗎?有人說德軍人少,事實上不算上數百萬的德軍,德國控制的仆從軍也達到了好幾百萬,這加起來總兵力上千萬輕輕鬆鬆。
正是莫斯科的成功防守,使得德軍不能對南北兩個戰場形成突進合圍,正是中部戰場的激烈抵抗,蘇聯的放線才能依託列寧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形成穩固的新戰線。
所以,莫斯科一旦被突破,蘇聯的重工業中心將只剩下古比雪夫附近一帶了,而這也將因及其靠近前線而可能遭到破壞。自此,蘇聯恐怕真的是回天乏力了。
那麼,莫斯科真不能丟。
⑦ 二戰時期,德軍沒能佔領摩爾曼斯克是否屬於重大戰略失誤
摩爾曼斯克雖然戰略位置重要,但其處於北極圈內,氣候寒冷,地形復雜,常年積雪遍地,到處是森林、湖泊、凍土和沼澤,不利於進攻作戰。而且相比於拿下摩爾曼斯克,德軍的重心更是放在了列寧格勒和斯大林格勒,學過歷史的都知道,列寧格勒保衛戰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可以說是德軍出道以來,啃的最難啃的一塊骨頭,甚至於將德軍的牙都給啃碎了,都拿不下來。而且拿下摩爾曼斯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阻止美英物資源源不斷的運往蘇聯,但是要知道,北極航線能停靠的港口除了摩爾曼斯克以外,還有一個更遙遠的阿格爾漢格爾斯克港,這個港口是德軍想轟炸都轟不到的地方,因此摩爾曼斯克確實是讓德軍無可奈何的目標。
⑧ 莫斯科保衛戰的時候,為何斯大林敢於堅守莫斯科呢
二戰期間,德國曾經向蘇聯發起過入侵戰爭。而且在這場戰爭中,蘇聯可以說是一直被德軍打得節節敗退,甚至連首都都差點給人家端掉。好在斯大林當時堅持下令死守莫斯科,這才算是保住了他們的首都。
看到這里,可能會有不少人會感到好奇,覺得當時蘇聯的處境已經如此危急了,為何斯大林還敢死守莫斯科,而不去想別的辦法對德軍展開反擊呢?難道是因為斯大林一開始就知道他們肯定能夠守住莫斯科嗎?其實,原因並沒有那麼簡單。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斯大林下令堅守莫斯科的原因還有別的。比如說,莫斯科對蘇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若是連自己的首都都守不住,那估計會被美國等可能成為外援的勢力方看不起。到時候別說向他們提出援助的要求了,能不同時吃對方給的虧就算是很不錯的了。
再者說了,斯大林身為蘇聯的領導人,卻沒有辦法帶領蘇聯軍民將本國的首都守護好,於情於理都沒辦法向蘇聯軍民交代。萬一此時蘇聯軍民中再爆出內部矛盾來,那蘇聯將失去的可不僅僅是莫斯科這個首都,還有可能會失去更多的東西。正因為考慮到了上述原因,斯大林才會下令死守莫斯科。
⑨ 德軍打到莫斯科之後,為什麼幾萬人卻被凍死
蘇德戰爭在整個二戰中規模最龐大,戰爭最激烈,最終德軍兵敗莫斯科傷亡慘烈。其中德軍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嚴寒。德軍缺乏禦寒服裝及裝備設施,坦克在嚴寒天氣里不好啟動,又常常滅火,發生故障,在奧廖爾的德軍裝甲第2集團軍在泥濘中損失60%的坦克,在格扎斯克的裝甲第四集群第10裝甲師3天就損失了35輛坦克。10月底突降的冰霜使第6裝甲師動彈不得,這都是寒冷惹得禍。特別是穿著單衣趴在雪堆里凍得瑟瑟發抖的德軍更是苦不堪言,他們哆嗦地連槍都快握不住了,整場戰爭下來德軍在莫斯科凍死幾萬人,十幾萬人凍傷。看到在這種情況有人不免要問,德軍為什麼不去搶蘇聯人的衣服穿呢?
在這場苦寒的戰斗中,惡劣天氣加上戰爭德軍共死亡和失蹤45378人,總傷亡17萬3千人。在面臨被凍死的情況下德軍不去搶衣服,並不是說德軍腦子銹住了,更不是他們突發善心,他們不是不去搶而是實在搶不到啊,是蘇聯實行的焦土政策斷了德軍的後路。在蘇德戰爭開始階段,希特勒錯誤的集中力量去應付基輔會戰,導致蘇軍有充足的時間完成莫斯科的防禦工事,並且做好了戰略物資轉移以及焦土抗戰的准備,使德軍沒有任何物資可以掠奪,包括衣服。就算德軍扒死人的衣服穿也解決不了大量的德軍的寒冷問題。另外德軍戰敗是必然的,就算德軍有棉衣也不會打贏這場戰爭。
⑩ 莫斯科保衛戰時,斯大林為什麼敢於堅守莫斯科啥原因
在近代戰爭史上,蘇聯衛國戰爭歷史上最絢麗多彩的一章就是莫斯科保衛戰,由其是斯大林站在紅場上閱兵時刻,至今仍使人們熱血沸騰心中澎湃。為什麼莫斯科保衛戰時,蘇聯最高統帥斯大林選擇堅守莫斯科呢,難道他有預見性地預想蘇聯紅軍一定會勝利?是什麼原因呢?
所以,我們從電視看到1942年11月7日紅場閱兵激動人心情景,在斯大林從觀禮台上露面時,莫斯科全都轟動了。總司令和他們在一起,整個城市秩序立刻恢復,軍民團結一致加入到和德國法西斯斗爭中。這就是斯大林在關鍵時刻做出決定,它穩定了莫斯科局勢,更穩定了蘇聯在衛國戰爭中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