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創意大組合,幼兒園教案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自己剪下的手型圖,進行組合拼貼,創作與眾不同的畫面。 2、發揮想像力、創造力和表現力,體驗手型畫的樂趣。 重難點:組合手型圖,拼貼出與眾不同的畫面。 活動准備:廢舊報紙若干;每人一張黑色卡紙、一把剪刀、一隻黑色水彩筆;每組一盒漿糊、一塊抹布;實物投影儀一台。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玩手指游戲,激發幼兒興趣。 1、玩手指游戲:石頭、剪子、布。 2、其實,我們的手不僅能變出石頭、剪子、布,還能變換出很多的手型來,教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兔子跳跳跳;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蝴蝶飛飛飛;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烏龜爬爬爬…… 3、請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隻手來變換出你喜歡的手型。(幼兒自由變) 二、幼兒畫手型。 1、小朋友,你能把你變換出的手型畫出來嗎?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做手型,請幼兒試著在報紙上畫出來。 2、請個別幼兒變出手型,其他幼兒照著畫。 3、幼兒自己變手型並畫下來。 4、能力弱的幼兒可以照著自己的手型輪廓描畫下來。 5、請幼兒將自己畫的手型圖剪下來。 三、幼兒嘗試手型組合。 1、剛才我們一起畫了好多手型,還把它們剪下來了,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選一些手型通過投影儀觀看) 2、你覺得這些手型像什麼?(引導幼兒從各個角度去觀察) 3、如果把這些手型圖組合起來,拼一拼、擺一擺又會變成什麼呢?(請個別幼兒上來試一試) 4、教師小結:單個的手型圖像好多東西,把它們放到一起,拼一拼、擺一擺,又會變出更多的東西,真有趣!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 5、幼兒用剛才剪好的手型圖在黑色卡紙上嘗試擺拼。(教師巡視,關注有創意的作品) 6、教師挑選幾幅有創意的作品,通過投影儀讓幼兒欣賞。 7、請這幾名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四、粘貼手型組合圖。 1、小朋友拼的手型圖真有趣,可是這些手型圖只能放在桌子上看,一拿起來就會散掉,怎樣讓它能夠拿起來,讓更多人一起欣賞呢? 2、請幼兒想辦法,自由發表意見。 3、最後確定用漿糊粘貼,教師講解粘貼方法。 4、幼兒再次擺拼手型,最後將自己最喜歡的手型圖用漿糊固定在黑卡紙上。 五、欣賞作品。 1、請幼兒大膽地介紹自己的手型組合畫。 2、同伴之間互相說說喜歡誰的手型畫,為什麼。 3、幼兒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畫牆上,體驗成功的喜悅。 設計意圖 師生同做手形游戲,使孩子們在玩玩、想想、說說的過程中,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想像,既順應了幼兒心理、生理特點,引發童真快樂,又有利於幼兒內在潛能的發揮。 幼兒看投影儀畫手型更直觀、形象。 照顧能力弱的幼兒,讓每一個幼兒都有成功感。 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觀察手型圖,為下面的組合活動做鋪墊。 通過欣賞同伴的作品,拓展幼兒思維。 定格自己的作品,感受成功的喜悅。 鼓勵幼兒發現同伴的優點,表揚與眾不同的想法,培養審美能力。 註:此活動可以分為兩課時。
2. 烏龜烏龜爬爬一早出門去採花兒歌
烏龜烏龜爬爬一早出門去採花出自兒歌《小烏龜採花》。歌曲十分簡短,歌詞如下:
《小烏龜採花》
烏龜烏龜爬
一早出門採花。
烏龜烏龜走走
傍晚還在門口
歌曲作用:
《小烏龜採花》既是兒歌又是游戲,父母與寶寶一起玩耍,在笑聲中鍛煉寶寶。
(2)烏龜爬爬爬卡通圖片擴展閱讀:
父母/老師在向寶寶教學《小烏龜採花》時,還可以佐以烏龜的生活習性介紹:
烏龜屬半水半棲、半陸性爬行動物。主要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及其他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夏日火熱時,便成群地尋找蔭涼處。性情溫和,相互間無咬斗。遇到敵害或受驚嚇時,便把頭、四肢和尾縮入殼內。
烏龜是雜食性動物,以動物性的昆蟲、蠕蟲、小魚、蝦、螺、蚌、植物性的嫩葉、浮萍、瓜皮、麥粒、稻穀、雜草種子為食,耐飢餓能力強,數月不進食也餓不死。
烏龜為變溫動物,水溫在10℃以下時,即靜卧水底淤泥或有覆蓋物的鬆土中冬眠。冬眠期一般從1月到次年4月,當水溫上升到15℃時,出穴活動。水溫18-20℃開始攝食。20℃以上怕熱,躲在深水淤泥中。
烏龜的生長較為緩慢。在常規條件下,烏龜生長速度為:一齡龜體重多在15克左右,二齡龜50克,三齡龜100克,四齡龜200克,五齡龜250-350克,六齡龜400克左右。雄龜生長慢,性成熟最大個體一般在750g以下。
3. 如何優化幼兒園晨鍛活動
在現行的幼兒教育中,晨間鍛煉往往不受大家的重視。綜觀幼兒園的晨間鍛煉現狀,大致有以下幾種表現:一是鍛煉活動材料使用單一、固定,不能充分發揮材料的多種效應;二是統一安排,硬性規定活動內容形式,忽略了幼兒的主體地位;三是指導方式程序化,未能觀察幼兒的具體行為,指導隨意性大,缺乏個性化指導。四、忽略下雨天氣晨鍛活動的有效開展。在實踐中,教師為確保孩子安全,強調以指定的器械、范圍活動,忽視了幼兒的晨間鍛煉是其自願參加的,具有自主性的特點,存在著為活動而活動的傾向。而這些問題導致幼兒在鍛煉活動中感覺索然無味、情緒低落,並因此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降低體質。
一、晨間活動設計理論依據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論,強調生活寓幼兒教育於生活之中,生活中無時不含教育,主張「教學做合一」。可見,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每一個環節,每一項活動都是幼兒的學習過程,也是教師的教育機會。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在幼兒園晨間戶外鍛煉活動,我們思考如何將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論和用到幼兒園的晨間戶外鍛煉活動中,充分發揮晨間戶外鍛煉活動的鍛煉和教育作用。做到既不放任自流,又讓孩子在自由自在的活動中達到鍛煉的目的,實現快樂晨鍛。
二、晨間活動設計策略優化
(一)場地開發適宜、合理、有效
我園戶外活動場地小,我們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根據場地的有限空間,對園舍進行總體布局,全面規劃,將園內場地科學劃分為八大區域:拓展區、車類區、投擲區、平衡區、跳躍區、球類區、攀爬區,水搶區。再根據我們場地的限制,把八大區域又進行劃分。一樓:車類區、平衡區、拓展區、自由游戲區、跳躍區;樓頂戶外設球類區、投擲區。同時,在各個活動區域購置相應的活動器械、並製作相應的自製活動器械,以便更好地有針對性地開展鍛煉活動。例如:我們在車類區:投放滑板車、扭扭車、自行車、腳踏車、小推車等,還投放了用輪胎製作的小四輪車。投擲區:投放各種用pc管製作的高底不同的投圈,攀爬區:我們利用現有的體育走廊設置安全攀爬網,還利用廢舊的輪胎固定在牆壁上,並刷上顏色,即好看又實用。在平衡區:我們設置平衡木、彩石、木板、pc管、梅花樁、呼啦圈等,地點安排在松軟安全的塑膠場地。拓展區:我們投放三角梯子、舊輪胎、竹樓梯,軍用海綿墊子、攀爬網等,老師們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設計不同障礙的情境;跳躍區:我們投放呼啦圈、羊角球、布袋、蹦蹦床、自製跨欄、自製跳房子等;鑽爬游戲區:我們投放鑽爬網、毛毛蟲、鑽爬圈等;自由游戲區:為了更能體現孩子的自主性,我們設置自由活動區域,投放各種體育器械,讓孩子門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器械,並讓孩子們設計不同的玩法,體現一物多玩。我們充分挖掘了每一塊地方,開發利用了每一個角落,創設了一個合理、科學、多樣化、多功能的晨間鍛煉環境,讓幼兒園的戶外場地真正成為幼兒的鍛煉場。為了避免晨間鍛煉時活動場地使用的混亂和無序,我們合理安排了活動場地,制定了《幼兒園晨間鍛煉活動場地安排表》,從周一到周五,每個班老師根據場地安排,負責自己分配到的場地,選取相應器械,在指定的活動區有序地開展晨間鍛煉活動,八大區域每個班孩子可以自由活動,每個區域都設置適合不同年齡的活動情境,有效了利用了每一塊場地、每一個區域,提高了各類活動場地的使用頻率,同時也豐富了幼兒的活動體驗,增強了主動性,發展了幼兒的不同動作技能。
(二)注重情境創設,挖掘好玩的場地
幼兒園的活動場地、室外的設施不僅要「好看」更應該是「好玩」,因此著眼於如何「用」。我們幼兒園的游戲場所,是孩子門喜歡駐足的地方,我們在各個活動區域用心設計,他們在車類道上場地上騎著各類車飛奔,孩子們成了快樂、勇敢的「哈利波特」,奔跑的興趣更濃了。我們在在飄著書香的長廊地上畫上各種圖案,就可以練習原地跳、立定跳遠、跳房子、拍球等游戲。在別具一格的健康小道,我們在玩沙池裡築了獨木橋、梅花樁,孩子們可以在上面「開飛機」練習平衡技能。那一塊繪著童趣意境的沙池成了孩子們最愛的樂園,他們在軟軟的細沙上盡情創想,如挖寶藏、做蛋糕、修鐵路、造房子等。
(三)器材利用適當、靈活、新意,充分利用靈活的自製體育器具。
活動器材是激發幼兒積極性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幼兒對活動器材感興趣,才能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與運動,只有以幼兒感興趣的方式使用活動器材,才能維持幼兒的興趣。以前幼兒園戶外活動器材較單一,一般都是由教師提供一種運動器材,以班級為單位,不管幼兒是否喜歡,是否感興趣,讓幼兒被動地去玩耍,生硬的去接受,往往忽視了幼兒的個體差異。尤其是在中大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景:有的孩子拿著活動器材做別的游戲,有的互相追逐打鬧,有的頻繁地更換活動器材……總之,他們缺乏目的性和能動性,活動中的幼兒沒有自主選擇、自由活動的權利,晨間鍛煉質量不高。因此,以幼兒為本,提供能吸引幼兒參加鍛煉的器材顯得猶為重要。依據幼兒年齡特點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器材。首先,我們在材料的提供上,根據幼兒的興趣及動作的特點,提供多種運動材料,如:平衡木、彩虹傘、腳踏車、袋鼠袋、呼啦圈等多種運動器材。除此之外,晨間鍛煉的活動器材還可以是自製的,因為自製的器材更具有實用性、安全性。我們培養孩子從小具有「環保意識」。利用家長資源,提倡環保,自製多種靈活的體育運動器具,不僅能促進家園互動,又能鍛煉幼兒的身體,而且自製的器具具有一物多玩、一物多用等功能,還可以長期使用,不斷地更新變換。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特點,我們不斷地探究和發展,每一種玩具或材料所具有的多方面教育功能、多種玩法,從而有計劃、有目的地投放給幼兒,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與創造性。如用布帶做的布繩、沙包,用一次性餐盤做的飛碟,用報紙做的紙球,用酸奶瓶做的拉力器,用礦泉水瓶做的障礙物等。將這些器材分布在操場的各個地方,器材隨時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進行調整,保證幼兒的活動空間,這樣的活動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多樣性。 (四)、以「大帶小」開放式戶外鍛煉,形成我們孩子的「快樂嘉年華」
經過幾年的實踐和探索,我們已形成「大帶小」開放式戶外晨間體育鍛煉特色活動。每次晨間活動,我們幾個老師經過商量都分散在各個鍛煉點上,負責對全體參加活動的幼兒進行觀察和指導。所有的活動器具我們都一早放置於場地的各個角落,幼兒可自由選擇喜歡的晨鍛活動區域,剛開始年齡小的幼兒都有戀師心理,圍著老師轉,但慢慢地通過大帶小活動,孩子們能在哥哥、姐姐的幫助下學會按意願選擇鍛煉項目,在活動過程中既滿足了幼兒多樣玩的心理,同時又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更主要的是充實了孩子自由的空間和時間,讓孩子們自主選擇、自由運動,充分調動他們的體鍛興趣,使他們的情緒始終保持愉快、激昂的狀態。在我們幼兒園的晨鍛活動中,你幾乎看不到無所事事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在盡情地奔跑著、活動著,真正使體鍛活動達到了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目標。
(五)活動組織精心、豐富、有序,與教學主題呼應
為了有目的發展幼兒的動作,我們採取集體練習與分散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鍛煉。在集體練習時,我們根據每月的鍛煉重點,用游戲化的循環練習與競賽性的活動方式引導幼兒進行練習,這樣既可以減少幼兒的等待時間,又能使我們有目的地指導幼兒,讓每個幼兒都得到鍛煉。而分散活動則能使幼兒擁有活動自主權,有利於我們進行個別指導。我們一方面給能力強的幼兒展示才能的機會,另一方面盡量給能力弱的幼兒以鼓勵,不給他們施加壓力,幫助他們用力所能及的方法鍛煉身體,讓他們在玩中互相學習。在教師對活動的指導上我們進行分組重點指導與全面指導相結合。幼兒只有擁有初步的技能,才能用好器材,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每次晨煉時,我們兩位老師同時進班,採用分組重點指導與全面指導相結合的方式,使幼兒的活動能力在不同層次上得到提高。方法是:一位教師重點指導其中一組幼兒的鍛煉,或精心指導幼兒學習新的技能,或鼓勵幼兒發揮創造力,挖掘新玩法,讓幼兒互相學習;另一位教師則作全面細致的觀察,及時發現問題並予指導 。我們在設計晨間活動時,能根據主題教學的進度來設計活動環節,晨鍛活動與主題教學進度相呼應。如「春天來了」主題,我們在攀爬區設計青蛙跳跳跳、烏龜爬爬爬、蝴蝶飛飛飛等活動,「夏天來了」主題,我們會在跳躍區設計蚊子拍拍拍等。「秋天來了」主題,我會在車類區和拓展區里設計搬運秋天的水果等活動;在「好玩的汽車」主題,我們在車類區利用廢舊的紙板設計各類汽車,不僅鞏固所學的知識,又能提高活動的趣味性。適宜、合理、有效的活動場地、適當、靈活、新意的活動器材、精心、豐富、有序的活動組織能最大限度地煥發幼兒的鍛煉熱情,滿足幼兒的情感需求。
(六)、注重圖示環境的營造,提高孩子各種能力
在體育活動中,以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精神等為主要目標,注重對戶外活動場地圖示環境的營造,在各個體育活動區設置相應的諸如「我勇敢」、「互相幫助」、「不推不擠」等圖標,而且,老師們在晨鍛活動中抓拍比較積極參與活動或互幫的鏡頭,並把他們列印出來並在活動場地張貼,既保證了幼兒的安全,更讓幼兒從中學會了不怕困難、勇敢堅強,學會互相謙讓、合作互助的精神。
三、結束語
快節奏、競爭激烈,將是21世紀的社會特點,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些人才不僅應具有較高的知識技能和智力水平,更應有健全的體格。相信經過優化的晨間體育鍛煉活動,更適應現在社會的特點,真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為培養新世紀人才奠定扎實基礎。
4. 小兔子跳跳小鴨子瑤瑤小烏龜爬爬小貓靜悄悄什麼兒歌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小動物走路》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喜愛動物是幼兒的天性,愛模仿更是小班幼兒突出的年齡特徵。他們喜歡聽以小動物為內容的故事、兒歌、歌曲,會不由自主地模仿小動物的叫聲、走路、吃東西的樣子……。為了讓小班幼兒能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並能在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活動中獲得快樂,我設計了這節課《小動物走路》。
活動目標
1、能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並在活動中體驗快樂的情緒。
2、會模仿小兔子、小鴨子、小烏龜、小花貓四種動物走路的姿勢。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模仿游戲中理解歌詞,激發幼兒學習的慾望。
難點: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能用身體的各個部位表現四種動物的特徵,並模仿它們的走路。
活動准備
1、小兔子、小鴨子、小貓、小烏龜圖片。
2、四種小動物頭飾若干
3、兔媽媽、鴨媽媽、烏龜媽媽、貓媽媽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復習韻律活動《小豬睡覺》
小朋友,你們還記得小豬是怎麼睡覺的嗎?現在我們來學一學吧。
二、學習歌表演《小動物走路》
1、「小朋友表演得真好!就連小動物都誇獎你們呢?你們想知道是哪些小動物表揚你們嗎?」
2、播放歌曲《小動物走路》。教師適當提醒幼兒一邊觀看碟片,一邊聽歌,看看有哪些動物。
3、檢查幼兒觀看情況。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到有哪些小動物來了?(幼兒回答出一個,相機出示相應的圖片) 「對呀,小兔,小鴨子,小烏龜,小花貓它們一個一個地走來了,哎,它們是怎麼走來的呀,你們知道嗎?誰來學一學?(這個環節先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學一學動物的走路)
4、再次播放歌曲,請幼兒欣賞碟片中小動物走路的樣子。
(1)教師:剛才看了碟片,聽了歌曲,現在你們知道小鴨子、小兔子、小烏龜、小花貓都是怎樣走路的?誰願意學一學?(分別請小朋友表演小兔子、小鴨子、小花貓、小烏龜走路的樣子)
(2)教師模仿小動物走路,鼓勵幼兒用語言描述四種動物走路的樣子。(小兔子走路——跳跳跳,小鴨子走路——搖搖搖,小烏龜走路——爬爬爬,小花貓走路——靜悄悄)
(3)我們一起來學學他們的走路。(師幼一起邊念歌詞邊模仿這些動物的走路)
5、幼兒集體表演唱。(幼兒跟著錄音邊唱歌邊模仿小動物走路)
三、游戲:小動物找媽媽。
1、把四位聽課的老師扮演動物媽媽,組織幼兒學著小動物走路去找媽媽。
2、師幼共同檢查,小動物們是否都找對媽媽。
5. 誰能推薦一些小烏龜的幼兒情景
烏龜烏龜爬爬,清早出門採花。 烏龜烏龜走走,傍晚才到門口。
6. 小烏龜在家爬丟了,怎麼辦
如果你家密封比較好的情況下,他一般都是在什麼下面?你可以找一下是不是在沙發桌子底下或者是床底下縫隙的地方躲著了,一般他是不會自己爬沒了的。
7. 幼兒園仰面手腳著地爬行游戲教案
設計意圖 體育游戲的趣味性,對於激發幼兒的體育活動興趣、促進幼兒以體能為主的各方面發展具有獨特的作用。體育游戲是幼兒園體育教育最基本的組織形式,它不僅能有效促進幼兒身體、智力的發展,而且對幼兒情感、社會性及自我概念的發展也具有重要價值,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幼兒在游戲中完成走、跑、跳、攀爬、平衡等基本動作。對於幼兒來說,游戲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有效的基本動作教育。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發展幼兒手腳著地及負重著地爬的能力,鍛煉四肢力量。 2、通過活動發展幼兒的靈敏性、協調性。 3、通過活動培養幼兒遵守紀律,在排隊中互相謙讓、等待的良好行為品質,以及樂於助人的精神。 活動准備: 1、「烏龜殼」每人一個。 2、長、短部隧道各兩個。 3、球及放置紙球的筐兩個。 活動過程 1、師生一起做海洋世界操。 2、教師介紹活動內容:可愛的小海龜。(提出要求:手腳著地爬)。 3、在教師引導下幼兒動腦筋在場地中用各種方式爬行。(往前爬,往後爬,往左爬,往右爬,曲線爬,旋轉爬) 4、聽信號各種方式爬。 5、教師引導:想一想,小海龜還缺了什麼?(龜殼) 6、幼兒背著龜殼聽信號以各種方式爬行。 7、游戲:"愛助人的小海龜"。 「海龜媽媽把海龜蛋下在了外面,海水漲潮要把蛋淹沒。小海龜們一起幫海龜媽媽 把蛋揀回來。」 「海水退潮後再把蛋送回去。」 規則: (1)從各自的龜殼下鑽出,爬過地道拿蛋,每次拿得越多越好,再從旁邊爬回,將蛋放在自己的龜殼下。 (2)從各自的龜殼下拿出蛋,爬過地道將蛋送回原處,再從旁邊爬回。 8、放鬆活動:小海龜長大變老了。 活動延伸: 在孩子熟練掌握手腳著地爬的基礎上,可以進行手腳爬和匍匐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