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看書不好的搞笑圖片
擴展閱讀
小猴簡筆畫圖片大全 2025-05-19 22:52:50
二胎圖片溫馨圖片卡通 2025-05-19 22:44:38
殺鴨殺哪個部點陣圖片 2025-05-19 22:37:55

看書不好的搞笑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20 03:35:56

『壹』 幽默圖片搞笑圖片帶字

  1. 兒子拿了個iPad對媽媽說:「你瞧,可以在上面看書呢。」
    媽媽很是驚奇,拿過來iPad看了看,然後舔了舔手指去上面翻頁

  2. 高中時,同桌愛放屁。
    有次,一股惡臭飄過。我問他:「你是不是又放毒氣了?」
    前桌的MM回頭說:「他的不是這個味。」

  3. 室友A:「我新買的衣服好看嗎?」
    室友B:「哇塞,這么好看的衣服,你不去整個容搭配一下嗎?」
    室友A:「……」

  4. 隔壁宿舍音響特牛。
    有一次我問他們:「哎,裡面音響不錯,什麼牌子?」
    「豈止是音響不錯,還雙卡本來想在QQ空間發表說說:我Cao,今晚又喝大了!
    看到最近訪客有老媽,遂改成:快考試了,看了一天的書,好累,加油!雙待呢。」

  5. 、同桌做著做著卷子睡著了,在睡夢中放了一個驚天動地的響屁,而且味道及其難聞。
    大家頓時都停了筆看著他,但是他絲毫沒有醒來的意思。
    看著講台上老師那鐵青的臉,我們都使勁憋著沒敢笑。
    可這時,同桌居然還說起了夢話,只聽他吧唧了一下嘴說:「真香,好吃!」

『貳』 朱丹曬書店看書照,配文被指有錯別字,遭到了網友怎樣的調侃

朱丹是一位知性的女主持人,外表不算太過亮眼,主持風格比較大氣,一度受到觀眾們的喜愛。朱丹曾經也紅極一時,自從結婚生孩子之後,智商彷彿也下線了,經常會做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如果是一般的事件,觀眾多是可以原諒的,可是在頒獎典禮上,也會叫錯嘉賓的名字。她說錯的話,別人還由此編輯了網路熱梗,成為了流行的歌曲。朱丹閑暇的時候會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一些自己的日常,其中有一條是看書的照片,可是所配的文案有錯別字。遭到網友怎樣的調侃呢?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吧!

朱丹曬出的文字裡面,把“偌大”的“偌”寫成了“諾言”的“諾”,如果仔細的斟酌自己發過的文案,那麼就不會犯這種低級的錯誤。之前把迪麗熱巴叫做迪麗熱媽,說出來的英語也是不陰不陽,很多網友都建議朱丹重新去學習最基本的文字,要多讀一點書。雖然她和她老公的感情比較深厚,但是也應該把自己的心思投射在工作中,而不是最基本的常識都不懂。一個優秀的主持,業務能力要強,才會獲得觀眾的喜歡。

總之,畢竟觀眾不是傻子,大部分的人對於朱丹是有童年濾鏡的,對她有一些寬容。但是時間久了,業務能力一再下降的話,相信觀眾也不會買賬。

『叄』 看看書的幽默句子怎麼發朋友圈圖片

我會拍上一張圖片,然後上面再寫一個文案,這樣的話別人也會去看,因為我覺得圖片的話別人的吸引力比較大。

『肆』 求一幅圖,關於看書的圖片

請採納

『伍』 哪些場景下看書對眼睛不好

光線、姿勢、環境對看書都有影響。光線過強或者暗淡、頻繁閃動的燈光、顏色不斷變換的燈光下看書不好;躺著、倚著看書不好;在旅途中、車輛顛簸中看書不好;秩序紊亂、雜訊環境、空氣污濁的環境中看書不好;……

『陸』 幫忙這張關於讀書多少決定高度的圖片,描述如下: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陳壽 6.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0.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14、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31、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莎士比亞 32、「書是這一代對下一代精神上的遺訓。」——赫爾岑 33、要多讀書,但不要讀太多的書。 ——富蘭克林 34、書蟲將自己裹在言辭之網中,只能看見別人思想反應出來的事物的朦朧影象。 ——哈茲里特 35、有些人為思想而讀書-罕見;有些人為寫作而讀書-常見;有些人為搜集談資而讀書,這些人占讀書人的大多數。 ——科爾頓 36、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別林斯基 37、書是唯一不死的東西——丘特 38、書籍使人們成為宇宙的主人 ——巴甫連柯 39、書中橫卧著整個過去的靈魂——卡萊爾 40、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41、人離開了書,如同離開空氣一樣不能生活——科羅廖夫 42、書不僅是生活,而且是現在、過去和未來文化生活的源泉 ——庫法耶夫 43、書籍把我們引入最美好的社會,使我們認識各個時代的偉大智者——史美爾斯 44、書籍便是這種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雨果 45、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富貴血脈。——彌爾頓 46、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47、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同時也不可能有什麼鑒別力。——赫爾岑 48、讀書時,我願在每一個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條真理面前停留一樣。——愛默生 49、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培根 50、書是良葯——劉向(我國漢代大學者)說:「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51、書是麵包——高爾基說:我撲在書籍上,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 52、書是益友——臧克家說: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 53、書是階梯——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54、書是源泉——高爾基說:「愛護書籍吧,它是知識的源泉。」 55、書是船隻——凱勒說:「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著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 56、書是顧問——凱勃斯說:「書是隨時在你近旁的顧問,隨時都可以供給你所需要的知識,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復這個顧問的次數。」 57、書是奇跡——高爾基說:「書,要算要類在走向未來幸福富強的道路上所創造的一切奇跡中最復雜最偉大的奇跡。」 58、書是社會——皮羅果夫說:「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社會,它能夠陶冶人的感情與氣質,使人高尚。」 59、書是營養品——莎士比亞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60、書是遺訓、忠告和命令——赫爾岑說:「書——這是一代對另一代精神上的遺訓,這是行將就木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選,這是行將去休息的站崗人對走來接替他的崗位的站崗人的命令。」 61、「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 62、「書籍是培育我們的良師,無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語和訓斥,不收學費,也不拘形式。」——德伯里 63、「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64、「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托爾斯泰 65、「優秀的書籍是撫育傑出人才的珍貴乳汁,它作為人類財富保存下來,並為人類生活的進一步發展服務。」——彌爾頓 66、「書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 中國古代讀書名言7則 1、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2、性痴,則其志凝:故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痴者也。——蒲松齡《阿寶》 3、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蘇軾《東坡文集事略》 4、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後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朱熹《朱子語類大全》 5、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誦浪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學齋規》 6、學貴精不貴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 ——戴震《戴東原先生年譜》 7、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鄭板橋 中國現代名言3則 1、無所不能的人實在一無所能,無所不專的專家實在是一無所專……——鄒韜奮《韜奮文集》 2、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周恩來《周恩來選集》 3、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裡淘金」。——趙樹理 西方名言3則 1、我閱讀關於我所不懂的題目之書籍時,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該題目的膚表的見解,先瀏覽許多頁和好多章,然後才從頭重新讀起,以求獲得精密的智識。我讀該書的終末,就懂得它的起因。這是我所能介紹給你惟一正解的方法。——狄慈根:《辯證法的邏輯》 2、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托爾斯泰 3、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他一切統統拋掉,就是拋掉使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愛因斯坦 中國古代讀書名言7則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性痴,則其志凝:故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痴者也。——蒲松齡《阿寶》 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蘇軾《東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後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朱熹《朱子語類大全》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學齋規》 學貴精不貴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 ——戴震《戴東原先生年譜》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鄭板橋 西方名言3則 我閱讀關於我所不懂的題目之書籍時,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該題目的膚表的見解,先瀏覽許多頁和好多章,然後才從頭重新讀起,以求獲得精密的智識。我對該書的終末,就懂得它的起音。這是我所能介紹給你唯一正解的方法。——狄慈根:《辯證法的邏輯》 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托爾斯泰 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它一切統統拋掉,就是拋掉使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愛因斯坦 中國現代名言3則 無所不能的人實在一無所能,無所不專的專家實在是一無所專……——韜奮《韜奮文集》 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周恩來《周恩來選集》 讀書也象開礦一樣,「沙裡淘金」。趙樹理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莎士比亞) 讀書名言或讀書格言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14、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讀 書 名 言 中國古代讀書名言7則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性痴,則其志凝:故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痴者也。——蒲松齡《阿寶》 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蘇軾《東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後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 ——朱熹《朱子語類大全》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誦浪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朱熹《訓學齋規》 學貴精不貴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 ——戴震《戴東原先生年譜》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鄭板橋 中國現代名言3則 無所不能的人實在一無所能,無所不專的專家實在是一無所專…… ——韜奮《韜奮文集》 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 ——周恩來《周恩來選集》 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裡淘金」。 ——趙樹理 西方名言3則 我閱讀關於我所不懂的題目之書籍時,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該題目的膚表的見解,先瀏覽許多頁和好多章,然後才從頭重新讀起,以求獲得精密的智識。我讀該書的終末,就懂得它的起因。這是我所能介紹給你惟一正解的方法。 ——狄慈根:《辯證法的邏輯》 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 ——托爾斯泰 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他一切統統拋掉,就是拋掉使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 ——愛因斯坦 讀書名言 「書籍是人類的編年史,它將整個人類積累的無數豐富的經驗,世世代代傳下去。」——坎耶里 「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 「書籍是培育我們的良師,無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語和訓斥,不收學費,也不拘形式。」——德伯里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托爾斯泰 「優秀的書籍是撫育傑出人才的珍貴乳汁,它作為人類財富保存下來,並為人類生活的進一步發展服務。」——彌爾頓 「書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 「書是這一代對下一代精神上的遺訓。」——赫爾岑 名人名言 讀書篇 書是逆境中的慰藉。 書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禪堂。 世界上最壯麗的宮殿是藏書最多的圖書館。 年輕時讀書就像迎著朝陽走路。 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 精神能補物質的不足。 在學習中取得知識,在戰斗中取得勇敢。 勤動筆墨勤看書。 知識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如果知識不是每天在增加,就會不斷地減少。 語言是心靈和文化教養的反映。 高尚的語言包含著真誠的動機。 勤學和知識是一對最美的情人。 學到很多東西的決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的東西。 一個人的度量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一股強大的文明力量。 書都讀得來的人,還怕有什麼做不來的。 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他們的獨創精神來自他們的博學。 作者不一定能寫到老,但是他一定應該學到老。 再高深的學問也是從字母學起的。 寫十卷書要比實際行動打下基礎容易得多。 讀書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養心。 知識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靈上的滿足。 不斷認識自己的無知是人類獲得智慧的表現。 學習不但意味著接受新知識,同時還要修正錯誤乃至對錯誤的認識。 不信書不能提高境界,光信書不如無書。 掉進知識情網中的人,時時品嘗著知識的甜蜜。 穿著飲食可以因陋就簡,而搞學問是不能因陋就簡的。 努力耕耘,少問收獲。 中國古代讀書名言 1、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後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朱熹 2、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 熹 3、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朱 熹 4、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朱 熹 5、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朱熹 6、為學讀書,須是耐心,細意去理會,切不可粗心。為數重物,包裹在裡面,無緣得見。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見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見得一重。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朱 熹 7、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朱 熹 8、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朱 熹 9、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0、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益也。―――鄭板橋 11、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鄭板橋 12、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蘇軾 13、退筆如山起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蘇軾 14、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蘇軾《東坡文集事略》 15、 讀書不尋思,如迅風飛鳥之過前,響絕影滅,亦不知聖賢所言為何事,要作何用。 惟精心尋思,體貼向身心事物上來,反覆考驗其理,則知聖賢之書,一字一句皆有用矣。——薛宣,明朝理學家 16、讀之以為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讀之以友朋,幽憂讀之以當金石琴瑟.―― -南宋 尤袤 17、靈魂欲化莊周蝶,只愛書香不愛花。 ―――清 童銓 18、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顧憲成 (明代學者) 19、好讀書,不好讀書; 好讀書,不好讀書. —— 徐謂 (明代) 20、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 21、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王安石 22、但患不讀書,不患讀書無所用―――朱舜水 23、刻苦讀書,積累資料,這是治學的基礎。――秦牧 24、睹一事於句中,反三隅於字外。――劉知幾 25、性痴,則其志凝:故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痴者也。―――蒲松齡:《阿寶》 26、學貴精不貴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 ——戴震 27、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2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杜工部集》 29、讀書好處心先覺,立雪深時道已傳。――袁枚 30、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韓愈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 31、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有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盡讀書之法也。――――陳善[宋] 32、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 頤 33、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示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需要急思量。―――陸九淵 34、讀書務在循序漸進;一書已熟,方讀一書,勿得鹵莽躐等,雖多無益。 ---胡居仁[明] 35、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袁牧[清] 或作或輟,一暴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吳夢祥[明] 36、莊子「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 37、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38、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39、我們自動的讀書,即嗜好的讀書,請教別人是大抵無用,只好先行泛覽,然後抉擇而入於自己所愛的較專門一門或幾門;但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現實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 40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中國近現代讀書名言: 1、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2、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周恩來《周恩來選集》 3、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周恩來 4、讀書無嗜好,就能盡其多。不先泛覽群書,則會無所適從或失之偏好,廣然後深,博然後專。―――魯迅 5、書看多了,文章自然就會寫了。 ——--魯 迅 6、我們自動的讀書,即嗜好的讀書,請教別人是大抵無用,只好先行泛覽,然後決擇而入於自己所愛的較專的一門或幾門;但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現實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 ―――魯迅:《讀書雜談》 7、愛看書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課外書……譬如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學的,偏看看科學書,看看別人在那裡研究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樣子,對於別人,別事,可以更深的了解。―――《魯迅全集》 8、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魯迅《致顏黎民》 9、必須和實際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 ——魯迅 10、讀書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遠;讀書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獲更豐滿。 ——--臧克家 11、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 臧克家 12、努力耕耘,少問收獲。學生讀課外書籍要養成習慣。先看序文或作者、編者的前言,知道全書的概況,是好習慣。把書估計一下,預定若干日讀完,而且如果能按期看完,是好習慣。有不了解處,不怕查工具書,不怕請教老師或者朋友,是好習慣。自己有所得,隨手寫簡要的筆記是好習慣。其實說不好的習慣,半途而廢,以及眼睛在書上,腦子開小差,都非常不好。——-葉聖陶 13、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萬事指導我。你若想問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時、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與哥哥。還有一個西洋派,姓名顛倒叫幾何。若向八賢常請教,雖是笨人不會錯。―――陶行知:《八位顧問》 14、用活書,活用書,用書活。――――陶行知 15、奮力是萬物之父! —————陶行知 16、學和行本來是有聯系著的,學了必須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當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學到了手。否則讀書雖多,只是成為一座死書庫。 ——謝覺哉17、沒有時間,擠;學不進去,鑽。 ——--謝覺哉 18、我讀書奉行九個字,就是「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冰心 19、無所不能的人實在一無所能,無所不專的專家實在是一無所專……——-鄒韜奮 20、攀登科學文化的高峰,就要沖破不利條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條件,並去創造新的條件。――――高士其 21、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讀書。我一天不讀書,就不能夠生活。---孫中山 22、看書不能信仰而無思考,要大膽地提出問題,勤於摘錄資料,分析資料,找出其中的相互關系,是做學問的一種方法。 ―――顧頡剛 23、要記住,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有所建樹,一定得堅持這樣做卡片摘記,一發現有價值的資料,就要如獲至寶,准確地摘記下來。天才是就是勤奮,知識在於積累。這樣,卡片摘記積累的多了,功到自然成,你就可以在大量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歸納分類,分析研究,綜合利用,創造出自己的作品來。 ―――吳晗24、要讀好書,必須先打好基礎,讀好了基礎,才能在這基礎上作個別問題的研究,基礎要求廣,鑽研則要求深,廣和深 也是統一的,只有廣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廣。——吳晗 26、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造。―――吳晗 27、多讀多抄,這二者是必須保證的。――吳晗 28、環境於人的影響極大,親師取友,問道求學是創造環境改進自己的最好的方法,你們於潛心獨研外更要注意這一點,萬不要一事不管,一毫不動,專門只關門讀死書。――向警予 29、外人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 黃庭堅 30、讀書就是翻譯,因為從來不會有兩個人的體驗是相同的。一個拙劣的讀者就好比一個拙劣的譯者:他會在應該意譯的時候直譯,而需要他直譯時他卻意譯。在學習如何才能把書讀好時學問固然極為寶貴,但卻不如直覺重要。中國詩人何其芳 31、讀書也象開礦一樣,―――趙樹理 32、學者觀書,每見每知新意則學進矣。――張載 33、非讀書,不明理。――李光庭 34、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 35、讀書何所求?將以通事理。――張維屏 36、案上不可多書,心中不可少書。――金纓 37、不盡讀天下書,不能相天下之士。――湯顯祖 38、積財千萬,無過讀書。――顏之推 39、韜略終須建新國,奮飛還得讀良書。――郭沫若 40、一個人可以無師自通,卻不可無書自通。――聞一多 41、書猶葯也,善讀可以醫愚。――劉向 42、養心莫善寡慾,至樂無如讀書。――鄭成功 43、讀書貴神解,無事守章句。――徐洪鈞 44、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林語堂

『柒』 為什麼有的人讀書不好

不好?你是指哪方面的?不管你指哪方面吧,我都大概地談談我的觀點:
讀書,要看讀什麼書,人受書的影響很大。如果一個人經常看悲觀的書,那麼他有可能內心比較悲觀、自卑,如果他愛看積極向上的書,那麼他一定是陽光、樂觀的。愛看懸疑類的小說的人,他會有對事物細微觀察的心。當然,有些人即使天天在讀書,但是結果還是幹了些犯法的事,這證明有些人看書只是用眼睛去看書,沒有用腦,沒有思考,沒有實踐。但凡真正把書讀進去的,都有很強的自製力與是非分辨力。
讀書能休養生息,能修煉人格。比如只愛看懸疑類(理科類)小說的人,建議還要結合看看人文類的書,因為看懸疑類書籍的人一般思維都太夠理性,但是一個優秀的人是理性與感性相輔相成的。
加油吧,多看書沒壞處的,要想把看書的好處再提高一層,可以弄一個本子,專門記錄書中的好詞好句,以及你讀這篇文章的感受。

『捌』 看書真的不好嗎,掙不到錢。看書有什麼作用。為什麼家長心裡會這樣子的想

要看你看什麼樣的書,一本好書能影響人的一生。

一本不好的書也能影響人的一生。

看書要看好的書。好的書可以讓我們奮發向上,可以讓我們事業有成,可以成就我們的人生。

『玖』 你還知道哪些看書的壞習慣

有讀者問我「怎麼高效讀書」的問題,因為他給自己定了一年讀60本書的目標,結果一月份買的10本書到現在連3本都沒讀完,你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那麼這篇文章我跟你分享6個讀書的壞習慣,規避掉這些壞習慣之後,會讓你的讀書更有效果
1.手機放身邊

不管你是在書桌前讀書,還是在沙發上讀書,只要把手機放到旁邊,勢必會分心,一會「滴」的一聲,給你推送個新聞,一會「滴」的一聲,你收到條消息,剛剛讀進去,又跳出來了,有一次我去圖書館看書的時候發現,至少40%的人都把書攤在桌面上玩手機,所以讀書的時候把手機放到旁邊是個特別不好的習慣
那怎麼辦呢?你可以把手機切換到勿擾模式,或者把手機放到另外一個房間,所謂眼不見,心不煩嘛
2.一個字一個字
這種讀法是你小學讀課文的時候常用的,但現在如果你還用這種方法讀書會有兩個弊端:
第一是讀的慢,讀完一本書可能需要4個小時的時間,現在節奏這么快,哪有這么多時間給你啊,成年人讀書不是認字,而是從書中汲取作者的經驗,所以只要你能理解作者在說什麼,一目十行也未嘗不可

第二是陷入細節,看不到整體,比如你看這幅圖,你覺得這是什麼?蒙娜麗莎微笑的嘴?但其實這只是兵馬俑圖片的一個嘴部細節而已,你的注意力都在嘴上就根本感受不到整體的震撼,所以如果一個字一個字的讀,關注細節,很可能你每個字都認識,但連起來卻不知道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到底是什麼
3.很痛苦的堅持讀完
很厲害的人推薦的書大多也都很厲害,比如比爾蓋茨推薦的《當下的啟蒙》、吳曉波推薦的《亞當·斯密傳》、《莊子》、《思辨與立場》等等,每一本書都很經典,信息密度很大,當然,一般人讀起來也會很痛苦,感覺讀不懂

那麼在讀的很痛苦的情況下,還要不要把這些牛人推薦的好書堅持看完呢?我認為不需要,一方面是即使你讀完了,和你過去的知識能鏈接上的太少,很快就會忘掉,和沒讀差不多,另一方面是這些你看不懂的書其實就是告訴你,你的積累還不夠,所以放下它們,去讀一些和這些內容相關,但是淺一點的書,等積累差不多了,再來挑戰這些書不遲
4.看書真的只是「看」書
讀書的時候要眼到手到心到:比如,你看書的時候,同時手上做筆記,然後心裡去想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因為我們分心啊,往往是因為眼睛看書比較快,大腦的思維跟不上,這中間有個注意力的小空隙,於是就不由自主的拿起手機刷起來了

做筆記就是在眼和心之間有個過渡,眼睛看完書之後,通過做筆記的方式保持持續的專注,等待大腦思維跟上,眼手心保持同步,有利於你的持續專注。
除此之外,這樣做還有個好處,很多時候我們的大腦是在被動工作,而並非主動工作。舉個例子:
閱讀長篇英文的時候,你是不是會有經常看著看著就不知道看到哪兒去了?這時你的大腦就不是在積極主動工作,而是被動工作的。所以如果你一邊讀一邊想這段文字的他在表達什麼,和上一段是什麼聯系,和文章主題是什麼聯系,說完這一段,下一段你預期他應該講什麼。這樣去閱讀的話,你會驚訝的發現不容易走神了
5.讀書要有儀式感
有些人把讀書看做一件特別需要儀式感的事情,要沖一杯咖啡,在咖啡豆的濃郁香氣之中找個舒服的沙發坐下去,拿起一本書,靜靜的看上1個小時

這樣的人讀書的機會應該很少,因為找一個小時不被打擾的時間實在太難了,在舒服的沙發上看10分鍾可能就會睡著,而手沖咖啡就花掉半小時原本可以讀書的時間
你是把讀書當做享受?還是享受的時候讀書?
真正把讀書當做享受的人,不需要什麼儀式感,只要有時間,哪怕是路燈下、地鐵上、等人時,都會拿出書來看,所以他們可以讀很多書,你是要讓靈魂有香氣,而不是讓書有香氣
6.光讀書,不去做
你說你讀書的目的是什麼?無非是兩個,第一是享受和打發時間,比如讀小說、散文、詩歌,也就是我說的非功利閱讀,第二就是希望通過讀書學到東西,比如讀絕大部分的商業書,這就是功利性閱讀了

如果你讀書是抱著第二個目的的話,我建議你一定要去踐行書裡面的方法,因為這類書根本不是「讀」懂的,而是在實踐的過程中有了自己的感悟,那才叫真的懂,可以說是「做」懂的,所以如果你光讀書,滿足於顱內興奮,那當然會有「讀了那麼多數,然而並沒有什麼用」的感慨。
結語
前兩天發布的一項數據令人震驚,根據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5本,電子書也沒好到哪去,閱讀量為2.84本,改掉這6個讀書的壞習慣,讓你更有效的讀書

『拾』 我看書喜歡偷偷看,有時候不好意思讓別人知道我在學習,我在涉及這方面的知識

人要自信一點,你要上進,這是一點很好的優點,不要怕被別人看到,別人看到你在學習,他們只會對你有一個更好的印象。
人愛學習,懂得學習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這是你步入社會之後,一個非常好的優點,而且學歷只代表你以前的成就,步入社會之後,還是要看你具體工作當中是否具備某項技能,專不專業才是衡量你以後地位的一個標准。為何?想看就看啊,書那麼多,又沒有規定不準誰看。
無論你在人前學還是人後學,這完全取決於你。可能你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了,別人的話,或眼神讓你不舒服。無論你做什麼總有一些人要酸,沒辦法,做自己就好,怎麼開心怎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