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小班故事小兔子找太陽的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 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通過觀察、比較,能用較形象完整的語言來描述太陽的特徵,加深對紅紅的、圓圓的認識。
2. 鼓勵幼兒大膽發言,積極參與活動,並初步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
3.了解曬太陽也是冬天的一種取暖方式,多曬太陽有益健康。
活動准備:
知識准備:有曬太陽的生活經驗。
物質准備:
1.小兔木偶一個,紅燈籠、紅蘿卜、紅氣球、太陽的圖片。
2.一組背景圖:天空、菜地、房屋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 巧妙出示太陽圖片,猜一猜、說一說太陽的特徵。
師:小朋友們仔細看看裡面藏著什麼?這個太陽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
小結:這個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小朋友一起說說:紅紅的、圓圓的太陽。
2. 出示小兔手偶引出故事。
師:小朋友們的聲音被一隻小動物聽見的,它是誰?出示小兔手偶。
小兔問侯:小朋友們好,你們說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嗎?哈哈,我要去找一找太陽。
二、 學習故事,理解故事情節。
1. 介紹故事名稱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一個《小兔找太陽》的故事。
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 完整欣賞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1)提問:
故事裡小兔找到了什麼?(紅燈籠、紅蘿卜、紅氣球、太陽)按照故事的順序,出示相應的圖片。
(2)觀察比較紅燈籠、紅蘿卜、紅氣球、太陽相同點,學說小兔的問話。
師:小朋友們看看燈籠、蘿卜、氣球、太陽它們有什麼一樣?
小兔以為燈籠、蘿卜、氣球都是太陽,問了媽媽一個什麼問題?
學學小兔的問話:「媽媽,這是太陽嗎?」
(3)出示背景圖,找出適當的位置貼相關的圖片。
師:我們看看小兔子在哪兒看見了燈籠、蘿卜、氣球。(出示背景圖)
認識房子、菜地、天空,將燈籠、蘿卜、氣球的圖片貼到相應的位置。
(4)分角色,學習小兔和媽媽之間的對話。
(5)學學小兔子沒有找到太陽著急的表現及語言。
師:故事中的小兔到底想找什麼?它沒找到太陽開始著急了,請學學小兔著急的樣子。
(6)在背景中出示太陽圖片,重點理解兔媽媽、小兔的話,並學用完整的語言來描述太陽的特徵。
師:別著急,聽聽媽媽說什麼?太陽有幾個?如果你是太陽,你怎樣發光?太陽光照在身上感覺是什麼?
小兔找到太陽,太陽到底是怎樣的?我們一起說一說。
三、再次出示小兔手偶,老師引導孩子看圖講述故事內容,重點理解兔媽媽、小兔的話,並讓幼兒學用完整的語言來描述太陽的特徵。
師:小朋友們叫上剛才的小兔,我們一起找太陽吧!
小朋友互相講述太陽的特徵。
四、拓展講述經驗。
師:你見過太陽嗎?在哪兒能找到它?在太陽下有什麼感覺呢?
小結:冬天天氣很冷的時候,我們可以曬曬太陽就會很暖和,多曬太陽,小朋友們才會長高、長壯,我們都需要太陽幫助,小兔想找太陽,還有一個小朋友嫌一個太陽少,他要種許多太陽,讓我們一起聽聽他的美好願望吧!(在音樂《種太陽》的歌手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畫太陽。啟發孩子把看到的太陽畫下來,並與同伴說說太陽是怎樣的?
2.請幼兒到戶外照太陽,感受太陽給人們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活動反思:
孩子們經常能在天上看見太陽,但是太陽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對於小班孩子來說,受其語言能力發展的限制,還不能很好的描述出來。在本次活動中,我們藉助於故事《小兔子找太陽》,讓孩子們用較形象完整的語言來描述太陽的特徵。故事中小兔子是孩子們都熟悉的動物形象,而且班級孩子對三以內的數量、紅色、圓形及方位名稱都具有一定的感知經驗,再運用直觀的圖片進行輔助教學,更易於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內容。通過本次活動,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豐富詞句,激發其關注周圍事物的色、形的興趣,還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識面。
㈡ 兒童故事
1、小兔子找太陽
有一隻可愛的小兔子,聽說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便要去找太陽。
它來到屋子裡,提著兩盞紅紅的、圓圓的燈籠問媽媽:「媽媽,這是太陽嗎?」
媽媽說:「不,這是兩盞紅燈籠,太陽在屋子外面呢!」
小兔子來到菜園子里,看見三個紅紅的、圓圓的蘿卜問媽媽:「媽媽,這是太陽嗎?」
媽媽說:「不,這是三個紅蘿卜,太陽在天上呢!」
小兔子抬起頭,看見天上飄著紅紅的、圓圓的氣球問媽媽:「媽媽,這是太陽嗎?」
媽媽說:「不,這是紅氣球·······」
小兔子焦急地喊:「真急人,太陽到底在哪兒呢?」
媽媽說:「瞧,太陽只有一個,還會發光呢!」
小兔子順著媽媽手指的方向,抬起頭,大聲叫:「媽媽,我找到了,太陽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2、小猴子下山
有一天,一隻小猴子下山來。它走到一塊玉米地里,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
小猴子扛著玉米,走到一棵桃樹下。它看見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非常高興,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著幾個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見滿地的西瓜又大又圓,非常高興,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小猴子抱著一個大西瓜往回走。走著走著,看見一隻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愛。它非常高興,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進樹林子,不見了。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㈢ 我要可愛卡通小兔子的圖片
小兔子乖乖
全力兔子
鷲抓兔子
超級可愛的小兔子
雷曼4 瘋狂的兔子
越獄兔 19 導彈注意
流氓兔
長尾巴的兔子
魔術師和兔子
長大尾巴的兔子
瘋狂的兔子
當窩邊草愛上兔子
大兔子Bunny
兔子舞……兔斯基動畫
問道巧遇兔子幫和猴子幫
《宇航鼠》第六集 史達森與兔子
㈣ 幼兒繪畫小白兔找太陽
是指以小兔找太陽為主題來作畫嗎?那麼我想著應該是個故事,如果是一張畫的話可以把畫分成三個框,第一個框畫起因:就畫一隻兔子想像太陽是什麼樣·的,然後配上文字。如:第二個框畫一個燈籠,一根蘿卜和一個氣球。然後在下面畫兔子和兔媽媽,最後配字。如:第三幅就在中間偏上畫一個大太陽,然後下面是兔媽媽指著太陽,小...兔子高興的看著太陽笑,最後配字。如:(全部為原創,我想你說的是幼兒園《小兔找太陽》的課文。如不是,打擾到您了,還請見諒
㈤ 小兔子找太陽的優點和缺點
不要以偏概全
今天我看了一個小故事《小兔子找太陽》。故事說的是:一隻小兔子,從未見過太陽。媽媽告訴它,太陽又紅又圓。第二天小兔子看到又紅又圓的東西就問媽媽:「這是太陽嗎?」媽媽說:「這是燈籠。」「媽媽,那個是太陽嗎?」媽媽說:「那也不是,那是氣球。」媽媽讓小兔子抬頭看:「那個才是太陽。」小兔子看到了太陽非常高興。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只看到事物的一個側面,那樣不會全面地認識事物。它讓我想起了一個成語故事——盲人摸象。幾個盲人分別摸到大象的的腿和耳朵,就以為大象是和柱子或扇子一樣的動物,這就是人們常常說的以偏概全。
首先我利用晨間活動組織幼兒感受陽光照在身上暖暖的。然後,出示小兔子手偶引出故事,通過邊講故事邊運用手偶移動背景圖片(燈籠、蘿卜、氣球、太陽),讓幼兒在聽故事的過程中結合自身體驗了解一些太陽的特性。通過比較這四種圓圓的、紅紅的東西,豐富幼兒的詞語: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最後是表演壞節,怎樣才能讓教師和孩子真正的互動起來,就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孩子們在這個環節最為興奮:開始,我只請了一位"小兔子"來和我表演對答,活動氣氛缺少高潮,孩子表演時有點拘禁、放不開。
於是我就多請了一位幼兒扮演"兔媽媽",孩子們的興致更高了。接著,沈喻航說到:「老師,我來當兔爸爸好嗎?」部分幼兒也爭先恐後的舉手,喊著想上來表演。為了滿足孩子們的表演慾望,最後,我請孩子們一起來演故事,男孩子當小兔子,女孩子當兔媽媽,就這樣,全班幼兒都進入了表演的環節,進入了故事裡,全然不覺得厭煩。讓我覺得活動的不足,那就是我的語言表達還有些羅嗦,不夠嚴謹,因個人原因造成的活動不足之處,我想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反思,改進。
從這次活動我發現,教師的眼光要面向全體幼兒,如何讓每位幼兒都進入到故事裡,真正理解故事就顯得非常之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