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嬰兒咳嗽按摩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軟體圖標圖片 2024-09-13 05:55:15
我啥都不知道搞笑圖片 2024-09-13 05:34:05

嬰兒咳嗽按摩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4-02-29 04:31:44

① 小兒推拿,孩子受風寒,咳嗽,可按摩這6個穴位

小孩子身體弱,抵抗力差,稍不注意就會生病。所以作為家長,應該好好照顧孩子。

小兒風寒咳嗽通常是由風寒感冒演變而來的,如果感受風寒之邪,孩子在早期的症狀,一般會有發熱,鼻塞,流清鼻涕,如果咳嗽症狀不嚴重,那一般會診斷為風寒感冒。

但若是伴有頻繁咳嗽,咳嗽加重,流清鼻涕,嗓子不紅,也可能診斷為風寒咳嗽,按風寒咳嗽,以清溫解表,止咳化痰來治療,所以會要加一些止咳化痰的這些穴位的推拿按摩。

推拿操作第一步,清肺平肝。 肝經位於食指螺紋面,肺經位於無名指螺紋面,從指根向指端方向,用大拇指同時推食指和無名指指面,1到3分鍾。

第二步,按摩肺俞穴。 肺俞穴位於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分別按揉、叩擊、平推,3到5分鍾。

第三步,肅肺法。 抱患兒側坐於大腿,雙掌一前一後夾持患兒前胸後背,從上至下,依次推摩、搓揉、拍振,以上為一遍,操作3~5遍。

第四步,揉外勞宮。 外勞宮穴位於手背側,第2、3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0.5寸凹陷處,操作時用拇指或食指掐、揉外勞宮穴一分鍾。

第五步,拿列缺。 列缺穴位於前臂橈側,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處。操作時,一手握患兒手腕,一手拇指、食指二指分別卡於列缺穴和手腕尺側,雙手協調用力拿捏,30~40秒。

第六步,拿風池與頸夾脊。 風池穴在枕骨下,當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左右各一。頸夾脊穴位於頸部正中線兩側,第一至第七脊椎棘突下緣旁開0.5寸。操作時,用拇指與食、中二指,拿風池與頸夾脊,依次從上至下拿捏至大椎平面,1~2分鍾。

回顧:推拿治療小兒風寒咳嗽,第一步,清肺平肝;第二步,按摩肺腧穴;第三步,肅肺法;第四步,揉外勞宮;第五步,拿列缺;第六步,拿風池與頸夾脊。


專家提示: 風寒咳嗽注意的話,我們可以把一些穴位的重點選擇,你比如像大椎穴除了,揉大椎以外,我們還可以橫擦大椎,橫擦的話,刺激的作用會強一些,對於風寒咳嗽效果比較好,還有肺腧穴,我們也可以擦肺腧,可以橫擦,就是兩個肺腧穴可以橫擦,有很好的化痰止咳,宣肺的作用。

內容由北京中醫葯大學東方醫院,吳力群主任醫師講述。

吳利群,女,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中醫葯大學東方醫院兒科主任、兒科教研室主任。畢業於成都中醫葯大學中醫兒科專業,從事兒科臨床及教學工作30年。中華中醫葯學會兒科分會常務委員,世界中醫葯學會聯合會小兒推拿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全國中醫葯高等教育學會兒科研究會常務委員,中國民族醫學學會兒科分會副秘書長,中國醫促會兒科分會副秘書長,北京中醫葯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中醫師認證中心命審題專家。

② 小兒發燒感冒咳嗽 我的艾灸推拿經驗分享篇

前一段時間家裡的小傢伙發燒咳嗽,我著實忙活了好一陣,現總結如下,希望能給寶媽們做參考。

某天放學歸來,小傢伙晚飯時犯困,破天荒地提出要睡覺。等幫他脫衣服的時候我才發現,他手腳冰冷,身上發燙,發燒了,量下來38.5度。

發燒,我的應對措施是艾灸、推拿、泡腳。

因為我用的是五年陳的5CM粗艾條,所以四個穴位其實我是艾灸了兩塊區域。大椎和身柱挨的近,大椎往下數第三個棘突就是身柱,小孩子身體本來就小,所以這里可以作為一個區域迴旋懸灸。天樞就在神闕(肚臍)兩側三指的地方(是小孩子三指哦),所以作為一個區域也是妥妥地。每個區域我各懸灸了5-10分鍾。

這里特別說明的是,小朋友皮膚嬌嫩,我的右手是持艾條懸灸,左手卡在皮膚上,感受區域和皮膚的溫度,不致於溫度過燙。刮艾灰要勤,以免艾灰掉落(其實好的艾條艾灰不會掉,我自己灸的時候就蠻久才刮,不知道為什麼幫孩子灸的時候颳得特別勤,心裡作用嗎^@^)小朋友比較好動,一定要和他講明白,不能亂動。我經常會在他午睡之前艾灸,很安靜,而且艾灸很安神,剛還叫著不要睡覺,一會就睡著了。

灸火就像小太陽,驅除體內的寒氣,扶補正氣。通常在陰天,我們會感到很冷,而只要太陽一出來,就會很溫暖。這就是太陽的力量,太陽為天之陽,艾為地之陽,古人取天之火燃地之火(鑽木取火,火種就是艾哦)來補人的生命之火。艾灸的人都知道,灸火的溫暖,非常地舒服,不燙不烈,就如陽光般,溫暖到深處。正氣自足,邪不可干。

由腕橫紋中點推到肘橫紋,直線推動,用力均勻,注意不可來回推,方向不能錯誤。速度要快,一開始真的很手酸,推完全憑毅力,後來發現也還可以,習慣就好~~

推天河水,清心除煩,鎮驚安神,退熱發表。主治感冒發熱,驚慌不安,口舌生瘡,煩躁不寐。心經有熱亦用此法清之。特別說明,手中指末節掌面(螺紋面)是心穴,心血虧可以用清補法來回推,如無虛,不可妄補,如有心火,也不得用清法,可以推天河水代之。

這里要說明的是,發熱輕(37.5—39度),推天河水,如果發熱重,39—40度,則要推六腑。

介紹一下推六腑,從肘橫紋推至腕橫紋,需將患者的手臂順正,使小指在下呈立掌,或小指在上呈立掌。功效為清臟腑之實熱,消積導滯,主治感冒發熱,壯熱不退,便秘,積滯腹瀉。特別說明,此為涼穴。「大補元精,即心血也。」體會其中的含義,這一穴雖為涼穴,也非一味寒涼,同時也有壯水制火、滋陰潛陽之義。因此,即使兼有虛熱也可以用它。溫毒頸腫,喉痹窒息,推此30000次立愈。不論腫左腫右,或夜輕日重,都可取之穴。此外,凡虛熱證,瘡疹痘斑,頭、目、牙、耳實火都可專用此穴,以愈為度。

第二天,體溫37.1=度,燒退了,而且沒有再升上來。

這里我特別強調,發現敵情越早越好,越早收拾小病菌,恢復地越快。

第二天無事,第三天開始有點輕微的咳嗽,到後來咳嗽成型了,與咳嗽的戰斗就比較長。我後來總結,因為發燒後身體虛弱,加上他本就脾胃虛,脾胃屬土,肺屬金,土生金,脾胃虛弱導致肺氣虛弱,沒有抵抗力。在此期間,我看了羅大倫老師的書,就山葯煮水,山葯煮粥,扶補脾胃。

安利一下,山葯色白入肺,味甘入脾,汁液黏滑益腎,滋潤血脈,固攝氣化,寧嗽定喘(無痰為咳,有痰為嗽),強志育神。山葯大米粥,治療一切羸弱虛損之症,包括陰虛勞熱,或喘,或嗽,或大便滑泄,或小便不利等。如果便秘,就喝粥不吃山葯,或者喝山葯水。菜場里的山葯中鐵棍山葯為好,葯店裡的山葯以懷山葯為佳。

咳嗽的時候,我給他艾灸的穴位里加了肺俞。肺俞就在身柱兩側兩指(小朋友的兩指哦),所以其實還是在我上面講的大椎身柱區域。這一塊區域,生病灸,不生病也灸,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抵抗力。身柱穴是小兒百病必灸之穴。時間5-10分鍾。具體位置參考前面圖片。

推拿手法我看了書,也請教了做兒推的朋友,分析了孩子的情況,採用了補脾,清胃,清大腸,平肝清肺。

脾穴在大指末節外側,赤白肉際處。

向心推為補,離心推為清,來回推為清補。

功效:健脾益氣,調理中焦,主治:積滯、腹瀉、便秘、虛勞咳喘、口舌生瘡等。

脾虛作瀉,先清補大腸以止瀉,然後清補脾以加強消化健運。

大便燥結,伸大指向外推之,以瀉其火,再用瀉大腸法,燥結可愈,後用補腎法以善其後。

脫肛者,先補脾土以生肺金,然後揉二人上馬以治腎寒,再補腎水以生肝木,使木安而不克土,最後清補大腸,以加強大腸之功能,必愈。

喘嗽虛症,為肺、脾、腎皆虛,先揉二人上馬以補腎中水火,次清肺以清熱平氣逆,最後補脾土以生肺金。

心脾火盛,口舌生瘡,先推天河水,然後清補脾。

唇裂腫痛,口外生瘡,上眼皮腫,皆屬脾火,也有陰感寒而腫的,用清補脾法通治。

脾主四肢,又主肌肉,如癱瘓無熱及軟骨症等,皆可多用補脾法。

胃穴在大指掌面第二節,第一掌骨赤白肉際處。

自大魚際外緣黃白皮交界處,從腕部掌邊高骨起,離心推至大指根或至大指第二節皆可,此為清法;反之則為補法。清之則氣下降,補之則氣上升。因胃氣以息息下行為順,故一般用清法。關於胃氣下行為順,下回咱們好好講講人體的圓運動。

功效:清脾胃積熱,降氣和胃,消導助運化。

主治:肚腹脹滿,積滯腹痛,惡心嘔吐,納呆,便秘等。

大腸穴,在「食指外側上節,穴如豆粒」。

在食指外側,向指尖方向推為清,不必拘於上節,向虎口方向推為補,來回推為清補,一般不專用補法。

功效:清利腸腑,主治腹瀉,便秘,積滯等。小朋友比較容易積食,就可以清大腸,那咳嗽和清大腸有什麼關系呢,因為肺和大腸相表裡。

肝穴,在食指末節掌面,一半用清法,習慣稱為平肝。

肝穴的部位雖然在食指末節掌面,而其清法則是從食指根起一直推到指端,其補法是從指端推到指根。肝主升,補法亦為升,因此非肝極虛不能妄用補法。

功效:疏理肝氣,發散外邪,平肝鎮驚。主治:急慢驚風,小兒夜啼,傷風感冒,斑疹。

特別說明一下,肝為將軍之官,宜平不宜補。腎水能生肝木,補腎水即所以養肝。如山根見青色(山根位置:兩目內眥中間鼻樑上低窪處),為肝有風熱,先辨其虛實,實者用平肝法,虛者用補腎法。

肺穴,在無名指末節掌面,清法從無名指指根推到指端,補法從無名指指端推到指根,但補法少用。來回推為清補。

功效:宣通肺氣,發散外邪。主治:咳嗽氣喘,傷風感冒。

清肺法常與平肝、推天河水配合應用。退熱、治肺炎、肺熱、透發麻疹,都要用這三個穴。肺非極虛不宜妄補,補則呼吸滿悶。如欲補肺,可以用補脾法培土生金以代之,這就是五臟六腑的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

平肝清肺可以同時進行。

這里需要啰嗦一下推拿的幾個注意點。一、推拿左手;二、時間充分,視體質強弱、年齡大小、敏感程度,病情輕重緩急,靈活運用;三、速度要快,且有規律,勻速,每分鍾150-200次;四、重量適度,不可刺激量大,小兒肌膚嬌嫩,力道要hold住;五、潤滑劑,用滑石粉、痱子粉都可以。

相比較推拿,泡腳就so easy了。注意水溫不能太燙,可以加艾絨,或者生薑,或者花椒,先煮一下效果更好,泡腳祛除寒氣效果很666。

小孩生病咳嗽期間,還要特別注意飲食,有很多東西需要忌口,例如葷的,雞鴨魚肉等,甜的,糖果蛋糕零食水果奶等等,清淡清淡清淡,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須知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要從源頭上切斷痰的來源。人體里的痰,不僅僅是我們常說的痰,有形之痰,而是一切粘稠的液體,阻礙氣血運行的粘稠液體。脾惡寒濕,身體里的濕氣多了,久了就會凝結成痰濕,痰是濕的進一步發展。所以吃利於脾胃的食物,之前講到的山葯粥,小米粥,細軟的面條餛飩,多吃蔬菜,還有我最近做的八珍糕,都非常不錯。

天氣晴朗的時候,曬曬太陽,適當地運動,也非常有益於身體的恢復。

碎碎念了很多,希望對大家有用,特別提醒,要看寶寶情況來選擇方法,如果病情嚴重該上醫院檢查還得檢查哦。除了希望娃生病的時候能用綠色方法來助力,更希望能增強體質,不要生病。平安幸福,是全天下所有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最大的願望吧!

③ 咳嗽按摩哪個穴位效果較明顯,最好有圖.

取穴風池、合谷、列缺、肺俞。
風池:定位此穴道的時候應該讓患者採用正坐或俯卧、俯伏的取穴姿勢,以方便施者准確取穴並能順利實施相應的按摩手法。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於耳垂齊平。(或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即是。)
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拇、食兩指張開,以另一手的拇指關節橫紋放在虎口上,當虎口與第1、2掌骨結合部連線的中點;拇、食指合攏,在肌肉的最高處取穴。
列缺: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處。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兩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當食指尖到達之凹陷處取穴。
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操作:用食、中二指端在穴上按揉。約揉15~30次;用兩手大拇指腹自肺俞穴沿肩胛骨後緣向下分推,約分推30~50次。 風池、合谷、列缺、肺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