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有毒魚類的圖片以及魚類名稱
1、肉毒魚類
主要分布在海洋,生活在珊湖島附近,全世界約有200種,產於我國沿海的也有30種,主要分布在廣東沿海和南海諸島,有時少數見於東海南部及台灣省。肉毒魚類外表看上去和普通食用魚一樣,且顏色艷麗多彩。
2、魨毒魚類
魨毒魚類其內臟含有河魨毒類的魚類,這是有毒魚類中比較著名的含劇毒的一種類群。以魨形目鮑科各屬魚類。
3、卵毒魚類
某些魚類,如鯉科的裂腹魚類,光唇魚屬的一些種類在繁殖時,其魚卵有毒,含有魚卵毒素,煮食後仍有中毒的可能。
4、膽毒魚類
膽毒魚類,其典型代表為草魚,其次是青魚、鯉魚、鱅魚和鰱魚,這些魚類是我們經常食用的主要淡水魚類,肉味美,產量大。
5、血毒魚類
一般來說,這些血毒魚類的血液有毒。毒素可被加熱或胃液所破壞,但生飲其血液會引起中毒,毒素還對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人體粘膜受損或手指受傷,接觸有毒血液會引起炎症,化膿,壞疽。同時,由於淋巴系統發炎、浸潤,嚴重的還會引起組織浮腫。
6、肝毒魚類
魚肝一般無毒,但有少數肝毒魚類。如蘭占馬鮫、鯊魚、紅魚等的新鮮魚肝,進食過量會引起急性中毒。因為這些魚類的肝臟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D和脂肪,除進食後引起維生素過多症外,在肝油中還含有魚油毒、痙攣素毒和麻痹毒,這些毒素都可以引起中毒。
② 河豚的毒素在哪個部位
雖然河豚是非常美味的,但它卻有著一定的毒性,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干凈反而會給自身帶來損傷。毒素所存在的地方比較多,首先就是它的生殖器,卵巢都有很距離的毒性,也能說是全身最為厲害的部分,因此在使用之前最好把它的生殖器給弄掉。
然後就是肝臟,這個是比較長的器官,就處於河豚腹腔右邊的位置,這里同樣是毒性很強的地方,在吃的時候要非常小心,還有腸胃和腸道,同樣是毒性比較強的部位,就是跟卵巢和肝臟對比起來沒有那麼厲害,不過還是要多注意下才行,不要去吃。
(2)魚哪裡有毒素圖片擴展閱讀:
河魨魚的營養價值
河魨魚肉味腴美,鮮嫩無刺,蛋白質含量高達28.2%,營養價值較其它魚類更為豐富,長期以來作為一種名貴魚類而蜚聲中外。我國早在2000多年前就將河魨作為美味珍品,民間素有「不吃河,焉知魚味?吃了河魨,百味皆無」和「拚死吃河」的說法。
古代詩人蘇東坡頗愛吃河,對河魨曾有「值得一死」之說,梅俞也曾稱頌道「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於此時,貴不數魚蝦」。
據測定,100g河魨魚肉中蛋白質含量高達18.7g,而脂肪含量僅為0.26g,是魚類中脂肪含量最低的一種。此外,河魨魚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以及硒、鋅等多種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的水產品。
楊興麗等通過對池養暗紋東方魨含肉率及肌肉營養成分分析後得出,池養暗紋東方魨含肉率平均為38.75%;肌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別為21.06%和1.01%;17種氨基酸總含量19.78%,其中7種必需氨基酸的總含量為9.05%,占氨基酸總含量的45.75%。
而且暗紋東方魨的鮮味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含量為7.05%,高於其他淡水魚類,故其味道非常鮮美。
③ 哪些海魚是有毒的
好多人都喜歡海釣,但是因為無法區分有毒和無毒的魚而時常陷於危險的境地。如果一不小心被有毒的魚蟄到或者被咬到,一定要及時就醫,而且一定要看清釣上來的魚有沒有危險再解勾和食用。
最常見的毒魚就是胖胖的河豚啦,別看它圓滾滾的非常可愛的樣子,實際上它特別兇猛,它身上的器官和卵巢都是有劇毒的,吃了足以毒死一個成年人,而且它的牙齒非常鋒利,放心不要讓它咬到你的手指,否則你也許會成為一個斷指大俠。
在淺水石礁中有一種魚叫老虎魚,大家也要小心這種魚,它的背上有很多鰭刺,如果不小心被蟄到,這些帶毒的刺會讓你覺得劇痛無比。除了老虎魚有毒,獅子魚也是有毒的,這種魚的背鰭和胸鰭都有毒,而且毒性比老虎魚要大的多,如果不小心被刺到,會比被老虎魚刺到疼一百倍,還會出現發燒、紅腫等症狀,如果不及時就醫,可能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④ 河豚哪裡有毒
有的河豚魚內臟部分有劇毒,肌肉部分是沒毒的。
一般來說,河豚毒素卵巢含量最多,肝臟次之,血液、眼睛、鰓、皮膚都含少許,肌肉中不含TTX。但魚死後內臟中的毒素可以滲入肌肉,此時肌肉中也含有少量的TTX(河魨毒素)。
河豚哪裡有毒
1、卵巢:河豚的卵巢為含毒量最大、最強的部分。
2、肝臟:肝臟為河豚的劇毒部分。
3、血液:河豚的血液有毒,特別是兩塊所謂脊血塊即脾臟含有劇毒。
4、胃腸:河豚的胃腸也有毒,但毒性比卵巢及肝臟小得多。
5、皮膚:河豚的皮膚含毒量因種類而異,通常甚微或無毒。
6、精巢:河豚的精巢是微毒或無毒。
怎麼養小河豚
觀賞小河豚身體肥胖圓滾,多浮在水面,是一類即能生活在淡水又可在海水中的熱帶魚。在東南亞的通海淡水和半鹹水中分布較廣,屬於汽水魚。小河豚要有海水魚那樣的較硬水質,這就需要在飼養的水中加些鹽會使它們的體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