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木有描寫古代皇帝結婚的場景 和皇後的!
《皇帝大婚》:看皇帝結婚能多復雜。
故宮收藏有《載湉大婚典禮全圖冊》共分為八冊,由清代宮廷畫家慶寬等人繪制,它以連環畫的形式記錄了光緒皇帝迎娶皇後的全過程。
這八冊畫作包括第一冊《皇後出宮至邸圖》,第二冊《納采禮筵席圖》,第三冊《大征禮圖》,第四冊和第五冊均為《皇後妝奩圖》,第六冊《冊立奉迎圖》,第七冊《皇後鳳輿入宮圖》,第八冊《禮節圖》。
描繪的場景包括納采禮、大征禮、冊立禮、奉迎禮、合巹禮、慶賀禮和賜宴。《皇帝大婚》畫冊以《載湉大婚典禮全圖冊》為線索,配合史料與部分文物圖片,從「婚前准備」「成婚當日」「婚後禮節」三個部分梳理光緒的大婚慶典。
《皇帝大婚》從「納采禮」講起,納采禮即男方請媒人去女方家求婚,女方同意以後男方行納采禮,即訂婚。清朝的「納采」禮有鮮明的滿族文化特徵,內務府籌辦的的納采禮禮物中,甲胄、馬匹佔有重要地位,也反映了清朝是以騎射作為國家的根本。
納采禮中的多穆壺也很有特點,這種用金、銀、琺琅、陶瓷等製作、在清宮中收藏很多的壺,是青海、西藏地區用於盛放奶茶的器具。
之後的「大征禮」中,皇帝派人到女方家中送聘禮,清朝皇帝的「大征禮」以多為實,如順治帝大婚之時的大征禮物為黃金二百兩,白銀萬輛,金茶筒一具,銀茶筒二具,金銀盆各一具,緞千疋,布二千疋,馬二十匹,鞍轡具,馱甲二十副,常等甲三十副。
另一邊,皇後也要送妝奩入宮,皇後妝奩的特點在於皇後的妝奩並不由其娘家備辦,而是由朝廷統一籌辦。由於皇後的妝奩規模宏大,不僅其娘家不可承受,即使內務府乃至整個紫禁城都難以完成這項任務。
《清同治大婚典禮紅檔》記載,皇後妝奩分為「內辦」與「外辦」兩種方式。「內辦」即由京城的機構籌辦,「內辦」的物品主要為冠帽鞋襪、 珠寶首飾類,這些物品內務府向有儲備。「外辦」則需要京城之外的機構承辦,主要包括衣物等紡織品和木器、鋪墊、門簾帳幔、皮張、鍾表等。
這些要交粵海關監督,及江南,蘇州、杭州織造等地方承辦。
皇帝成婚當日是重頭戲。
首先要行「冊立奉迎禮」。
冊立日天剛亮,鑾儀衛陳設法駕鹵薄於太和殿外、陳設皇後儀駕於宮階下及宮門外;
樂部將樂懸於太和殿外;
禮部鴻臚寺官設節案於太和殿內正中南向、設冊案於左西向、寶案於右東向、龍亭二座於內閣門外;
內監設丹陛樂於宮門外、節案內於宮內正中(以上均南向),設冊寶案於宮門內兩旁,東西向,設皇後拜位於香案之南。
冊立禮之後,皇後御吉服,乘坐鳳輿出府邸,由大清門過金水橋、午門外,由午門的中門進入宮內,皇後的鳳輿由乾清門的中門進入乾清宮,降輿。之後有命婦將皇後引入到洞房,即坤寧宮東暖閣。
坤寧宮之內部,東曰東暖閣,為皇帝皇後大婚之洞房。東暖閣內裝備帳幕,陳設皆為喜房之形式。簾帳皆用紅緞綉五彩加金之百子圖,余則均為皇後之嫁妝箱櫃等用品。皇帝大婚,同皇後住此三天,之後皇帝另在東西六宮中擇一宮殿給皇後住。在洞房裡也有一系列的禮儀,如坐帳禮、合巹禮,要吃合巹宴。
(1)古代大婚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老太監回憶:皇帝大婚當晚,皇後必須得先吃一樣東西。
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風吹雨打發展至今,在歷史舞台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從古至今延續下來的古典理智也隨著時代而慢慢改變。從前我們是父系氏族,男人為尊,女人為卑,男人可以擁有三妻四妾,而女人只能獨守空房。
尤其是皇宮貴族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皇帝後宮佳麗三千,每個都是世間絕色。而後人為了回顧當時的歷史,就會通過拍攝電視劇來給我們展現以前人們生活的景象。
在古代的時候,皇帝都會有定期選修後宮妃嬪的日子。其實皇帝在當時結婚只會結一次,和那一個人舉行婚禮,那就是他的正室。除此以外,其他被選上的測試妃嬪都不會再次舉行婚禮。這些被皇帝看上的女性,但凡被選中就直接被送入了宮中。
也許這樣算起來,古代時候並不是一夫多妻制。每個男人都只有一位正妻,其餘的都是妾。皇帝的正妻就是皇後,所以皇帝雖然擁有那麼多妃嬪,終歸也只是結過一次婚罷了。而且在那個地位分層明顯的時代,很多事情並不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
自古以來人們就非常重視一切盛大的節日宴會。是傳統習俗,就連家宴或者是結婚這種重要的日子都要挑一個吉時,這是為了給未來討個好彩頭。
從古代時在結婚方面就流傳下來的一些習俗,這些活動無疑就是圖個吉利。從古代婚禮來說,結婚時需要經歷鬧洞房,喝交杯酒這些習俗,還要吃花生和棗子。雖然現在很多人都是崇尚西式婚禮,但是在准備婚禮時也還會沿襲這個風俗。
其實皇帝結婚也有這樣的風俗,但是皇帝是一國之君,是不可能經歷鬧洞房這一環節的。皇帝和皇後的婚禮非常盛大,幾乎是舉國歡慶。在舉行完一切儀式之後,皇帝就會攜手皇後一起回皇宮之中,之後就是洞房環節。
據一位太監晚年陳述,皇帝大婚當晚,在洞房之前皇後必須吃一種沒有煮熟的餃子,這種餃子叫做子孫餑餑。這也是為了討一個吉利,在餃子煮到半生半熟的時候,送去給皇後吃,在吃的時候還要問皇後生不生,皇後就會回答生。
在古人看來,這就是意味著皇室兒孫滿堂的好彩頭。皇帝結婚和皇後一起喝的酒,不叫交杯酒,比民間叫法高級一點合巹([jǐn])禮,這意味著以後皇帝和皇後生活幸福美滿。
『貳』 知否:明蘭,墨蘭為何結婚穿綠色,而如蘭穿紅色出嫁有什麼說法
在《知否》這部劇中,所有的女性角色出嫁,穿的都是綠色的嫁衣。因為劇中的年代背景設定就是宋朝,而這個時期的女性都是穿綠色出嫁的,沒有什麼尊卑嫡庶的差別。劇中已經出現的幾位新娘分別是墨蘭、明蘭和明蘭堂哥長梧的新娘。這三位無一例外都是綠衣出嫁,取的就是紅男綠女的意思。至於華蘭和如蘭的出嫁場面根本在劇中就沒有體現,哪裡能知道她們是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呢?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墨蘭和明蘭的婚服,做工和質地也是大不相同的,頭飾也是不同,古代人很看重身份地位,明蘭相公和墨蘭婆家的地位也不同,所以在這里婚服上面,也是有門第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