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圖片里的月亮在哪裡
擴展閱讀
在相片里填圖片的軟體 2025-10-06 08:25:49
手機拍攝醬油圖片 2025-10-06 08:25:49
經典誦讀ppt背景圖片 2025-10-06 08:03:06

圖片里的月亮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3-03-10 10:30:47

① 網上那些超級月亮的圖片,肉眼能看到嗎,在地球哪裡

超級月亮現身夜空是怎麼回事?具體什麼情況?這是12月3日傍晚在雲南昆明滇池邊拍攝的「超級月亮」和城市景觀。當晚,「超級月亮」現身夜空。據了解,「超級月亮」指的是新月或滿月時,月亮與地球的距離比平時更近,因此看起來更大、更圓
在地球上用肉眼可見到星雲,
仙女座星系,是位於仙女座的一個旋渦星系,視星等為4.3等,
肉眼可見。仙女座是我們銀河系的近鄰,是本星系群最大的星系,略大於銀河系。

秋天的夜晚可以在東北方向的天空找到一個暗弱的橢圓小光斑,看起來像個紡錘,那就是仙女座大星系。很早以前天文學家就發現了它,梅西耶在1764年8月3日為它編號。過去的天文學家曾一度以為其是銀河系中的一個星雲,故仙女座大星系也叫仙女座大星雲

② 月亮圖片是從哪裡開始變圓

是從正月十五開始變圓的。月相變化的順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滿月 ——虧凸——下弦月——殘月——新月,就這樣循環,月相變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約是一個月。

月相的更替周期是29.53天,稱為一個朔望月,它是歷法中歷月和星期的來源。這個時間比月球公轉的時間(恆星月)要長,因為當月球繞地球公轉時,地球也在繞太陽公轉,一個朔望月月球大約要繞(360+360*29.53/365.24)=389.11度(公轉只繞360度)。

當太陽和月球對齊在地球的同一側,月球是朔,而月球朝向地球的是未被陽光照亮的一側。當月球的亮面漸增(從地球看見的明亮表面逐漸增加),月相的變化依序是朔、新月、眉月、上弦月、盈凸月、和滿月的相位,然後成為虧凸月、下弦月、殘月和晦。

當一個被照亮一半的球體被從不同的角度觀看時,可見到的被照明區域是一個被圓和橢圓(橢圓的長軸和圓的直徑是一致的)的交集所定義的二度空間(平面)。

如果半橢圓相對於半圓是凸出的,則這種形狀是凸月(凸起朝外);如果半橢圓相對於半圓是凹下的,則這種形狀是眉月或殘月(凹下朝內)。

③ 月球的背面是什麼,和正面是一樣的嗎

從古至今,月球的背面一直是我們看不見的地方。1959年10月7日,前蘇聯的太空船月球3號傳回第一張月球背面的照片,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見到了月亮背面的樣子。隨後的探測器不斷更新月球背面圖片,使得月球背面不再陌生。月球背面不像正面那樣有許多的月海,而是有非常多的隕石坑,這可能是為了保衛地球。


月球的背面(月亮的古老黑暗面——這里的“黑暗”指的是不被地球所見,而不是未被照亮)是月球的另一個半球,它總是背離地球。月球背面的地形崎嶇不平,有許多撞擊坑和相對較少的月海平面。它擁有太陽系中最大的隕石坑之一 - 南極 - 艾托肯盆地。月亮的正面和背面會先後經歷兩周的陽光照射和兩周的夜晚; 月球的背面被稱為“月亮的黑暗面”,意思是從地球上看不見,而不是缺乏太陽光照射。

由於天平動,大約18%的月球背面可以從地球上看到。剩下的82%直到1959年才被觀測到,當時蘇聯的月球3號太空探測器拍攝到了它。蘇聯科學院於1960年出版了第一張月球背面的地圖集。1968年,阿波羅8號任務的宇航員是第一批在月球軌道上直接觀察到該地區的人類。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踏上月球背面。

天文學家建議在月球的背面安裝一個大型射電望遠鏡,這樣月球就可以屏蔽來自地球的無線電干擾。


為什麼背面一直看不見?

來自地球的潮汐力減慢了月球自轉的速度,使得月球的同一面總是面對著地球,這種現象叫做潮汐鎖定。然而在地球上,月球另一面的大部分我們都不可以看見。由於天平動的緣故,我們看見的月球正面大約有59%。

因為背面看不見,所以有時候人們也會稱背面為“月亮的黑暗面”。這里的黑暗面不是指太陽光永遠照射不到,主要是由於潮汐鎖定以及月球為實體,所以黑暗面看不見的意思。實際上,如果地球、月球、太陽三者幾乎成一條直線時,黑暗面就完全在太陽光的照射中。


背面與正面的差異

月球的兩個半球有著截然不同的外觀結構,月球正面覆蓋著許多個寬廣的月海(拉丁語為“海洋”,因為古代天文學家錯誤地認為這些平原是月球的海洋)。然而月球背面有一些古老而密集的坑窪(撞擊坑),幾乎沒有月海的特徵。背面只有1%的表面被月海所覆蓋,而在正面有31.2%。這種差異最貼切的解釋是熱量的生成集中在月球正面的半球上,如已被證實的來自月球勘探者的γ射線光譜地質化學圖。

還有人提出,兩個面之間的差異可能是由於與較小的伴星相撞而引起的,這個伴星也起源於忒伊亞碰撞事件。在這個模型中,撞擊導致了一個增生堆而不是隕石坑,造成了半球范圍的層和厚度可能與背面高地的大小一致。

月球背面有更明顯的隕石坑。有人認為這是由於月球熔岩流造成的,它們覆蓋和遮蔽了隕石坑,而不是來自地球的屏蔽作用。根據NASA的計算,從月球上看,地球在41000平方度的天空中只遮蔽了大約4平方度。這使得地球作為月球的“盾牌”可以忽略不計......月球的每一面都可能受到相同數量的撞擊,但是熔岩的重鋪使得正面可見的隕石坑數量遠遠少於背面,盡管兩面都受到了相同數量的撞擊。

最新的研究表明,月球面向地球的一面撞擊坑較少的原因可能是月球形成時來自地球的熱量造成的。月球地殼主要由鋁和鈣凝結並與地幔中的硅酸鹽結合形成的斜長石組成的。較冷的背面會較快地凝結這些元素,因此會形成較厚的外殼;流星體撞擊正面有時會穿透這里較薄的地殼,並釋放出玄武岩熔岩,從而形成月海,但在背面這樣的事件很少發生。


人類探測器拜訪背面

直到20世紀50年代後期,人們對月球的背面依舊知之甚少。月球的天平動允許我們看見了月球背面的小部分景象。然而,這也只是低角度的觀察而已。背面剩餘的82%的表面仍然是未知的,其特徵一直有很多的猜測。

通過天平動我們可以看到背面特徵的一個例子是東方海,它是一個橫跨近1000公里(600英里)的顯著的沖擊盆地,然而直到1906年,這個特徵才被德國天文學家尤利烏斯·海因里希·弗朗茨給予命名。盆地的真實性質是在20世紀60年代被發現的。該盆地在1967年被月球軌道飛行器4號拍攝到。

在太空探索開始之前,天文學家並沒有預料到背面居然會與地球可見的一面不同。1959年10月7日,蘇聯探測器月球3號拍攝了月球背面的第一張照片,其中東方海是解析出的18個地形特徵之一,覆蓋了三分之一從地球上看不見的表面。通過對這些圖像進行分析,1960年11月6日,蘇聯科學院出版了月球背面的第一張地圖集。它包括了500個景觀特徵的目錄。一年之後,前蘇聯以月球3號探測數據為基礎,製做了第一個月球儀(比例為1:13 600 000),其中也包括了地球上不可見的月球背面的特徵。1965年7月20日,前蘇聯的另一個探測器“Zond 3”傳回了 25張質量非常好的月球背面照片,解析度比月球3號高得多。特別的是,還發現了數百公里長的隕石坑鏈,但是出乎意料的沒有發現肉眼可見的像地球那樣的平原。1967年,“月球背面地圖集”的第二部分在莫斯科出版,根據Zond 3的數據,目錄新增加了包括4000個新發現的月球背面景觀特徵。同年,蘇聯發布了第一幅“月球完整地圖”(1:500000比例尺)和更新的完整版本月球儀(1:100000比例尺),呈現了95%的月球表面。

因為侵襲月球正面的太陽風受到地球的遮蔽,所以估計月球背面的月海會有月球表面最高的氦-3濃度。相對而言,這種同位素在地球上是非常罕見的,但是在核聚變的反應堆中是很好的燃料。這種物質的存在給了主張在月球建立基地的支持者一個很好的理由。


月球背面的彩色照片.圖片來自:NASA/GSFC/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④ 怎麼在照片里p月亮

使用PS在照片里P月亮的方法是:
1、在網路上找到與照片相匹配的月亮的圖片。
2、打開月亮圖片。
3、把月亮摳取出來。
4、把摳取出來的月亮放到照片中。
5、調整大小及位置。
6、合並圖層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