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背景圖片 » 團扇祠在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攝影分析圖片在哪裡 2025-09-22 07:06:42
小霸王龍搞笑圖片 2025-09-22 06:40:44

團扇祠在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18 14:17:26

1. 西安78歲奶奶街頭給遊客畫扇面,你對這項藝術了解多少

扇面是中國畫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表現形式,是藝術與實用性的完美結合,78歲老奶奶街頭畫扇面,關鍵還是掙個小錢,圖個樂子。

2. 中國有哪些有名的扇子

1、摺扇

摺扇又名「撒扇」、「紙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疊扇」、「聚頭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風扇」。是一種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韌紙或綾絹做扇面的能折疊的扇子;用時須撒開,成半規形,聚頭散尾。

摺扇早已脫離其扇風的本意,而變成某種完全情緒化或文化的東西。21世紀摺扇已成為中國的摺扇。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銷往許多國家,十分受歡迎。

2、團扇

團扇又稱宮扇、紈扇。中國傳統工藝品及藝術品。是一種圓形有柄的扇子。團扇起源於中國。扇子最早出現在商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雞毛製成,稱之為「障扇」。

宋以前稱扇子,都指團扇。中國團扇一般在扇面畫上仕女圖。團扇系中國的發明,又名紈扇,而後傳入日本。團扇在奈良時代由唐朝傳入日本。在日本最初使用團扇的是宮廷貴族。到平安時代末期,才允許一般庶民百姓使用。

3、羽毛扇

羽毛扇至今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了,中華傳統工藝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湖州羽毛扇是中國歷史悠久、風格獨特的民族傳統產品之一。

古代皇帝用雉羽製作長柄羽扇作為出行儀仗,以顯示王者的高貴權威,後歷朝沿襲不衰,及至清代。在三國,諸葛亮手中的鵝毛扇,則被後人譽為智慧和才乾的象徵。羽毛扇乃是輕、巧之物,所扇出的徐徐微風,就連年老體弱者、孕婦、產後母子都很適宜使用羽毛扇。

4、綾絹扇

綾絹扇是中國傳統手工藝品之一,屬於宮扇的一種,產於浙江省。原是貴族婦女的賞玩之物。用細潔的紗、羅、綾等製成的一種扇子。一般多圓形,故又名「團扇」。亦有腰圓、橢圓和「鍾離式」等。以蘇州生產的最精良。造型美,畫面精。


5、象牙扇

象牙扇是一種特色傳統藝術品,屬於貢品,是中國扇子中的精品。象牙質地細密堅韌,便於雕刻,並可染色,是名貴的制扇用料。全扇突出了象牙絲細膩澤潤的質感,莊重典雅,古色古香。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著一把以象牙篾絲編綴的雕花團扇,是清代乾隆年間廣東官員進獻宮廷的禮品。此扇呈蕉葉形,縱57.3cm,橫34.1cm。扇面用潔白細潤、寬不足1mm的極薄的象牙絲編成,均勻細密。

3. 摺扇和團扇的區別

摺扇是可以折疊的,而團扇不可以折疊
人們一般在摺扇上作畫而不在團扇上作畫
這個應該是最通俗的說法

4. 小學美術團扇說課稿

團扇

一、說教材團扇
本課團扇以凝聚了古今工藝美術精華的團扇為學習內容,進行欣賞、評述、設計等活動。 團扇
教材團扇主圖是清朝畫家任熊的傳世傑作《瑤宮秋扇圖》,是對團扇扇文化書畫藝術的印證。此圖工筆寫一仕女手執鸚鵡紈扇(即團扇),姿容秀麗,衣紋線條剛勁、飄灑,時出方折之筆,筆致細膩,設色濃麗,有更多的世俗趣味。團扇人物描寫著重刻畫動態,造型略帶誇張。圖中的紈扇扇面描繪了一景——樹梢上,鳥兒鳴,扇中的詩情畫意猶如一股清泉流入觀者的心田。 團扇
教材團扇呈現了扇面以山水、人物、花鳥等為題材的團扇欣賞。 《雜技戲孩圖》中雜技藝人正施展絕技,口中唱詞,手中擊節敲鼓,兩個小兒不覺被深深吸引住。人物情態刻畫得真實自然,表現出畫家細致入微的觀察力和游刃有餘的藝術表現力。作者是南宋畫家蘇漢臣(1094—1172),汴梁(今河南省開封)人。 《楊柳乳雀圖》是宋代的作品,作者不詳。南宋的馬遠(1140一1225),錢塘(今杭州)人。他畫山水,水墨蒼勁,風格獨特。他的《柳岸遠山圖》頗具代表性。《書畫團扇》一面畫山水一面寫行書,書畫俱精。作者王同愈(1856—1941),晚清民國年間著名學者、藏書家、書畫家、文博鑒賞家。現代國畫大師潘天壽的作品《有所思圖》,蘭花的形精簡而意遠,圖中大面積的留白,更好地襯託了畫面的主題,使得構圖清新而獨特。他的另一作品《墨石水仙》,畫面中水仙用筆利落秀逸,葉片穿插,參差有致,色調淡雅、清秀,而石的墨韻濃、重、焦、淡,互相滲疊,更襯托出水仙素潔、優雅的風姿。
教材安排的小訓練,強調畫扇面時一定要考慮扇形,教材通過呈現兩把物象相同,大小、布局安排不一的團扇,提出問題:哪個扇面更美?為什麼?讓學生通過對比欣賞了解到根據扇形合理安排畫面,能使之更美。

二、說教學目標
◆初步了解古團扇的製作工藝及特點。
◆欣賞團扇的扇面畫,提高審美能力。
◆製作團扇,運用所學裝飾扇面。
◆培養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感情。

三、說教學思路
欣賞團扇,初步了解中華民族的扇文化,領略扇面畫的藝術魅力,從作品形式美的角度進行簡單的評價。設計並剪出團扇的形狀,結合適合紋樣圖案的基本格式安排扇面,並運用繪畫、剪貼等方法進行裝飾。
教學可採用以下程序:吟詩賞畫——說扇知扇——賞扇評扇——剪扇畫扇——評價延伸。
教學一開始,課件播放有關團扇的古詩、古畫,同時可以參照教材的前導語配上解說詞,營造情境,在古文化的氛圍中進入教學活動。說扇知扇環節可以讓學生分組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團扇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說說對團扇的認識,同時教師參與學生的交流活動,師生共同學習團扇的製作工藝及特點。接下來進入對教材中團扇作品的欣賞,可以先由教師提出賞析要點,如扇面畫的作者、內容、造型、色彩、風格、構圖特點等,然後按照自己的喜好分組,每組重點討論一件作品,最後師生一起交流評析結果。賞扇評扇環節應注重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剪扇畫扇環節注意引導學生根據扇面的形狀合理安排畫面,裝飾扇面的方法則描繪、剪貼均可。作品完成後,布置一個展示台,可以提示學生用白色或黑色的皮紋紙折成一個支架,把團扇作品擺放在支架前進行展示,採取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教學延伸可讓學生在課內欣賞部分摺扇及其扇面畫,課後鼓勵學生用教材提供的特殊材料和方法嘗試做一把團扇。

四、說教學選擇
1.有計算機房的學校,利用網路資源,可以安排2課時的學習活動。第一課時:賞扇。第二課時:做扇。
2.在扇資源豐富的地區,如杭州、蘇州等地,可以利用地方資源,結合校本課程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扇業公司。
3.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做扇的材料:(1)皮紋紙、卡紙等。(2)廢舊毛筆桿、鐵絲、較薄的白布等。(3)扇面為空白的成扇(個別藝術商店有售,不過價格比較貴)。

五、說教學建議
1.吟詩賞畫環節,教師所用的課件質量要高,畫面、音效應考究,讓精選的畫面配上高雅、輕快的古典音樂和清脆的童聲,創設出優美的情境,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中華民族古老扇文化的魅力。
2.教師應了解一些扇的故事、傳說、軼聞趣事,如《蘇東坡畫扇結案》、《玉孩兒扇墜奇遇記》、《題扇橋》等,把它們穿插在教學活動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案]
課目
第 6 課團扇 年級 5 年級下冊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
媒體運用

設置情境,感受中華民族古老的扇文化
1 .教師演示課件。。

2 .學生欣賞有關團扇的古詩、古畫及相關介紹。

3 .教師板書課題。
多媒體:古詩、古畫欣賞。

板書。

討論交流,了解團扇的製作

工藝及特點
1 .提出活動要求:分組交流團扇的資料,並思考團扇的特點是什麼。

2 .學生分組交流學習,教師參與。

3 .繼續演示課件,介紹團扇的製作工藝特點。
多媒體:團扇的製作工藝及特點。

討論分析,感受扇面畫的形式美感
1 .繼續演示課件,提出活動要求:

(1) 分組,每組重點討論教材中的一件團扇作品。

(2) 從扇面畫的作者、內容、造型、色彩、風格、構圖特點等方面展開討論分析,根據不同的扇面畫可以有所側重。

2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參與。

3 .每組選派代表上台評述。

4 .教師鼓勵學生,並與學生交流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多媒體:活動要求。

教材。

製作團扇,根

據扇面的形狀合理安排畫面
1 .指導學生剪出團扇的形狀。

2 .觀察教材小訓練中的兩個扇面,說說哪個扇面更美 ? 為什麼 ?

3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前者更美,因為蝴蝶圖案的大小、布局更適合於扇面的形狀。

4 .引導學生根據扇面的形狀安排畫面。
教材。

背景音樂。

教學評價與延伸
1 .展示作品,自由欣賞,自由交流。

2 .自評、互評。

3 .多媒體欣賞摺扇的扇面畫。
多媒體:齊白石扇面畫欣賞。

5. 怎樣製做團扇

准備好如下工具:老竹條、電鑽筆、直尺、美工刀、剪刀、高密紗、1mm粗鐵絲、穿線器、細縫紉針、水溶筆、砂紙、剪刀鉗、冰絲流蘇線、魚線。

6. 買了盆仙人掌,上面嫁接的好像是仙人掌團扇屬的,具體是什麼不知道,求解。

上面接的叫做駝峰,但網上查不到。學名叫什麼不知道,但他屬於仙人掌一類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