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藤黄药材图片藤黄多少1公斤
扩展阅读
能在图片上写上字的软件 2025-05-18 04:10:35
哪个平台可以发布图片 2025-05-18 04:05:43
男人难受背影的图片 2025-05-18 03:56:08

藤黄药材图片藤黄多少1公斤

发布时间: 2022-03-14 03:12:10

‘壹’ 藤黄是不是巨毒

有~~~很毒

【药材】藤黄
又名:玉黄、月黄。为管状或不规则的块状物,直径3~5厘米,显红黄色或橙棕色,外被黄绿色粉霜,有纵条纹。质脆易碎,断面平滑,呈贝壳状或有空腔,具黄褐色而带蜡样的光泽,用水研和则星黄色乳剂,投火中则燃烧。气微,味辛辣。以半透明、红黄色者为佳,黑色者次之。
产印度及泰国。
【化学成分】树汁含藤黄素,已知结构的有α-藤黄素和β-藤黄素,另含藤黄酸、异藤黄酸。种子含藤黄宁、异藤黄宁、二氢异藤黄宁、乙氧基二氢异藤黄宁、新藤黄宁。果皮含α-藤黄素。树汁及心材含藤黄双黄酮。
【药理作用】①抗菌作用
其种子衣中的色素-藤黄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体外的有效浓度为1:10000;对若干真菌、草分支杆菌、人型结核杆菌效力很弱,对大肠杆菌亦无效。新藤黄宁也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异构体(异藤黄宁及异新藤黄宁)的抗原虫作用较其母体有效(藤黄宁或新藤黄宁通过肠管时可异构化)。
藤黄素在体外对非致病性原虫有抑制作用,特别是β-及γ-藤黄素效力较强。抗原虫与抗菌作用,并不平行。α1-及γ-藤黄素在各方面(如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之能力、对小鼠人工感染葡萄球菌的保护作用、在血清或金属离子存在时的反应、对热及酸碱度的稳定性等)皆与α-及β-藤黄素相似
②其他作用与毒性
β-及α1-藤黄素在超过治疗量时可引起小鼠腹泻(β-藤黄素致泻力更强)。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毫克/公斤)为:α1-广及γ-藤黄素皮下注射均为277;腹腔注射分别为87.1及77.18;静脉注射分别为108.4及108,这些数值与α2-及β-藤黄素的毒性相差甚微。
【性味】《海药本草》:"酸涩,有毒。"
【功用主治】消肿,化毒,止血,杀虫。治痈疽肿毒,顽癣恶疮,损伤出血,牙疳蛀齿,汤火伤。
①《海药本草》:"主蚛牙蛀齿,点之便落。"
②《纲目拾遗》:"治痈疽,止血化毒,敛金疮,亦能杀虫。"
③《现代实用中药》:"为峻下剂,治绦虫及水肿。"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末调敷、磨汁涂或熬膏涂。内服:入丸剂(一次量1~2厘)。
【宜忌】体质虚弱者忌服,多量易引起头昏、呕吐、腹痛、泄泻,甚或致死。

‘贰’ 藤黄果能帮助减轻体重吗

藤黄果可以减轻体重,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藤黄果能减轻体重主要是因为果内富含速效燃脂成分HCA,这种东西可迅速激活肾上腺素加大脂肪消耗,分解燃烧大量的脂肪,同时它的植物纤维素也能使胃具有饱和感,使人体减少对食物的摄入,从而达到减肥目的。

已有研究证实,HCA能于餐后8至12小时内减低40%以上的脂肪形成。服用过藤黄果提取物的人都知道,它减肥效果好,且不易反弹,却会有些如口干、上火等不良反应。

这主要是因为它能调节人体内脂肪代谢,将过多的、未被身体当作热量消耗掉的营养成分,转以肝醣的形式储存在肌肉及肝脏内,这样的确能减少脂肪的制造量,却加大了肝脏的负荷。

(2)藤黄药材图片藤黄多少1公斤扩展阅读:

藤黄果因拥有抗肥胖效果而受到瞩目。人类在数十年前就开始研究它,有效成分及结构也渐渐明朗,现在被利用为减肥食品。藤黄果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果皮上的羟基柠檬酸,而羟柠檬酸的主要作用就是妨碍脂肪的合成。

当人们摄取了糖类时,这些醣类会被分解为葡萄糖,搬运到肌肉内并且转换为热量。但若热量的摄取量大于消耗量时,多余的葡萄糖就会被转换为脂肪并被储存起来,这就是肥胖的原因。

而若是在餐前摄取藤黄果,就能妨碍葡萄糖转换为脂肪,并且促进其转换为较容易被利用为热量的肝糖,因此能预防肥胖。

另外,藤黄果还能刺激饱食中枢,让人体不易有空腹感,食量自然就会减少;且藤黄果没有其他副作用,减肥后不容易反弹。藤黄果是美国最流行的减肥保健食品,在日本也相当风靡。

‘叁’ 藤黄树里药材吗

藤黄,中药名。为藤黄科藤黄属植物藤黄Garcinia hanburyi Hook.f.的树脂。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消肿,攻毒,祛腐敛疮,止血,杀虫之功效。常用于痈疽肿毒,溃疡,湿疮,肿瘤,顽癣,跌打肿痛,疮伤出血及烫伤。1、治刀斧木石伤及汤火伤,竹木刺入肉,一切诸伤:真麻油一斤,藤黄八两,白蜡八两。先将油入铜锅,次将藤黄捶碎熬透,以麻布滤去渣,加入白蜡,至滴水成珠为度,贮磁罐。其膏夏老冬嫩为宜。敷之即能止疼、止血、收口取效。(《纲目拾遗》神效膏)
2、治一切无名肿毒:藤黄四两,白蜡八两,小磨麻油十二两。先将油煎熟,将成珠,入水不散,再加藤黄、白蜡搅匀,磁瓶收,面上仍以麻油养之,临用摊贴。(《不药良方》风气膏)

‘肆’ 藤黄到底是什么植物

藤黄

藤黄


藤黄知识介绍


【拼音名】Ténɡ Huánɡ【英文名】Gamboge【别名】玉黄、月黄。【性味】酸;涩;凉;有毒【功能主治】消肿;攻毒;止血;杀虫;祛腐剑疮。主痈疽肿毒;溃疡;湿疮;肿癣;顽癣;跌打肿痛;创伤出血及烫伤【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磨汁涂或熬督涂。内服:0.03-0.06g,入丸剂。【注意】体质虚弱者忌服,多量易引起头昏、呕吐、腹痛、泄泻,甚或致死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藤黄的树脂。

‘伍’ 国画颜料“藤黄”有毒是吗为什么

藤黄是有毒的。

藤黄,植物名,一名海藤,常绿小乔木,叶对生,椭圆形,花单性,实为浆果。产于印度、越南等地。树皮渗出的黄色树脂,有毒,经炼制,可作绘画用的黄色颜料,也称“藤黄”。

藤黄,亦可作为中药,具有消肿,攻毒,祛腐敛疮,止血,杀虫之功效。常用于痈疽肿毒,溃疡,湿疮,肿瘤,顽癣,跌打肿痛,疮伤出血及烫伤。

药材性状:树脂为不规则的圆柱形或块状,棕红色或橙棕色,外被黄绿色粉霜,可见纵条纹。质硬脆,较易击碎,破面有空隙,具蓝褐色略带蜡样光泽。味辛,有毒。

相关论述:

1、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藤黄》:“今画家所用藤黄,皆经煎炼成者。”

2、《红楼梦》第四二回:“就是颜色只有赭石、广花、藤黄、胭脂这四样。”

3、《本经逢原》:“藤黄性毒,而能攻毒,故治虫牙蛀齿,点之即落。毒能损骨,伤肾可知。”


(5)藤黄药材图片藤黄多少1公斤扩展阅读:

藤黄果主要价值

藤黄果因拥有抗肥胖效果而受到瞩目。人类在数十年前就开始研究它,有效成分及结构也渐渐明朗,被利用为减肥食品。

藤黄果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果皮上的羟基柠檬酸,而羟柠檬酸的主要作用就是妨碍脂肪的合成。当人们摄取了糖类时,这些醣类会被分解为葡萄糖,搬运到肌肉内并且转换为热量。

但若热量的摄取量大于消耗量时,多余的葡萄糖就会被转换为脂肪并被储存起来,这就是肥胖的原因。若是在餐前摄取藤黄果,就能妨碍葡萄糖转换为脂肪,并且促进其转换为较容易被利用为热量的肝糖,因此能预防肥胖。

另外,藤黄果还能刺激饱食中枢,让人体不易有空腹感,食量自然就会减少;且藤黄果没有其他副作用,减肥后不容易反弹。藤黄果是美国最流行的减肥保健食品,在日本也相当风靡。

‘陆’ 中草药藤黄有什么作用

类 别:树脂类药

别 名:月黄。

来 源:本品为藤黄科植物藤黄Garcinia hanburyi Hook.f.茎干中取得的干燥胶树脂。

炮 制:1.生藤黄 将原药材除去杂质,轧成粗粒或打成小块。
2.制藤黄
(1)豆腐制:大块豆腐,中间挖一长方形槽,将药置槽中,再用豆腐盖严,置锅内加水煮,候藤黄熔化后,取出放凉,待藤黄凝固,除去豆腐即得。或将定量豆腐块中间挖槽,把净藤黄粗末放人槽中,上用豆腐覆盖,放人盘中用蒸笼加热蒸约3~4小时,待藤黄全部熔化,取出,放凉,除去豆腐,干燥。每100千克净藤黄,用豆腐300千克。
(2)荷叶制:取荷叶加10倍量水煎1小时,捞去荷叶,加入净藤黄煮至烊化,并继续浓缩成稠膏状,取出,凉透,使其凝固,打碎。每100千克净藤黄,用荷叶50千克。
(3)山羊血制:取净藤黄与鲜山羊血同煮5—6小时,取出,拣出山羊血,晾干。每100千克净藤黄,用山羊血50千克。

炮制目的:性寒,味酸、涩;有大毒。归胃、大肠经。藤黄生品有大毒,不能内服。具有消肿排脓、散瘀解毒、杀虫止痒的功能。外用治疗痈疽肿毒、顽癣。制后毒性降低,可供内服。并可保症药物的净度。用于跌打损伤、金疮肿毒、肿瘤。

‘柒’ 藤黄健滑丸多小钱一合

我们这药店是一盒10元,医院是一盒7元,一个圆盒里边是独立包装一小袋一颗小丸子药,中药成分,这药效果不错

‘捌’ 国画藤黄和中药材哪个藤黄是不是一样的

摘要 是一样的,中药材藤黄经炼制,可作绘画用的黄色颜料,也称“藤黄”,此即国画的藤黄颜料。

‘玖’ 藤黄还有的其他名字吗

【药 名】
藤黄
【拼 音】
TENGHUANG
【来 源】
为双子叶植物药藤黄科植物藤黄的胶质树脂。
【功 效】
消肿,化毒,止血,杀虫。
【主 治】
治痈疽肿毒,顽癣恶疮,损伤出血,牙疳 蛀齿,汤火伤。
【性味归经】
《海药本草》: “酸涩,有毒。”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调敷、磨汁涂或熬督涂。内服:入丸剂(一次量 1~2厘)。
【用药忌宜】
体质虚弱者忌服,多量易引起头昏、呕吐、腹痛、泄泻,甚或致死。

【别 名】
藤黄,又名:玉黄、月黄
【处方名】
藤黄、制藤黄
处方中写藤黄指制藤黄。为生藤黄在豆腐中蒸后入药者。
【商品名】
藤黄,玉黄,月黄。以色红黄、断面似蜡质、半透明、无杂质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印度、泰国。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在开花之前,干离地约 3米处将茎干的皮部作螺旋状的割伤,伤口内插一竹简,盛受流出的树脂,加热蒸干,用刀刮下,即为藤黄。
【拉丁名】
Garcinia morella Desv.
【炮制方法】
制藤黄:一、先用豆腐一大块,平铺于盘内,中间挖一不透底的槽,将藤黄放人,再用豆腐盖严,置于笼屉内,放入锅中,将此锅再坐于大锅内,隔水加热,蒸至藤黄溶化,取出,冷却凝固,去豆腐晒干。二、先将藤黄放入磁罐内,加入比藤黄多10倍量的鲜荷叶煎汁,将罐放入锅中,隔水加热40~60分钟,至罐内溶液呈紫红色时,倒入铜锅内再煎,浓缩成糊状,晒干。(每藤黄斤约用荷 叶半斤煎法,去渣)三、将藤黄加入鲜山羊血中,置铜锅内,加水同煮5~6小时,去山羊血晾干。 (每藤黄1斤,用鲜山羊血半斤)
【考 证】
出自《海药本草》; ①《海药本草》:“按《广志》云,藤黄出鄂、岳等州诸山崖,其树名海藤,花有蕊,散落石上,彼人收之,谓沙黄,就树采者轻妙,谓之腊草。摇今所呼铜黄谬矣,盖以铜藤语讹也。按此与石泪采无异也,画家及丹灶家并时用②《纲目》:“今画家所用藤黄,皆经煎炼成者,溉之麻入。招局达观《真腊记》云,国有画黄,乃树脂,以刀砍树枝滴下,次年收之。似与郭氏(《广志》)说微不同,不知即一物否也。”③《百草镜》:“藤黄出外洋及粤中,乃藤脂也。以形似笔管者良,大块者名中屎藤黄,不佳。人药取色撇纯明看,用水蒸化,源去渣,盛瓷器内隔水煮之,水少时再添,煮于,以帛扎瓷器口,埋土中,七日取出,如此七次,晒干用。”

【生药材鉴定】
为管状或不规则的决状物,直径3~5厘米,显红黄色或橙棕色,外被黄绿色粉霜,有纵条纹。质脆易碎,断面平滑,呈贝壳状或有空腔,具黄褐色而带蜡样的光泽,用水研和则呈黄色乳剂,投火中则燃烧。气微,味辛辣。以半透明、红黄色看为佳,黑色者次产印度及泰国。
【中药化学成分】
树汁含藤黄素,已知结构的有α-藤黄素(α-Gut-tiferin)和β-藤黄素(β- Guttiferin),另含藤黄酸(Morellic acid)、异藤黄酸(Isomorellic acid)。种子含藤黄宁 (Morellin)、异藤黄宁(Isomorellin)、二氢异藤黄宁(Dihydroisomorellin)、乙氧基二氢异藤黄宁(Eth-oxydihydroisomorellin)、新藤黄宁(Neomorellin)。果皮含α-藤黄素。树汁及心材含藤黄双黄酮(Morello-flav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