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诚信故事的图片
汉献帝建立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关羽兵败被擒。他拒绝投降,被孙权所害。关羽的坐骑赤兔马也被孙权夺去,赏赐给功臣马忠。
一天,马忠向孙权禀奏:“赤兔马绝食已经几天了,不久就要死了。”孙权很吃惊,急忙派人去拜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是伯乐的后代,据说他精通马语。
伯喜被请来了,马忠带领伯喜来到马槽跟前,看见赤兔马趴在地上,一个劲的哀叫。大家都不理解,只有伯喜知道是怎么回事。伯喜让其他人暂时回避一下,他要和赤兔马单独谈谈。
伯喜抚摸着马背叹道:“我知道你思念关羽军。想要追随着他一起死去。但是老马也有行走千里的志向,你还年轻力壮,为何这样轻生,这可有愧于你千里马的称号啊!”
赤兔马衷嘶一声,叹道:“今天,有幸遇到先生,我可以把发自肺腑的话讲给你听。我出生在西凉,后来被董卓抓去当坐骑,董卓这个人很坏,杀死了年少的皇帝,实在是汉朝的奸贼,我非常痛恨他。”
伯喜点了点头说:“后来听说李儒献计把你赠送给了吕布,吕布可是天下第一勇将,大家都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来你和吕布是很般配的了。”
赤兔马说:“先生这话不符合实际。吕布这人最没有信用,为了荣华富贵而杀死了丁原,为了美色而刺死董卓,投靠刘备却夺取了刘备的领地徐州。追随这样的人,被人和这样没有诚信的人相提并论,实在是我这一生中最大的耻辱!后来我又归曹操所有,曹操的手下虽然为有很多猛将,却没有一个可以称得上是英雄。我真怕曹操把我送给这些人,跟随他们是对我的一种侮辱。幸好,后来曹操把我赠送给了关将军。我早听说关将军不但英勇善战,而且品德高尚,我仰慕已久,能跟随便他实在是我的荣幸。关将军见到我也很高兴,连忙拜谢曹操。曹操不解地问:‘我送给你新衣服你藏在里面;把女儿嫁给你,你连看都不看一眼。为什么偏偏对这匹马感兴趣?’关将军答道:‘我知道这匹马日行千里,今天有幸得到了它。如果日后知道兄长的下落,骑上这匹马一天就可以见到了。’关将军如此诚信,再也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所以我情愿以死相报。”
伯喜听了,叹了口气说:“人都说关将军是诚信之人,今天听了你一席话,果真如此。”
赤兔马哭泣着说:“士为知已而死,人因诚信而存,我哪里能吃杀我主人的人喂给我的食物呢?”说完,倒在地上死了。
伯喜放声痛哭,说:“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呢?”伯喜把这事禀报给孙权,孙权听了哭泣着说:“我不知关羽如此诚信,现在这样一个好人被我所害,吾还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后来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和赤兔死马厚葬。
② 诚信手抄报的图片
你好
诚信格言摘录
1、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3、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
4、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 ———李嘉诚
5、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高尔基
6、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
7、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 ———莎士比亚
8、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莎士比亚
9、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本·富兰克林
10、 难听的实话胜过动听的谎言。 ———苏尤里·郁达列夫
11、 坦白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 ———西塞罗
12、 即使开始时,怀有故意的人,只要自己抱有真实和诚实去接触,就一定能换来好意。
———日本 池田大作
13、 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
14、 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袁采
15、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康德
16、 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 ———卢梭
17、 忠诚的高尚和可敬,无与伦比。 ———裴多菲
满意请采纳
③ 图片带字大全诚信和信任
图片带字大全诚信和信任如图:
诚实和信任是一个人高尚品德的体现,所以比金钱更重要。人活在世界上, 只能依靠诚实和信任生存。没有了金钱还可以再赚, 而没有了诚实和信任则无法生存, 失去他人的信任,一个人的诚信可以为他带来好口碑和财运,金钱是眼前的,诚信是前途无量的。
(3)诚信的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激进的社会,浮躁的人心。在当前大部分人以钱多钱少论成败或论输赢的现状下,有些人为了赚钱几乎没有了道德底线,甚至没有了做人原则,所干的事情比拿刀杀人更有甚。例如最近这些年出现的“毒奶粉”“地沟油”“塑胶大米”。
这些社会问题出现的同时也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和人与人之间诚信的缺失。耳朵边常常会听到:“我为什么要相信你”,“我凭什么要相信你”……诸如此类的话语。这是非常可怕的!人与人之间连最基本的信任和诚信都没有了。出现了:张三怀疑李四偷了他的东西。王五怀疑赵四出轨……
所以也就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当面沟通越来越少了,每个人都担心被骗被坑,每个人都在自己心中筑起了一扇防骗墙。也许在多少年之后,新华字典或者康熙字典里就没有了“信任”“诚信”这两个词语了。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些负能量的词语。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也就这样慢慢遗失了。
人与人之间眼前散失的可能是信任和诚信,但带来的后果和连锁反应远远是不可估量的。
④ 关于诚信的图片在哪些网上有
http://www.gmw.cn/01gmrb/2006-05/14/content_416660.htm 点击这个网址,看一看第12副作品吧。我以前在报纸上看到这个图片了没保存,今天好不容易找出来了。几个网站没找到,只找到了1幅,你先看着吧。
⑤ 关于诚实的图片
⑥ 有没有关于诚信的好看一点的图片
快乐时光
⑦ 关于诚信的图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3%CF%D0%C5&t=3
⑧ 有关诚实守信的图
中国东汉建安五年(200),曹操统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失败后,镇压义军的豪强势力拥兵割据,逐鹿中原。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自恃实力雄厚,图谋相机消灭曹操集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整饬政务,屯田积粮,加紧准备抗击袁绍。建安四年秋,曹操遣军到河水(黄河)南的军事要地官渡,筑垒备战。次年一月,依附曹操的刘备投奔袁绍。袁绍乘机兴师南攻,至河水北岸,被驻防黎阳(今河南浚县境)的曹将于禁阻滞。曹操得以集结军队近2万人于官渡,待机与袁绍决战。
二月,袁绍率兵卒10万、骑兵万余进占黎阳。遣大将颜良南渡黄河围攻白马城(今河南滑县境)。曹操采纳谋士荀攸声东击西之计,于四月率军驰河水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佯示北渡。袁绍分兵西应,曹操挥师东袭,击败袁军,斩颜良,解白马之围,徙该城官民向西南缓退诱敌。袁绍遣大将文丑与刘备率6000轻骑渡河急追。曹军至延津南设伏,解鞍放马,丢弃辎重。袁军追至,纷纷争抢财物。曹操乘机以近600骁骑袭击追兵,斩杀文丑。
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于是变分军进击为结营紧逼,企图以优势兵力迫曹军决战。并遣刘备等进据汝南(今河南平舆北),袭扰曹军后方。曹操避免在不利条件下决战,主动退守官渡。同时,遣曹仁、于禁袭扰袁军侧后,并下令州郡宽政缓税,稳定后方。八月,袁军由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推进至官渡,依托沙丘修筑营垒,东西数十里。曹军亦分设营垒与之对峙。袁军于营中筑土山,造高橹,用强弓俯射曹营,曹操则造霹雳车发石摧毁高橹。袁军复掘地道攻曹营,曹军挖壕相拒。在对垒中,袁绍一再拒绝部属分兵袭击都城许(今河南许昌东)的建议,企图待曹军粮尽败退,乘势攻歼。后曹军缺粮,士卒疲惫,后方时有反叛,曹操欲回守许,谋士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为所乘,相持已久,袁军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曹操采纳其建议,顽强坚守,不久获得补给后,出奇兵袭烧袁军粮车,迫袁绍分兵护运粮秣。
十月,袁绍遣淳于琼率兵万余,押运粮车万余辆,屯于袁绍大营北40里的乌巢(今河南封丘西)。监军沮授以乌巢屯粮至关重要,建议增兵守护,谋臣许攸再次建议分兵袭许,均被袁绍拒绝。许攸素与袁绍不和,适其家眷犯法下狱,愤而降曹,并献计偷袭乌巢。曹操令曹洪守官渡,亲率5000精锐,冒用袁军旗号,诈称援兵,乘夜取小道奔袭乌巢,围困淳于琼军,焚烧屯粮。袁绍知乌巢被袭,仍拒绝部将张郃以主力驰援的建议,仅遣轻骑往救,亲率主力进攻曹营。天明,曹操知袁军救兵将至,督军奋战,先破淳于琼营,再败援军,烧毁乌巢粮秣,乘胜还师官渡。袁军攻曹营不克,知乌巢失守,军心动摇,内讧迭起,张郃烧毁战具降曹。曹操乘机进攻,大败袁军,追至河水,共消灭袁军主力7万余人,缴获全部军资。袁绍仅率800余骑北逃,从此一蹶不振。
官渡之战,曹操利用袁绍恃强骄躁、不善用人、疏于筹策的弱点,后发制人,攻守相济,把握战机,出奇制胜,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着名战例。
--------------------------------------------------------------------------------
官渡之战
东汉建安五年 (200)曹操与袁绍争夺中原地区的关键性战役。因交战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史称官渡之战。
东汉末,群雄割据。董卓之乱(189年)后,经过近十年的混战,形成势力最强的两大割据者——袁绍和曹操(见魏武帝曹操)。袁绍于建安四年,消灭了割据幽州的公孙瓒,占有幽、冀、青、并四州(今河北、山西、山东东北部和河南黄河北部分地区);曹操占有兖、豫二州(今山东西部、河南黄河东南部),并于建安元年把汉献帝迎到许(今河南许昌东),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越地位。双方各怀野心,企图独霸天下。
建安四年,袁绍组织十万大军,战马万匹,进驻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企图直捣许,一举消灭曹操。五年正月,曹操为了避免腹背受敌,率军东进徐州,击溃与袁绍联合的刘备,逼降关羽,占据下邳(今江苏邳县南)。接着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严阵以待。二月,袁绍派大将颜良南下,包围了白马(今河南滑县东)。曹操只有两万兵马,力量对比极为悬殊。于是采取声东击西,分其兵力的作战方针。四月,率军从官渡到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做出要北渡黄河袭击袁绍后方的姿态。袁绍急忙分兵西迎曹军。曹军乘势进袭白马,杀袁绍大将颜良,袁绍闻讯派兵追来,曹军又斩袁绍大将文丑。曹军士气大振,然后还军官渡,伺机破敌。七月,袁军主力进至官渡北面的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八月,接近官渡,军营东西长达数十里。曹操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双方在官渡相持了数月。在这期间,曹操一度准备放弃官渡,退守许。荀彧提出,撤退会造成全面被动,应该在坚持中寻找战机,出奇制胜。曹操依其议。十月,袁绍派淳于琼率兵一万多押送大量粮食,囤积在袁军大营以北约四十里的故市、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沮授建议袁绍派兵驻扎粮仓侧翼,以防曹军偷袭,遭袁绍拒绝。谋士许攸也提出,趁曹军主力屯驻官渡、后方空虚的机会,派轻兵袭许,袁绍又不采纳。许攸投奔曹操,告知袁军的虚实。曹操果断地决定留曹洪、荀攸固守官渡大营,亲自率领步骑五千偷袭乌巢,半夜到达,乘袁军毫无准备,围攻放火,焚烧军粮。袁绍误认为官渡曹营一定空虚,派高览、张郃率主力攻打,而只派少量军队援救乌巢。结果官渡曹营警备森严,防守坚固,未能攻下。同时,曹操却猛攻乌巢,杀死守将淳于琼,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来,袁军十分恐慌,内部分裂,张郃、高览率所属军队投降曹操。曹操乘机出击,大败袁军,歼敌七万余人。袁绍父子带八百骑兵逃回河北。两年后,袁绍郁愤而死。此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
官渡之战
中国东汉建安五年(200),曹操统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东汉末年,豪强拥兵割据,逐鹿中原。时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粮足,图谋相机消灭仅据兖、豫二州的曹操。建安五年一月,袁绍率精兵10万南下。在此之前,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已先击溃与袁绍联合的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今河南滑县境)击斩袁将颜良,败袁军。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昌(今河南许昌东)。谋士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为所乘;反之,袁军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曹操纳其言,派兵袭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袁军乌巢(今河南境)粮屯 ,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来,袁绍所部军心动摇 ,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 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 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官渡之战,奠定 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袁绍则从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有名战例。
--------------------------------------------------------------------------------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公元200年(东汉献帝建安五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乌巢(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背景
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自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威势大增。他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人,占据了兖州、豫州、徐州。199年(建安四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这样,华北最重要的两个政治军事集团,决战难以避免。
最初的形势是袁强曹弱。袁绍已无后顾之忧,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十万以上。曹操则是四面受敌,除了北方的袁绍,关中诸将尚在观望,南边刘表、张绣不肯降服,东南孙策蠢蠢欲动,暂时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尽管如此,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包括曹操的谋主荀彧、郭嘉,还在张绣麾下的贾诩,以及凉州从事杨阜,在综合分析了曹、袁的优劣后,认为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他们都看好曹操,觉得局势会向着有利于曹的方向变化。
外围
建安四年,张绣听从贾诩的劝告,归降曹操。刘表缺乏决断,两不相帮。曹操用卫觊之计,镇抚关中。这一年,曹操屯兵官渡,以防卫许都。
建安五年正月,曹操亲自领兵,击破已经背叛且交结袁绍的刘备于徐州,生擒并招降关羽,旋即还军官渡。袁绍迟疑不决,失去夹击曹操的良机。
二月,袁绍率十万步兵、一万骑兵,进军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准备渡河,同时派遣颜良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
四月,曹操用荀攸之计,声东击西,佯装欲于延津渡河,诱使袁绍分兵西向,实则轻兵突袭白马,令颜良措手不及。此战关羽阵斩颜良。白马之围已解,曹操迁移民众,沿河西退。袁绍率军渡河,追击曹操,至延津南。曹操令骑兵解鞍放马,将辎重丢弃。文丑与刘备带着五六千骑兵先后追至,士兵们分取辎重,逐渐混乱。曹操以五百余骑,乘机进攻,斩杀文丑。此后,曹操还军官渡,袁绍进保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关羽复投刘备。
官渡之战示意图
当时,江东孙策想偷袭许都,却被刺客暗杀。汝南黄巾刘辟叛变,袁绍使刘备前往相助,为曹仁击破。
相持
八月,袁绍不听沮授持久作战的建议,自阳武逐渐进逼至官渡,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
九月,曹操与袁绍交战不利,转而坚壁拒敌。袁绍建高橹,垒土山,居高而射,曹兵只得蒙盾而行。曹操于是依谋士刘华的建议制作霹雳车,发石击破橹楼。袁军又掘地道,曹军就挖长沟。曹军粮草将尽,士卒疲乏,曹操写信给荀彧,商议要退守许。荀彧回信说:“袁绍将主力集结于官渡,想要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这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所在。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刘邦、项羽没有人肯先退一步,以为先退则势屈。现在公以一当十,扼守要冲而使袁绍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情势已然明朗,绝无回旋的余地,不久就会发生重大的转变。这正是出奇制胜的时机,千万不可坐失。”于是曹操决心继续坚守待机,同时令徐晃等人骚扰袁军补给线。
奇袭
十月,袁绍派遣-{淳于琼}-率兵万余护送军粮,宿于距袁绍大营四十里的乌巢(今河南封丘西)。沮授建议增派蒋奇率部于侧翼掩护,袁绍不从。许攸献计轻军夜袭许都,也不被采纳;其家属犯法下狱,许遂与袁决裂,转投曹操。曹操光着脚出来迎接,问计于许攸。许攸告诉曹操,袁军辎重万余乘在故市、乌巢,守备不严,劝他轻兵破袭,则袁将自败。曹操当机立断,令曹洪、荀攸留守官渡大营,自领步骑五千人,伪装成袁军蒋奇部队,人衔枚马缚口,携带柴草,从小路夜行,迅速赶到乌巢,纵火围攻,淳于琼部惊慌混乱。拂晓,淳-{于}-琼才发现曹操兵少,出阵反攻,曹操率军突击,淳于琼又退守营中。袁绍得知军情,只派轻骑救援淳于琼,而命令张合、高览重兵攻打曹操官渡大营。张合认为,乌巢战场才是战局关键,应全力救援,袁绍不听。援军迫近乌巢时,曹操鼓舞士气,集中兵力,先斩淳于琼,再破援骑,将袁军物资全部焚毁。
消息传至官渡前线,谋士郭图进谗言陷害张合、高览,张合、高览获知袁绍要杀害他们后率部降曹。于是袁军完全崩溃,袁绍与长子袁谭仅率兵八百渡河逃走。
结果
官渡之战,曹操威震天下,而袁绍主力精锐尽失,元气大伤,已无力与之争衡。此后,袁军节节败退。建安七年,袁绍忧病而死。其后,袁谭、袁尚争位,河北大乱。曹操乘乱进取,终于平定北方。
参考文献(外部链接)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三国志•魏书•董卓袁绍袁术刘表传》
《资治通鉴•卷六十三》
⑨ 小学生诚信和文明礼仪的照片有哪些
文明讲礼仪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也是作为中国人的必须条件之一。
文明让世界更美好,我们每个人都要具备这种良好的习惯。文明说话,文明做事。文明就要讲礼仪。我们生活中基本礼仪:别人对你说话,你起码要能接话,不能人家说了上句,你没了下句,或者一味的说着啊啊啊,是是是。吃完饭退席时说:“我吃完了,你们慢吃。”坐椅子不要翘起来。吃饭要端碗,不要在盘子里挑拣。最后一个进门要记得随手关门。送人走要说:“慢走。”洗了手不要随意甩手,水会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礼貌。不随地吐痰或扔东西,在学校也有很多礼仪,有些同学认为太麻烦了,没有做到位。其实,这些礼仪不仅不麻烦,还可以让校园更美好。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讲文明,讲礼仪。
现在很多礼仪,我们都要遵守。任何事情都要讲礼仪,讲文明。这样别人会以你做榜样。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就会有更多的人讲文明,讲礼仪。想象一下,如果人人都讲礼仪,讲文明,世界就是一个文明讲礼仪的世界,该有多么美好啊!
礼仪是体现个人素质教养的主要方面,礼仪是一个人是否有道德的基本评价标准,一个人有礼仪就可以被重用,就能成大事,就能受人尊敬,就能成为别人的榜样。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⑩ 诚信做人图片做人
诚信是生意之道,诚信做人尤为重要,诚信是做人做事的拫本。所以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要讲究诚信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