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龙舟大赛图片大全
扩展阅读
红金钻开花图片大全 2025-07-09 15:53:42
一群骆驼卡通图片 2025-07-09 15:46:09
绿色的龟壳卡通图片 2025-07-09 15:46:01

龙舟大赛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 2023-08-26 11:19:12

⑴ 赛龙舟的简笔画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也是汉族在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方很流行,在北方也有划旱龙舟的习惯。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有关赛龙舟的简笔画,欢迎欣赏!

赛龙舟的简笔画图片1

赛龙舟的简笔画图片2

赛龙舟的简笔画图片3

赛龙舟的简笔画图片4

赛龙舟的简笔画图片5

赛龙舟的简笔画图片6

赛龙舟的简笔画图片7

赛龙舟的简笔画图片8

龙舟的发展

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最早记载有龙舟竞渡,说五月初五这天举行竟渡。明朝以后,这种习俗尤其盛行,不仅宫廷举行竞渡,民间各地也都纷纷举行竞渡,其场面颇为壮观。有关龙舟的起源,据说目的是为了祭吊屈原。其实,从红山文化遗址发掘出来的龙形玉器,就可知我国原始先民对龙的认识是一种马头蛇身、无角无须、无鳞无足的动物。传说原始人能在山口或山槽处用石头垒坝,砌成山凼,引龙进入捕捉后进行驯养,作为水上交通工具。但这种做法十分冒险,于是人们就用独木剜制成小舟来代替龙。到了战国时期,《穆天子传》和屈原的《东君》,才将舟正名为“龙舟”。从这种传说中可以看出龙舟也是同屈原有关。

龙舟一般十余丈长,可乘十余名水手。有的龙舟船头设一喊号子的指挥,也有的船上摆置鼓钹乐器。号炮一响,鼓钹齐鸣,众水手在锣鼓号子的指挥下,动作整齐化一,奋力划桨。两岸观众欢呼呐喊,击鼓放炮,为本方的水手加油助威。赛龙舟是一种极富竞争性的集体比赛,它在端午佳节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喜庆作用,所以从古至今,一经延续下来了。

时至今日,全国各地有许多龙舟竞渡活动,以汨罗江畔的最为代表。人们扶老携幼,身着节日盛装,点蜡烛先到屈子庙朝拜,再抬龙头祭庙。祭祀完毕,开始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一项最受欢迎、最热闹的民俗活动。关于赛龙舟的由来说法很多。纪念屈原是其主要传说。传统的.赛龙舟分四个程序:游江、招魂、竞渡、回舟。其中招魂最为感人。每年的端午期间,在屈原故里都会举行盛大的赛龙舟活动,乡亲们非常看重龙舟竟渡,而且对夺标尤为重视,素有“宁愿荒废一年田,不愿输掉一年船”之说。

夺标归来的龙舟,不仅能使村名大振,而且还会给划船的人带来一年的丰收和幸福。那么为什么船头要装饰龙头呢?

传说用有龙头的船运载食物投入江中祭祀屈原,水中的怪物见是龙王派来的,就不敢吞吃食物了。近年来,赛龙舟已由民间的纪念活动。发展成全民游乐活动和体育竞技活动,并成为了世界性的比赛项目。另外,苗族在五月十五还有大端阳节,也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开展的划船竞赛的娱乐活动。

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中也同样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因民族习俗不同,举行的时间各异。

历史上最大的龙舟

由于龙崇拜的产生,人们把壁画、图卷的龙舟形象通过再创造,在船头装上龙头,船身和桡、橹等画上龙纹,船尾配上龙(凤)尾,使龙的特征与船舟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成为现代意义上的龙舟。正史《隋书·炀帝纪》亦载:(大业元年三月)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舟,凤艒(小船),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八月壬寅,上御龙舟,幸江都。……舳舻(指首尾衔接的船只)相接,二百余里。因此古代最大的龙舟是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下扬州时乘坐的龙舟。司马光《资治通鉴》写隋炀帝的龙舟时,引用了《大业杂记》的材料:长200尺,宽50尺,高45尺,上下四层,中间两层,共有房间120间,全部用金玉装饰,龙头凤尾,仅纤夫就动用1080人。有诗曰:

至尊号命等风雷,万只龙舟一字开。莫道有才能治国,须知亡国亦由才。

当时杨广游扬州时,其挽船者所作哀歌《隋炀帝时挽舟者歌》:

我儿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而隋炀帝却坐在龙舟上悠哉游哉,并以《泛龙舟》为题吟诗作乐:

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借向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六辔聊停御百丈,暂罢开山歌棹讴。讵似江东掌间地,独自称言鉴里游

⑵ 龙舟长什么样

龙舟

赛龙舟是发源于中国,在东亚、东南亚地区是盛行的民间活动。龙舟是船上画着龙的形状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

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赛龙舟最早兴起于汉代。

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我国传统的悠久历史文化继承性和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起源:

端午节龙舟赛、元宵节舞龙(也称舞龙灯、耍龙灯)及二月二龙头节是大东亚龙文化区重要的民间活动,因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也因为东南亚华人多,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区流行。

提起龙舟的起源,人们自然就会想起纪念屈原,其实,龙舟作为一种文化,它的出现比屈原所处的年代要早得多。据专家考证,进行龙舟竞渡的先决条件必须是在产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区,这正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特色。在古代典籍有关龙舟起源的记载中,最早是出现在东汉。据此可以推测,端午的习俗最初可能只在长江下游吴越民族中流行,后来吴越文化逐渐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这种习俗才传到长江上游和北方地区。

又盛传龙船源于湖南西北部沅陵之说。在反映中华龙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沅陵龙船历史渊源的《沅陵千年龙船》一书里,收编了104篇作家、学者对沅陵龙船的精辟论述。这些文章科学、系统地论证了沅陵传统龙舟的起源,记录了沅陵龙舟活动的参赛规模、船建等情况。沅陵龙舟起源于5000年前,所以比纪念屈原的说法要早3000 多年。


以下是赛龙舟的图片:


⑶ 龙舟的外形是怎样的由哪几部分组成

外形:船上画着龙的形状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

正规的龙舟由龙头、龙颈、龙尾组成。

龙舟是船上画着龙的形状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扒龙舟分为起龙、游龙、竞赛、收龙等几个环节。扒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是一种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现流行于中国及世界上一些国家与地区。

扒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我国传统的悠久历史文化继承性和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历史渊源

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其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国、越国、楚国。其实,“龙舟竞渡”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有了。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划龙舟之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