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农田里怎样建造一个最简单最便宜的猪舍
肉猪生长的适宜的环境气温是16-22℃。猪舍选建座北朝南、背风向阳的地方,做到冬暖夏凉老灶,以减少饲料“肚皮外消耗”。目前比较经济的保温措施是塑料防寒大棚,圈内多加垫草,冬季保持在0℃以上。夏季搭凉棚,撒凉水,防止中暑,圈舍内要清洁卫生,并使猪吃、睡、便分开定位,减少饲料损失。
在农村建造猪舍时,就注意以下几点:
1、忌选择场址不当
有的神含行地方建养猪场,出于方便参观学习的想法,将猪场紧靠公路建造。这主要有两点不利,一是因公路白天黑夜人流、车流、物流太频繁,猪场易发生传染病。二是噪声太大,猪整天不得安宁,对猪生长不利。
2、忌猪舍配置不佳
安排猪舍时要考虑猪群生产需要。公猪舍应建在猪场的上风区,既与母猪舍相邻,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哺乳母猪舍、妊娠母猪舍、育成猪舍、后备游哗猪舍要建在距离猪场大门口稍近一些的地方,以便于运输。
3、忌猪舍密度过大
有些养猪户为了节省土地、减少投入,猪舍简陋、密集、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和布局,致使猪的饲养密度较大,易造成环境污染及猪群间相互感染。猪舍之间的距离至少8m以上,中间可种植果树、林木夏季遮荫。
4、忌建筑模式单
母猪舍、公猪舍、肥猪舍模式都有各自的具体要求,不能都建一个样。比如,母猪舍需设护仔间,而其它猪舍就不需要。公猪舍墙壁需坚固些,围墙需高些等。所以,养什么猪,就要建什么猪舍才行。
5、忌建猪舍无窗户
有的猪场猪舍一个窗户也没有,有的虽有窗户,但窗户太小、太少,夏天不利舍内通风降温。一般情况下,能节养10头育肥猪的猪舍,后墙需留60~70cm的窗户4个、两山头50~70cm窗户两个。
❷ 小型猪舍怎么建最好
猪舍建设最好和激改方法如下:
1、应建在离城区、居民点、交通干线等较远的地方。
建设猪舍注意事项:
1、选址
猪舍选址非常重要,要综合考虑猪群运动区、冲洗猪区、病猪隔离区、饲料贮存和日常办公等空间。猪舍面积过小、密度过大会导致猪群应激,影响正常生长。另外在安装猪舍设备时,应综合猪群分群、搬迁等。
2、饮水
饮水系统不合理,造成猪群饮水困难,从而引发采食量下降或减少。我们不但要保证饮水嘴足够猪群饮用,还可以将饮水器设置两个高度,同时保证水压和管路畅通。
3、采光
猪舍最合理的朝向无疑是坐南朝北了,窗户铅闹大小亦要合理,以保证猪群的日常光照。
4、通风
猪舍需保证通风,以及时排出有害气体,散发热量,保证病菌不易滋生。
❸ 谁有养猪用的建设图我要图加详细资料
猪舍建筑情况
一、 猪舍建筑的指导思想
1、 有利于发挥作用、节约劳力、提高效率。
2、 节省占志面积,提高猪密度。
大棚式猪舍每只占地1.2-1.4平方米(包括饲喂通道,粪尿沟等),节约占地面积约213-214。每头猪占地0.8-0.9平方米,节约占地75-85%。
3、 有利于各类猪只生长发育
合理的猪舍设计,应该为猪只创造良好的气候环境,其中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
由于密闭、容放猪只多等原因,冬季舍温能比室外高14-16℃,可保持5℃以上。夏季由于通风,淋 等措施,舍温可保持在30℃以下。因此设计猪舍时应当根据各类猪生长发育中对环境的要求,尽量改善舍内的气候环境。
二、 猪舍的气候环境调节
猪舍的气候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
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影响和制约,综合形成猪舍的气候环境。例如当舍内水气含量一定时,舍温越高,则相对湿度越低。通风可以排出水汽,降低舍内湿度,但同时也使热量散失,降低了舍温。
猪舍的气候环境对猪只的作用,也是由这些气象因素,对猪只产生综合影响。例如,在冬自卫队一定的低温情况下,湿度高和通风量大,都会使猪只更加寒冷,而在夏季一定的高温情况下,加大通风能使猪感到凉爽,温度高却造成闷热,猪更加难以忍受高温。由此可见,猪舍的气温调节,必须综合考虑这些气候因素,以创造有利于猪只生长发育的气候环境。
1、 温度:是气象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对猪只影响也最大。猪与大家畜相比,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大,被毛稀疏。散热相对也较大,同时猪只体矮,受地面附近气温影响较大,因此,猪只的抗寒能力较差。此外由于猪的皮下脂肪较厚,汗腺不发达,体热不易散发,所以较为怕热。猪只对温度的要求,因品种、年龄、体重、营养状况等不同而不同。
猪舍的温度可供设计时参考。(℃)
公猪舍 哺乳母猪舍 幼猪舍 妊娠,后备及肥猪舍
适宜温度 6-8 12-14 8-12 8-10
最低温度 2 8 6 2
哺乳猪的最适温度(℃)
日龄 最适温度
出生3日以内 28-30
4-7日龄 25-28
8-30日龄 22-28
31-45日龄 18-20
猪舍温度的高低取决于舍内热的来源和散失。在我取暖设备的情况下,热的来源主要是猪体散发的热和日光照射获得的热。热的散失途径很多,其大小要取决于猪舍的结构,材料,通风设备和管理情况等。
由此可见,在冬季保温防寒的主要方法是最大饥早限度地增加库存猪体发散的热和获得的日光热,尽量减少热的散失。这就要适当地增加室猪密度,缩小猪舍容积,合理设计采光和通风设备,提高屋顶和墙壁的保温性能,及时维修门窗,控制门窗开启等。特别须要注意的猪床导热性能。加为猪的很大一部分热量由地面伟起,如果猪床传热性太强,即使舍温不太冷,猪也感到不舒适。
冬季应采暖设备,在夏季降温防暑主要方法是加大通风,给猪进行淋浴,以增加热的散失,同时要绿化遮荫,覆盖天窗,搭凉棚或设遮阳板。酌情适当减少容猪头数。以减少舍内热的来源。对于肥猪舍来说,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比较重要。一般用冷水来降温,效果良好,也较经济。
2、湿度:是指舍内空气中含水量的多少,一般以相对湿度表示猪只适宜的湿度范围为65-68%,在任何情况下,湿度过高地猪都是不利的,不仅可以加剧高温或低温对猪的不良影响,而且往往造成皮肤病,关节炎、呼吸系统病等。舍内温度过大,是目前无采暖设备答孝的猪舍的主要问题。防止舍内湿度过大的主要措施是:尽量减少水汽来源。例题设置通风装置,在设计施工方面,要保持猪床间粪沟有1-3%的坡度,并严格做到地面平整,防止积水;尽量提高屋顶和清肢稿墙壁的保温性能,以减少水汽凝结。
3、通风换气:猪舍由于猪只密度大,猪舍容积小而密闭,通风换气在任何季节都是需要的。它关系到舍内的温度和空气卫生状况。
猪所需的冬季最小换气率为每百公斤注重每分钟0.14-0.28米3,夏季最大换气率为每公斤注重每分钟0.7-1.4米3。
如果全舍猪的总重量已知,乘以换气率即可得所需的总换气量,全密闭猪舍的换气完全依靠排见扇,可以选用排风扇。一般以用通风窗自然、排风结合机械排风为宜,这样实际计算换气量时就十分复杂,一般以保持空气卫生状况为指标为进行通风换气。
4、采光:光照对猪有促进新陈代谢,骨骼生长和杀菌消毒等作用。冬季光照能提高猪舍温度,降低舍内温度,各类猪只对光照需要量也不同,对于仔猪和幼猪来说,日光在非全价营养情况下是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成年公猪和成年母猪也需要适当的自然光照。而40kg以上的育肥猪对光照要求就低,一般采用自然光照的猪舍比较好,因此,猪舍建筑时要根据各类猪采用不同采光面积。也要采取减少冬季夜间窗户散热和夏季透入直射阳光的措施。
猪舍空气卫生指标
二氧化碳 硫化氢 氨 细菌
0.15% 10ppm 20ppm 35万/米3
注:ppm为百万分之一。
三、 猪舍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猪舍设计中牵涉的参数很复杂,现在目前建筑猪舍(以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为主)遇到的几个有关问题简述如下:
1、 采光窗的设计:主要考虑各类猪对光照的要求和猪舍内温度,哺乳母猪,公猪和猪舍应具有充足的光照,而肥猪舍的光照可以少一些,冬季舍内直射阳光光照面积大,可以提高气温而夏季要尽量减少舍内的直射阳光,以利降温,同时采光窗容易散热,对于冬季夜间的保温问题应予考虑。
除以上因素外,在设计采光窗时,主要依据的参数是太阳的高度角(即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因为只有正确计算出太阳高度角和窗户位置的关系后,才能使阳光照射在预定的猪床位置。太阳的高度角取决于各地的纬度和不同季节的日期和赤纬(太阳光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全年各节气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如下:
太阳高度角=90度-地理纬度+赤纬
确定角窗位置主要是确定南窗上沿的位置。
一般从粪尿沟底算起高90厘米,以防猪从开着的窗口跳出或破坏窗户。确定南窗上沿的位置,可以用两种方法:
A作圈法:先按比例准确绘制猪舍剖面图,然后在南排猪床上确定需要南窗上沿光线照射的点1,再由1点按正午太阳高度角引线,1点的引线与南墙外皮的交点即南窗上沿的位置。
B计算法:确定南窗上沿位置还可以用以下计算公式:
A=B•tgh
A——南窗上沿位置的垂直高度
B——南窗上沿光线投射点至外墙皮的水平距离
Tgh——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正切值
2、 通风系统的设计
3、 容猪密度和猪舍容积:
提高冬季舍温,节约建筑面积,猪舍的容积决定猪舍的高度,通道地坪至天花板的猪舍高度,不低于2.5-3米,猪舍的容积应当因地制宜。
4、 猪床结构
猪床指猪躺卧的地面,地面材料的导热性对猪的影响较大。
猪床必须保持干燥,这个问题除依靠调教猪只不乱尿外,不应使猪床向粪尿沟方向保持一定的坡度。
猪床的坡度以1-3%为宜。各种地面最好有防水层,因潮湿的水泥地面热量损失为干燥水泥地面的两倍,猪床表面应当平整,不留坑洁和尖利的碎石,但又不要抹得太光滑,以免猪打滑。
5、 清除粪快活系统:消除粪尿系统由粪尿沟和贮粪池组成。
一般粪沟宽度为80厘米,沟深在12-14厘米。
使用水冲清粪尿时,沟向贮粪池方向应有0.5-0.6%的坡度。
❹ 农村养猪怎样建猪舍
农村养猪怎样建猪舍具体如下:
1、选择在地势高燥、避风向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面平坦而稍有缓坡、地下水在2米以下的地段建猪舍。猪舍一般要有4-6米宽、长为8-20米左右,猪舍最好是呈东西走向,坐北朝南,冬暖夏凉,这样猪舍的采光度也会相对较好。
2、猪舍布局时要包括管理区、生产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猪舍地面是猪活动、采食、躺卧和排粪的地方则兄搜,要求保温、坚实、不透水,孙历平整防滑。
3、猪圈一般是25平方米左右即可,每个猪圈需要用砖修建或者用铁栏杆隔开,这样尘困方便管理。猪圈一般呈一定的坡度,并且修建粪尿沟,这样方便粪尿排出、方便清理猪圈。
4、配备食槽和水槽,食槽的大小需要根据饲养量的多少来进行设计,一般情况下每个食槽大概是2米长、10厘米深,间隔30厘米左右。食槽和水槽分别建在猪圈的两旁,方便管理。
5、养猪场的需要修建专门的粪便池,用来处理养猪场中的粪便和食物残渣等。
农村猪舍养猪一般没有数量的限制。其它限制:猪场场址应选择远离人群聚集区、其他畜禽生产区500米以上;远离肉联厂、屠宰场、化工厂等污染源3000米以上;与其它养殖场距离2000米以上;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建设猪场。
❺ 农村小型养猪舍图片
图片如下
(5)农村猪舍建设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猪户在设计猪舍时,虽然本着以简单最省钱的理念设计小型猪舍建造图片,但在设计猪舍的选址是要充分考虑猪舍的排污与环保,猪舍朝向以坐北朝南偏东15-30度角最理想。
一定要预先设计好肉肥猪的各种特发处理空间,做好消毒的隔离带。如果是南方猪舍,还必须考虑南方在夏天太阳光的紫外线直照下,猪舍内的温度与春季多雨的闷热闹气温。如果是北方猪舍,就必须北方极冷气温,设计好猪舍防冻系统,以保证猪舍生长环境!
❻ 猪圈怎么设计造价较低,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呢
在我国农业和农村地区,养猪业和种植业是同等重要的产业,对保证肉食品的安全供应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农村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你知道如何设计农村小型养猪场吗?地形要整齐开阔,充分利用场地,合理安排建筑物,减少施工前清理场地的工作量。岁旦要求干燥、南方、平坦或缓坡。粪便和尿液最好通过附近的农田、果园、渔塘等自然消化。是一种良好的肥料。防止环境污染。交通要方便,可以给生活生产、工人和产品销售等带来困难,否则。应远离城区、居民区、交通要道等处建设。水、电方便、便宜。
小型猪舍建设猪舍建设:屋顶。要求防潮、保温、通风。地面。猪床应温暖、干燥、粗糙。饲喂通道不应光滑,不要求地面温暖。漏缝地板可分为全漏缝和部分漏缝两种。缝隙限制在5毫米以内,以便对育肥猪实行干洗或不冲洗的方法饲养。猪舍。分为种猪栏、妊娠猪栏、分娩猪栏、保育猪栏、生长猪栏、育肥猪栏和养殖栏。有成套的设备可供购买。钢-控猪圈和钢筋混凝土预制件较好,便于通风,占地少。墙体。华北、西北地区可采用一砖半厚的墙体,东北地区采用二砖厚,其他地区一砖厚。门。双排门:宽度不小于1.5米,高约2米;单排门:要求宽度不小于1米,高1.8-2米。
绿化对改善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冬季可降低75-80%的风速,夏季可降低10-20%的温度,场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可降低25-80%。在猪场绿化方面,冬季可在猪场区域的上风口种植5-10米宽的防风林,在其他方向和每个猪场区域种植3-5米宽的隔离林,在道路两蠢凯侧种植行道树,在其他空地种植树木和草。猪场的位置也很重要。应远离居民区,生产区和生活区必须分开,这样才能便于管理,不受生活区影响。
❼ 猪舍有几种建法怎么建
农村猪圈建法有很多种,通常以这三类为主:大棚式的猪圈,开放式的猪圈,封闭式的猪圈。
1、大棚式的猪圈,主要是以大棚和塑料的构造成的,猪圈是以外面的太阳光的光照来增加猪圈里面的温度,在比较寒冷的地方,通常会是以这种方式来养猪,比如北方最常见,通常这种投资不是很多,效果也比较理想,这先把猪圈大概的框架架起来,用塑料搭在顶部。
2、开放式的猪圈,建法更为简单,围一些木栏就行了,非常节约成本和材料,通常这种采光是比较好的,也容易排除有害气体,但也有一些缺点,由于猪圈不是封闭的,所以猪圈里面的温度是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不怎么好控制,这种尤其在北方是非常寒冷,非常不适合养殖,通常这种猪圈会在比较温暖的地方才会有。
3、封闭式的猪圈,通常会以单列封闭式、双列封闭式和多列封闭式的形式来建设,通常它的建设方法是,排一到几排的猪栏,在每排栏杆前面可以设走廊构造简单,走廊与走廊中间就是猪圈,通常这种采光比较好,通风和防潮的效果也很好,适合温差不大并且冬季不是很冷的地方。
在农村建猪圈,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来决定怎么去建,像当地冬季是比较寒冷的,通常这种猪圈是适合封闭式,和大棚式的建法,如果当地的冬季并不是很冷,这三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7)农村猪舍建设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1.猪场场址选择:
场址选择应根据猪场的性质、规模和任务,考虑场地的地形、地势、水源、土壤、当地气候等自然条件,同时考虑饲料及能源供应、交通运输、产品销售、与周围工厂、居民点及其他畜禽场的距离、当地农业生产、猪场粪污处理能力等社会条件。
2.地形地势:
猪场地形要求开阔整齐,有足够大的面积。猪场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繁殖母猪每头45~50㎡或上市商品育肥猪3~4㎡考虑。猪场地势要求较高、干燥、平坦、背风向阳、有缓坡。地势低洼的场地易积水潮湿,夏季通风不良,空气闷热,易滋生蚊蝇和微生物,而冬季则阴冷。有缓坡的场地易排水,但坡度以不大于25°为宜,以免造成场内运输不良。
3.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并易于净化和消毒。
4.建筑物布局:
猪场建筑物的布局在于正确安排各种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间距。布局是需要考虑各建筑物间的功能关系、卫生防疫、通风、采光、防火、节约用地等。生产区各猪舍的位置需要考虑配种、转群等联系方便,种猪和仔猪应置于上风向和地势高的地方。
妊娠猪舍、分娩猪舍应放在较好的位置,分娩猪舍要靠近妊娠猪舍,又要接近仔猪培育舍。育成猪舍靠近肥育猪舍,肥育猪舍设在下风向。商品猪置于离场门或围墙近处,围墙内设装猪台。
5.猪舍建设:
自然通风的猪圈跨度不宜超过12米,屋檐高度不低于3米,采用水帘风机通风的猪舍长度不宜超过60米而宽度可不限,舍内高度不宜太高,以吊顶高为2.5米为好,以免影响通风。墙壁、屋顶注意隔热防寒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