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长根菇和茶树菇是不是一种菇
茶树菇茶树菇,又名茶薪菇,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份,保健食疗于一身的纯天然无公害保健食用菌。其味美,柄脆,香浓纯正,为宾馆,家庭宴席高级保健食品。
茶树菇隶属真菌门,又名柱状田头菇、杨树菇、茶薪菇、柱状环锈伞、柳松茸等,原为江西广昌境内的高山密林地区茶树蔸部生长的一种野生蕈菌。现在,经过优化改良的茶树菇,盖嫩柄脆,味纯清香,口感极佳,可烹制成各种美味佳肴,其营养价值超过香菇等其他食用菌,属高档食用菌类。
茶树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无药害,集营养、保健、理疗于一身的纯天然食用菌。据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定,它富含人体所需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十七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八种氨基酸物质)和十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与抗癌多糖,其药用保健疗效高于其他食用菌。它味道鲜美,用作主菜、调味均佳;且有滋阳壮阴、美容保健之功效,对肾虚、尿频、水肿、风湿有独特疗效,对抗癌、降压、防衰、小儿低热、尿床有较理想的辅助治疗功能,民间称之为“神菇”。
长根菇别名:长根奥德蘑、长根小奥德蘑、长根金钱菌、露水鸡大毛草菌。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直径2.5~15cm,半球形至平展,中部微凸起,呈脐状,并有辐射状皱纹,光滑,湿时微粘,淡褐色、茶褐色、暗褐色。菌肉白色,薄。菌褶白色,离生或贴生较厚,稀疏排列,不等长。菌柄近柱状,长5~18cm,粗0.3~1.1cm,浅褐色,近光滑,有纵条纹,常见扭转,表皮脆骨质,肉部纤维质且松软,基部稍膨大且延生成假根。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光滑,近卵圆形至宽椭圆形,有明显芽孔,12~18μmX9~15μm。囊状体近梭形,75~175μmX10~29μm。
是两种,不是同一种!
图片是茶树菇
㈡ 帮忙看看这是什么品种的野生蘑菇,吃是可以吃,就是不知道叫什么,在新疆博乐温泉地区杨树林带里捡的
这是杨树菇,又叫荷叶离褶伞
荷叶离褶伞,伞菌目、白蘑科、离褶伞属菌类植物。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5-16cm,扁半球形至平展,中部下凹,灰白色至灰黄色,光滑,不粘,边缘平滑且初期内卷,后伸展呈不规则波状瓣裂。菌肉白色,中部厚。菌褶白色,稍密至稠密,直生至延生,不等长。菌柄近柱形或稍扁,长3-8cm,粗0.7-1.8cm,白色,光滑,内实。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光滑,近球形,5-7μm×4.8-6μm。分布在江苏、广西、青海、云南、甘肃、西藏、新疆等地区,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丛生。可食用,味道鲜美,属优良食用菌。可作为筛选驯化栽培的食菌考虑。
㈢ 长在杨树林里的蘑菇叫什么蘑菇
长在杨树林里的蘑菇叫杨树菇。
别名:柱状田头菇、柱形田头菇、柱状环锈伞、茶薪菇、柳菇、茶菇、柳环菌、朴菇、柳松菇。杨树菇是中温性菌类,其出菇适温范围较广,一般春、秋两季自然发生于杨、柳、枫、榕、小叶榕等阔叶树的枯死树干和腐朽的树桩及埋于土内的树根上。杨树菇是一种世界性食用菌,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我国主产于新疆、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贵州、云南、四川、西藏、山西、海南、台湾等省区。
杨树菇形态子实体中等大小,连生或丛生。菇盖半球形至扁平,中部稍突出,表面光滑,幼时暗红褐色,后渐变为褐色或浅土黄褐色,边缘淡褐色,有浅皱纹。菌肉呈白色,中部较厚,边缘较薄。菌褶白色,灶芦磨衫后变咖啡色,密集,直生,不等长。菌柄长3~9厘米,粗0.4~1厘米,污白色,向下渐呈淡褐色,具纤毛状小鳞片,内实至松软,多弯曲和稍扭转,脆嫩。菌环膜质,白色,表面具细条纹,生于菇柄上隐游带部,往往因布满孢子而呈褐色。
㈣ 有谁知道这个蘑菇的名字 是在白杨树地下生长的,小时候在东北大约6~8月能看到的。
墨汁鬼伞。
又名鬼盖、鬼伞、鬼屋、鬼菌或朝生地盖,以往为分类在鬼伞属下,是继鸡腿菇后第二着名的墨汁伞。它的种名是由拉丁文的“墨汁”而来。
墨汁鬼伞的子实体小或中等大。菌盖初期卵形至钟形,当开伞时一般丛则开始液化流墨汁状汁液,未开伞前顶部钝圆,有灰褐色鳞片,边沿灰白色具有条沟棱,似花瓣状,直径长4厘米,灰色或褐色的菌盖在开端是呈钟的形状,在底部散开。菌褶开始时是白色,但很快会转为黑色,且很快消散。菌柄短小及呈灰色。墨汁鬼伞含多种化学物质,如异戊胺、苯乙胺、腺肆橘嘌呤、咪唑乙酸、咪唑丙酸、咪唑乙醇、组氨酸、精氨酸、胆碱、胍、甜菜碱等。
墨汁鬼伞与酒一起食用时是有毒的。症状包渗雹棚括有面红、反胃、呕吐及心跳紊乱,于食用后20分钟至2小时会出现。(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㈤ 杨树林里生长的蘑菇什么样子,是什么菌
杨树菇。
我国着名蕈菌专家陈士瑜(2001)指出:“有的学者认为杨树菇与自然发生在油茶树上的茶薪菇Agrocybe chaxingu Huang为同一种,因而出现在许多文献上的“茶薪菇”实际上是指杨树菇。我国着名蕈菌专家陈士瑜(2001)指出:“有的学者认为杨树菇与自然发生在油茶树上的茶薪菇Agrocybe chaxingu Huang为同一种,因而出现在许多文献上的“茶薪菇”实际上是指杨树菇。杨树菇子实体丛生或散生, 菌盖初为半球形。
直径1~1.5cm, 后平展, 直径3~6cm, 盖面湿时粘, 干时有光泽, 初呈暗红褐色, 后变为褐 色或浅黄褐色, 边缘淡褐色, 有浅皱纹; 菌肉白 色; 菌褶直生, 密集, 幅宽, 初时色淡, 后期着生 孢 子 , 呈 锈 褐 色 , 菌 柄 长3~10cm, 粗0.3~1.2cm, 中实, 纤维质、脆、嫩, 表面有纤维状条纹。菌环 膜质, 生于菌柄上部, 白色, 上面具细条纹, 往往 落满包子而呈褐色。孢子平滑, 椭圆形, 浅褐色, 孢子印深褐色。
㈥ 杨树蘑菇长什么样子
杨树菇,又名柱状田头菇,菌盖表面平滑,暗红或褐色,菌褶初白色,成熟后变咖啡灶咐色,菌柄中实,纤维质,脆嫩。杨树菇味道鲜美、盖肥柄脆、气味香浓,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伞菌。
杨树菇性甘、淡,味平,能利尿渗湿,健脾止泻,清肺热,平肝明目。营养丰富,其菌盖和菌柄能给人以不同的风味和质感,是一种备受消费者欢迎的菌菇品种。在福建闽西北隐宽纯地区,村民常用它治疗胃冷、肾炎水肿,疗效甚佳。
(6)杨树菇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白杨树菇菇体洁白,成熟时,食物纤维在子实体中的含量以菌柄为最高,因而杨树菇的菌盖和菌柄能给人以不同的风味和质感,盖肥柄脆,口感极佳,营养丰富。
据资料,菇体含还原糖29.96%,巧弊总糖54.36%,粗蛋白27.51%,氨基酸含量丰富,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齐全,其中赖氨酸含量高达1.75%。因此,杨树菇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伞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杨树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杨树菇高产栽培
㈦ 这是什么菇
这菇叫~杨树菇,别名:柱状田头菇,柳松茸歼弯,茶薪菇,氏旁闷柱启颤状环锈伞。
㈧ 杨树叶下面长得蘑菇叫什么
生长在杨树下的蘑菇是杨树菇。
杨树菇又名柱状田头菇、茶树菇、茶薪菇、柳环菌、柳菇柳松茸、柱状环锈伞。杨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盖肥柄脆,气味香浓、口感极佳。
杨树菇实体丛生或散生, 菌盖初为半球形, 直径1~1.5cm, 后平展, 直径3~6cm, 盖面湿时粘, 干时有光泽, 初呈暗红褐色, 后变为褐 色或浅黄褐色, 边缘淡褐色, 有浅皱纹; 菌肉白色; 菌褶直生, 密集, 幅宽, 初时色淡, 后期着生孢子,, 呈锈褐色 , 菌 柄 长3~10cm, 粗0.3~1.2cm, 中实, 纤维质、脆、嫩, 表面有纤维状条纹。菌环膜质, 生于菌柄上部, 白色, 上面具细条纹, 往往落满包子而呈褐色。孢子平滑, 椭圆形, 浅褐色, 孢子印深褐色。
根据其自然发生特点,选择温度在 20-25℃的季节安排生产,此时气候适宜,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一般在北方地区,春季 3-4 月份制作菌袋,5-6 月份出菇;秋季 7-8 月份制作菌袋,9月份开始出菇。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粪锈伞科、田蘑属。春秋两季多生长在杨树、柳树、榕树、小叶榕等枯干、伐桩及林间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