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黄连解毒片和黄连上清片的区别
黄连解毒片和黄连上清片的区别
黄连解毒片和黄连上清片的区别,其实这两种药物都是有清热解毒和疏风散寒的肆哗作用功效的,也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药物来的,以下了解黄连解毒片和黄连上清片的区别。
黄连解毒片和黄连上清片的区别1
牛黄解毒片和黄连上清片,其功效方面是大致相同的,都具有清热,解毒,败火的作用,所以主要是用于一些生疮或者有一些急性炎症等的治派雹羡疗。
它们的区别主要就是在成分上,牛黄解毒片,其主要成分是含有牛黄,而黄连上清片其主要的成分就是含有黄连了。牛黄解毒片主要的功能主治是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的病症。黄连上清片具有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的作用,用于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或者伴有大便干燥的病症。
所以这两种药物最好不要同时服用的,以免出现明显的或者一些严重的败火的现象,反而对身体不利了。
成分不同
黄连上清片主要成分为黄连、栀子、连翘、炒蔓荆子、防风、荆芥穗、尘拍白芷、黄岑、菊花、薄荷、大黄、黄柏、桔梗、川穹、石膏、旋覆花、甘草。辅料为:糊精、硬脂酸镁、蔗糖、滑石粉、明胶、柠檬黄、虫白蜡。
牛黄解毒片里边包括的成份有人工牛黄、雄黄、熟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夏枯草等,大多数全是某些清热解毒祛火的中药材。
功效不同
黄连上清片主要功能在于“清热通便、散风止痛”,也就是针对外感风热病邪所致的各类疾病。用现代语来说,也可用于治疗急性扁桃腺炎、口腔溃疡、急性中耳炎、齿龈炎、结膜炎、前庭神经元炎、急性咽喉炎、青春痘、粉刺等相关症状。
牛黄解毒片主要是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黄连上清丸,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用于风热上攻、头晕目眩、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副作用不同
黄连上清片在常规用法用量一般没有什么副作用,个别可能会出现胃肠道方面的症状引起烧心、反酸、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当然都比较罕见,个别会出现过敏反应,在用药后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瘙痒、皮疹,甚至类似荨麻疹样的改变。
长期应用牛黄解毒片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可以对患者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呼吸以及皮肤产生一些有毒的副作用。
牛黄解毒片中主要有毒物质为雄黄,而且含量比较大,其成分是重金属,除了对肝脏、肾脏、血液系统、神经系统与生殖系统有毒害作用外,还会作用于蛋白质引起过敏性病变,常见的过敏反应可以表现为,皮肤丘疹样斑块、瘙痒等。
严重患者还会出现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等,牛黄解毒片引起的神经系统副作用,可以表现为嗜睡、神志不清、四肢抽搐等。
消化系统表现,可以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对于泌尿系统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尿急、尿频、腰部不适、出血性膀胱炎、血尿等。
呼吸系统表现,患者可以出现咳嗽,胸闷、口唇发绀,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另外牛黄解毒片可能还会造成一些成瘾性。
黄连解毒片和黄连上清片的区别2
黄连解毒片的功效与作用
黄连解毒片的药品功效非常的准确。是一种运用普遍的药品,具备祛毒、祛火、润肠的`作用,缓解了病人胸怀躁热、便秘溲赤、咽喉痛等病症,减轻了较多病人的病况,病人盆友需要遵循大夫的嘱咐,有效药物治疗,服药时也要相互配合一些有关的医护工作中。
黄连解毒片具备樟脑香味,味有点苦且辛,能具有清热解毒、祛毒的作用,关键用以医治咽喉肿痛、牙龈肿疼、口舌生疮、火爆内盛、目赤肿痛等病症,关键根据小便及其排便,将内毒素排出来来到身体之外,有益于病人的身体恢复,此外也有解渴及其泻下润肠的作用,
必要时能同别的的清热去火药品另外服食,能够充分发挥清热解毒、祛火的功效,需要留意的是该药品不可以长期服食,以防影响到病人的人体生长发育,还会继续阻拦到消化吸收营养成分。
本产品为口服药,需要留意的是孕妇或是是脾胃虚弱的病人理应禁止使用此药,服药期内忌讳烟、酒或是是辛辣食物性比较严重的食材,在服食本产品期内不可以另外服食滋补养生性的中药材,
伴随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肝病等特殊病种的病人,需要在医生的具体指导下能能够服食本产品,该药品不适合长期服食,吃药三天病症没有显着减轻得话,务必要立即看医生就医医治,必要时还理应拆换药物。
黄连解毒片的药力层面遭受了毫无疑问,且协助了较多的病人盆友,大伙儿需要用心掌握所述的详细介绍,把握该药品的专业知识,有益于药品的应用,给疾病的治疗工作中产生了协助,
服食药品期内调节本人饮食搭配,多补充清淡的菜,也要防止刺激过度比较严重的食材,另外留意水份的补充,能具有比较非常好的辅助功效。
黄连解毒片和黄连上清片的区别3
牛黄解毒片的功效与作用
牛黄解毒片多少钱?
药品价格由发改委参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药品定价的行政文件,同时结合市场规律进行药品定价,由物价局发布药品定价范围,企业可根据定价范围进行定价。一般需要十几块一盒。
牛黄解毒片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牛黄解毒片属于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眼睛红、便秘等。所谓OTC是指非处方药,即可以自行根据病情购买的药物,若没有此标志说明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的。
扁桃体发炎吃什么?
扁桃体发炎了,我经常用的方子是“牛黄解毒片+罗红霉素分散片”,加上这个金嗓子喉宝含服,这样一起治疗,可以有很好的效果的。
牛黄解毒片的副作用有什么?
牛黄解毒片由牛黄、雄黄、甘草、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八味中药组成,常用于实热引起的咽喉肿痛、牙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其成分中雄黄是毒性较强的物质,化学成分为硫化砷,服多了有害无益。有些患者由于经常或长期服用此药,导致不良反应。
滥用此药,解毒片也会变成“中毒片”.如果长期服用或者擅自加大剂量,都可能导致慢性重金属中毒,表现为毛发脱落、皮肤角化、变黑,肝脏受到损害以及神经感觉异常等。
牛黄解毒片忌讳什么?
都是起短期缓解症状的作用,只能在上火症状较严重的时候服用,如牙床肿痛、大便不通或口舌生疮时暂时服用。 刚开始时剂量可以稍大一些,如一次3~5片,一天吃3次,随着症状减轻,药量也应该慢慢减少。一般服用不要超过一周时间。
注意事项
牛黄解毒系列药是一种家庭常备泻火解毒的中成药,有丸剂,胶囊等剂型,由人工牛黄,大黄等成分组成,清热解毒,通便,消炎,一般应用于流感,咽炎及肺部感染.(请勿乱用);
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的
② 上清丸简介,有什么功效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国家基本药物
- 4 概述
- 5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方之上岩兄清丸
- 5.1 方名
- 5.2 组成
- 5.3 功效主治
- 5.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5.5 制备方法
- 6 《石室秘录》卷三方之上清丸
- 6.1 方名
- 6.2 组成
- 6.3 主治
- 6.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6.5 制备方法
- 7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方之上清丸
- 7.1 方名
- 7.2 组成
- 7.3 主治
- 7.4 制备方法
- 8 《寿世保元》卷二方之上清丸
- 8.1 方名
- 8.2 组成
- 8.3 主治
- 8.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8.5 制备方法
- 9 《仙拈集笑枣梁》卷一方之上清丸
- 9.1 方名
- 9.2 组成
- 9.3 主治
- 9.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9.5 制备方法
- 10 《便览》卷一方之上清丸
- 10.1 方名
- 10.2 组成
- 10.3 主治
- 10.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10.5 制备方法
- 11 《古今医鉴》卷九方之上清丸
- 11.1 方名
- 11.2 上清丸的别名
- 11.3 组成
- 11.4 主治
- 11.5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11.6 制备方法
- 11.7 附注
- 12 《奇方类编》卷下方之上清丸
- 12.1 方名
- 12.2 组成
- 12.3 功效碰运主治
- 12.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12.5 制备方法
- 13 《济阳纲目》卷一○六方之上清丸
- 13.1 方名
- 13.2 组成
- 13.3 功效主治
- 13.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13.5 加减
- 13.6 制备方法
- 14 《活人方》卷一方之上清丸
- 14.1 方名
- 14.2 组成
- 14.3 主治
- 14.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14.5 制备方法
- 15 《鲁府禁方》卷四方之上清丸
- 15.1 方名
- 15.2 组成
- 15.3 功效主治
- 15.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15.5 制备方法
- 16 《古今医统大全》卷六十五方之上清丸
- 16.1 方名
- 16.2 组成
- 16.3 功效主治
- 16.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16.5 制备方法
- 17 《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方之上清丸
- 17.1 方名
- 17.2 组成
- 17.3 功在主治
- 17.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17.5 制备方法
- 18 《摄生众妙方》卷四引《干坤生意》方之上清丸
- 18.1 方名
- 18.2 组成
- 18.3 功效
- 18.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18.5 制备方法
- 19 《异授眼科》方之上清丸
- 19.1 方名
- 19.2 组成
- 19.3 主治
- 19.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19.5 制备方法
- 20 《活人心统》卷一方之上清丸
- 20.1 方名
- 20.2 组成
- 20.3 主治
- 20.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20.5 制备方法
- 21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上清丸
- 21.1 方名
- 21.2 组成
- 21.3 功效主治
- 21.4 制备方法
- 21.5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21.6 用药禁忌
- 21.7 附注
- 22 上清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 22.1 拼音名
- 22.2 标准编号
- 22.3 处方
- 22.4 制法
- 22.5 性状
- 22.6 鉴别
- 22.7 检查
- 22.8 功能与主治
- 22.9 用法与用量
- 22.10 规格
- 22.11 注意
- 22.12 贮藏
- 23 上清丸药品说明书
- 23.1 药品类型
- 23.2 药品名称
- 23.3 药品汉语拼音
- 23.4 药品英文名称
- 23.5 成份
- 23.6 性状
- 23.7 作用类别
- 2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 23.9 规格
- 23.10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 23.11 禁忌
- 23.12 上清丸的不良反应
- 23.13 注意事项
- 23.14 上清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 23.15 上清丸的药理作用
- 23.16 备注
- 24 参考资料
- 附:
- 1 古籍中的上清丸
- * 上清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shàng qīng wán
2 英文参考
shangqing pill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国家基本药物
与上清丸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74 11 黄连上清丸 水丸 6g 袋 0.75 中成药部分 * 75 11 黄连上清丸 水丸 3g 袋 0.39 中成药部分 76 11 黄连上清丸 水丸 18g 袋 2.1 中成药部分 77 11 黄连上清丸 水丸 48g 瓶 5.1 中成药部分 78 11 黄连上清丸 水蜜丸 3g 袋 0.35 中成药部分 79 11 黄连上清丸 水蜜丸 4g 袋 0.46 中成药部分 80 11 黄连上清丸 水蜜丸 6g 袋 0.69 中成药部分 81 11 黄连上清丸 水蜜丸 60g 瓶 6.9 中成药部分 82 11 黄连上清丸 蜜丸 6g 丸 0.42 中成药部分 *△ 155 13 牛黄上清丸 蜜丸 6g(人工牛黄) 丸 0.63 中成药部分 * 156 13 牛黄上清丸 水蜜丸 3.5g(人工牛黄) 袋 0.66 中成药部分 157 13 牛黄上清丸 水蜜丸 4g(人工牛黄) 袋 0.76 中成药部分 158 13 牛黄上清丸 水蜜丸 5g(人工牛黄) 袋 0.95 中成药部分 159 13 牛黄上清丸 水蜜丸 6g(人工牛黄) 袋 1.1 中成药部分 160 13 牛黄上清丸 水蜜丸 54g(人工牛黄) 瓶 10.2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上清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17首。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上清丸的部颁标准。组成为菊花 60g、薄荷 10g、川芎 10g、白芷 60g、荆芥 10g、防风 20g、桔梗 20g、连翘 60g、栀子 20g、黄芩(酒炒)100g、黄柏(酒炒) 40g、大黄(酒炒) 120g,具有清热散风,解毒,通便的功效。用于头晕耳鸣,目赤,鼻窦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
5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方之上清丸
5.1 方名
上清丸
5.2 组成
百药煎4两,薄荷(净末)4两,缩砂仁1两,片脑1钱,玄明粉5钱,甘松5钱,桔梗5钱,诃子5钱,硼砂5钱,寒水石1两。
5.3 功效主治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方之上清丸功在清声润肺,宽膈化痰,爽气宁神。主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咳嗽烦热。
5.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噙化;或嚼35丸,茶汤送下。
5.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甘草熬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6 《石室秘录》卷三方之上清丸
6.1 方名
上清丸
6.2 组成
薄荷1两,柴胡1两,蔓荆子5钱,白芷5钱,苏叶2两,陈皮1两,半夏1两,甘草1两,桔梗3两,黄芩2两,麦冬3两,天门冬3两。
6.3 主治
《石室秘录》卷三方之上清丸主治强弱之人,感中风邪,上焦有风火者。
6.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饱食后服。
6.5 制备方法
上各为末,水为丸。
7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方之上清丸
7.1 方名
上清丸
7.2 组成
乌梅肉2两,薄荷4两。
7.3 主治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方之上清丸主治妇人胎前嗽血。
7.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黑砂糖炒熟为丸,再以白砂糖掺上。
8 《寿世保元》卷二方之上清丸
8.1 方名
上清丸
8.2 组成
龙脑2分(另研),硼砂2分(另研),薄荷末1两,川芎末5钱,桔梗末2钱,甘草末2钱。
8.3 主治
《寿世保元》卷二方之上清丸主治心脾有热,上焦痰火咳嗽。
8.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临卧噙化;或食后茶清咽下。
8.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9 《仙拈集》卷一方之上清丸
9.1 方名
上清丸
9.2 组成
大黄4两,僵蚕2两,姜黄2钱半,蝉蜕2钱半。
9.3 主治
《仙拈集》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虾蟆瘟,头面肿大。
9.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大人1丸,小儿半丸,蜜水调服。
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姜汁打糊为丸,重1钱。
10 《便览》卷一方之上清丸
10.1 方名
上清丸
10.2 组成
玄参5钱,乌梅3个,薄荷叶1斤,川芎2两,防风2两,桔梗5钱,砂仁5钱,甘草4两(一方加硼砂5钱)。
10.3 主治
《便览》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堵塞。
10.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噙化。
1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11 《古今医鉴》卷九方之上清丸
11.1 方名
上清丸
11.2 上清丸的别名
上清噙化丸
11.3 组成
薄荷叶3两,硼砂5钱,天花粉1两,天竺黄5钱,风化消1两,百药煎1两,防风1两,孩儿茶1两,桔梗7钱,甘草1两。
11.4 主治
《古今医鉴》卷九方之上清丸主治口舌痛,生疮。
11.5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噙口中,徐化下。
11.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11.7 附注
上清噙化丸(《济阳纲目》卷一○五)。
12 《奇方类编》卷下方之上清丸
12.1 方名
上清丸
12.2 组成
玄参8两,南薄荷叶5两,荆芥穗5两,苦桔梗1两,生甘草8两,归尾5两,熟大黄1两,陈皮8两,片芩(酒炒)8两,枳壳(炒)8两,川芎4两。
12.3 功效主治
《奇方类编》卷下方之上清丸功在清头目三阳之火。主治风热上攻,发渴喉疼,口痛牙血。
12.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温汤送下。
12.5 制备方法
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13 《济阳纲目》卷一○六方之上清丸
13.1 方名
上清丸
13.2 组成
南薄荷4两,桔梗1两半,甘草1两半,白豆蔻1两,片脑1钱。
13.3 功效主治
《济阳纲目》卷一○六方之上清丸功在清上,利咽喉。主治喉痹。
13.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噙化。
13.5 加减
加孩儿茶1两,效尤速。
13.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14 《活人方》卷一方之上清丸
14.1 方名
上清丸
14.2 组成
薄荷叶4两,粉甘草1两,官硼砂5钱,嫩桔梗1两。
14.3 主治
《活人方》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火刑金燥,热极生风,痰凝喘嗽,口燥舌干,咽喉肿痛,鼻息不利,上焦一切浮火之症。
14.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分为数份,不拘时,噙化口中。
14.5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大丸。
15 《鲁府禁方》卷四方之上清丸
15.1 方名
上清丸
15.2 组成
乌梅肉1斤(去核),薄荷8两,柿霜4两,沙糖4两,石膏(火煅)1两,粉草1两,冰片2分。
15.3 功效主治
《鲁府禁方》卷四方之上清丸功在化痰止嗽,清火,生津止渴。
15.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噙化。
1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乌梅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16 《古今医统大全》卷六十五方之上清丸
16.1 方名
上清丸
16.2 组成
苏州薄荷叶1斤,百药煎半斤,砂仁1两,硼砂2两,冰片2钱,桔梗1两,甘草半两,玄明粉半两,诃子半两。
16.3 功效主治
《古今医统大全》卷六十五方之上清丸功在止嗽、清音、润肺,宽膈化气。主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咳嗽。
16.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临睡噙化;或为小丸,茶清送下亦可。
16.5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17 《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方之上清丸
17.1 方名
上清丸
17.2 组成
薄荷1斤,川芎2两,防风2两,桔梗5两,砂仁半两,甘草4两。
17.3 功在主治
《奇效良方》卷六十一方之上清丸主治咽喉肿痛。痰涎壅盛。
17.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不拘时噙化。
1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
18 《摄生众妙方》卷四引《干坤生意》方之上清丸
18.1 方名
上清丸
18.2 组成
薄荷(取头末)4两,川百药煎(黑饼者)4两,桔梗1两,寒水石(生用)1两5钱,砂仁(头末)3钱,甘松2钱,玄明粉2钱5分。
18.3 功效
《摄生众妙方》卷四引《干坤生意》方之上清丸功在清上焦之热。
18.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口噙化。甚妙。
18.5 制备方法
以甘草膏为丸。
19 《异授眼科》方之上清丸
19.1 方名
上清丸
19.2 组成
羚羊角(镑)1两,犀角(镑)1两,牛黄5钱,琥珀3钱,厚朴(姜汁炒)1两,黄芩(酒炒)1两,川芎5钱,白芷5钱,菊花8钱,防风8钱,羌活8钱,草决明1两,生地7钱,熟地7钱,防己8钱,黑牵牛8钱,蝉蜕(去头足)7钱,地肤子(炒)1两,滑石1两。
19.3 主治
《异授眼科》方之上清丸主治风热上攻,目有昏花,迎风流泪,怕日羞明。
19.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后服。并用虎液膏点眼。
1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0 《活人心统》卷一方之上清丸
20.1 方名
上清丸
20.2 组成
硼砂3钱,川芎4钱,薄荷1两,桔梗2钱,冰片2分,玄明粉2钱。
20.3 主治
《活人心统》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上焦火盛,口干;痰火证。
20.4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远含化。
2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21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上清丸
21.1 方名
上清丸
21.2 组成
川芎、薄荷、荆芥各0.5kg,连翘、菊花、白芷各3kg,防风、桔梗、炒栀子各1kg,大黄3.5kg,黄柏2kg,黄芩5kg[1]。
川芎16两,连翘96两,白芷96两,防风32两,大黄192两,菊花96两,薄荷16两,桔梗32两,黄柏64两,黄芩160两,栀子(炒)32两,荆芥16两。
21.3 功效主治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上清丸功能清热散风,消肿止痛,治肺胃积热,风火牙疼,头目晕眩,大便秘结,小便黄赤[1]。
21.4 制备方法
为细末,水泛为丸[1]。
上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
21.5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6g,温开水送下[1]。
每服2钱,温开水送下。
21.6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
21.7 附注
本方由《丹溪心法》上清散加减而来[1]。
22 上清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22.1 拼音名
Shangqing Wan
22.2 标准编号
WS3B187895
22.3 处方
菊花 60g、薄荷 10g、川芎 10g、白芷 60g、荆芥 10g、防风 20g、桔梗 20g、连翘 60g、栀子 20g、黄芩(酒炒)100g、黄柏(酒炒) 40g、大黄(酒炒) 120g
22.4 制法
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炼蜜170~ 180g, 制成大蜜丸;或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22.5 性状
本品为黑棕色的大蜜丸或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甘、苦或苦。
22.6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纤维束鲜黄色,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纤维淡黄色,梭形, 壁厚,孔沟细。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形。花粉粒类圆形,直径24~34μm 外壁有刺,长3~5μm,具3个萌发孔。油管含金黄色分泌物,直径约30μm。果皮石细胞镶嵌排列成层。
22.7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
22.8 功能与主治
清热散风,解毒,通便。用于头晕耳鸣,目赤,鼻窦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
22.9 用法与用量
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水丸一次 6g,一日1~2次。
22.10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 9g
22.11 注意
孕妇忌服。
22.12 贮藏
密闭,防潮。
23 上清丸药品说明书
23.1 药品类型
中药
23.2 药品名称
上清丸
23.3 药品汉语拼音
23.4 药品英文名称
23.5 成份
23.6 性状
23.7 作用类别
2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清热散风,解毒,通便。用于头晕耳鸣,目赤,鼻窦炎,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
23.9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克
23.10 上清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1~2次。
23.11 禁忌
孕妇忌服。
23.12 不良反应
23.13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2.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服药后大便次数每日2到3次者,应减量;每日3次以上者,应停用并向医师咨询。
4.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5.小儿、年老体弱及脾胃虚寒者慎用,若需使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3.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3.15 上清丸的药理作用
23.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24
③ 黄连上清丸的价格是多少
由于生产厂家不同,规格不同,所以价格多种多样;可在网店查询,也可到实体店了解;例如某药店,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牛黄上清丸,水泛丸,规格6g*10袋/盒,¥11.00;(用量:1日2次,每次3~6g)。
④ 请问牛黄解毒丸.清火栀麦片.黄连上清丸.三黄片这几种药价格分别是多少
牛黄解毒丸1.5元,清火栀麦片1元6代,黄连上清丸1.5元,三黄片袋装一元钱三袋
⑤ 陜西黄连上清丸多少钱一盒
黄连上清丸 黄连上清丸 6g*10袋 盒 水丸 5.5元 , 黄连上清丸 黄连上清丸 4.5g*10丸 盒 蜜丸 5.3元 ,黄连上清丸 黄连上清丸 6g*10丸 盒 蜜丸 5.3元 ,黄连上清丸 黄连上清丸 9g*10丸 盒 蜜丸 4.6元。以上仅供参考。
⑥ 黄连上清丸说明书及功效
黄连上清丸(三九)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上焦风热,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下面是我整理的黄连上神孙游清丸说明书,欢迎阅读。
黄连上清丸商品介绍
通用名:黄连上清丸
生产厂家: 华润三九(枣庄)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7021390
药品规格:6g*6袋
药品价格:¥0元
黄连上清丸说明书
【通用名称】黄连上清丸
【商品名称】黄连上清丸
【拼音全码】HuangLianShangQingWan
【主要成份】黄连、栀子(姜制)、连翘、蔓荆子(炒)、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酒大黄、黄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
【性状】黄连上清丸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气芳香,味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上焦风热,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规格型号】6g*6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脾胃虚寒者禁用。
【注意事项】1、忌食辛辣食物。2、孕妇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6g*6袋/盒。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7021390
【生产企业】华润三九(枣庄)药业有限公司
黄连上清丸(三九)的功效与作用黄连上清丸(三九)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上焦风热,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黄连上清丸使用常见问题
黄连上清丸是一个中成药,方中以多种地道药材组成,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黄连上清丸的治疗效果显着,且安全性高。那么,黄连上清丸服用时要注意什么?
黄连上清丸服用时要注意,禁食辛辣物。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服药三天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患者,大便溏软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黄连上清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请将黄连上清丸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黄连上清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黄连上清丸在临床上适用于治疗上焦内热,症见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黄连上清丸为暗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黄棕色至棕褐色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主要成份有黄连,栀子(姜制),连翘,蔓荆子(炒),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酒大黄,黄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
黄连上清丸方中黄连、黄芩、黄柏、石膏清热泻火,共为主药;栀子、大黄功专清热,并引热从二便而出,连翘、菊花、荆芥穗、白芷、蔓荆子、川芎、防风、薄荷能疏散头面风热,清解热毒,共为辅药;佐以旋覆花降逆游销和中;桔梗宣肺气,利咽喉,引药上行,凯耐甘草调和诸药,用为使药。黄连上清丸诸药合用,有疏风清热解毒之效。
⑦ 去胃火药哪种效果好
问题一:去胃火的中药有哪些 1.用鲜芦根、白菊花(干品)、鲜茅根、鲜荸荠、鲜桑叶、鲜竹叶、鲜薄荷叶、鲜金银花熬水喝。具有清热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优点,对热历迅症、伤暑、心烦、口渴、头痛、咽肿、鼻血、胃热、呕吐等病症有显着的预防和治疗保健作用。
2.苦瓜100克,开水焯后切片,素油少许烧开,将苦瓜煸熟,西红柿洗净切月牙片同炒,酌加盐及御烂滚调料、味精少许化开、与蒜末同时加入,翻炒后起锅。此菜可清胃健脾。
3.鲜芦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将鲜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将熟时加入生姜,略煮即可。
4. 枇杷15个。将枇杷入锅,加适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每日早晚分服。
以上就是去胃火的中药。中药对我们的肠胃的副作用比较小,传统的中药调理方法,可以起到根治疾病的作用。如果您也出现了口渴、头痛、呕吐等胃火的状况。也可以喝一些败火的茶镇余水。很多的茶叶也是传统的中药制剂。
问题二:清胃火最好的药是什么药 我觉得三 *** 不错,听说四川人就经常吃,因为他们老吃辣的容易上火!
我也经常吃点,调理,也可以避免便秘。而且价格不贵,通常在评价药店三块多钱一盒100片。华山牌的北京比较多!
问题三:胃火吃什么药.怎么治效果好 醒时同交欢⑽,醉后各分散。
问题四:清胃火的药有哪些? 栀子金花丸,牛黄清胃丸
问题五:最近胃火比较旺盛,吃点什么药泻火比较好 西瓜,梨,冬瓜,黄瓜,苦瓜,这些食物都是去胃火的食物。
常见的牛黄清胃丸,黄连上清丸,藿香清胃胶囊,都是治胃火的药。
⑧ 想了解病情,用什么方法能治好
常见疾病迹行的,最便宜,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几毛钱,几块钱照样能够治好很多病。
1、牙龈肿痛 牛黄解毒片,一个小时见效,24小时内可好。一袋只要5毛钱。
2、耳朵痒(医院皮肤科诊断是外耳道湿疹。用“肤轻松”,标价1元。用棉签沾了伸进耳朵擦,几次可好且不易复发。
3、口臭姿孝哗了怎么办,用三黄片,三天搞定,只要1元5角
4、口腔溃疡,用同仁堂的口腔溃疡散,才一块钱,涂几下就好了。
5、口腔溃疡,有那种圆白斑的小溃疡,很疼,用其他药很麻烦,后来跟别人学了一招,含VC片,呵呵,真的一片见效,而且立马就可以吃东西,也不疼了。
6、口腔溃疡---氨基酸片、口腔溃疡:西瓜霜喷剂,神效。西瓜霜喷剂:口腔溃疡,神效。
7、西瓜霜治口腔上火九味羌活丸治因着凉感冒头痛,全身痛,荆防冲剂治流清涕感冒,抗病毒冲剂治流黄涕感冒,咳嗽用通宣理肺丸,我家人治感冒从不上医院,呵呵
8、口舌生疮 用口腔溃疡散,同仁堂的一块钱左右,一瓶够你生3次口创的了,在配合黄连上清丸3块钱一盒效果绝对好,
9、烂嘴角:金霉素眼膏,,可以治烂嘴角,效果很好,,价格1元一支;内服藿香正气水;外用:风油精红霉素(尿素)软膏之类的。
10、牙齿痛,用乙酰螺慎卖旋霉素1+甲硝唑片2片。不要太好用哦!!强力推荐,真的,才几毛钱
11、甲亢:哒巴锉一瓶,3.8元,吃了一周痊愈。药还剩了N多。
12、拉肚子:就用诺氟沙星;5毛钱一板。
13、盐酸黄链霉素片,治疗拉肚子,一般3元一瓶。一瓶100片,一半都用不了。
14、保济丸,大约6块多钱一盒,里面有十多小瓶,治拉肚子,是肠胃不好吃坏点东西就拉肚子的那种,吃半瓶(我是吃一瓶),基本上吃一次就好。
15、小儿腹泻:用次碳酸铋,吃半片,两小时后就见效,第二天全好了0.2元!
⑨ 黄连上清丸多少钱一盒
楼主,这里有多种价格,您参考下。
黄连上清丸 黄连上清丸 6g*10袋 盒 水丸 5.5元
黄连上清丸 黄连上清丸 4.5g*10丸 盒 蜜丸 5.3元
黄连上清丸 黄连上清丸 6g*10丸 盒 蜜丸 5.3元
黄连上清丸 黄连上清丸 9g*10丸 盒 蜜丸 4.6元
http://www.hbpic.gov.cn/WebMole/front/medicine/medicineSearch.do?pageIndex=23&searchType=&keyWord=&flag=1&fromDate=2000-01-01&toDate=3000-12-30
⑩ 红眼病的治疗方法
病症轻微者,为风热上攻。症状为眼红、痒痛交作、畏光流泪、怕热、目中干涩坦猜有异物感、眼分泌物黄白而结。治当疏风散热,佐以解毒。 药方:银花、连翘、野菊花、夏枯草各15克,竹叶、薄荷、杜梗、大力各9克,芦根18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 病症严重者,为火毒炽盛。症状为一眼或双眼满目发红,甚至出现小出血点,胞肿明显,眼痛头痛,眼分泌物多而含并粘结,或流淡血水,眼中灼热,怕光。治宜泻火解毒。 药方:柴胡、板蓝根、野菊花各15克,黄连、黄芩、陈皮、大力、薄荷、僵蚕、升麻、大黄各9克,元参12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数剂可愈。
最重要的是预防:(1)、如果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2)、要注意手的卫生。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3)、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使用共用毛让老型巾、脸盆等。
有人认为看一眼红眼的病人,就会得红眼病,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目前只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才会患病。患红眼病的症状特症是:单眼或双眼结膜充血,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但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不及时治疗,有的则转成慢性结膜炎。